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94年3月23日和4月8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的B股和A股先后在深交所上市,这家集装箱制造业公司在当时可是当之无愧的深圳本地绩优小盘成长股。可能是因为我大学读的是机械专业,也可能是当时看到深圳到处都是货柜车在跑,中集一上市我就开始关注了。

1995年深圳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杂志——《股市动态分析》第15期刊登了中集总裁麦伯良对自己公司的推介文章,我看到封面上中集老总竟然这么年轻,还亲自写文章发表,这公司一定很厉害,从此我就喜欢上了中集。

由于A股小盘绩优股的估值一贯很高,因此一直就不敢碰中集A股。尽管当时它有更低价的B股,但当时国家清理B股账户,规定国内投资者只能卖出B股,不能买入,只好望洋兴叹。你可能奇怪为何当时国内投资者有B股可卖呢?因为90年代初,有些深圳股民是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办到属于自己的B股股东卡的。

1999年,低价买入中集股票的机会终于来临!

1998年6月特大水灾过后至1999年初,中国股市一直下跌,B股市场更是出现了急跌,市场非常悲观。但1999年元旦过后,《股市动态分析》杂志每月所登的《柏彻特论香港、大陆股市》专栏中,来自大洋彼岸的波浪理论大师柏彻特与众不同地预测中国B股即将在一季度见底并迎来牛市,A股也会在随后见底并迎来新一轮大型升市。

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大师的预测报告,深怕漏掉每一个字。我激动地相信大师对B股的预测大概率会成真,因为:

我清楚记得1994年深圳股市在7月底熊市底部时,当时深圳综合指数惨烈地跌破了100点,居然跌到比B股指数还低!证券大厅大屏显示器那刺眼一幕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1999年初,深圳综指为330点,B股指数却只有50点,只有A股指数的一个零头且还在持续创出新低。许多B股跌到一块钱甚至五毛钱!中集B股也只有可怜的3港币,大部分B股的价格只有其A股的10%—20%,5年来B股跌得也太惨烈了。

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就发现波浪理论如果用在预测与自己没有利益相关的市场上准确度会比较高,何况预测者还是柏彻特!

图1:深圳B指1995.12.22—1999.03.12

图2:深圳综指1995.12.22—1999.03.12

我本来就觉得B股快要见底,大师的呐喊使我更加垂涎欲滴,发财的机会就要到来,不能犹豫,时不我待!一定要想办法买到B股,一定要想办法买到3元的中集B!

但是怎样才能买到B股?我迅速了解到有一个途径可以买B股,那就是找一个香港人,让他去深交所开一个B股账户,再公证全权委托我操作他的账户,包括转款进出。当时在深圳的香港人很多,但找一个可靠且愿意帮忙的就不太容易了。找谁呢?正在我发愁之时,香港人X先生进入了我的视野。

X先生是一家港资企业的中年工程师,经常往来于深港两地,为人忠厚。那个年代是香港男人最幸福的时期——值钱的港币、超高的收入、与翡翠台一样标准的粤语,比台湾男人更阔绰的出手,能秒杀众多来自内地的靓女。许多港男只要愿意抽空去趟酒吧或夜总会,一不小心就能找到一个漂亮女朋友了。那段时间X先生正在苦苦追求内地美女W小姐,W小姐是我太太的老乡,不过W小姐却一贯不太搭理X先生,X先生碰壁多次后有点灰心。为了帮我们,W小姐主动约X先生喝早茶,佳人有约,X先生受宠若惊,怎会错过机会,自然高兴赴约并一口答应帮我开通B股。那天上午喝完早茶我们赶到深交所柜台时,好险!还有2分钟工作人员就要下班。看到有人来开B股股东卡,工作人员觉得很稀奇,居然还有人愿意投资B股!虽然觉得诧异,但工作人员还是热情地为X先生开了B股股东卡。

一不做二不休,当天下午我们还搞定了公证并到证券部开了户。一切都很顺利,我暗自得意,再加把劲,马上就可以买到中集B了。

X先生最后终究没和W小姐走到一起,我们后面再也没联系上他。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X先生那张B股股东卡和公证书,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多希望能再次和他见面并好好感谢他。

1999年1月底办好B股股东卡和公证后,当我准备好港币想存入证券账户时,傻了!证券部人员告诉我不能在境内直接将钱存到B股账户,而需要将钱从香港汇过来。这件事从人情和风险上考虑都不好意思再麻烦X先生,而那时到香港也很不容易,办证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办完证我估计黄花菜都凉了,B股早见底回升了。怎么办?该死的证监会,我是中国人,还没办法买自己国家的股票,想买的人买不了,能买的人又不屑买,这是什么制度!

愤青是没有用的,赚钱才是硬道理,得想办法尽快解决问题。

流年大吉,W小姐再次成为我们的贵人,她的房东K叔就是开深港两地车的,家和房子在深圳,人经常跑香港,找他帮忙从香港汇钱过来再安全和合适不过了。收下我的小礼物后,K叔很爽快地答应帮忙,多好的大叔啊!

B股继续义无反顾地下跌,中集B都跌到每股2.5港币了,但K叔的钱还没帮我汇,我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幸亏钱不能直接进,否则3港币买中集B直接就要亏掉20%。着急的是万一B股见底快速回升,搞不好我买到中集B时每股还不止3港币。

我不敢去催K叔,整天盼望着能接到K叔的电话说已经汇了。2月底,K叔终于有空去汇钱了,但不幸的是,由于填写错误,钱又被退回去了。我听到消息后,精心挑了一个最便宜的玻璃杯,砸了!

3月初,神勇的K叔终于填写正确,钱到户了!阿弥陀佛,有惊无险,我终于买入了第一笔心爱的中集B,2.3元港币!

1999年3月10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深圳B股指数创下了历史新低41点(2016年写作本文时指数是1177点)。由于制度的无情和K叔的粗心,我歪打正着地抄到了中国B股100年不遇的历史大底!最低一笔中集B的买入价为每股1.89元港币,总体平均成本2.2元港币左右。当时黑市的汇率约1港币兑换1.1人民币,而1998年中集的每股收益高达0.78元,我第一次目睹股票可以有这样的跌法,在A股市场你永远都没法想象一只小盘绩优股可以跌到3倍市盈率。

一切尽在柏彻特大师的掌控之中——B股随后展开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升市。神奇的波浪理论,神奇的柏彻特大师!

90年代波浪理论在中国股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994年8月香港学者许沂光用波浪理论预测了那轮大反弹;1996年初《股市动态分析》的作者卧龙也是用波浪理论预测了那轮大牛市。那时甚少有宏观经济和公司基本面分析,大多数人就靠技术指标和跟庄来炒股。现在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但感觉那时股市的市场味更浓,投机智慧也比现在高。不信请看看1996年元旦《股市动态分析》刊首语《而今迈步从头越》,其文笔之精妙、见解之准确令人惊叹!现在装满洋墨水的券商年初展望报告怎么就写不出这个道道来呢!

我不知道现在《股市动态分析》还存不存在,但那时我每周必买一本,读它成为我每周末最快乐的时光。我因此保留着1994—2007年的绝大部分《股市动态分析》,现在想起那个庄股激情燃烧的时代还会心潮澎湃。

向波浪理论、《股市动态分析》和当时的各路大小庄家致敬!

买入之后,中集B很快就涨到3块多,其间除了美国军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大跌外,基本都是大涨小回,并迎来了空前绝后的5·19股市大行情,中集B也涨到了6元多。我的妈呀!短短几个月我就获利接近3倍,实在令人无法相信。这不是在做梦吧?看来我真有炒股发财的命,我因此更加热爱中集B。

后面回想,实际当初B股大底买任何一只股票收益率都是惊人的,只不过中集B作为绩优股在1998年死扛不跌,一直到1999年初出现惊人的补跌而跌透了,因此那段升幅才不亚于任何一只垃圾股。

那段时间我读了一些巴菲特的书,被其长线投资可口可乐等股票的财务神话所吸引,深信价值投资将是自己未来该走的路。而要做好价值投资,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第一:学好财务知识,能对企业的报表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个需要通过考证才能学好,于是决定先考会计证,再考CPA。

第二: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最现实的就是去参加企业的股东大会。

1999年5月,我第一次参加了中集的股东大会,第一次见到总裁麦伯良。那时参加股东会的小股东很少,记得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我问老麦中集集装箱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公司还能成长吗?老麦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中集未来的成长空间还很大,还要进入许多相关领域,这次股东会后,我对中集更加有信心了,并觉得老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决定要长线持有,学习巴菲特。

1999年下半年我顺利从单位分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成本价约2200元/平方米。年底装修完后我住进了新房,我开始有了独立的书房。那时候,我觉得我这个未来的股神不应该再浪费生命了,我要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拿来研究股票。因此,我减少了很多社交活动,坐在书房的竹地板上独自大量研读《股市动态分析》和证券书籍成为了我的家常便饭。

2000年A股在科网股带领下一路上涨,B股也丝毫不落后跟着涨,我又想办法陆续向B股账户转入一些资金追加中集B。深圳B股指数以全年的最高点137点收盘,而中集B也收在全年的高点7元港币。这一年,我通过自学顺利考到了会计证。

图3:中集B(无复权)1994.03.25—2001.02.19

图4:中集B(后复权)1994.03.25—2001.02.19

2001年2月19日,周一下午,天气晴朗,天下太平。但是,上海和深圳两个B股市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停牌了,上午还好好地有交易,怎么说停就停?奇怪的是——A股还在继续交易,B股停牌A股不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B股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看下集《第一桶金》!

意犹未尽:

在投资的大方向判断上,常识比知识重要,简单的判断原则往往更加有效,只不过是因为它太简单了,你不敢相信它的有效性。

1999年初B股市场出现大量5倍PE以下的绩优股和成长股,B股指数居然跌到不足1994年熊市底部的一半。如果作为一道考题大家都会回答这是重大底部,因为这是常识,但如果当时我多一些金融学的知识,去分析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全球金融动向、港股基本面、人民币港币汇率等情况,我可能就不敢抄底了。

再看一个有趣的例子:港股惠理集团(00806)神奇的PA值。

惠理集团是香港乃至亚洲最有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有香港巴菲特的美誉,2007年11月上市。我们来看看00806上市以来几个重要拐点的PA值(市值P/管理的资产值A):

可以发现,10年来00806的3个历史高点的PA值都在0.24左右,而3个历史低点都在0.09左右,非常神奇!由于00806所管理的资产大部分投向港股,因此其股价走势和恒生指数的相关度很高。换句话说,当00806的PA值掉到0.9附近时,00806和恒生指数就是底部区域,当00806的PA值涨到0.24附近时,00806和恒生指数就是顶部区域。

这样的简单原则你信吗,你敢用吗?2015年的我就是不敢相信,不敢应用,因此我错过了卖出00806和减仓其他港股的最好时机。后来卖出00806已掉了一大截,真是可惜!

关于大盘指数和个股股价大方向的一些常识判断举例:

1.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通过研究经济走向来预测股市是本末倒置和徒劳无功的。

2.一个指数的PE或PB如果处在其历史最低(或最高)10%概率范围内,就可以大胆无脑地买入(或卖出)。

3.可转债跌破100元时股市离见底不远。

4.高管大量增持自己股票和大量回购股票的公司都值得跟买,哪怕其基本面现在看起来很烂。

5.历史上被恶炒过的股票最好别碰,无论其描绘的未来多么美好。

6.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你转股(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88ae860102vc4m.html)。

7.过往隔离的2个市场一经连通,其估值差一定会越来越小,如对内开放后的AB股市场及未来的A股港股市场。

8.人人皆知且股价一直在涨的优秀公司没有任何研究价值,市场上有太多太多IQ在150以上的人在研究,还有啥好肉等你去吃。

9.高分红的公司不仅能给股民带来实在的回报,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用心去用好剩下的资金,而且不会造假。长期不分红的公司前景再好我也没太多兴趣,毕竟像伯克希尔这样的公司全球没多少个。

10.大部分国家大比例控股且管理层没股份的公司别奢望管理层会用心经营好公司,这种公司没在跌到你都觉得不好意思时没任何研究价值。

…………

读者可以自行补充完善! llccOb5GlUzauMI1XEza8ix7sp5DEsWFE4U7ziGtJS//BeysULdYE3lpdKnJMV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