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二 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性命之学

自古以来,中医有一个传统作为它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生命科学。虽然中国古代的传统生命科学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性命之学。性命之学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代表。把“性命之学”这几个字讲白了,就是古代的生命科学,是古代中国人用他们的方法,对生命进行的研究探索。中国古代性命之学的代表作,有《黄帝内经》、《道藏》、《大藏经》等。最有代表性的图,是《修真图》和《内经图》。在开始的时候,稍讲一下我对性命之学的感受,以有助于读者理解后面的内容。

一、人类有两条生命科学攀登路线

现代生命科学是伟大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是细菌的发现,疫苗的产生,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化学药物和基因药物的产生,基因的发现及生命的克隆。这些伟大的发现,极大地保障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根据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衍生特点,和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我绘出了一张东西方生命科学路线图。

中西方两种生命科学路线图

看了这张图,有朋友问:为什么在人类生命科学的最高峰上,你所写的代表人物却是伏羲氏?是因为,从内证角度来看,中国传统生命科学对生命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现代生命科学还没有达到。

那么,为什么中国传统生命科学是从山顶向下发展?因为中华文明是衍生文明。衍生式文明,就是这样的发展规律。老子讲过,道者,反之动也。真理大道经常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也是性命之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向下发展并不代表着水平越来越低。只是代表着,文明的衍生过程与非衍生式文明不同罢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水平,从来没有低下来。中医在当代的萎缩,只是中医新一轮发展的前奏。

这样一张人类生命科学路线图上,两个生命科学,处在不同的时代,运用的是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不是为了想突出哪一条路线,两条都很重要,人类都需要。这样画并不是轻视人类现代的生命科学。中西方生命科学互补性很强,两者的统一,是迟早的事。只是我们了解两种生命科学各自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合一。共同发展才能合一。有一个不发展,就不能结合。

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在那高高的山顶,到底在等什么?

二、性命之学

性命之学,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门实践性、修习性的学问。

性命之学,就是研究人的生命本质的古代科学。

但它不像现在的中医和西医只是以研究人的肉体血脉和经络气运为主要内容,也不是当代的生命科学那样的东西。

说简单点,性命之学,研究的是一个人和整个人类,如何超越自己的生命、缺点,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培养自己的道德,利用宇宙自然的规律,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成仙做佛,做圣人做的事,都是中国的性命之学。舍弃小我,成就人类和宇宙的大我,就是性命之学。让人类过上真正的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性命之学。把生命科学、技术、宇宙自然、道德、人类共同的美好事情结合起来,就是性命之学。

这是远远超越了当代中医和西医的东西。

当人类全球化、一体化越来越紧密时,人类的困惑也越来越多,病也就越来越多。人类可以一时失去方向,而性命之学,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现在的医学,中医和西医,包括其他的一些学科,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利益小集团化,道德的缺失,也越来越有更多的反人类的东西。当医学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也就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因为生命不只是一个技术和科学问题。

可能性命之学,给生命探索,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答案。

三、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谈到这个性,是不是指性爱的性?肯定地讲,男女两性的性,性命之学中包含。我的老师讲,处理好爱情才能学好性命之学。但性命之学绝对不是性爱之学。两者不是一回事。性首先是人的天性、自然之性、本性、真性,性爱只是其很小的一部分。商品和物欲的时代,把性爱夸大了,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病。

中国古代的《金丹捷径指玄图》

我们的祖先,利用一种特殊的“质分析法”,也可以笼统讲,就是内证的方法,按照人类生命的结构特点,把人的生命,分成性和命两大部分。性是生命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一个人恒久存在的生命之灵。性这一部分的主宰和代表,中国古代叫作元神。见《修真图》和《内经图》。性这东西,肯定是生命中一种特殊的非常物质。

命的这一部分,其主要的主宰和代表,是心神,也叫作识神。人的五藏六腑、骨肉血脉、经络、基因,全部属于命的范畴。神是人体中一种神奇的真气,它也是生命物质的控制系统,有点像电脑上的WindowsXP这样的操作控制系统。神也是有具体形象的特殊真气。这个在后面讲。这和神鬼没有丝毫关系。

所以性命之学,就是把人分成性和命两大部分来进行学习和探索的。汉字的“人”字,就是一撇一捺。左一撇代表人的命,人的肉体,精和气。右一捺代表人的性,人的元神等。

道教史上,北宗以修性为主,南宗有性命双修。而禅宗则不假文字,直指真性。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其实,达摩也无什么心意。性命之学的性,用文字是很难表达的。在这我引用几个古代圣人和贤者的话,供大家参考。

儒家经典《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儒家的性命之学的基本定义,本质上和道家的性命内容是一样的。

《周易·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步功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以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说,“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性命者,神气之根源也”。

真正的中医,《黄帝内经》,首先讲的是性命之学,自然大道,不是只讲命学。西医重在命学的一部分。重命而不重性,这是当代中医和西医的缺憾,把人最重要的一半丢掉了,不能叫作完整的医学。这样的医学,不论中西医,都是个瘸子。这样讲还不确切,现在的医学是个天生只有一半身子的重症残疾人。

四、人的生命构成

我的老师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本我,我的本来的面目。在人体之中,指元神。这一部分,是前面讲过的性的那一部分。

第二部分,指宇宙自然给人的那一部分物质,如阴阳、五行、智能、信息,等等。

生命的构成

第三部分,是父母因爱情而结合,精卵合一所生育的我们的肉身的那一部分。现代生命科学认为这一部分是由基因等构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命的部分。

在《道藏》中,我也读到过这样的观察和结论。这是道家先圣们的思想。

生命的构成

中医看到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由这样三部分构成的。同样是治疗一个病人,西医可能治的是基因和肉体。中医治的是什么呢?治的是本我,是我的本来面目的那个元神,还是宇宙自然所给予人的那一部分体系?

中医应当有充分的自信。按上面这个图表,中医研究了人体生命构成的三分之二,而且,父母所给的肉体这一部分,中医并不是不重视。一个中医,并不是只凭着西医的眼来看世界的。中医有中医之眼。最大的眼,就是我们的善根,那是无所畏惧、无所不能成就的眼。

五、本自具足:性命的最基本特点

禅宗六祖慧能,本是一个不识一字的文盲,和母亲靠砍柴打猎为生。他开悟后说了一句在人类史上永远不朽的名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慧能

这句话也永远让天下读书人汗颜。不论人类发展到什么地步,技术多么高,只要存在贪欲和不公正,背离人的本性,都是一种病态,甚至是有组织的、集体性、超大规模的疾病。

把他的话讲得更简单点,就是:不论是作为人类整体,还是作为一个人的个体,全是本自具足,不缺半丝。

本自具足什么呢?清净,永恒,具足,坚定,万法。所谓法,也可以理解成高技术和方法。理解成能源、粮食等。人类本来什么也不缺。是人类的兽性贪欲,造成了贫与富的不公。

联系到医学,那就是人类本来没有什么病,个体也不该有什么病。有病就是本性上出了问题,既有个人的,又有整体的。人类的医学,本无所谓中西,分了中西,也是我们全人类的本性上有问题。

本自具足是中华文明、中国佛道儒三教、中国传统生命科学和中医对人类所下的最重要的一个定义。它不是哲学,而是讲人生命之大美,本无缺憾。这种具足,在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看来,是物质上的东西,人的生命本来的结构、性质就是这样子的。人类生来一切具足,是人类自己胡折腾,把一个好端端的宇宙搞得乌烟障气。这不是现在一些人理解的哲学上的东西,更不是理想主义的东西,而是直击人类生命的真形本质。生命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你本不具足吗?读读《王凤仪言行录》,也许就能明白我们为什么本不具足,为什么我们生这样那样的病,我们可能就会对医学有更客观的看法。这个王凤仪,本来也是不识一个大字的长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人类最伟大的本事,就是把本自具足搞成本不具足。如果人类再发明更伟大的医学,把本不具足生的病,搞得更不具足,这种医学,远远背离人的本性,实在是杀人。一切远离人的本性和生命本质的医学,都是反科学的,也只是资本的工具。一切和人的本性没有直接关联的医疗技术和药物,全是假冒伪劣。

六、先天与后天

先天和后天是一个流动的、相对的时间概念。一个人,当他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未结合孕育他之前的时间,就是先天。当他的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而孕育他以后,这以后的时间,就叫作后天了。值得注意的是,先天后天的时间概念,和三界概念是有不同的。

那么一个人死亡以后的状态叫什么时间?

有的老师讲,我们生活中的时间和距离(空间),是假的。其实这不是否定时间和距离(空间),只是讲在修道和内证的特殊条件下,时间和距离不存在了,变成无了。替代时间和空间的是无物质。

七、元神与识神

因为有了人的先天,这就又出现了一种状态,叫作元神。中国古代认为人先天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元神。后天生命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宰,也是元神。元神也是一种无物质,有点像电脑中的操作系统和芯片。只是人生下来长大成人后,用肉眼轻易观察不到代表自己本质的这个元神。元神的本性是善。圣人所做的一切,是要回归善的本质。回归到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丧心病狂,贪心丧志。

一般认为,西方的观点是人性本恶。这有对的一面。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的后天,恶。学恶了。人生下来后学坏了。当恶成为人的最外在、最表面的本性时,人的生命,是那个认识之神在作主宰。古代叫作识神。识神作主的时候,他让人类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事物及物质的表面世界、欲望世界。

元神和识神分别代表了性命之学中人的性和命。

西医有神经,中医有元神和识神,太正常了。不能只让西医用“神”字,而不让中医用。

八、五德与五行

在我们的祖宗看来,人的生命和肉体,是产生道德的机器,或者讲人是产生道德的生灵。五行讲的是特殊的无一类的物质。不光人有,宇宙自然也有。德,当然人也有,宇宙也同样有。人的生命之中有五行物质,人体中的这些五行物质,主要代表是心肝脾肺肾,它们直接产生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这些道德,是肉体生长出来的一些东西罢了。五藏在中医中的意思,实质上是产生道德的器官。这和我们现在人类的道德观,全不一样。

《黄帝内经》讲“天之在我者德也”,宇宙自然表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就是“道德”二字。

述者反复讲道德和生命的关系,不是自己想当然下结论,而是认为在古代中医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中,它实在是太重要了,是登堂入室的第一道门槛。

九、中医与西医的宇宙尺度

下面几节我们主要谈的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基本宇宙观,当然也是中医的宇宙观。人和宇宙的关系,在内证观察中是最多出现的现象,根本不可能回避。

《杂著指玄篇》中的《刀圭图》

中医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宇宙观察尺度,至少达到银河系以外。而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十万光年,最厚处约一万光年。这是中医和中国传统性命之学最基本的宇宙探索尺度。更远的距离,我们今天还没有办法下个准确的结论,只能讲是大而无当。所以,中医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不仅仅是向内探索,向外探索的尺度更大,匪夷所思。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所以利用内证等方法,向大尺度的宇宙空间寻求生命和宇宙的关系及规律,是中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中医所讲的命门,首先指的就是人体生命和宇宙自然、银河系的关系。命门,是宇宙间物质与信息进入人体生命的重要门户。在《修真图》命门处,标有“银河”二字,不是随便写的。见下编心经卷。

中医向外向浩瀚的宇宙探索,而西医则向人体生命的微观宇宙探索。基因研究,一直探索到10 -9 m 3 这样的尺度。从这个现象来看,中医和西医这两个难兄难弟,好像是在历史上早已经约定好了,一个向生命的极微观进军,一个向生命和宇宙的超宏观世界进军。一个向生命的有形物质要规律,一个到生命的无形的物质中寻觅。中医和西医是不是前世早有分工?

十、天地人

我们对老祖宗是如何看宇宙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研究了老祖先们对宇宙的看法,会发现我们现在对宇宙的看法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错误。这些,是性命之学的另一个基础,也是中医所必须掌握的东西。下面几条就是讲我们老祖宗的宇宙观。

关于宇宙自然,中国古代有三个最基本的概念,天、地、人。

天,当然是指宇宙,用现代的话来讲,外空间、近地空间也是天的一部分。我们老祖宗所讲的天,就是指整个宇宙。大家看这个“天”字,天分三层,最下一层是人所在的空间吧。第二层在人的头顶。第三层的天,最远的天,人的生命仍然能够达到。这是讲我们的祖先把整个天所代表的这个宇宙,分成三界,以至于无数界。在后面的质分析法中,还要细说。三界只是一种对宇宙最简单、最基本的分层分类方法,好比一本书,有一百页,我们可以讲,这本书有一百层一样。

人,当然是指人类这种宇宙生物。我们的祖先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既然为万物之灵,那就该做万物之灵的事。

地,指地球,人落脚的地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有形态的生命物质结构。在地成形。生命在地球上才能长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人也一样。天地人这三者没有讲错。地球要是出了问题,地球上的人类,就会毁灭。地当然重要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天地人是一个宇宙、网络、信息交集的大系统。人的生命信息系统,受影响最大的,是天地所代表的宇宙。人类生命的最大规定性,不是来自我们的基因和父母,而是宇宙空间的规定性。没有天地,不可能有地球上这样的人。宇宙和地球是人类的父母。

我们的祖先把地球,以易经中的坤来表达,只是客观理性的就事论事,不是比喻。是发现。大易是科学发现记录,没有比喻或想象。

十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讲,天地宇宙万物,和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直接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东西。形象地讲,我们每个人,只是宇宙自然的一个配件,一个细胞,一个基因,一个螺丝钉,但也是宇宙。宇宙和人的联系,不仅仅是食物、水、空气和我们身体的联系,从内证角度来看,这种联系太多,极为复杂,不可分割。在数万光年远的地方的星宿,有时对人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人类不可能从宇宙自然中挣扎出来。

传统有一个词,叫天人合一。那是指人把自己和宇宙万物的关系搞错了,再重新回来想办法,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从本质上讲,从观察来看,不论人想不想和大自然、宇宙合一,人只是宇宙的一分子。三界的合一,有和无的合一。人的主动性,就是和宇宙万物结合得更好、更彻底。一个人脑子中只有钱,是无法和大自然合一的,和其他的人也合不到一起了。在当代,天人合一,只是梦幻。

十二、大宇宙

研究观察宇宙及人体生命的方法不同,决定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由此也决定了我们祖先的生命观和宇宙观的不同。

在我们老祖先的眼中,宇宙是绝对的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不是什么心物合一,而是绝对物质意义上的合一。《黄帝内经》上的所谓气交、藏、神,全是指人体生命和宇宙直接的物质上的合一、一体化运动造成的现象。

大宇宙图

为了理解方便,在学习和研究中,古代先师们把宇宙分为大宇宙和小宇宙。你要讲这个大宇宙和小宇宙都是人的身体,也没有错。讲人体生命是这两个宇宙的一部分,也绝对正确。在我理解,大宇宙不仅仅是我的生命的延伸,而天然就是我生命的绝对的一部分。我生命所构成的小宇宙,本来就是大宇宙的一部分。

大宇宙,是指除我之外的宇宙万物。包括大小尺度,包括质,看得见的,看不到的。人类所能想象和当代高技术所能探索到的宇宙空间,探索不到的宇宙空间,不论明暗,全是大宇宙。其大无外,包囵万物一切,细如纳米之物、基因,全在其内。

我们祖先所讲的大宇宙,不是讲个人的胸怀,而是要在内证中用自己的生命进行探索。大宇宙是一个纯粹物质的宇宙。按古代圣人的讲法,内证探索的距离,远远超出现代人可以想象的地步。在内证中,光年并不算太大的宇宙单位。

对学习者来讲,大宇宙就有了两个含义,一个是学习者能够亲身体验感受到的宇宙,一个是学习者还无知的宇宙。

从宇宙的质分析法来讲,大宇宙首先是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三界、无数界。其实,质分析法,对宇宙是可以进行无限分析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之中。三界外还有无数界。这些全是大宇宙的范畴,而且是更重要的内容。

黄帝《阴符经》讲,“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这个心,指宇宙自然的本来结构,非我们的心脏。我们的手,则是宇宙之手。

十三、小宇宙

小宇宙,相对于大宇宙而言,指以“我”的生命和身体为中心的一个较小的空间。中国传统的人体小宇宙,有比较明确的外延,是指人的身体上下前后左右六方约一臂长的空间,都算是一个人的人体小宇宙。对成人来讲,此边界约距离人体约一米处。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看,大宇宙和小宇宙都是“我”。“我”不光是生活在地球上,而且确切地说生存在这个大宇宙之中。宇宙就是我的肢体。这才是人。所谓天地人,归结为一个“人”字。天是宇宙,地是地球,人是天人合一的那个“我”。大宇宙是大我,小宇宙是小我。在后面的图文中,大家会看到天与人在物质意义上的初步结合。

小宇宙图

中国古代人把宇宙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宇宙看作是和作为人体生命的“我”严格结合为一的宇宙。既相互区别,又绝对统一。宇宙是我,我是宇宙。无远近之分,无物我之别。

所以宇宙自然,就是中国人的生命。破坏和污染宇宙自然,就是伤天害理,谋财害命。所以古人才会产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

小宇宙的概念,显现出我们祖先对人和宇宙自然关系的细节探索。在阴阳五行运动中,宇宙自然给人体输送了很多特殊物质,一些物质是在人体小宇宙范围附近合和,构成与人体适配的物质的。比如五行物质和一些阴阳物质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人体小宇宙着重于太极器官、阴阳、五行物质的生生化化和个人与大宇宙的直接联系。

十四、吾心即宇宙

没有个人私欲,大彻大悟的人的心,就是宇宙万物之心。

陆九渊讲,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十五、祖宗的“质分析法”

紫虚了真子的《天心图》

要了解中医解剖学,首先需要了解中医解剖学的基本方法,了解祖先们创造中医解剖学的方法。在中医,这些全是隐藏起来的,我们平常看不到。

尽性了命图

西医的解剖学用的是解剖刀、显微镜一类的复杂仪器。中医并不是使用这一类仪器进行解剖的。中医解剖学使用的仪器是人,用天地之灵长的人作为仪器。而且中医还使用了一种独特的研究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从证明的角度来讲,专家们起了个名字叫内证。而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来讲,我也给它暂时起个名字,叫质分析法。意思就是对宇宙物质和生命最本质的分析方法。

质分析法对宇宙及生命物质的分析,主要包括有三种分析方法,一分法是太极分法,侧重于分析无物质的衍生过程。这种方法,是古代易学大家研究大易物质所经常使用的方法;二分法是有无分法,侧重于把所有物质以有和无分为两大类。中医主要是研究无物质的医学,西医是研究有物质的医学。这是一个总分类法;三分法是三界分法,侧重于把物质按内证下观察到的“质”的特点,分成三层和无数层,一层叫一界。有物质为下界,叫下三界。无物质分成两界,其中阴阳物质界,叫中三界。最高的一界,叫上界。分层分界,和我们生活中距离远近的概念无关。

三种分析方法侧重不同,但都是研究无物质的分析方法。

十六、三分法:三界宇宙看伏羲

什么是三分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三界”一词。但意义大有不同。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中的《超出三界图》

说到三界宇宙,有些犯忌讳。因为,三界这个概念,在我们的大脑之中,现在主要是宗教在用,比如佛教、道教。

当最初学习探索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也是迷惑不解。怎么会走到三界这个地步来?

随着学习的深入,渐渐了解到,三界,其实本来和宗教无关。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上古,三界这个概念,本来更多的是和科学研究联系在一起的。

经过探索,发现中国最早开始运用三界这一物质分析方法的鼻祖,是伏羲氏。这样讲的理由,是因为他所画的先天八卦,只有用三界分析方法才能观察、分析和记录。

根据考古资料,伏羲氏大约生活在距今6400年前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道教、佛教还没有产生。老子、释迦牟尼还没有诞生。现在世界上的四大宗教,那时还没有一个产生。而在那时,伏羲氏已经开始运用三界分析法。据有关史料,伏羲氏学习这些内容也是有老师指导的。所以我们要是把三界宇宙物质分析法这一科学创造,仅仅说成是道教、佛教等的东西,实在是让早在宗教产生之前的最早发明者和使用者太冤枉了。

现在的宗教所用的三界的概念,也是从宗教产生之前,人类的发明发现中借用来的。它是宗教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东西。本来这个三界,和宗教无关。所以我们不必要用三界来吓唬自己。

十七、三界宇宙

按我的观察探索结论来看,三界统统是物质,只是物质性质复杂,可按有和无分为两大类。三界统一于物质。

第一个世界,叫下三界,以有这样性质的物质为主。第二物质界叫中三界,主要是无物质。第三个叫上三界,主要是无物质。有的研究者,把这个三界又细分为二十九界或者三十六界。

由观察到的内容来看,道德产生了内证之法,产生了质分析法。质分析法观察到了三界宇宙,这三界宇宙,只不过是对我们生存的宇宙空间,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分类罢了。这和我们把一堆苹果按大、中、小分成三类几乎是一个道理。可以初步肯定,内证方法对三界宇宙观察结果,具有客观性,观察到的宇宙和生命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不是人的想象和意识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的科学条件下,这种观察,应当看作是极其科学的东西。只是用三界这个词,来描述三种有区别的有物质、无物质宇宙。

十八、三界宇宙与中医和西医

中国古代的研究者认为,三界的第一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五官能够感觉到的这个三维的世界,包括现在科学家们用现代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宇宙及物质。人类当代的科学技术及创造发明,主要集中在宇宙及生命物质的这一层次。这一界,中国古代叫作下三界。从生命科学和医学来看,现代生命科学和西医主要研究下三界生命物质的规律和病症,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是下三界的方法。

第二界,中国古代叫作中三界。宇宙物质的这个层次,中国古代也叫作阴阳界,可叫作阴阳物质界。这一界,是《黄帝内经》和中医所研究的重要的宇宙物质和生命物质基础,中医用药、治病,最次也要深入到这一层次来。到不了宇宙和生命的中三界这一层次,那不是中医。这一界的最重要特点,是具体的阴和阳。中医解剖学中所讲的人的阴阳、经络、藏象、六经、五运六气等,都主要运动在人体生命物质的这一层次。不采用有无、三界这样的质分析法,根本无法了解中医及其物质基础。

三界统一于物质

中国古代的观点认为,三界宇宙,中三界比下三界物质复杂,道德、能量和综合水平更高,影响力更大。中三界对下三界具有独特的控制作用。这也就是中医为什么不主要在生命的下界物质中发挥作用,而费尽气力,至少也要在中三界对人体生命进行治疗的原因。因为中三界对人体生命下界的那一部分,具有管理主宰的作用。

人的元神和灵性这一部分,主要存在于生命物质的上三界。在上三界进行治疗,是最高水平的中医,也是道家所讲的神医们治病所用的方法,所谓上工治神。但还仍然是物质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唯心之处,只不过是古代的圣人们掌握了上中下三界生命物质运动的规律,寻找到巧妙的方法罢了。王凤仪老人治病不用药,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对生命中阴阳物质的认识,通过同时调整中三界的阴阳物质和人体上三界的元神物质,来达到治神的目的。

十九、质分析法与中华文明

关于三界,我想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一是三界绝对是物质的,不论哪一界,都是这样,只是物质性质有所不同。二是三界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又相对分界区别,而不论如何区别,三界全是统一的物质宇宙。

伏羲氏的这一个发明创造,太伟大了。整个中华文明后来的许多伟大创造,都和这一宇宙物质的观察研究方法,直接联系在一起。质分析法,是中国古代科学运用最多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创造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最基本的方法。 7XKWNNvRwksMUghEsng+yucK3Axt4PrQ0sZzol/FTv6bdSXEeILws+O437mZF1W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