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心理学的科学之路

19世纪60年代发生了很多事。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当选为美国总统,波尼快递(Pony Express)开始在密苏里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递送信件,一位名叫安妮·凯洛格(Anne Kellogg)的女士刚刚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长大后发明了玉米片。但是,对于正值18岁、聪明、沉默寡言、对未来生活还没什么想法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来说,这些事都无所谓。他喜欢绘画,但觉得自己没有成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天赋。他对在学校学习的生物学挺感兴趣,但又担忧研究自然科学拿到的薪水不足以养家糊口。于是,就像所有对未来犹豫不决的年轻人那样,威廉放弃了他的梦想,选择了做自己不怎么感兴趣但家人热衷的事情。然而进入哈佛医学院没几个月,他对医学的“不怎么感兴趣”发展成“毫无兴趣”,于是在几位老师的鼓励下,他暂停学习医学,加入一支前往亚马逊河流域进行生物学考察的探险队。尽管探险过程中他学到了大量关于水蛭的知识,但这次探险并没有使他的兴趣集中起来。当他回到医学院后,他的身心健康都开始恶化。大家都认为威廉·詹姆斯不适合去掌控手术刀或管理一堆麻醉药品。

如果詹姆斯后来成为一名艺术家、生物学家或内科医生,也许我们现在就不会对他这么了解。幸运的是,他虽然是一个经常陷入困惑的年轻人,却可以讲五种语言,当他变得非常抑郁以至于不得不再次离开医学院的时候,他决定去欧洲旅行。在那里,他至少没有语言沟通的障碍。在交谈和倾听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一门新的学科—— 心理学 (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来自于希腊语的psyche和logos,前者指灵魂,后者指学习)。他发现这个逐渐兴起的领域正在尝试用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方法,去回答关于“人的本质”的古老问题。这个问题在他探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如影随形,他对此既熟悉又痛苦,而这个问题之前只有诗人和哲学家在尝试回答(Bjork,1983;Simon,1998)。对这门新学科的强烈兴趣驱使詹姆斯返回美国并很快完成医学专业的学习。但他从来没有从事过医学工作,也没尝试去做。他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名教授并从此终生致力于心理学。他的划时代著作《心理学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时至今日仍被广为阅读,仍是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James,1890)。

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亚伯拉罕·林肯的头像出现在一便士的硬币上,波尼快递被电子邮件(e-mail)和推特(Twitter)取代,家乐氏公司(Kellogg Company)每年的玉米片销售额大约是90亿美元。如果威廉·詹姆斯(1842—1910)还活着,他一定会为此而震惊。但如果他能够看到他参与创立的科学领域的巨大进步,他一定会更震惊。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和行为的科学。 心智(mind) 指感知、思维、记忆、情感等个体的内在体验,是人的意识的全过程。 行为(behavior) 指人和动物的可以观察到的活动,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在后续章节中你会看到,心理学使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千百年来困扰人们的关于心智和行为的基本科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定会让威廉·詹姆斯很震惊。我们看看三个例子:

1.什么是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的基础?或者说,我们的主观感受的基础是什么?

几千年来,哲学家们试图认识身体这一客观、生理的世界如何与心智这一主观、内在的世界之间相互联系。今天,心理学家知道我们所有的主观感受都是大脑的电活动和化学活动。就像你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心理学研究中最让人兴奋的发现主要集中于人类知觉、思维、记忆和情感与大脑活动的关系。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使用一些新技术去揭示这个关系,而这一切在20年前都像是科幻小说。

比如,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使得科学家可以扫描人的大脑,从而确定当人在阅读单词、看到面孔、学习新技能或回忆个人经历时,大脑的哪个部分被激活。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扫描了正在进行复杂手指运动(如弹钢琴)的钢琴家和初学者的大脑。结果显示,与初学者相比,钢琴家大脑中负责手指运动的区域激活程度更低(Krings等,2000)。这个结果说明,长期强化的钢琴演奏改变了钢琴家的大脑,负责手指运动区域的脑功能比初学者效率更高。在“记忆”和“学习”等章节中对此还有更多介绍,你会看到在研究中使用fMRI和其他相关技术是如何改变心理学的一些研究领域的。

2.心智如何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出各种有效行为?

科学家们有时会说功能决定形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东西是怎么工作的(如一个引擎或一个温度计),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如驱动交通工具或测量温度)。威廉·詹姆斯经常提到“思考的目的是行动”,心智的功能是帮助我们完成那些高等动物生存繁衍所需要做的事情,如获取食物、获得栖身之处,以及择偶。心理过程被认为是具有“适应性的”(adaptive),意思是心理过程能够使生物体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知觉使得我们能够识别我们的家人,在猎食者发现我们之前先发现它们,避免撞到迎面而来的车辆。语言使得我们能够组织我们的想法,跟别人沟通,从而使我们能够建立社会群体并进行合作。记忆使得我们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解决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可以记住自己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情绪使得我们在面对具有生存或死亡意义的重要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使我们能够建立强大的社会关系。这个清单可以无限地列下去。

由于心理过程有适应性,因此在这些方面存在缺陷的人往往会遭遇一些非常艰难的时刻,这就不足为奇了。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1994)讲述了埃利奥特(Elliot)的案例,他是一位中等年纪、拥有很好职业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当外科医生在他的大脑中发现一个肿瘤之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外科医生能切除肿瘤以挽救他的生命,他在刚做完手术的那会儿看上去还挺不错。但是,后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最初,当埃利奥特的功能恢复到可以自己做决策时,他所做的决策比以前糟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做的决策越来越糟糕。工作中,他无法确定应该优先完成的工作,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事情最重要。而且当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会做错。于是他被解雇了。随后他又做了很多很危险的商业冒险,所有这些尝试都失败了。最后他花光了所有积蓄,妻子与他离婚,他又再婚,而第二任妻子最后也离开了他。

是什么毁了埃利奥特的生活?给他做检查的神经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他的认知功能有什么损伤。他的智商没有下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逻辑问题的能力与生病之前一样好。但是,当神经科学家给他做了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了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情:埃利奥特丧失了情绪体验。比如,当他的老板把解雇通知书给他、把他逐出办公室时,他不会感到悔恨或愤怒;当他把全部积蓄投入到一项非常愚蠢的商业投资中时,他不会感到焦虑;当他的两任妻子先后收拾行李离开他时,他不会感到难过。我们很多人都期望我们能够做到如此淡定从容,那么,到底谁需要焦虑、难过、悔恨和愤怒?答案是:我们都需要。

3.为什么有时候心智能力的表现不那么有效?

心智是一架神奇的机器,可以迅速完成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在开车的同时与乘客聊天、看路牌号、回忆收音机里正在放的这首音乐的名字。但是,就像所有机器那样,心智也经常通过降低准确性来换取速度和功能的多样性。这会使心智系统产生“漏洞”,偶尔也会引发我们高效的心智加工出现一些运行故障。心理学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发生各种各样错误和错觉的倾向。事实上,如果思维、情感和行为不会犯错,人的行为就会永远有秩序、可预测,但却很无趣。显然我们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充满意外,这些意外恰恰来自于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

有一项探究日常生活中思维错误的研究,以下是一些参与这项研究的人所记录的日记(Reason和Mycielska,1982,第70—73页):

➢ 我想把车开出来,但是当我经过通向车库后门的走廊时,我停下来,穿上靴子和园丁服,就像要去院子里干活。

➢ 我向邮票自动售卖机里投币买邮票,邮票出来后,我说了声“谢谢”。

➢ 离开客厅去厨房时,客厅里还有人,我就把灯关掉了。

如果这些失误让人觉得可笑,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可笑的。同时,它们对研究人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比如,请注意,一个人用邮票自动售卖机买邮票后说“谢谢”,而不是说“请问地铁怎么走”。换言之,这个人不是做了一件完全错误的事情,这件事情如果在一个真正的社交场合,是非常正确的。正如这些例子所表明的,人们经常会自动做一些事情,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考虑,完全是习惯使然。如果我们没有积极地关注我们的所言所行,这些习惯就会被错误触发。威廉·詹姆斯(1890)认为这种习惯的影响可以解释人们心不在焉时的奇怪举止。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心不在焉的人……本来是为了出席晚餐,走进卧室去换衣服,结果却脱掉衣服上床睡觉去了……”

现实世界 拖延症的危害

威廉·詹姆斯知道人的心智和行为之所以让人着迷,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会犯错误。大脑的错误之所以有趣,在于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智活动和行为,同时也具有实际意义。让我们看看一种对生活有非常大影响的“故障”:拖延症。

或多或少,我们都曾有过逃避或推迟完成一项任务的经历。也许任务本身让人生厌,也许任务很困难,也许它没有我们同时想做的别的事情好玩。对大学生而言,拖延症会对学习产生很多影响,比如影响完成学期论文或准备考试。学习拖延症并不少见,超过70%的大学生报告他/她们有某种类型的拖延症(Schouwenburg,1995)。晚上与朋友一起出去玩的确很开心,但是为即将到来的历史考试担心三天,或考试那天一直复习到凌晨4点却并不是件开心的事。马上学习,或者每天学习一点,可以让拖延症的影响小一点。

有些拖延症患者会为自己辩护,宣称他们在压力下会工作得更好,或强调只要一项工作完成了,就没必要在意是不是在截止时间快到之前才完成。这些借口合理吗?或者这些借口仅仅是给事与愿违的行为找的软弱无力的理由吗?

一项对60名心理学系大学生所

做的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回答(Tice和Baumeister,1997)。学期伊始,研究人员告诉学生,他们需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完成学期论文。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可以宽限一段时间。一个月后,学生们完成了一项拖延症测试。同时,在这个月最后一周,记录学生们在过去这周里的身体健康状况、感受到的压力,以及过去一个月内去卫生保健中心(health care center)的次数。

在拖延症量表上得分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延迟交论文。开学后的一周内,这些学生报告的压力和身体疾病症状比非拖延症者报告的更少。但是,到学期末,他们报告的压力和疾病症状超过了非拖延症者,而且去卫生保健中心的次数也更多。而且,他们学期论文和课程考试分数更低。近来有很多研究报告拖延症与学业成绩差相关(Moon和Illingworth,2005)。因此,除了运用“现实世界”栏提供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外,在学习这门课以及其他课程时避免拖延症的影响也是明智之举。

詹姆斯认识到心智发生的错误不但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启示。当代心理学发现研究心智所犯的错误对人类非常有帮助。当一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良好运作时,通常不会给我们留下线索去分析它是如何运作的。汽车只要运转良好,它们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样子就像魔毯一样,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魔力”在驱动它们。只有当车出故障了,我们才会知道引擎、水泵和其他精细的零部件,以及所有这些部件一起驱动车辆行驶的运行过程。故障和失误不仅仅是破坏或失败,它们更是通往知识的途径(参阅“现实世界”栏中一个普遍发生的例子:拖延症)。同样,了解人类的走神、失误、错误,以及偶尔表现出来的让人觉得迷惑的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正常状态下的思想活动和行为。因大脑手术而变得行为迥异的埃利奥特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充分说明情绪在引导人们做出正常的判断和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心理学令人振奋,因为这门学科解决关于人的经验和行为的最基础的科学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仅仅是心理学这座巨大冰山的一角。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向导,引导我们去探索冰山的其他部分。但是,在我们穿起防寒服和抓住丁字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座冰山。想了解21世纪的心理学,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心理学的历史。 +Z95y2n1A/z+oONVeLajURKVb8IFi+PjmmuUD9KDdxoQwMDB4+Q/4GnMxQNcjd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