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客观测量的探索:行为主义成为主流

我们讨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一直讨论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有一些超前——我们需要把注意力后推几十年,去看一下其他一些重要发展。

20世纪早期发展出来的一系列心理学学派如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等,相互之间都非常不同。但这些学说之间有一个共同点:每个学说都尝试通过检验意识状态下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情感,或通过试图抽取之前无意识的内容从而理解心智的内部运作,而且所有这些结果都是由实验的参与者或诊所里的患者主观报告的。由于方法学的不可靠性,每种学说都难以确切地说明人的心智过程。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一些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应该关注心理世界”发起挑战,一个新的流派诞生了。这个新流派就是 行为主义(behaviorism) ,该流派主张心理学家应该严格限定在对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见“其他声音”:心理学是科学吗?对心理科学的现代讨论)。行为主义与之前的心理学流派相当不同。

华生和行为主义的诞生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认为个人的体验太具个性且含糊不清,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需要重复验证,每个研究者都应该可以对现象进行客观测量,而结构主义者和机能主义者使用的内省法相对而言过于主观。因此,华生认为心理学家不应该描述意识体验,而应该集中全部精力去研究行为——研究人们做什么,而不是人们体验到什么——因为行为可以被每个人观察到,而且可以被客观测量。华生认为,研究行为不仅可以终结那些没完没了且心理学家们也被卷入进去的哲学争论,而且也可以鼓励心理学家去开展应用研究,如在商业、医疗、法律以及教育领域的应用。华生认为,科学心理学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从而造福社会。

行为主义如何帮助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为什么有人想把心智从心理学研究中扔掉?如果你没注意到华生对老鼠和鸟类等动物的研究,你会觉得这种提法看起来有些极端。在这些研究中,心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说狗有心智而鸽子没有吗?如果鸽子有心智,那蠕虫有没有?动物行为学家们密切关注着这个领域的问题。1908年,沃什伯恩(Margaret Floy Washburn,1871—1939)出版了《动物心理》一书,在该书中她回顾了当时已有的对于不同种类动物的知觉、学习和记忆的研究结果。她认为非人动物跟人类一样,也具备有意识的心理体验(Scarborough和Furumoto,1987)。华生对此观点嗤之以鼻。因为我们无法问鸽子有什么样的内心体验,华生认为研究动物如何学习和适应的唯一办法是研究动物行为,他认为对人类的研究也应该以此为基础。

其他声音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吗

虽然没人会质疑你选了一门心理学课程,但你选学的是一门科学吗?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心理学不满足作为一门科学的标准。蒂莫西·威尔逊(Timothy D.Wilson),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基于科学文献这一恰当的信息来源,来应对这些批评(Wilson,2012)。

在我们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生物学家称他是唯一一位来自“科学”系的参会者。当我纠正他的这一说法时,我说自己来自心理学系,而他轻蔑地摆着手,仿佛我在告诉纽约洋基队的队员我也玩棒球一样。

长期以来科学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某些硬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比另外一些所谓软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更科学”。因此无需奇怪在公共领域也有这样的看法。但是近来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质疑到了一个很可笑的程度。美国众议院最近投票削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政治学的预算。紧随其后,一个为《华盛顿邮报》写评论文章的作家认为众议院做得还不够,这位名叫查尔斯·莱恩(Charles Lane)的作家称:“美国科学基金会根本不应该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假设不像硬科学的研究假设那样,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推翻。”

加里·古廷(Gary Gutting)在《纽约时报》评论博客中引用了莱恩的评论,他认为:“物理学可以做出具体而精确的假设,而社会科学不可以,因为要做出这些假设,首先需要对实验进行随机控制,而只要涉及人,就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控制。”

这些说法对于像我这样的社会科学家来说真是新鲜,因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都是在通过精心控制的实验室或非实验室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使这些批评更让人抓狂的是,发出这些批评声音的人们正在一边蔑视这些学科,一边享受这些学科研究带来的好处。

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人正在承受抑郁症的痛苦,在寻求心理治疗。他/她可能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而这种疗法就是通过临床的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的。

虐童和青少年早孕等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肃问题,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开发的干预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虐童和青少年早孕问题。

你是否听说过“刻板印象”的威胁?这指的是当一个人属于一个带有消极刻板印象的群体时可能会遇到双倍的困境。比如,当非洲裔美国学生在参加一项难度较大的考试时,他们担心的不仅是自己成绩好坏,同时也会担心如果自己考不好,可能意味着非洲裔美国学生这个群体表现不好。在严格控制的实验中,这种额外的心理负担屡次出现,降低了学业成绩。幸运的是,实验也提供了一些能够有效降低这种威胁的方法。比如,在一所中学进行的干预实验使得学业成绩的差距减小了40%。

你是否认识一个不幸被无辜被捕的人?他也可能因社会心理学实验而受益,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嫌疑犯甄别和审讯中得以应用,因此降低了无辜受审的可能性。

实验方法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优点,就是证明什么东西没有用。比如心理学家揭穿的三个曾经流行的项目的真相:用于预防直接受害者和目击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事件压力报告(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在美国很多学校中使用的D.A.R.E禁毒项目,以及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惊吓辅导项目(Scared Straight Program)。

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这三个项目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据此,这些项目变得不那么受欢迎,或者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由于发现了这些项目没有作用,社会心理学家为国家节约了几百万美元的预算。

公平地说,社会科学家并非总是尽其所能地发挥实验方法的作用,比如有很多教育项目在广泛使用但没有进行足够的实验验证。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更好的方法。比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一些教师随机分配到一个名为“我的教学伙伴”(My Teaching Partner)的教学项目中,或者被分配到一个控制组中,前者被设计来提高教学能力。接受该教学项目教师的学生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教师的学生。

那么,社会科学就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人类行为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实验去全面验证人们的行为和为什么表现出这种行为。但是,对于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是有严格控制且符合实验伦理道德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很多人因此获益,包括蔑视社会科学,认为科学仅限于研究分子的那些人。

威尔逊关于心理学研究对社会实践发挥积极作用的例子非常精彩,但或许更重要的是他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学是基于随机过程所进行的严格控制的实验,而对社会科学的批评正是错误地认为这种实验不可能用于研究人的行为。本书的下一章将介绍心理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意识和行为。本书的作者无疑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是,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见“科学热点”栏:心理学是一门枢纽科学)。心理学是否应该努力争取像物理学那样符合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法则”,或应该尽量像所谓的“硬科学”一样去做出精确的预测?心理学家应该更关注实验室实验,还是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研究日常行为?你认为哪种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前途的工具?对于心理学是哪种科学的争论还有很大空间,希望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思考这些问题。

Wilson,T.D.(July 12,2012).Stop Bullying the “Soft” Sciences.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Op Ed).Copyrigh 2012 Timothy D.Wilson and Sherrell J.Aston.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华生的工作受到了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的影响。巴甫洛夫是最早开展消化的生理学研究的科学家。研究过程中,巴甫洛夫在他研究的狗身上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Fancher,1979)。狗不仅仅在看到食物的时候分泌唾液,而且在看到喂食者时也会分泌唾液。喂食者并没有穿狗粮外套,为什么他们的出现会触发狗的最基本的消化反应?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巴甫洛夫开发了一套流程,每次喂狗前都发出一种声音,不久之后他发现,只要听到这种声音,不管是否喂食,狗都会分泌唾液。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声音是刺激物(环境输入的刺激),影响了狗的唾液分泌,狗的行为就是 反应(response) ——被刺激物诱发的行为或生理改变。华生和行为科学家基于这两个概念构建了自己的理论,因此行为主义学说曾被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Stimulus-response S-R psychology)。

华生把巴甫洛夫的技术用于研究人类婴儿。在一项著名的、有争议的研究中,华生和他的学生罗莎莉·雷纳(Rosalie Rayner)教会一个叫“小阿尔伯特”、后来广为人知的小孩对一只无害的白鼠(和其他有白色毛皮的动物或玩具)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而小孩之前对这些并不害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在本书的“学习”那一章会了解更多关于这项研究的内容。简言之,华生认为人类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小阿尔伯特实验证明可以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去施加影响进而改变行为。华生和后来的行为主义者都承认环境并不是唯一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Todd和Morris,1992),但他们认为这种影响是最主要的。与这个观点如出一辙,华生受到了他所处环境的重要影响:他爱上了罗莎莉·雷纳。他拒绝结束这段关系,并由于这一丑闻而失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职。他在纽约一家广告公司找到工作,并在这里把行为主义的原理应用于市场和广告(的确是通过环境来影响行为)。他也写了一些畅销书,把行为主义介绍给普通读者(Watson,1924,1928)。所有这些工作(巴甫洛夫的实验室实验、华生和雷纳在人类行为上的应用,以及华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的结果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成为了科学心理学中的主流。

斯金纳和行为主义的发展

1926年,伯勒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从汉密尔顿大学毕业。像威廉·詹姆斯一样,斯金纳也是个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年轻人。他想成为一名作家,他对文学的爱好间接地把他引向心理学。斯金纳想知道小说家是否可以在并不了解一个人物为什么要有某些行为的情况下虚构这个人物。当他接触到华生的书,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斯金纳从哈佛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Wiener,1996),开始发展新的行为主义学说。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是被动地参加实验,必须固定地站在那里,听声音,然后流口水。斯金纳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动物不是固定站在一个地方,它们往往是在做着一些事情。为了寻找住处、食物或配偶,动物在环境中表现出各种行为。斯金纳在想,他是否可以发展出一些行为主义原则,能够用于解释动物如何学习与环境互动。

斯金纳通过观察饥饿的大鼠的行为,发现了什么?

斯金纳制作了一个他称为“条件操作箱”(conditioning chamber)的装置,这个装置后来以“斯金纳箱”闻名于世。这个箱子里有一个杠杆和一个食物槽,饥饿的大鼠可以通过压杠杆来获得食物。斯金纳观察到,把大鼠放进箱子之后,它会四处走、到处闻和探索,碰巧碰到了杠杆后,就会有一粒食物掉进食物槽。这种情况发生后,大鼠压杠杆的频率就会显著提高并一直持续到大鼠吃饱。斯金纳观察到的这一现象成为他提到的一项行为原则“ 强化”(reinforcement) 的客观证据。强化指行为的结果决定该行为在未来出现更多或更少。强化这一概念成为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说的基础(见“学习”一章),他在标志性著作《生物的行为:实验分析》(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 :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一概念(Skinner,1938)。

斯金纳开始尝试运用他的强化理论去改善日常生活。他参观了他女儿所在的四年级的课堂,发现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教学任务细分为一些较小的环节,运用强化的原则去一点一点教会孩子,以此来改善教学方式(Bjork,1993)。他研制出一个称为教学机器的自动化装置(Skinner,1958)。这个教学机器可以提出一系列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提问的难度取决于学生对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回答情况。比如,在学习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先问学生一个相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教学机器会告诉学生答案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正确,教学机器就会提出难度增大的问题。斯金纳认为如果学生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回答,会得到强化并更好地学习。

斯金纳的什么言论引发强烈抗议?

如果四年级学生和大鼠们都被训练得很成功,那么为什么新行为主义学说会最终会没落呢?在一些很受争议的书中,如《超越自由和尊严》( D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1971)以及《瓦尔登湖(二)》( Walden II ,1948,1986)中,斯金纳构想了他认为的乌托邦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行为因强化理论的明智应用而受到合理的控制(Skinner,1971)。在这些书中,他提出了看似简单但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认为我们对于自由意志的主观感受是虚幻的,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行使自由意志,实际上我们是在对现在和过去的强化做出反应。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因为过去受到了奖赏,我们对于选择做这些事情的感受只是幻觉。斯金纳引用了哲学家贝内迪克特·斯宾诺莎(BenediCTSpinoza,1632—1677)在几个世纪前所言:“人们误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只有这么想,他们才会觉得自己可以对行为负责,忽视了他们是被什么决定的。至于他们所说的行为基于意志,这只是文字,除此之外毫无意义。”(1677/1982,第86页)

斯金纳辩称自己的理论可以提高人类福祉和解决社会问题。毫不奇怪,这一宣称引发了批评者的强烈抗议,批评者认为斯金纳的理论正在抛弃人类最宝贵的东西——自由意志,他的理论呼唤的是一个强权社会,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控制人民。批评甚至蔓延到电视指南(TV Guide),他们制作了一期对斯金纳的专访,称他的理论“通过训狗学校的体系来驯化人类”(Bjork,1993,第201页)。由于斯金纳理论的本质,批评家们的攻击很容易得到理解——斯金纳严重低估了人们对自由意志的重视——但是从现在来看,批评家们对此过分渲染了。斯金纳并不想把社会变成“训狗学校”,或者是剥夺人们的自由。实际上,他想表达的是可以通过理解人们的行为规则来改善社会福利,比如,政府通过发布广告来鼓励人们喝牛奶或不要吸烟。这些争议的结果使斯金纳的声望达到了极少心理学家们可以企及的高度。一本流行杂志列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100人,斯金纳位列第39名,排在耶稣后面(Herrnstein,1977)。

小结

▲ 行为主义认为应该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和反应,认为内部心理过程是个人化的事件,不能被科学研究。巴甫洛夫和华生研究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环境对塑造行为的重要影响。

▲ 受华生行为主义的影响,斯金纳使用斯金纳箱发展出强化理论。他解释说动物和人类会重复能够带来好结果的行为,会逃避带来坏结果的行为。斯金纳拓展了华生关于环境塑造行为的观点,认为自由意志是虚幻的,强化原理可以用于改进社会。 XGdDOHad4ggzKS9PnSimT2YbdznujgWD4iaE6+Wlz1kzH73B9/Oz+B4TR+EmtX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