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母的话,孩子一定要听吗

《弟子规》的真正意思是“父母规”

《弟子规》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命,行勿懒。”对于这句话大家讨论热烈,其中小部分人认为应该执行,父母与自己缘分最深,父母的要求怎么能不去做呢?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条提出异议,认为现在的父母自己都没有做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对于正确的命令要执行,对于错的怎么执行?更有一小部分人直接指向儒家,认为这是糟粕,培养了奴性,扔掉算了,别客气!

这些看法都很有代表性。说实话,虽然教育部门在推进《弟子规》教育,但是难度还是挺大的。很多家长认为这东西没用,尤其是死记硬背,更是害人,所以心里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这样孩子还能学好吗?

那么,这《弟子规》真的是糟粕吗?里面还有哪些我们可能未曾想到的含义呢?

“父母命,行勿懒”,翻译过来就是对于父母的要求,孩子要认真去做,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延迟或者不做。

那么,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我们要看大家的抵触来自哪里。大家之所以反对,是认为父母的命令未必都对,孩子如果真的都做了,容易犯错误,误入歧途。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这么想是对的,古代的父母我们不评说,现代的父母,其实也很少接受完整的思想体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有了孩子,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所以,学习《弟子规》谁最有压力,是孩子吗?不是,其实是父母。 父母首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多多学习,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多合理的、有帮助的建议或者要求。 否则,如果父母整天要求孩子伺候自己的麻将局,你说孩子就必须执行吗?因此,我写的这些内容,基本没有给孩子看的,都是给父母看的。父母懂了其中的道理,自己理解了,才能教给孩子。

懒都是惯出来的

那么,在父母努力矫正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情况下,这句话合理吗?我们应该遵照《弟子规》去执行吗?这句“父母命,行勿懒”中,到底说的是什么呢?就是简单地执行父母的命令吗?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行勿懒”。所谓的“勿懒”,就是不偷懒,“勤”的意思。 勤勉、勤劳,这是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培养的品德。

为了说明“勤”这个字,我先来讲个真实的经历。

有一次,我的一位好友想在北京租房子,房屋中介给他推荐了一个公寓,并领我们去看。当时正好房东也在,那个房间的租客也在,于是我陪同朋友与房屋中介和房东,一起去看看。这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小区里一套类似酒店式公寓的房间,现在正在租用的房客,是一位年轻的女模特和她的男友。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能把父母交代的事情做好的孩子,到了学校、单位、社会,也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得很好。

——@小季 1980

我们敲门,这个女模特开了门,非常年轻的女孩子。大家知道我进房间后的第一感受吗?是震惊!极度的震惊!她和男友正在居住的房间,我无法形容那种乱,就像是把所有的衣服往天上地上随意扔一个星期,最后能达到的效果!满床都是衣服,厨房的洗菜盆里面都是没有洗的碗,他们叫的外卖吃过后的废弃饭盒就扔在地上,房间里散发着难以忍受的味道,所有的东西都是乱扔的,没有一个是整洁地摆在那里的。

这绝对不是他们要搬走了不收拾的结果,应该是无数日子沉积下来的,因为那衣服在地上已经散乱地堆得很高了。当时房东都傻了,估计他从来没有看过房子,不知道房子已经被折腾成这样了。我的朋友也晕了,立刻决定不租。我们都想尽快离开那里,因为几乎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乱的房间,而且,超出我的想象无数倍。

我估计,这就是个北漂的女孩子,但是能租用这样的公寓,我觉得应该还不是混得很差的。可是,她和她的男友,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生活环境呢?虽然他们出门可能打扮得光鲜亮丽,但是自己住的地方居然如此脏乱不堪,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情况,说明这对情侣几乎毫无持家经验,懒字当头。在家里是父母照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地过日子;当离开了父母,自己不想做任何家务,所以吃完了盒饭连盒都不想扔,懒得连衣服都不想叠,到处随意扔。层层堆叠,看着更头痛,就更不想收拾了。至于擦桌子,连桌子都堆在杂物中找不到了。

这对情侣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父母没有培养好,没有训练他们要讲究个“勤”字,至少家务要自己动手,这些都没有。

善良的心肠比美丽的外衣更加重要,纯洁的灵魂比成套的高级家具更加可贵,勤劳的双手比金钱和地位更有价值。

——陈玉蜀

这是个案吗?我再举个例子。我父母在老家有套房子,租给一家公司的几个员工住,当他们的集体宿舍。有一天,我回家探亲,正好接到物业电话,说房子漏水,让我去看看,我就去了。我很久没有去看这套房子了,一进去,大吃一惊。我曾经住过的房子,现在里面已经破旧得难以形容:各种东西堆得乱七八糟,没有洗的衣服、袜子扔在椅子上、地板上,味道难闻;他们的床上也是被子没有叠,被褥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过,气味刺鼻;厕所里面更是脏得不堪。我当时真想说这房子不租了。这些租客都是白领,但是没有想到他们晚上居然住在这样的地方,自己却丝毫不想改善。为什么?因为没有养成“勿懒”的习惯。

勤劳,才是父母送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我曾经说过,习惯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想要做就可以做到的。绝大多数情况,是都知道应该做,但就是懒得去做,不愿意行动,除非是毅力强的人。那对情侣一定也知道屋子乱不好,但是理智没有足够的动力让他们去收拾,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可是,如果这是习惯,则用很少的心理动力就会去做的,因为习惯了。所以习惯在人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那么,习惯都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我觉得人的大多数习惯是少儿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家长们一定要清楚,千万不要以为等孩子懂事了,跟他讲清道理,他就去做了。不一定是这样的。当然懂道理了再培养习惯也可以,但是,这也有很大的风险。等懂事了,你跟他说道理他很可能会跟你对抗,用各种懒惰的理由反驳你。我见过很多家长企图讲道理,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孩子长大可能已经开始叛逆了。所以当孩子大了,就不容易养成习惯了,可能你讲的道理他都接受,就是不去做。 反而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可能孩子都不懂为什么,但因为这是习惯,所以就执行了。以后再明白道理,则锦上添花。

我觉得“行勿懒”比“应勿缓”更加重要!“应勿缓”体现的是形式上的良性互动、尊重他人,而“行勿懒”体现的是行动上的良性互动,是更本质的好习惯。

——@小季 1980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小孩子理解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讲明道理给他,先让他按规矩做,自然慢慢有体会,大了有个人观点自然可与父母交流意见。重点不是听谁的,而是顺应道。

——@心光朗照

我老家在东北,儿时吃的是酸菜、大酱,结果一辈子的饮食习惯都是如此。我妹妹之前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很多年,每次回来之前,我们都问她要准备哪些爱吃的食物,她在上飞机前都回答:“准备好酸菜,黄瓜蘸大酱!”其实理智上也知道澳大利亚的西餐也不错,可就是吃不惯,觉得无法忍受。这是饮食习惯,不是长大讲了营养学道理,明白了就可以改变的。

勤劳的习惯也是这样,小时候养成习惯了,就一辈子顺顺当当地去做;没有养成习惯的,要努力改变自己,即使累得心理能量都快耗光了,往往也做不到。

我之前讲过,国外心理学家、脑神经学家研究的结果是: 习惯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它还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令大脑皮层改变,而这种改变,反过来会令你本能地去做某件事情。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国外一个大公司招聘,职位诱人,很多人应聘,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怎么选人呢?负责人力资源的主管最后选择了一个小伙子。为什么选他呢?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细节,当时地上有张纸,其他候选人都无视而过,只有这个小伙子蹲下去,捡了起来。这个细节让人力资源主管认为这个小伙子认真仔细,有责任心,所以最终选了他。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小伙子的确没有辜负公司的信任。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公司里面,每天都在发生。你以为一个员工的态度上级看不到?不会的,你的任何细节,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有良好习惯的人,会处处积极主动;而懒惰的人,每个环节可能都差那么一点儿。最后工作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习惯不同而已。习惯不同,甚至可能导致人生态度的不同。积极主动者,越来越积极;懒惰松懈者,越来越觉得没劲。当然,成年以后,我们也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但是需要的毅力更大,很多人都是在改变习惯上败下阵来的。 能够让孩子在儿时养成好的习惯,尤其是勤勉严谨的工作习惯,应该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你说呢?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美]爱默生

认真、积极做好别人交代自己的事情的好习惯怎么来的?就是从“父母命,行勿懒”中培养出来的。

——@小季 1980

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现在,我们可能理解了“行勿懒”,就是培养孩子“勤”的习惯。那么“父母命”怎么理解呢?这又是想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呢?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的是抚养者和教育导师的角色。从导师的角色出发,会让我们做很多事情,即所谓的“命”。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命令,绝大多数是什么性质的。是赚钱的吗?显然不是。是赌博等坏事吗?99%的家长都不会这样。那么是什么呢?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呢?应该是的。这是培养一个人的过程,学的基本都是学习生活的技能,或者是为未来做准备的知识。

那么,我们接着问,这些“父母命”,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学习的事情,是为父母去做的吗?

我相信答案都是否定的。 父母是天下最无私的人,父母所要求的,虽然命令发自父母,但是最后受益的人,是孩子自己。

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学会人生最重要的“道”。很多人把“道”讲得神秘莫测,其实“道”非常简单,大道至简。 “道”的内涵之一,就是世界是一个整体,你坦然从容地发出善的信息,为众生做事,最后都会回馈到你身上;做得越多,你自己会越幸福。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美]马斯洛

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布鲁尔·卡特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父母让孩子去买几盒巧克力,孩子可能一溜烟就去了,因为他自己有利益在里面。他从嘴馋的角度出发也要立刻去,这是自私的角度。人生来就有自私的本能,为了生存嘛!但是如果你让他去买瓶酱油,他可能就支支吾吾,说我正在写作业,我比较累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觉得这东西跟他没有关系。

可是,我们要告诉他的道理是: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所做的,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比如晚餐中孩子最爱吃的红烧排骨,正是用酱油作调料;如果没有酱油,也就没有美味的晚餐。

所以,父母“命”的,长远来看,可能正是孩子需要的。如果孩子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自私,不愿意去做,则很难形成好的习惯,如勤勉的习惯。如果能把这个道理讲给他听,或者就先让他去做,然后让他有所了解,则一定会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有所帮助。

成功的不二法门:多为大家做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当作宝贝来呵护的,不敢用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心疼孩子,不让他们去做什么艰苦的事情。所以现在的孩子,自私者多,很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别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则哭闹不已,无比痛苦,他们心中可能连父母都没有。这样的孩子,走向工作岗位,会处处难过,因为那里是要大家协作的。那里整天的工作,都是来自上级的命令,看似都是为公司做的,与自己无关。很多大学毕业生,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他事情一概不做。有的连分内的事情都觉得是给公司做的,与我无关。

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你的公司做大了,你的工资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你是借用公司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那些收到五千元工资,就只做五千元的事情,多一点儿事情不做的,五年后可能还是五千元工资,没有提升,因为你没有打开自己的“量”。不在乎这些,为大家多做事的人,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能力,五年后工资可能已经很高了。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俄]西比利亚克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创建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两家企业分别是现名京瓷的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和现名KDDI的第二电信),就是因为他创业开始就发愿“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为公司全体的员工奋斗。现在他的公司日益壮大,养活了更多的员工家庭,员工的收入也日益增加,这是功德;而他自己,也成长为日本“经营之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是一体的,你为大家做事,最终世界也会回馈给你的。

我们人生发展成长的过程,其实都是努力去除自私,为大家做事的过程。 只要明白这个道理,你的人生就会更加幸福坦然、丰盛从容;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可能在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中生活,道路越来越窄,最终身心俱疲。这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如果看了《道德经》,明白了国学的这些道理,应该是好事。儒家更多的是讲流程,让你去做;在做的过程中,道理就出来了。如果我们不理解,先狐疑流程,最后则难以达到目标。

因此,这个“父母命,行勿懒”的深层的含义就是: 父母要求你做的,你不要偷懒,要勤勉去做,这会提升你自己,因为这些都不是为父母而做,是为你自己成长而做的。

这是一个逻辑关系,适用于整个社会,成年以后尤其需要。如果我们在家里演练,在儿童时期能够培养这样的习惯,则在成年走向社会之后,会轻松很多,幸福很多。

选择合作伙伴主要看人品。人品就是指那人是利己的部分强,还是利他的部分强……在挑选公司继承人时,更是把焦点放在人品上,就是说比能力、功绩更重要的是人品,这是选人的关键。

——[日]稻盛和夫

学习《弟子规》,学的是一个方向,一个态度。古代和现代生活细节一定有所不同,你不能用细节来抬杠,由于细节死板就抬杠是不对的。你不是想进步吗?那就把里面的态度学来,提升自己。抬杠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人家的观点内涵本来是对的,你用外表的细节来抬杠,反而让自己站到了对立面,设置了自己的“知识障”。这样谈何进步?

《弟子规》的这些内容,再深入思考一下,对你的育儿是否会有更多的启迪呢?

课后练习:

阅读本文后,你可以尝试和孩子做这样的沟通,以对本章内容进行实践:每天让孩子做一件他(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穿衣服,不用别人帮忙。如果孩子做到了,那么晚上就要及时表扬他(她),给他(她)一个拥抱或亲吻,让他(她)知道这样做是好的。 vHH+EzntC9Z6XCRSweRHK4c9p4okfhBcU74qjlZ4y9B5CL5rZOkG5P88+mqKiu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