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远古苍穹

很多故事都会用“很久很久以前”作为开始,仿佛久远的年代是成就一个好故事的要素。现在让我们也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来讲述人类寻找太阳系疆界的故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古希腊的牧羊人孤单单地生活在辽阔的原野上。他们白天与羊群为伍,在原野上漫游,夜晚则与星空为伴,期待黎明的到来。渐渐地,他们注意到在黎明之前,在晨光渐露、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的时候,天边有时会出现一颗闪烁的星星。与多数星星不同的是,那颗星星的位置会一天天地变化,有时甚至会连续一段时间不出现。他们把这颗出现在黎明时分的星星叫做“晨星”(morning star)。细心的牧羊人还注意到,在黄昏时分,在日沉大地、暮色四合的时候,天边有时也会出现一颗闪烁的星星,它的位置也会一天天地变化,有时也会连续一段时间不出现。他们把那颗出现在黄昏时分的星星叫做“晚星”(evening star)。后来人们用希腊及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表示晨星,用希腊或罗马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或墨丘利(Mercury)表示晚星。很多年之后,人们意识到晨星和晚星实际上是出现在不同时刻的同一颗星星,据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是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人 。在群星之中,这颗星星的位置变化最为显著,往来如梭,仿佛天空中的信使,信使墨丘利便成了它的名字。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人类文明的几乎每一个早期发源地都曾有过。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在浩瀚的夜空中,多数星星的位置看上去是固定的,像晨星(晚星)这样会移动的星星是十分少见的。这样的星星被称为行星,它的英文名 planet 来自希腊文πλαντη(planētēs),其含义是漫游者。远古人类所发现的行星共有五颗。这个数目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从未改变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东方的中国及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其他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及越南,人们将五颗行星与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水星(即上面提到的墨丘利(Mercury)) ,金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维纳斯(Venus),她是罗马神话中掌管爱情与美丽的女神),火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玛尔斯(Mars),他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木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朱庇特(Jupiter),他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和土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萨坦(Saturn),他是朱庇特的父亲,是罗马神话中掌管农业与收获的神)。很明显,这种命名方式除了起到命名作用外,还代表了古代东方文化对行星数目“五”的一种神秘主义的解读。类似的解读方式不仅存在于东方,也存在于西方;不仅存在于古代,也存在于近代。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日心说提出之后,地球本身也被贬为了行星,行星的数目由“五”变成了“六”。对此,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提出了一个几何模型(图1) ,试图将天空中存在六颗行星与三维空间中存在五种正多面体这一几何规律联系在一起具体地讲,开普勒提出的几何模型是这样的:将六颗行星与三维空间中仅有的五种正多面体按以下顺序自内向外排列:水星、正八面体、金星、正二十面体、地球、正十二面体、火星、正四面体、木星、正六面体、土星。排列的方式是:每个行星轨道所在的球面都与其外侧的正多面体相内切(最外侧的土星轨道除外),同时与其内侧的正多面体相外接(最内侧的水星轨道除外)。开普勒的这一模型虽然精巧,但与精密的观测以及他自己后来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不相符合,不久之后就被放弃了。喜欢几何的读者不妨计算一下这一模型所给出的相邻行星的轨道半径之比,并与观测数值作一个比较。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人类文明的几乎每一个早期发源地都曾有过。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在浩瀚的夜空中,多数星星的位置看上去是固定的,像晨星(晚星)这样会移动的星星是十分少见的。这样的星星被称为行星,它的英文名 planet 来自希腊文πλαντη(planētēs),其含义是漫游者。远古人类所发现的行星共有五颗。这个数目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从未改变过,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东方的中国及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其他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及越南,人们将五颗行星与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并以此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水星(即上面提到的墨丘利(Mercury)) ,金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维纳斯(Venus),她是罗马神话中掌管爱情与美丽的女神),火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玛尔斯(Mars),他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木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朱庇特(Jupiter),他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和土星(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萨坦(Saturn),他是朱庇特的父亲,是罗马神话中掌管农业与收获的神)。很明显,这种命名方式除了起到命名作用外,还代表了古代东方文化对行星数目“五”的一种神秘主义的解读。类似的解读方式不仅存在于东方,也存在于西方;不仅存在于古代,也存在于近代。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日心说提出之后,地球本身也被贬为了行星,行星的数目由“五”变成了“六”。对此,著名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提出了一个几何模型(图1) ,试图将天空中存在六颗行星与三维空间中存在五种正多面体这一几何规律联系在一起。

图1 开普勒的行星模型

诸如此类的对行星数目的神秘主义解读虽然并没有什么生命力,但除了因日心说导致的地球地位变更外,行星数目的长期不变却是不争的事实。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两千年……,这个数目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天文学家们大都将之视为不言而喻的事实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数目有一天竟然也会改变。这一天是1781年3月13日,改变这个数目的是生活在一座英国小镇的一位业余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做赫歇耳(William Herschel)。他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从而成为几千年来发现新行星的第一人。赫歇耳的发现出乎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这一发现不仅为他本人赢得了永久的荣誉,也将观测天文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由赫歇耳“无心插柳”而开启的天文学家们“有心栽花”的时代,人类从此开始了寻找太阳系疆界的漫漫征途。 bi+lzq+q8A65San0+Er8KeUl3cdGisiKw170zLvPPGmgQowW9r3qoX6W/vkJrd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