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语文课可以上得这样扎实、朴实和厚实

——于永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赏析

语文学科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可就是这最基本、最核心的环节,我们的教学总是习惯走入套路。识字也识了,阅读也读了,所有的过程都走过了,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各环节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但哪个都没有抓透。这种感觉是普遍的,但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每一环节都很扎实,把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落到了实处。

一、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识字

教学片段

师: 今天我们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 预习过了。

师: 通过预习,你又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

生: 我认识了“妻子”的“妻”。

生: 我认识了“脸庞”的“庞”。

生: 我认识了“紫色”的“紫”。

生: 我认识了“妻子”中的“妻”。

师: 刚才说过的就不要再说了。好,看起来大家认识了“妻”“庞”“紫”这几个新朋友,下面先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把这几个字板书出来,谁上台?

(生纷纷举手。)

师: (点了几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对着其他学生说)请大家把老师课前发的写字纸拿出来,认真观察这几个字,然后把它们描写下来,记住应在哪里起笔,在哪里收笔,记住字的结构。

(台下学生认真书写,在黑板前书写的同学写完后走下讲台。)

师: 好,我们现在先看一下黑板上的几个字。“妻”字写得有点胖,如果她减减肥,就漂亮了;另外,“妻”的第三横写得有点短,要写长些,写长了才能站稳。“庞”字中间的“龙”起笔要低,要让出位子。“紫”字太瘦太长,需要加强营养。好,大家拿起笔来,再把这几个字写一遍,刚才在台上板书的同学也请拿着临摹纸再上台来写一遍。(师边说边示范三个字的间架结构,生仿写。)

师: (边巡视边说)写好字的秘诀是描红、临帖,自己要买一本字帖,天天照着字帖写,“字无百日功”,好好练习一百天,你的字肯定能够练好。要记住“字是写出来的”。

教学片段赏析

于老师没有过多地铺垫和渲染气氛,课堂伊始就开门见山地进入了识字环节,通过询问“通过预习,你又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引出了生字词的识记和积累。这样的开场很高明,因为这样的课堂是“非常态”课堂——对于课文,大家肯定已经预习过了。于老师深知这点,所以,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门见山提出了问题,切入了教学。这样的开场环节很真实、很朴素,不虚假,不做作,令人不由得为之拍手称好。

学生发言后,于老师安排三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生字,其他同学临帖书写。这个环节,于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对”,而且要写“美”。为了达到第二个高度,在黑板上板书完毕走下去的学生又被于老师请上讲台,他在肯定学生的字间架结构正确的基础上,又强调写字应该从哪里起笔,应该在哪里收笔,然后又让该生书写一次。这一细节告诉了大家:识字环节不仅仅是落实在“认识”上,更重要的是“会写”,并写得“美观”,要写出横平竖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块字。

不但会“认读”,而且会“书写”,不但能写“对”,而且要写“美”,这才是真正的“识字”教学。小语界另一位名师薛法根,在识字环节要求学生“生字首次放大书写”,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次接触的生字,他在板书后总让孩子们在笔记本上放大书写一遍。放多大呢?他说一般是四个格子的位置,即生字本的四个格子组成一个大格子。学生这样写一遍后,对生字的结构、外形特征,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而我们常见的“识字”教学呢?很多时候教师的目标仅局限于教学生认读,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似乎所有的课堂都有这样的环节:老师问学生“会读这几个字吗”,学生回答会,于是就让学生齐读三遍,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于老师却不这样要求,他不走过场,不仅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写美,还有更高的要求——理解词语。

教学片段

师: 在预习过程中,你记住了哪几个新词语?

生: 我记住了“姹紫嫣红”。

生: 我记住了“红扑扑”。

生: 我记住了“脸庞”。

师: 好,“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 姹紫嫣红”的意思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师: 哦,眼花缭乱,这是店里的花布吗?

生: 我觉得“姹紫嫣红”是花开得很美丽。

师: 是美丽,但这样说太笼统,怎样美丽呢?

生:“ 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 很好,“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很多,颜色很鲜艳。但是,你知道“姹”和“嫣”的区别吗?(生摇头,不知。)

师: 两个字都有“鲜艳”的意思,但是,“姹”还有鲜嫩的意思,“嫣”是鲜艳的意思。

师: 脸对于小孩来说就是“脸蛋”,但是对于成人来说就是“脸庞”,那么,“庞”是什么意思呢?

生: “庞”是轮廓的意思。

师: 脸庞是脸的轮廓,很好。

生: 我觉得“庞”还有“庞大”的意义。

师: “庞大”,形容东西多,杂乱,庞杂的意思,还有别的意思吗?

(生摇头,不知。)

师: 在我们濮阳,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马陵之战”,这次战争中,孙膑和谁作战?

生: (齐)庞涓。

师: 对,庞涓,庞涓姓“庞”,哦,“庞”还是一个姓。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庞”除了有庞大、多而杂乱、轮廓的意思外,还是一个姓。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这样,1+1一定大于2。

教学片段赏析

辨字析词一向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这个环节中,于老师对“姹紫嫣红”中的“姹”和“嫣”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的解释,以及对“庞”一字多义的解析,都是在学生对词语现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一步步引领,让学生进行思辨,从而帮助学生从未知到知晓,从模糊到清晰。当第一个学生回答“姹紫嫣红”是“看得人眼花缭乱”时,于老师的评价很机智,他没有简单地评价为“对”或者“错”,而是把“眼花缭乱”这样的抽象概括和“店里的花布”这样的具体物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眼花缭乱”可以用来形容店里的花布,但“姹紫嫣红”可以吗?有了这样的比较,学生自然明白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第二个学生更近一步,说这个词的意思是“花开得很美丽”,对于这个回答,于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否定,肯定“是美丽”,否定“这样说太笼统”,也就是说,肯定了总体方向,但具体细节还需思考。在这样的引领下,学生悟出:“‘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而不是花的形态或者花的姿态。

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往纵深发展,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是有效的,因为他们不仅是在听在记,更是在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在,活动就一定有效。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对“饱经风霜”一词的处理。那节课上,于老师同样没有让学生读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想象“饱经风霜”的脸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描写“饱经风霜”的脸,但又不允许描述中出现“饱经风霜”一词。有前面的想象环节,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写作很顺畅,他们从车夫额头上的皱纹、干裂的嘴唇、深陷的眼眶、高高凸起的颧骨、蜡黄的脸色、和实际不相符的年龄、乱得像稻草的头发等方面描述了他们心目中“饱经风霜”的脸。有了这样的想象和体验,“饱经风霜”的形象、情味和意蕴就镌刻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

常规的课堂上,我们习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让孩子死记硬背,记住就可以了,而不管孩子们是否理解了这个词语。没有思维的参与,任何活动都不会有生命,记忆也是这样。

二、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读书

于老师曾这样说:“有人把读书叫‘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几句话,一个词,形象地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既然读书这么重要,那么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他会怎么设计朗读从而达到“煮书”的效果呢?

教学片段

师: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给大家听。

(生站起读书。)

师: 你读得很流畅,请坐。现在听老师读,其他同学要比较老师和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同。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 听完这次朗读,大家不要急着评价,还要再听一遍。只是这次听,同学们不要看书,而要抬着头看老师的表情,表情是用来表达情感的,看你能从老师的表情看出什么。

(师表情朗读,生边听边看边思考。)

师: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觉得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生: 老师读得特别有感情。

师: 谢谢,我只不过比大家的感情充沛了一点。

生: 老师似乎把高尔基的心情读出来了。

师: 你真棒,你听出了老师朗读时的心情。

生: 老师每读一段都会停顿一小会儿。

师: 你听出来了停顿,其实,不仅段与段之间需要停顿,其他的地方也有停顿,还有谁听出来了?

生: 读句号的时候也有较长的停顿。

师: 句号之间要停顿。对,句号就是告诉读者这是一句话,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

生: 老师读的时候我想象到了当时的画面。

师: 你真会听,你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生: 老师读得很投入。

师: 你听出来了“投入”二字,真不得了。

生: 老师读得……我说不出来了。

师: 此时无声胜有声,你说不出来我也谢谢你。

生: 老师读得像五味瓶,而我自己读得像白开水。

师: 哦,你的意思是说老师读得有味道,谢谢你。

生: 老师读得声音很小,尤其是后三个自然段。

师: 为什么后三段我的声音要很小呢?

生: 可能是和前文相区别吧。

师: 对,你说得很对,后三段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和正文是有区别的,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低沉,以区别于上文。

师: 大家总结得很好,读书的时候,要注意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等等方面,现在请大家试着再朗读一遍,一会儿找一个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情朗读。好,开始自由朗读。

教学片段赏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朗读课文时,于老师通过前后五次指导,让学生在自己读、别人读、听老师读、看老师读的过程里反复比较,反复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要想用声音表达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从语音、语调、感情、表情、停顿、语气等几个方面把握。此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沉进了文本,贴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的东西。

但平时,我们是怎样处理朗读的呢?我们仅限于让学生自由读、分角色读、听读而已,高明的老师会贴一张文雅的标签:初读、品读、精读、赏读。但是,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样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用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有效赏读……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们只是把这几个漂亮的标签贴上去,便不再问效果。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觉得只要自己的课堂设计有了这样的名词,就算精美了。但我们忽略了如果不贴这样的标签,谁能听出来这个环节是品读、精读,还是赏读?老师们只知道这个环节大概要“品”五分钟或者六分钟,具体学生说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把五分钟、六分钟的时间说完,这个环节就结束了。

于老师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真正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朗读,尽管没有贴任何华丽的标签,但是这样的课堂何处不充满着魅力呢?这也是我们要学的。

如果说仅仅是表情朗读,似乎还局限于表面,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静心读书呢?于老师又给大家做了示范。

教学片段

师: 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遍画出你认为应该思考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 读完后,不要急于回答,你的眼睛要盯着画线的句子,思考这个句子让你懂得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这就是“批注”。读书要学会思考,不思考,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读书作记号留下的是思考的痕迹,加批注是思考的结果。

(生投入地、静静地读书和加批注。)

教学片段赏析

阅读可以出声,但阅读更需要静默。余秋雨曾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是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宁静的,是远离喧嚣的,是灵魂与文本的交融,因而,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静静读书的环境。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也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当学生默默在文字中潜泳的时候,尽管他们表面“静若处子”,思维却“动如脱兔”,宁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思考的潜流,灵光在闪现。

常规课堂上,我们注重的多是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内心。其实,不必苦心经营轻松,不必刻意制造感动,甚至可以拒绝多媒体声光电的过多冲击,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地沉思,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勾画,去圈点,去批注。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三、语文教学要扎扎实实练习写作

学习写作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们平时的课堂,阅读课只是用来分析课文,作文课才用来写作,阅读和写作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殊不知,课文本身就是写作的范例。于老师就抓住阅读课带领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写作训练。

教学片段

师: 大家写信时开头要先写称呼和问候,知道吗?

生: 知道。

师: 大家写过回信吗?写回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生摇头不知。)

师: 写回信前,应该先认真阅读来信。回信首先要写“我收到了您的来信”,让对方放心,然后要对信中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再写下来自己想说的话,最后要有署名和时间。好,现在大家以高尔基儿子的身份给高尔基写封回信,七分钟时间,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最后要有署名和时间,高尔基的儿子叫“马克西姆·陪什克夫”,时间落款就为“某年某月某日”。(生写作,师巡视,七分钟时间到。)

师: 写完了,好,请全班同学大声朗读你写的信,发现不通顺的地方自己修改。

(生大声朗读,师巡视。)

师: 刚才,我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上加了红星,现在请其中两位上台朗读自己的回信。

(两位同学上台朗读。)

(生1读,当读到“我知道了你的来信”时——)

师: 停,其中“知道”一词不当,应该把这个词改为“收到”。好,继续读。

(生1继续读,读完。)

师: 好,文中“按照您的教诲”中的“按照”一词不准确,应该把这个词改为“记住”,“我会记住您的教诲”。他这篇回信,我特别欣赏“我想着,眼前仿佛看到了成群的蜜蜂在花上辛勤地采蜜,仿佛看到了成群的蝴蝶在花旁翩翩起舞”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很好。好,下一位,继续读。

(生2读,当读到“要加些营养”时,老师示意停。)

师: 停,其中“加些营养”不太恰当,要改成“要多增加些营养”。

(生2读完。)

师: 这篇回信语言简洁,层次分明,在信中介绍了写信的目的,最后又表达了自己的祝愿。这位同学写得真好,我要和他拥抱一下。

(拥抱同学,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教学片段赏析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此环节,于老师落实了写作实践,他给学生介绍了回信的写法:开头要有称呼,要有问候,因为是回信,所以首先要对来信作出回应,最后要有落款和日期。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就突破了写回信的障碍。写完后,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展示,而是让大家自行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那么,怎么修改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写完了,从头至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改,这是一种好习惯。写完了,站在读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这样做是从群众观点审核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种好习惯。”这节课,于老师就给学生介绍了“朗读检查法”,并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自我检查。确实如此,很多时候,默读并不一定能检查出不通顺的地方,而出声朗读,语感本能地会告诉你,哪里是通顺的,哪里是不通顺的。就如平时说话,谁也不会把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先写下来,但我们说出来的话却是通顺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具备了语感。所以,“朗读检查法”是个有效的自我检查的方法,于老师深谙此道。

自我修改之后,于老师进行了集中指导。集中指导时,于老师又从字、词、句、修辞的运用是否合适,文章段落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洁,情感是否真挚等方面进行指导评析。当学生朗读自己的回信时,于老师发现了学生的优点,马上就提出表扬,例如:“我特别欣赏‘我想着,眼前仿佛看到了成群的蜜蜂在花上辛勤地采蜜,仿佛看到了成群的蝴蝶在花旁翩翩起舞’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很好。”“这篇回信语言简洁,层次分明,在信中介绍了写信的目的,最后又表达了自己的祝愿。这位同学写得真好,我要和他拥抱一下。”这里,于老师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当于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他也及时指出,及时纠正,例如,“其中‘知道’一词不当,应该把这个词改为‘收到’。”“其中‘加些营养’不太恰当,要改成‘要多增加些营养’。”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发现不足,然后纠正,才能让学生有所进步。而我们常规的展示环节中,老师总是极尽表扬之能,而很少谈及学生的不足,似乎学生的不足就是教师课堂授课的不足。但殊不知,让学生更好地改进,更能体现教师的水平。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触摸了字词,感知了语言,探索了有限的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内涵。表面上看,他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没有采用“时髦”的课堂组织形式,但他仍然给了学生那么多有用的东西:他教会了学生怎样辨词析句,教会了学生怎么阅读和写作,教会了学生怎么修改和润色……这看似平常的课堂,却教给了学生那么多有用的东西。一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大气和贵气。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是的,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就用他的课堂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评价标准: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原来可以上得这样真实、扎实、厚实和丰实。 u0NdOG4CiSmmIv++Cwpt3rOqFr4vcFnm63RtFsQsd7s42yWwUPIOkQlZ65+nuje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