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避税天堂的好日子不再

说到洗钱,必须提到避税天堂的概念(TAX HAVEN)。避税天堂是指税率很低、甚至是完全免征税款的国家或地区(也可能是只有个别税种较低,适用于特定分类的个人或商业机构的国家或地区)。个人要受益于避税天堂(也叫避税港)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迁徙到该地区,使法律上只需缴纳税项给免税港政府。另外,个人或商业机构也可以在避税港成立附属机构或独立的法律实体(即公司或普通法法制里的基金),资产移动到新公司后便可套现获利,从而缴交较低或者免除税款。不过,利用这种方法到底算是避税还是逃税,难以一概而论。而要视相关国家或地区、还有相关的个人或机构的个别情况而定。

避税天堂大多是较小的沿海国家和内陆小国,甚至是很小的岛屿或“飞地”。它们自然资源稀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基础薄弱。但由于其具有某些“优越性”,因此吸引了大量国外公司来此注册。除列支敦士登外,还有安道尔、摩纳哥,以及开曼群岛、百慕大、巴哈马、荷属安的列斯等都属避税天堂。

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2009年4月2日经合组织认定的避税天堂名单如下:

承诺实行国际商定的税收标准,但尚未实质性实施的辖区避税天堂:

其他金融中心:

未致力于国际商定的税收标准的辖区:

(英属)开曼群岛由佛罗里达

开曼群岛是中美洲唯一说英语的国家

OFFSHORE是一个涉及洗钱问题常见的金融单词,它的意思是:与本国(国内)金融机关隔离,在税收等反方面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统称,狭义上就是避税天堂。

OFFSHORE BANK:(Offshore Banking Unit,简称OBU)又称离岸银行或境外银行、离岸单位,是设在离岸金融中心的银行或其他金融组织。其业务只限于与其他境外银行单位或外国机构往来,而不允许在国内市场经营业务。国际金融业务分行指存款人在其居住地境外开设账户的银行(相反,位于存款人所居住国内的银行则称为“在岸银行”或“境内银行”),通常赋税较低(或免税),具备财务与法律优势。

境外(Offshore)一词源自英国海峡群岛,现在大部分境外分行都设立在岛国,所以境外已成为此类银行的象征意义,与所在地已无必然关联(瑞士、卢森堡和安道尔共和国是位于内陆的特例)。按照所谓正规的、或者说冠冕堂皇的说法,存款者开设离岸银行账户的动机可能有如下几点:

● 银行位于税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因而能被用作避税港。

● 离岸银行所在国家对保护储户隐私要求更严密。

● 逃避存款人所在国家对于账户活动的监督管理,例如禁止开设匿名账户等。

● 在存款人所在国家政治或经济不稳定的时候,保护存款。

和避税天堂一样,离岸银行名声不佳:

● 离岸银行也是犯罪分子所用来洗钱的常见场所。

● 鼓励居民避税或逃税。

● 因其不在存款人所住地,储户服务中可能产生不便。

● 开设离岸银行的起点储蓄金额一般较高,故主要服务于收入较高的人士。

离岸银行业务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伦敦出现的欧洲美元交易,但当时业务量很小。从60年代末开始直至70年代,伴随着离岸银行市场的快速扩张,离岸银行业务得到迅猛发展,8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东京等新的离岸银行中心。由于离岸银行业务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其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加强金融监管重新成为各国的共识,金融自由化步伐放缓,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步入低谷,呈现相对衰落之势。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环境、历史背景、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差异,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离岸银行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依托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或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的离岸银行市场,如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一种是借助宽松的税收环境和配套的金融服务形成的离岸银行市场,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其中根据金融监管是否区分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前一种离岸银行市场还可以细分为内外混合型(以伦敦、香港为代表)和内外分离型(以纽约、东京、新加坡为代表)。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国际金融中心。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城市在争夺这个称号,但真正能被世界上大多数顾客承认的,屈指可数。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一样,瑞士等国(虽然与日本一样存在所得税、法人税)对国内外金融客户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区别,而日本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被称作“国际金融中心”。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瑞士银行是最容易与洗钱挂钩的。事实上,近年来瑞士银行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其“打死我也不说”的保密制度,正面临着来自西方主流国家在内的越来越大的质疑和解密的压力。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几年前,在美国政府对其涉嫌帮助1.7万名美国人避税的指控下,瑞银顶不住了,不但同意支付7.8亿美元赔偿金,还批准向美方提供约250名客户的信息。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瑞银搭上信誉扫地的风险希望平息事态,岂料美国司法部并不“息怒”,还“得寸进尺”地再次起诉,要求瑞银公开5.2万名美国客户的信息。对瑞士银行发难的不只是美国,英国前首相布朗在2009年初召开的金融峰会上提出建议,整治瑞士这样的“避税天堂”。法国和德国更是其中的急先锋,两国在2008年10月就联合召集了经合组织财政与金融部长会议,要求瑞士政府和金融系统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防止各类有损声誉的资金继续流入其银行。据悉,欧盟国家领导人将会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提议各国协调一致,共同反对“避税天堂”。

21世纪之后,世界舆论对于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批评并不少,而瑞士在反洗钱、打击犯罪、反对恐怖主义上也做了不少配合和努力。在金融危机蔓延、各国普遍遭受严重损失的形势下,欧美对瑞士的积怨更加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他们对瑞士银行的理财和保密空间纷纷采取更严苛的围剿措施。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财政赤字庞大,在无法通过国内财税政策弥补窟窿的前提下,向富人开刀是最现成的办法,而富人们大多在瑞士拥有私人账号……

为了不上经济组织的黑名单、在金融峰会上成为“被告”,瑞士不得不做出改变。瑞士联邦政府宣布将接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税收协定范本》第26条有关提供税收行政协助的规定,根据其他国家“合理”、“具体”的要求逐案交换银行信息。这一范本在2000年已定下,它彻底改变了此前瑞士对开放或交换信息的拒绝的态度。这种逆转,意味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开始出现松动。

瑞士银行保密法已经实施75年,其保守客户秘密的传统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保密制度对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至关重要,也帮助瑞士跻身全球最富国家行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瑞士,保密法与长期奉行的中立政策具有同等神圣的地位。一旦保密法寿终正寝,对瑞士的打击也许将是灾难性的。难怪瑞士国内甚至出现将银行保密法纳入宪法的声音。在一派风声鹤唳之下,“胳膊拗不过大腿”,与瑞士一样不得不重新定义保密制度的还有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等不愿登上黑名单的“避税天堂”。

互联网时代,让一切秘密变得可在瞬间透明,黑客进行人肉搜索的本领,往往比好莱坞电影里拍摄出来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避税天堂的银行真的要刻意维护客户的隐私,除非将自己的银行管理系统完全置于孤立的、与外界毫无联系的范畴内,否则,只要有一根网线接触,就能被高手窃取几乎所有的资料……但问题是,完全孤立的账号和体系是不存在的,它太方便了——避税天堂的存钱大户们,几乎都不是当地公民!

瑞士银行家协会发言人表示,根据该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瑞士境内银行管理的外国个人客户的资金约达两万亿瑞士法郎,约合1.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瑞士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瑞士并不是唯一的“避税天堂”,不过作为长期以来声誉显赫的离岸金融中心,“枪打出头鸟”是必然的待遇。

瑞士政府官员忧心忡忡地说,被列入黑名单“不仅有损瑞士的金融地位,而且有损瑞士的经济地位”,瑞士银行家协会、中小企业协会和瑞士经济协会等机构均表示接受政府的决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真心诚意地支持这一决定。由于瑞银集团向美国政府提交一部分客户资料之举有违背银行保密法之嫌,这一事件在瑞士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连续不断的指责声中,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马赛尔•罗内尔不得不辞职。

更让瑞士人难以接受的,是欧美等国的威胁和威逼的态度。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德国前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在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记者会上的表现,他被问及瑞士已然松动银行保密制度,是否就不用上“黑名单”之时,施泰因布吕克说,从没有这样一个黑名单,“那只是用来吓唬印第安人的一种手法”。这种拿敏感国际问题当玩笑的侮辱性的言辞引起瑞士的强烈不满。

德国之所以对瑞士苦苦相逼,是因为对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松动尺度并不满意。一些德国媒体认为,德国人在瑞士存款达2000亿至3000亿欧元,逃税额可能达到数百亿欧元,与之对比的是,和当前很多欧洲国家一样,德国也担忧金融危机,国债大增的前提下,资金缺口很大。危机下囊中羞涩而觊觎着瑞士银行金库的自然非德国一家。但是瑞士联邦主席曾表示,瑞士不会完全放弃银行业保密制度,“不会提供自动信息交换”,而只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就逃税个案向瑞士发出具体申请,且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后才会提供相关信息,以防它们利用这一政策大批筛查潜在避税者。如果真要彻底松动银行保密制度,瑞士必须相应修改70多个避免双重收税国际协议,到时还必须经过全民公决一关。

尽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瑞士银行已经走上改革从良改良的道路路子。这一番“自断残腿经脉”,释放出瑞士保守客户秘密的传统终结的信号,已经使在瑞士开一个银行账户是否还可靠受到质疑,至少不再像电影中描述得那么悬了。在尝了甜头几十年后,瑞士银行可能正在经历“甘尽苦来”。“天堂”的光环一旦褪色,瑞士这个中立和避税圣地的含金量自然就会大幅褪色。 RA7qtVn5HECpcIvWhmvPKAmlSZtM/VOU2zMry6tFnkzkEPtuzY+svHxv28jMzIn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