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元圣”
周公像
周公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周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胞弟。他曾协助周文王剪商、营建丰邑。文王死后,武王继位,他又协助武王伐纣灭商,武王死后成王继位,他又辅佐年幼的成王,摄政七年。这期间他平定“三监”叛乱,营建东都,制礼作乐。成王成年后他面北称臣,还政于成王。执政期间任贤纳谏,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美誉,并注重“敬德”,强调“保民”,主张“无逸”,深得臣民爱戴,后世孔子对周公极其敬仰,经常夜梦周公,视之为元圣。
(二)“周公作爻辞”把《易经》哲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周公是《易经》的第三代作者。
继伏羲、文王之后,“周公作爻辞”对易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周公作爻辞不一定是周公一个人写爻辞,而是指在周公时代(西周),以周公为代表的先贤们已完成《易经》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的写作,宣告《易经》一书已经完成。当然周公既然能“制礼作乐”,肯定也会继承父亲文王的演八卦,而指导对《易经》进行完善。周公作爻辞的完成同时也宣告《易经》这部书已经从符号书发展为文字书,这是《易经》的飞跃,也是中国文化的升华。
有的学者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这是有可能的,这表示文王时代已完成了卦辞的写作,到了周公时代进一步完成爻辞是合理的。
爻辞中大量的哲理体现了《易经》哲理已逐渐从古朴走向成熟,如乾卦上九爻的“亢龙有悔”就有很深的哲学蕴意,指物极必反的哲理,而整个乾卦的潜、在、跃、飞、亢、悔六个阶段则指事物发展的波浪性,更具有哲学的大智慧在内。
(三)“周公作爻辞”完善了《易经》的文字智慧
周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完善了《易经》的文字,三百八十六爻辞对易学哲理有了很大的发挥,如乾卦,卦辞是元亨利贞,而六爻辞则通过龙的潜、在、跃、飞、亢、悔六步,对乾卦的“元亨利贞”作了很好的诠释。如
乾卦:
䷀(乾下乾上)乾 元亨利贞。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 亢龙有悔。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四)周公使《易经》成为一部治国的书
周公是从文王、武王到成王的三朝元老,他辅助文王兴邦、剪商,协助武王伐纣灭商。尤其成王年幼时他摄政当国,制礼作乐,敬德保民,下禁酒令主张无逸,制定了一系列强国的政策,使西周成为中国古代第一盛世。周公不但是很好的丞相,而且武功也很厉害,西周早期三监叛乱,他亲征剿灭了叛乱,巩固了西周政权。他还制定了一套任用贤良的政策,著名的“周公吐哺”就是证据。他的建国方针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模式。周公还兴建洛邑(今之洛阳),对中原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最后面北称臣,还政于成王,开了中国君臣的好风范。周公的治国很有成效,使当时的西周文化繁荣,经济兴隆。
按: 难怪孔子赞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做梦都见周公,足见周公这位贤圣的高尚。周公有十分丰富的治国经验,他把自己一生实践的三朝兴邦安国的治国智慧写入《易经》中,使《易经》无愧于一部足以治天下的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