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研究的伦理:首要一条,一定没有伤害

也许曾经在某个地方,有人告诉过你把人当做物品来看待并不好。然而,似乎心理学家却偏偏这样做,诸如创设一些引起人们恐惧或悲伤的情境,让人们做令人尴尬或者不道德的事情,或者让他们了解他们压根儿就不想了解的关于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一些事情。不要被表象迷惑。事实是,心理学家竭尽全力去保护他们的研究参与者的福祉,他们受到一套伦理准则的约束,这套伦理准则就像约束物理学家、律师、会计师的职业守则一样,非常详尽细致、要求众多。这个准则要求心理学家对人、动物和真理要心怀敬重。让我们逐条来讨论心理学家的这些责任。

尊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医生在人类被试身上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实验,例如器官切除,或者把他们浸泡在冰水里,仅仅是为了看他们多久会死去。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国际社会通过了1947年版的纽伦堡法案(Nuremberg Code),之后在1964年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Declarationof Helsinki),其中详细说明了对待人类被试的伦理规则。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遵守这些规则。例如,从1932年到1972年,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门实施了臭名昭著的塔斯克吉实验(Tuskegee experiment),实验中399名患有梅毒的非洲裔美国男性被拒绝治疗,这样研究者可以观察这种疾病的病情发展。正如一位记者所写的,政府“把人类当做实验室动物一样用于一项长期、低效率的研究,仅仅是为了看梅毒多久会杀死人”(Coontz,2008)。

1974年,美国国会建立了国家保护生物医学与行为研究人类受试者委员会。1979年,美国健康、教育与福利部发布了后来被广为所知的贝尔蒙报告(Belmont Report),其中描述了所有涉及人类被试的研究需要遵守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一,研究应该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尊重其在不受影响或者胁迫下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第二,研究应该以慈善为先,也就是说它应该尽量使参与者的收益最大化,尽量减少参与者的风险。第三,研究应该是公正的,这意味着它给所有参与者带来的收益和危险是同等的,没有对特殊个体和群体的偏见。

心理学家必须遵守的特定伦理准则合并和扩充了这些基本原则。(你可以在http://www.apa.org/ethics/code/index.aspx 中找到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原则与行为准则(2002)》)。以下是几条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守的最重要原则:

➢ 知情同意书:除非参与者签署 知情同意书 ,否则他们可以不参加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书是一份成人签署的书面同意参加研究的协议,该成人被告知了参加实验可能带来的所有风险。这不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要知道有关研究的所有事情(例如,研究假设),但是这的确意味着这个人必须知道任何可能潜在的伤害或者痛苦。如果有人不能签署知情同意书(例如,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或者心智不足),那么必须从他们的法定监护人那里获得知情同意书。即使人们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但是他们仍然有权利在任何时候退出研究,而且不受到任何惩罚。

➢ 完全没有胁迫:心理学家不能胁迫参与者。胁迫不仅仅意味着生理和心理的胁迫,也包括金钱的胁迫。给人们提供大笔的金钱来劝说他们做一些他们本不太愿意做的事情,这是不符合伦理的。大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参加一些研究,作为他们心理学训练的一部分,但是通常会提供给他们通过其他方式学习相同东西的多个选择。

➢ 保护参与者免于受伤害:心理学家必须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研究参与者免遭身体或者心理的伤害。如果有两种同等有效的方法来做研究,那么心理学家必须使用更加安全的方法。如果没有安全的方法可以使用,那么心理学家不能实施这项研究。

➢ 风险—收益分析:尽管可以要求参与者接受一些小的风险,例如轻微的电击或者小的难堪,但是不能要求他们接受大的风险,例如严重的疼痛、心理创伤,或者任何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承受的更大的风险。此外,即使当参与者被要求承受小的风险,心理学家必须首先证明从这项研究中可能获取的新知识对社会的益处远远大于这些风险。

➢ 欺骗:心理学家只可以在一种情况下使用欺骗手段,那就是研究的科学、教育或者应用的价值足以证明欺骗是正当的,而且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来替换。如果研究可能导致参与者生理或者心理伤害或者伤痛,心理学家永远都不能在这些方面欺骗参与者。

➢ 实验后解说:如果参与者在研究开始前或者进行中以任何方式遭受欺骗,那么心理学家必须提供一份 实验后解说 ,这是一份关于研究本质和目的的口头描述。如果参与者在任何方面发生了变化(例如,实验使他感到有些悲伤),那么心理学家必须努力使其不要发生变化(例如,请这个人做一个任务,使其更加快乐),而且使这个参与者恢复到参与实验之前的状态。

➢ 保密:心理学家有义务对研究过程中获取的参与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

这些只是心理学家必须遵守的原则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原则是如何贯彻执行的呢?几乎所有心理学研究由学院和大学的心理学家完成。这些机构有伦理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IRBs),委员会由教师和研究者、大学的职员和当地社区的非专业人员(例如,商业界的领导人或者神职人员)。如果研究受到联邦政府的资助(很多研究都是),那么法律要求IRB 至少包括一名非科学家和一名非该机构工作人员。心理学家只能在IRB 评审和通过了该研究后,才能开始实施这项研究。

正如你所能想象的,伦理准则和申请程序是如此的严格,以至于有些研究就是不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被任何人实施。例如,心理学家很想知道一个人在没有语言的环境中长大会如何影响其说话和思考的能力,但是从伦理上他们不能操纵实验中的这个变量。他们只能研究那些语言接触与说话能力之间的自然相关,因此永远也不能牢固地建立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确,因为这样做会需要实施侵犯基本人权的不人道的实验,所以有许多问题心理学家可能永远也不能确定地回答。

尊重动物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参与者都有人权,因为并不是所有研究参与者都是人类。其中一些是黑猩猩、老鼠、鸽子,或者其他一些非人类的动物。美国心理学会准则特别描述了这些非人类的参与者的特殊权利,以下是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条款:

➢ 所有涉及动物的实验流程都必须在受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训练,并且具有照顾实验室动物经验的心理学家的监督下实施,心理学家负有责任,要确保适当地考虑舒适、健康和人道地对待这些动物。

➢ 心理学家必须做出合理的努力,以减少动物的不适、感染、疾病和疼痛。

➢ 心理学家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可以使动物遭受疼痛、应激,或者物质匮乏,那就是研究的科学、教育或者应用的价值足以证明这个实验流程是正当的,而且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来替换。

➢ 心理学家必须在适当的麻醉下才能实施所有外科手术流程,必须将动物在手术期间和术后的疼痛降到最低。

这很好——但是足够好吗?有些人并不这样认为。例如,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Singer,1975)争论道,所有能够感觉到疼痛的生物都有相同的基本权利,以不同于对待人类的方式对待非人类生物,这是一种物种歧视,这无异于种族歧视或者性别歧视,同样令人憎恶。辛格的哲学鼓舞了一些组织呼吁停止所有涉及非人类动物的研究,例如善待动物组织(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不幸的是,它也鼓舞了一些组织攻击那些从事此类合法研究的心理学家。正如两位研究者(Ringach和Jentsch,2009,第11417页)最近报道的那样:

我们的汽车和我们的家被投掷过燃烧弹或者被人用水淹过,我们收到过装着浸过毒药的剃刀的邮件,以及通过电子邮件或者语音信箱发来的死亡恐吓。我们的家人和邻居受到过带着面具的愤怒抗议者的恐怖袭击,他们投掷石块、打破窗户,并且喊叫着“你应该自己停止或者被人阻止”,他们“知道你夜里睡在哪里”。其中一些攻击已经被归类为企图谋杀。雪上加霜的是,被误导的动物权利激进分子公开煽动其他人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吹嘘由此产生的罪行,甚至“在道德上师出有名地”挑选暗杀的地点。

有些人认为使用动物做衣服或者做研究不符合伦理道德。另一些人则看到了这两者目的的重要区别。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会站在哪一方?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在道义上可以接受在研究中使用非人类动物,并且说他们会反对政府对这类研究实施禁令(Kiefer,2004;Moore,2003)。的确,大多数美国人吃肉、穿皮革,并且支持猎人的权利,这就是说多数美国人看到了动物权利和人权之间的明显区别。科学不属于解决道德争议的领域,每个个体必须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结论。但是,无论你站在哪一个立场,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只有很小比例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涉及动物,而且此类研究中也只有很小比例的研究会给动物带来疼痛和伤害。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类,当他们研究动物时,也主要是研究它们的行为。

尊重事实

伦理审查委员会确保研究者收集数据的过程符合伦理道德。但是一旦数据收集完毕,谁来确保他们分析和报告的过程符合伦理道德?没有人。心理学,就像所有的科学一样,在信誉体系的基础上运行。没有官方负责监督心理学家用他们收集的这些数据干什么,也没有官方负责核查他们宣称的结果是否真实。你可能会发现这有点儿奇怪。毕竟,我们在商店(“把这台电视机搬回家,下次你路过时候再把钱给我”)、银行(“我不需要查询你的账户,你只需告诉我你想取多少钱”)或法庭(“如果你说你是无辜的,那么好吧,我相信你”)时不会使用信誉体系,那么为什么期望它在科学领域能够起作用?科学家是否比其他人更加诚实?

科学家绝对更加诚实!好吧,我们刚刚是假装的。但是,信誉系统并不依赖于科学家特别诚实,而是依赖于科学是一项共同体性质的事业。当科学家宣称他们有重要的发现时,其他科学家不仅仅是鼓掌,他们也会开始研究。当物理学家简·亨德里克·舍恩(Jan Hendrik Schön)在2001年宣布他制造出一种纳米晶体管时,这一发现曾经深深震撼了其他物理学家——直到他们努力重复舍恩的工作,然后发现舍恩伪造了数据(Agin,2007)。舍恩丢了他的工作,博士学位也被撤回,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术造假行为并不能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一位科学家的结论将是另一位科学家的研究问题。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学术造假都会被很快发现:心理学家戴德里克·斯塔佩尔(Diederik Stapel)撒谎、欺骗、伪造数据了几十年,人们才慢慢开始怀疑和调查(Levelt Committee,NoortCommittee,Drenth Committee,2012)。但是这也不意味着重大的学术造假最终都会被揭露。如果一位心理学家用伪造的数据宣称黑猩猩比金鱼更聪明,那么他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抓到,因为可能没有人会去检验这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发现,但是,如果一位心理学用伪造的数据宣称相反的发现,那么他很快就需要作出很多解释了。

心理学家以他们的信誉担保,他们究竟应该做什么呢?至少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当心理学家撰写实验报告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时,他们必须如实地报告他们做了什么,以及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不能凭空捏造结果(例如,宣称他们实施了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实施的研究)或者篡改结果(例如,修改他们实际采集的数据),他们不能通过忽视部分数据而误导结论(例如,只报告那些证明他们假设的结果,而绝口不提那些无法证明他们假设的结果)。第二,心理学家必须通过列出那些对他们工作有贡献的人作为研究报告的合作者,以及在研究报告中引用那些做过相关工作的其他科学家来公平地共享研究成果的荣誉。第三,心理学家必须共享他们的数据。美国心理学会行为准则规定,“如果有其他具有专业资质的科研人员想要得到某位心理学家得出结论的数据来重新分析,从而确认结论的真实性,那么符合伦理标准的心理学家不会阻止他们获取数据”。任何人都能检验任何其他人,这一事实就是信誉系统可以起作用的部分原因。

小结

▲ 伦理审查委员会确保那些参与科学研究的人类参与者的权利是基于对人的尊重、慈善和公正的原则。

▲ 心理学家必须维护这些原则,与参与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不胁迫参与者,保护参与者不受伤害,权衡利弊时重视参与者的收益,避免欺骗,对参与者的信息保密。

▲ 心理学家必须尊重动物的权利,人道地对待它们。大多数人们支持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动物。

▲ 心理学家必须如实地报告他们的研究,恰当地共享研究成果的荣誉,同意其他人获取他们的数据。

其他声音 我们负担得起科学吗?

谁来支付类似这本书中所有研究的费用?答案是你本人。总的来说,科学研究是由政府部门资助的,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该部门给科学家提供基金(也就是钱),让他们做科学家提出的特定研究项目。当然,政府的这些钱可能会花在其他事情上,例如给贫穷的人提供食物,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宿,照顾病人和老年人,等等。当我们的一些同胞仍然忍饥挨冻时,把纳税人的钱用来资助心理学研究是否有意义?

记者兼作家大卫·布鲁克斯(2011)争论道行为科学研究不是资金消耗——而是对它自身的一种投资,甚至更多。以下是他的原话:

在过去的50年间,我们看到相当多的政策——减少贫穷、无家可归、失学率、单亲家庭和药物依赖的政策——实施的结果令人非常失望。诸如此类的政策失败是因为它们建立在对人性过于简单的认识之上。它们假定人们以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应对激励措施。通常,它们假定金钱可以解决行为问题。

幸运的是,现在我们正处于行为研究的黄金时期。数以千计的研究者正在研究人们真实的行为与我们假定的人们行为之间的差异。他们提出关于我们人类心理和行为更加精准的理论,并评估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结果。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你去更新自己的驾照时,你有机会登记参加器官捐献计划。在德国和美国这些国家,如果你想参加这个计划,你需要选中一个框。大约14% 的人会选择。但是行为科学家发现,默认选项的设置至关重要。所以,在一些其他国家,像波兰或者法国,你必须选中一个框来表示你不想参加。在这些国家,超过90% 的人会参加。

这是由一个微不足道的、毫不费力的程序改变引起的巨大行为差异。

尽管我们正处于行为科学的黄金时代,但是国会仍然有条例草案想要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社会、行为和经济学理事会削减掉。削减支出少但是能够在未来产生巨大效益的事项,这恰恰是调节经费预算最不应该出现的方式。

假如说你想减少贫穷。我们对待贫穷有两种传统的认识。第一种假定人们是理性的。人们高效地追求他们目标,不需要太多的帮助来改变他们的行为。第二种假定贫穷来源于文化或者心理的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导致他们有时做出缺乏远见的行为。这两种理论都没有对提出有效的政策有任何帮助。

普林斯顿大学的艾德尔·沙弗(Eldar Shafir)和哈佛大学的森德希尔·穆莱纳桑(SendhilMullainathan)最近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提出了第三个理论,认为匮乏导致其特有的认知特质。

问一个简要的问题:你所在的城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如果你像大多数中上阶层的人们一样,那么你不会知道。如果你像许多仍为生计奔波的人们一样,那么你一定知道。穷人必须深思熟虑千百件富人不会思考的事情。当他们买一加仑牛奶时,必须做出复杂的权衡:如果我买了牛奶,我就买不起橙汁。他们不得不决定哪项生活费可以不用支出。

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认知需求。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你增加了其中一类问题的认知需求,那么它在解决另一类问题时就不会做得很好。

沙弗和穆莱纳桑给印度种植蔗糖农作物的农民做了一系列测验。在他们卖了他们收获的农作物之后,他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宽裕。在这个季节,这些农民在IQ 测验和其他测验上的得分都比较高。但是在这个季节之前,他们生活拮据,不得不每天仔细考虑上千个决定。在这个季节,同一批农民在这些测验的得分要差很多。他们表现出更低的IQ 得分。他们有更多的麻烦需要他们更多的注意力。他们更加缺乏远见。匮乏催生了它自己的心理学。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通常不会面对严重的财务短缺问题,但是他们却面临时间短缺的问题。在一项游戏中,他们必须在一系列限时的轮次内回答问题,但是他们可以从未来的轮次借时间。当他们挣扎在时间短缺的阶段时,他们快速地决定借时间,他们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游戏组织者会收取高额的利息。这些才华横溢的普林斯顿孩子们义无反顾地扑入工资日贷款 的高利贷商人的怀抱,扑入对他们自己长期发展不利的境地。

沙弗和穆莱纳桑明年会有一本书出版,揭示匮乏——不管是时间、金钱,或者卡路里(正在减肥)——如何影响你的心理。他们也研究穷人的自我感受(self-perception)如何塑造行为。许多人因为被领取福利津贴的表格吓住了,而不愿意申领福利津贴。沙弗和穆莱纳桑在特伦顿 食物赈济处请一些人重温一段他们曾经感到自己胜任工作的时光(自我肯定组),请另一些人详述一段中性的经历(中性组)。近一半的自我肯定组的人随后选择了一个可以领取的福利套餐。而中性组只有16%人这样做。

人是复杂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的自我,这些自我在不同的背景下显现出来,或者不依赖于背景。如果我们打算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背景,以及这些倾向性如何显现,或者不显现。我们需要围绕这些知识来设计政策。如今,削减这类研究的财政预算就像削减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发现新大陆时的航海财政预算一样。

你会怎么想?布鲁克斯说的对吗?资助心理科学是使用公共资金时的明智之举吗,或者心理科学仅仅是一个我们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来源于2011年7月7日《纽约时报》。

本章回顾

关键概念小测试

1.可以通过观察来获得准确知识的信念是____。

a.简约性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科学研究

2.以下哪个选项是对假设的最佳定义?

a.实证证据

b.科学调查

c.可证伪的预期

d.理论观点

3.因为当人们知道他们正在被研究时,他们不会总是像没被研究时那样行为表现,所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要考虑到______ 这个因素。

a.反应性

b.复杂性

c.变异性

d.老练世故

4.如果一个测量工具无论何时测量同一个事物,都会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那么我们说这个测量工具具有____。

a.效度

b.信度

c.检测力

d.具体性

5.观测的某个方面的环境设置导致人们按照他们设想的自己应该如何表现的方式来行为表现,这称为____。

a.观察者偏差

b.反应条件

c.自然栖息地

d.需求特征

6.在双盲观察中,____。

a.参与者知道研究测量的是什么

b.人们在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被观察

c.研究目的被隐藏,既不透露给观察者,也不透露给被观察的人

d.只有客观的统计测量结果被记录

7.在一个特定的分布中,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

a.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全距

8.相关系数表明了什么?

a.一个特定变量的数值

b.相关的方向和强度

c.相关研究方法的效率

d.自然相关的程度

9.当两个变量相关时,什么使我们无法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一个变量是原因,另一个变量是结果?

a.第三方变量的可能性

b.控制组的随机分配

c.假阳性相关的存在

d.相关强度不可能被精确地测量

10.研究者实施一项问卷调查研究,关于全国所有年龄阶段的男性和女性对全球变暖的态度。这项研究中的因变量是参与者的____。

a.年龄

b.性别

c.对全球变暖的态度

d.地理位置

11.实验具有一项特性,可以允许我们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这项特性称为____。

a.外部效度

b.内部效度

c.随机分配

d.自我选择

12.一个实验的变量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方式来定义其操作性定义,这个实验可以称为____。

a.具有外部效度

b.控制严格的

c.操作性定义的

d.统计显著的

13.研究表明人们通常____。

a.持开放的态度,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

b.不带情绪色彩地理性思考

c.仅仅基于事实来得出结论

d.以上皆非

14.当人们发现证实了他们信念的证据时,他们通常____。

a.倾向于停止找寻证据

b.找寻那些不能证实他们结论的证据

c.找寻可以代表正反两个方面的证据

d.与他们的同事交流

15.当心理学家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时,符合伦理道德的做法是什么?

a.如实地报告发现

b.共享研究成果的荣誉

c.使自己的数据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所用

d.以上皆是

关键术语

转变观念

1.回到“心理学的科学之路”这一章,你已经读过关于B.F.斯金纳(B.F.Skinner)的介绍,知道他研究过强化的原理,该原理是说一个行为的后果决定了这一行为是否更可能或更不可能在未来发生。因此,例如,如果一只老鼠每次按压杠杆都会得到食物强化,那么这只老鼠按压杠杆的比率会增加。当你告诉同学这个原理,她只是耸耸肩。“这很明显。任何养过狗的人都知道如何训练动物。如果你问我,我只能说心理学就只是常识。你不必实施科学实验来检验那些每个人都已经知道的事情。”你如何解释研究类似“常识”这样的事情到底有什么价值?

2.你正在和一位朋友一起看电视,这时一个新闻节目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在欧洲,工作时间长的人比工作时间短的人更不快乐,但是在美国却相反:工作时间越长的美国人越快乐(Okulicz-Kozaryn,2011)。“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说。你指出这个新闻只说了这是一项研究,并没有说是实验。这项研究如果要成为一项实验,它必须具备什么?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是实验?这项研究中无法得出你能够从实验中得到的哪些结论?

3.第一次考试结束后,你的教授说她注意到学生座位的位置与他们考试分数之间的强正相关:“座位位置更靠近教室前方的学生,考试的分数越高,”她说。课后,你的朋友认为你们两个在本学期的剩余时间都应该往前坐,这样可以提高你们的成绩。你已经读过了相关和因果,你不应该对此怀疑吗?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座位与好成绩之间存在相关?你会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坐在前排确实会导致好的成绩吗?

4.你的刑事司法学课上的一位同学认为心理疾病是美国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他提到一个在媒体上广为宣传的谋杀案审判,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他把这个案例作为证据。证明他的观点需要什么科学证据?

5.你问你的朋友是否愿意和你一起去健身房。“不,”他说,“我从不锻炼。”你告诉他定期锻炼对健康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包括极大地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我不相信那些,”他回答道,“我有一个叔叔一辈子都是每天早上6 点起床去慢跑,但是他仍然在53岁时死于心脏病。”你该如何告诉你的朋友?他叔叔的这个个案到底是否证明了锻炼真的对预防心脏病没有用处?

关键概念小测试答案

1.c;2.c;3.a;4.b;5.d;6.c;7.a;8.b;9.a;10.c;11.b;12.a;13.d;14.a;15.d.

需要更多帮助吗?更多资源请参见

LaunchPad 网站:

http://www.worthpublishers.com/launchpad/schacter3e

经验主义(empiricism) 相信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准确知识的信念。

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 通过实证性证据来探寻真相的一套方法。

理论(theory) 对自然现象提出的假设性的解释。

假设(hypothesis) 基于理论提出的可以被证伪的预期。

实证性方法(empirical method) 一套观察的规则和技巧。

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用具体的、可测量的术语对研究对象的属性进行的描述。

工具(instrument) 能够探测操作性定义所规定的条件的任何事物。

效度(validity) 使用具体的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量出所需测量属性的程度。

信度(reliability)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事物,都可以得到相同测量结果的倾向性。

检测力(power) 测量工具可以精确地探测出所测量属性的小幅度变化的能力。

需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 观察过程中的某些情境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人们按照他们所认为的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做出行为表现。

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通过在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采用不干扰他们的方式观察他们,从而收集科学证据的一种手段。

双盲(double-blind) 一种隐藏其真实目的,既不让观察者知道,也不让被观察者知道的观察法。

频率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 通过每个测量数值出现的次数分布来对测量结果进行图示的一种方法。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一种测量频率在中间最高,而在两端对称地递减的数学方式定义的分布。

众数(mode) 观测频率最高的测量结果的数值。

平均数(mean) 所有测量结果的数值的平均数。

中数(median) 居于测量结果中间的数值,也就是大于或者等于一半测量结果,同时小于或者等于另一半测量结果。

全距(range) 用频率分布中最大的测量值减去最小的测量值得到的数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一个描述频率分布中每个测量值与该分布的平均值之间的平均差异的统计量。

变量(variable) 其取值能够随着个体或者时间变化的量。

相关(correlation)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与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变化同步,那么说这两个变量相关。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相关的方向和强度的数学测量值,用字母r 表示。

自然相关(natural correlation) 我们观察到的存在于周围世界中的相关关系。

第三方变量相关(third-variable correlation) 只是因为两个变量都与第三方变量相关,所以这两个变量也相互关联。

匹配样本(matched samples) 根据第三方变量,将两组中的参与者匹配成完全同质组的技术。

配对(matched pairs) 根据第三方变量,使每个参与者与另一个参与者完全匹配相同的方法。

第三方变量问题(third-variable problem) 因为经常存在着第三方变量相关的可能性,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从它们之间自然发生的相关关系中推论出来。

实验(experiment) 一种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操纵(manipulation) 改变一个变量的值,以确定它的因果力。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实验中被操纵的变量。

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 在实验中,与控制组相比,接受特定操纵的一组人。

控制组(control group) 在实验中,与实验组相比,不接受特定操纵的一组人。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研究中被测量的变量。

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 当由一个人决定自己是否参与实验组或者控制组时所引起的问题。

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 一种靠几率分配人们到实验组或控制组的方法。

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 可以允许实验建立起因果关系的一种实验的属性。

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按照实验变量在现实生活中正常的、典型的方式来定义它的一种实验的属性。

总体(population) 可能被测量的所有参与者组成的全部整体的集合。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的集合。

个案法(case method) 一种通过研究单个个体收集科学数据的方法。

随机取样(random sampling) 一种确保每个总体成员都有相同机会被选为样本的实验参加者选取方法。

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 一份成人签署的书面同意参加研究的协议,该成人被告知了所有参加实验可能带来的所有风险。

实验后解说(debriefing) 一份关于研究本质和目的的口头描述。 RoC7ylaZzoChetIzSJHVn2oeyM2F9w+kCnVtxa2r4l/f5VoFYDGvb07cGFrD2E5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