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93年7月,熬了4年的我终于从上海交大毕业了。许多同学都留下来读研,我却一天都没有停留,就直接奔赴深圳的单位报到上班了,因为我的目的非常明确:早日工作,尽快赚钱。

1993年的深圳,火热而现实。腰间别着BP机的人们总是步履匆匆,无暇与你寒暄;穿越大街小巷的中巴车拉客仔大声地吆喝着,好像一眼就能看出你要去哪里;随处可见的私人公用电话就像一台台老虎机,以每分钟一块钱的速度吞噬着你的话费;夜幕降临,粉红色灯光的发廊门口常常坐着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孩向你肆无忌惮地招手……

那时每一个在深圳行走的人仿佛都只有一个目的——发财。我的欲望和这所城市是如此的合拍,我来对了,真后悔在无聊的学业中浪费了宝贵的4年青春。

我迅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10年内攒够100万!

尽管1993年深圳的物价是全国最高的,但100万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仍然是个天文数字,因为这笔钱当时足够在深圳买3套房了,一个普通人一年的工资收入也就1.8万元左右。我进的单位是一家能源企业,待遇还算高的,刚毕业时每月的工资就已经有1300元了,是我内地同学的两三倍。即使如此,考虑到未来涨工资我也要不吃不喝存够30年才有100万元。

怎样才能达到目标?

一个毕业生刚到单位哪会有什么外快,做生意又没那本钱,要达到目标恐怕只有另外一个途径了——炒股票。因为钱少也可以炒,而且见效快,杨百万的钢铁不就是这样炼成的吗?

我有这样的想法还因为家兄是深圳第一代股民,排队买抽签表的那一批人。受其影响,我其实在读大学时就对股票产生了兴趣,每天都要跑到校园阅报栏看看上海《文汇报》上登的股票行情,那一行行枯燥的数字总是让我充满憧憬。

事不宜迟,1993年7月底我就开通了股东卡,9月份积攒了1000元后就入市,以9.6元的股价买了100股苏三山(000518,现在的四环生物)。11月8日炒家放出假消息说广西北海有家公司要收购苏三山,苏三山在那天暴涨40%到11.5元,当时也没涨跌停板限制,我居然也会聪明地在11.3元卖出,赚了100多元。一入市就赚“大钱”,我更加相信我炒股能发财了。那时我就想,等我赚钱后,一定要去买部大哥大,再买一条粗粗的金项链戴在脖子上,该有多酷!如果能发大财,能像香港电影里周润发、万梓良演的大哥一样——穿着黑西装、戴着墨镜,带着一帮同样黑衣墨镜的兄弟,有人给我打着黑伞,在风雨中慢镜头般地走过,那该多爽!

我后来听说,股市新手第一票一般都能赚钱,就像刚学会打麻将的人一样,第一次手气都会特别好,以后就只能呵呵了。这是不是上帝对赌徒的安排和引诱?我能逃脱这个魔咒吗? hJoP4nfIXsw/eWtp5gvZLXJwuG02wXmdS0swfO0g2PK1c/UXJOXpY1HTqLHKi3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