网红的火爆,或多或少得益于当下各国经济低迷而催生的“口红效应”。在实体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非实体经济的文化等产业反而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称,时装和奢侈品行业的业绩表现持续优于市场,甚至超过了高科技和通信等高增长行业。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买房不买车,对网红的关注正好似购买一支口红,廉价却能起到安抚、提振的作用。
——201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在解释网红火爆的原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在海外常常用来描述某些消费现象。当经济萧条时,人们自然会选择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虽然口红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但由于其具有廉价和修饰的作用,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一丝消费心理安慰。在经济危机时期,无论是消费心理还是消费行为都受到了影响,而类似于口红的这种可以给人心理安慰的廉价化妆品却实现大卖,因此也出现了“口红效应”这一经济理论。
口红效应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什么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呢?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也随之降低,这就是收入效应。而在此基础上,虽然大家基本上放弃了类似房、车和旅游等高消费商品,但转而将目光投向那些高消费品的替代品——廉价的非必要商品,这就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时,就会产生口红效应。
◆产品与其他同价位的商品相比,越能够给顾客带来较强的心理安慰,产品本身就越有竞争力。商家要学会利用情景来引导消费者,使其产生消费欲望。
口红效应作为一种消费心态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爆红。在当下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网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在精神压力有所减轻,因此受到大众的追捧。这与经济萧条时人们购买口红的心理需求不谋而合。接下来我们从社会心理角度为大家分析网红火爆背后的受众心理和欲望。
如今直播大行其道,各类直播App数不胜数,很多年轻性感的女主播通过视频直播来分享自己的日常、展现自我,并实时与粉丝进行互动,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关注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很多人的窥私欲望。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所有人都带着一种防备心理,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种窥私心理,通过窥探别人来满足自身的窥私欲,得到一种情绪上的发泄。
人人都有好奇心,对新鲜的事物或者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都抱有一定的好奇心理,而当今各种网络平台和软件就为这种容易引起人们好奇心的事物提供了滋长的环境和平台。现在大家都通过网络来获取最新资讯,通过互联网了解和关注新鲜的事物,所以一旦有新事物或新奇事件发生,马上会在网上迅速传播,达到超高的点击率,从而使得事件当事人成为网红。
不管是摆S型姿势的芙蓉姐姐,还是提出奇葩相亲条件的凤姐,以及之后各式各样的XX哥和XX姐,都是在网民好奇心的推波助澜下火起来的。他们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所以一夜爆红,但也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被大众忘记。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一群人集体朝天空张望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望向天空,这就是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从众心理,这是一种能够使自己无论是在知觉、认识还是在判断上都贴近多数人或者公众舆论的心理,这种心理有助于网络热点的形成,也更容易造就网红。
从芙蓉姐姐、凤姐,到咪蒙、papi酱,即便是不认识这些网红的人也会常常会听周边的人提起这些熟悉的名字,于是有意无意间我们也会上网搜索这些名字,找找芙蓉姐姐的靓照,看看papi酱经典犀利的吐槽视频,或者读读咪蒙恶搞、颠覆常识的文章。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不得不说我们还是带着从众感“助攻”了网红一把。与此同时,网红也成为当今网络时代下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的网络空间,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各种幻想。在互联网的掩护下,任何事物都可以呈现出虚拟的状态,我们可以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形象,使隐藏在现实背后的表现欲充分发挥出来。网络红人就是如此,他们通过大量曝光成功塑造出自己较为满意的公众形象,而网络信息的不对称性更帮助其将公众形象与自我观念逐渐拉近,让公众看到一个自己希望他们看到的样子。这种有策略性的表现欲望成功控制了公众的直觉印象,通过互联网各大媒介的传播而使自己迅速走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家的生活背景不同,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话语权,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让世界听到。而网络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网民的话语权在网络世界中获得认可和得以行使。无论是BBS、博客、微博、微信,还是当前火热的视频直播,都在逐步释放网民的话语权,使得大众话语更加开放、平等,而点赞、评论、加关注和转发也是一种话语权的表现。这种话语权的释放让网红比现实生活中的红人更有话语权,他们借助互联网可以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越来越高调地掌握着主流话语权。
在当今世界,大众文化主导主流文化的发展,影视媒介也在不断迎合着大众的口味和需求,文化的操纵权逐渐由精英阶层向大众阶层转移,而网红恰恰是大众亲自选出来的草根偶像。这种草根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主流价值观,网红文化的发展史也是我国互联网大众文化发展史。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较为肤浅的网红,他们低俗恶搞,没有文化内涵,但更多的网红是在迎合着大众的需求。不管是咪蒙还是papi酱,她们所出产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激发了大众的价值认同,这使得她们的网红之路有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口红效应以及受众的心理欲望之外,网红的火爆最少不了的就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网红火爆背后的科技支撑有如下几点。
网红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互联网信息传播经历了从文字到直播的不断演变,由门户网站的图文时代转到了专业视频网站时代,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演进使事物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视频更是作为丰富和高效信息内容的传播者而在新时代迅速崛起。
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离不开网速的提高和智能设备的升级。随着4G网络及Wi-Fi的普及,流量门槛逐渐降低,各大直播平台的主播可以在任意场景下进行直播。这种技术上的升级不仅使得内容生产的成本降低,同时也使得用户消费成本降低,可以说网速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升级给文字、语音、短视频和直播带来了新机遇。
◆移动设备:到2015年年末,中国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数量达到了近9亿,可以说中国移动互联网设备数量基本与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相近。
◆网络使用:2015年年末,4G网络的使用情况比2014年年末增长了25%,在网用户人均月度流量高达222.9MB,人均单日联网时间超过1小时。
在网速和智能设备硬件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内容生产和传播变得更加畅快,这使得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
《数字世界研究》曾指出,在2012年到2020年之间,国内数字世界将是现在的25倍,每年捕获和产生的数字信息量极可能由364艾字节提高到8.6泽字节,抑或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照这样下去,国内数字世界信息每两年将会提高一倍。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数字世界中所占份额将达到21%。到2020年,当我们将数字世界以文本的形式打印出来时,文本的厚度就达到地球与冥王星距离的6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