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主的微笑——柬埔寨

成行柬埔寨,完全是因为我的英国朋友Andrew。两年前他从周游世界的旅行中归来,这样描述那片贫瘠而又富有的土地:“如果你的心中曾经对吴哥有些许向往,那么就尽快去吧!因为她能在你心中留下的一定比你期盼的更多。而且吴哥的原貌可能保持不了多久,因为现代文明正在侵蚀她的原始,而自然也毫不留情地想用盘根错节将她收回,让她重新归于沉寂……”

正因为此,“五一”假期的时候,在我的坚持与执著下,我、BB、朋友荣荣和她的老公王川背起行囊,一起到柬埔寨寻梦。

Annie和她的小团伙

一干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广州,又辗转越南西贡,最终到达柬埔寨暹粒机场,接机的牌子上面写着“Welcome Annie and her party!”王川说:“欢迎Annie和她的小团伙,是这个意思吧?”

汽车载着我们沿羊肠小道一路绝尘而行,这是一条新修的路,路面比Andrew来的时候已经扩大了一倍。暹粒地区还建起了第一个红绿灯,每天在红绿灯旁边守株待兔可成了当地警察的一大乐事:村民们不知道红绿灯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警察可以很容易地抓到违反交通规则的人,然后再告诉他们今后应该怎样做。

司机愉快地向路上的行人打着招呼,这里只有1000多人口,大家都彼此熟识。

进入吴哥游览区前先买票,并且要照相。摆弄数码相机的小伙子非常兴奋,态度极其热情。我们每个人的照片不是照得太高就是太低,小伙子满怀歉意地说希望我们理解,因为在柬埔寨,能够买得起相机的人太少了,连见一见都是个难事,更不要说熟练操作了。

落日的吴哥窟

吴哥分为大吴哥和小吴哥,小吴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吴哥窟,大吴哥是在小吴哥附近的吴哥城。所有关于吴哥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1860年法国人亨利·穆奥(Henri Mouhot)在柬埔寨向导的带领下去看当地人说的一处古建筑遗址,在密林里走了很久,突然,亨利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犹如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见到一片绿洲”。这片绿洲就是吴哥窟(Angkor),一个沉寂了四百多年的城市。

在吴哥艺术宝库中,吴哥窟(Angkor Wat)是艺术发展的巅峰,她的形象成了柬埔寨的代表,被雕刻在柬埔寨硬币上面。吴哥窟是独特的,她完美地将灵性与对称结合,表现着人类对神灵永久的虔诚与热爱。吴哥窟是柬埔寨民族的心脏和灵魂,是高棉帝国在经历了苦难和战乱后重建家园时灵感的源泉和国家的荣耀。

与吴哥其他的寺庙不同,吴哥窟是朝向西方的。西方象征着死亡,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吴哥窟可能是个坟墓。正值旱季,吴哥窟旁边没有水的环绕,所以和典型的吴哥窟照片上的画面略有不同。古时候,环绕吴哥窟的水是被用作护城河的,其中还有鳄鱼护卫,现在即使雨季这里的水也比较浅,鳄鱼也不复存在了。

美丽的柬埔寨姑娘Sopheap带我们沿着金土色的栈桥向寺庙走去,一些孩子围上来兜售他们的商品,不过他们并不缠人,还保留着率真的性情,把和游客们交流当成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有人忧虑地说这些孩子应该送到学校去上学,也有人说这些孩子家里太穷了,是不可能上学的,也许让他们在寺庙周围游荡,和外面的世界接触接触,倒还能够学到一些东西。每个孩子的英文发音和用词都蛮地道的,而且他们都非常聪明,竟然还有人轮番地用中文、日语、韩语试探我们来自何方。荣荣告诉一个爬到树上摘果子的孩子自己名叫“张曼玉”,晚上出门的时候又碰到他,他竟然还“张曼玉”、“张曼玉”地叫着,记得这个名字。

纯真的柬埔寨孩子

在吴哥窟塔顶休息的僧侣

寺庙门口几乎都是断壁残垣,神话中的七头蛇只剩了三个头,昂首挺胸的狮子脚被偷盗者砍走了。天真的孩子在周围嬉戏,快乐与沧桑融为一体。塔尖、石柱、裙裾舞动的神女……一切都是石雕,却栩栩如生地展现着材质的变幻,神女的衣襟似轻柔的细纱,蛇神的身体上覆盖着厚重的鳞片,武士的服装是坚实的铠甲,精致程度简直可以和希腊、意大利的雕塑媲美。

抵达吴哥窟的中心,一座层层叠叠的宝塔高耸入云,荣荣和王川立刻开始攀爬,望着陡峭的台阶我不禁有些犹豫,而荣荣已经站在塔顶赞叹无限的风光了。咬咬牙,我也上!

历尽千辛万苦的攀登真的有所回报,塔顶是一个平台,周边被五座小塔环绕,所有的美丽、精致和圣洁都被浓缩于此。按照高棉人的说法,中间的一座小塔是世界的中心,而东南西北四方的四座小塔象征着东南西北的四方世界。

光影下,一个僧侣凝视着自己面前的佛像,然后拿出一个手机,举在胸前斟酌着照相。我微合双目,坐在回廊的神女边上打坐,阳光照下来,周身被环绕着金色的光晕。BB没刮胡子,穿着一身白衫,靠在石柱上,好像《花样年华》结尾时的场面。

在吴哥窟塔顶,我微合双目,坐在回廊的神女边上打坐

夕阳西下,从吴哥窟旁边的图书馆废墟看到的神圣吴哥窟

Sopheap永远知道哪里最能够发现神奇和美丽,傍晚时分,她带着我们到吴哥窟旁边的图书馆废墟上,静静等待落日。日未落,圣洁的月亮已悄然升起,高悬在吴哥窟的前方。传来叮叮咚咚的音乐,是院子外面有人在举行结婚庆典。夕阳洒在吴哥窟上,光线的变换使她覆盖上华美的金色,映衬她的是柬埔寨一望无际的广袤天空。然后,夕阳从天际隐去,大地、寺庙一切都归于沉寂,等待着又一次的轮回……

吴哥城(Angkor Thom):高棉的微笑

为了避开炎炎烈日,我们到吴哥城这天起了个大早。吴哥城是正方形,有五个城门,东边两个,南、西、北面各一个,每个城门口都有两列石雕武士把守。一列人高马大,披盔戴甲,每个人手中都抱着一节蛇的身体,而且嘴角都向下撇着,表情严肃。另一列同样的个头,同样的打扮和动作,只是表情不同,嘴角向上,和善而又专注。原来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一正一邪两队人马抱着蛇神寻找水源,谁找到了圣水,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这场斗争似乎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今天的世界上充斥着更激烈的正义与邪恶的战斗,而且似乎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和城门一样,吴哥城内的建筑雕刻处处讲述着生活和斗争的故事。吴哥城的主建筑之一——拜永寺,分成三层,环绕四周的雕刻描述了天堂、人间和地狱的生活场景。有趣的是,地狱的生活似乎并不充满了苦难,有妖娆的舞女翩翩起舞,据说是因为魔王也需要“娱乐活动”。而人间这一层的雕刻更是丰富多彩,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生活和作战场景。行军作战中,有将军和武士,也有杀鸡宰羊、埋锅造饭的后勤支援,武士中还有几个中国援军,着装与柬埔寨战士相同,但是耳垂比柬埔寨士兵小,还梳着中式的发髻。细细品味每幅石雕壁画,既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旌旗招展、奋勇拼杀的紧张场面,又能够感受到柬埔寨官兵战胜泰国等劲敌后带着战利品凯旋的欢乐场景。

拜永寺最著名的是平台上的巨型四面人像雕塑,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经常出现在各大旅行杂志上,被称为高棉的微笑。雕塑的脸上带着不惊不徐的神情,嘴角微微上翘,好像佛祖当年拈花微笑时的样子,似乎又有几分桀骜不驯。这微笑要比蒙娜丽莎更加安详、神秘……

坐在吴哥城的断壁残垣上,Sopheap用流利的英语向我们娓娓叙述着她自己的故事,淡淡地,好像这一切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经历。历经了太多的沧桑磨难,她仍然是乐观和坚强的,我对自己面前这位温婉的姑娘肃然起敬。

Sopheap曾经是柬埔寨的皇族公主,内战时全家受到族人的追杀,家人四处躲藏,为了防止族人找到自己,家人们每天都要在不同的地方栖身流浪。即使如此,Sopheap的家人还是没能躲过劫难,最终,Sopheap的父亲惨遭杀害,母亲也一病不起。

在柬埔寨,传统的观念是男人工作,女人在家里操持家务和照顾孩子。父亲的离去和母亲的重病让Sopheap过早地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女人能够在柬埔寨找到工作实在太难了,Sopheap刚出道做导游的时候,处处受到排斥,大家都把她当作怪物,但是她微笑着挺了过来。和旧中国一样,在现在的柬埔寨,如果女人想靠自己的工作生存,必须非常出色,要比男人付出多几十倍的努力。

吴哥城高棉的微笑

Sopheap真的太有天赋了,她的英文发音很纯正,并且还精通法语、意大利语和日语。除此之外,Sopheap还具有连大部分现代都市女性都没有的见识和见解。Andrew曾经说过,Sopheap是他见过少有的天分出众者,因此一直希望有机会资助她到国外接受更高的教育,不过这实在太难了,国外有学校愿意接收一个贫苦的柬埔寨女孩吗?柬埔寨政府会让自己的人民容易地出国吗?这期间不知要打通多少关节。忽然,我明白了“高棉的微笑”更深刻的内涵:面对人间的无尽穷苦和艰难,永远都坚定不移、平和、乐观……这是柬埔寨民族的精神!

离拜永寺不远处是吴哥城的王宫所在,台阶比吴哥窟更高耸陡峭,据说是为了防御之用。相传这里以前住着一位美丽的王后,这可苦了暹粒的国王,他每天都要爬到寝宫顶端与皇后交合,因为当地人认为,交合停止的那一天,就是国王失去江山的那天。

我忽然想起,柬埔寨是世界上妓女比例最高的国家。女人们太需要钱来支撑生活了,又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最方便的就是出卖自己的肉体。这给这片贫穷的土地带来了更多疾病,柬埔寨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

旁边是另外一座神庙,名为周萨,还没有完全修复,残缺不全的石块被扔得到处都是,每个石块上面都有个六七位的数字编号,法国专家正在牵头对此进行恢复,其中也有中国技术人员的参与。来自各国的专家们首先要把每块砖编号、拍照,然后再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拼接测试——就像是立体拼图,只不过这个拼图实在是太复杂了。

吴哥城的另一处著名所在是战象平台,城墙上雕刻着巨型的大象,上面有明显的枪眼,对面草坪上有真的大象缓步而行,好像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历经千年都不曾改变。

中午我们在酒店休息,躲过了最烈的太阳。不过下午出去的时候,还是热到了几乎要中暑。我们先到离吴哥城较远的一处红色土砖的庙宇,色彩与吴哥窟和吴哥城的青灰色有所不同,更为鲜亮活泼。这里比吴哥城的历史更久远,虽然是砖体结构,但没有用一点黏合剂,还能严丝合缝地叠放在一起,千年不倒。

又到另外一个坐落在丛林中的寺庙,有点像是中国的四合院,层层进进,特别符合中国风水学中所讲的“忌直接,喜迂回”。每个窗口望出去,又有更多的窗口、更深的风景。特别是石缝中生长出的参天大树,更给此地增加了很多野趣。人也非常少,使这里简直成了我们的私家宅院。Sopheap在院子里教我们传统的柬埔寨舞蹈,就像是几千年前雕刻在墙上的神女们跳的一样,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很多笑声。

到最后一处红砖寺庙的时候,我累得几乎走不动了。荣荣和王川精力充沛,又去攀爬了。我和BB就坐在角落里休息。两个看上去四五岁的小孩提着篮子走过来,操着稚嫩流利的英语问我们买不买东西,我们摇头,他们也不纠缠,就自得其乐地做起了游戏。其中一个小男孩居然穿着印有台湾青春剧《流星花园》中F4和杉菜的T恤,他说自己最喜欢的是F4中的言程旭。后来才知道,他已经8岁了,但是却显得那么小,也许是营养不良吧!我们开玩笑地让小孩们送我们些礼物,两个小孩真的拿着篮子翻了起来。我感动极了,暹粒正成为越来越商业化的旅游区,但是这里的人民还是那么质朴和宽容,这里的孩子还是保持着纯真和童趣。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看到路边很多猴子等着游客喂它们食物。Sopheap说这些猴子很懒,有人喂猴子酒喝,猴子醉酒后晚上睡觉从树上掉下来,这些人就抓了它们卖到泰国的餐馆去。还有很多人在砍树,政府对此并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更谈不上有良好的树木再生规划,贫穷和愚昧使人们赖以栖息和生活的土地变得更加贫瘠。

我们的酒店Sofitel是当地最好的,平时要400美金一晚,我们所去的淡季200美金即可。酒店特别营造了一个颇有海滨风情的泳池,让荣荣忘了这是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晚上去小餐厅吃饭的时候想点海鲜大餐。每每想起我们一天的酒店费用比柬埔寨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还要多,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Andrew和Sopheap的友谊就源于对穷苦人的支持。在吴哥旅行,Andrew发现很多次休息的时候,Sopheap都悄悄走到远处给穷苦孩子钱,尽管Sopheap自己生活已经非常窘困,但还是慷慨地去帮助别人,这让Andrew对Sopheap非常尊重。而Andrew自己也有个目标——每3个月要长期支持和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于是,Andrew选择了Sopheap作为自己长期帮助的对象。

Sopheap是Andrew第二次访问暹粒的主要原因,第二次的访问,Sopheap带着Andrew访问了更多鲜为人知的地方,Andrew也教会了Sopheap使用因特网。离开柬埔寨后,Andrew给Sopheap寄钱,让她买一辆新的摩托车,因为Sopheap辛辛苦苦攒钱买下的破旧摩托被人偷走了,这让Sopheap伤心了很久。

因为我们是Andrew的朋友,Sopheap把我们当作最尊贵的客人。晚上,我们请Sopheap吃饭,Sopheap就开着自己的小摩托来接我们——一辆非常漂亮的红色雅马哈小摩托,被擦得崭新锃亮,我相信这是整个暹粒最棒的。Andrew自己还从来没机会见呢!我们就帮他看看、坐坐,再告诉他吧!

达布隆寺《古墓丽影》

在柬埔寨吃饭要特别小心,因为卫生条件差,稍不留神就可能闹病。这不,因为前一天中午吃饭出了问题,王川闹肚子了。荣荣和王川只好错过精彩的达布隆寺(Ta Prohm)——《古墓丽影》的拍摄地。

当初由于拍摄《古墓丽影》让大明星安吉丽娜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并且在后来多次旧地重游,还收养了两个柬埔寨孩子。现在进入达布隆寺的路上还有当年拍摄电影时留下的沙砾。

如果说吴哥窟会令人赞叹人类的巧夺天工,那么达布隆寺就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为了让大家看到寺庙被发现和清理前的原始状态,这个寺庙中所有的古树都被保留下来。参天的大树从寺庙中长出来,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粗壮树根露在地表,与寺庙浑然一体。而且树根还分离开,把庙门留了出来。Sopheap说,这说明自然也是有情的。

进入寺庙内部,每个回廊、房间中都被层层叠叠的枝蔓所覆盖,听说这里还是蛇的温馨家园,神秘而又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为了避开游客高峰,我们早上六点就到了这里,院子里只有我、BB和Sopheap三个人,还有林中鸟儿的啁啾声陪伴,沧桑中又充满了趣味。

达布隆寺:拍摄《古墓丽影》的地方。这张图片也是Lonely Planet里扫地老人所在的门口

达布隆寺里有位著名的扫地老人,在这里日复一日地工作,一晃就是几十年,对此他已经知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后来,他的形象被Lonely Planet捕捉下来,成为《孤独星球:柬埔寨》一书的封面。于是老人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同他合影,并给他些经济上的支持。老人的家一下子富裕起来了,不过老人还像以前一样,每天还是穿得破破烂烂地、很知足地到这里扫地。

位于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班迭斯瑞建于公元1000年左右,相传全部都是由妇女建造的,所以俗称“女王宫”。褐红色的女王宫虽然不大,但却是吴哥最古老且最具有印度风格的建筑之一。这里所有的雕刻都更深入,花纹更繁复,也更精致,其中的神女浮雕更是享有“东方维纳斯”的美誉。宫殿四周环绕着碧水,精巧得简直可以放在玻璃罩子里供人把玩。我惊讶当年柬埔寨妇女的地位似乎比现在还要高些——至少这些女人可以抛头露面地打造自己喜欢的艺术建筑,而且在婚姻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主动地位。

每次谈到婚姻,年仅23岁的Sopheap就总说自己岁数太大了。在柬埔寨,普遍的结婚年龄是15岁到22岁,Sopheap已经错过了结婚的最佳年龄。男人们往往一听到Sopheap的家庭状况就吓得逃之夭夭了,哪里有人愿意在自己原本沉重的负担上再帮助这个弱女子承担更多的责任。Sopheap的姐姐婚姻也很不幸,丈夫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在家还对妻子又打又骂。在Sopheap的鼓励下,姐姐也迈出了坚强的一步——向她丈夫提出了离婚要求。

下午,王川终于好点了,于是坚持着和我们继续逛庙。为什么说是“坚持”?除了身体因素外,荣荣和王川都表示,对于此,实在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还有,王川说一路上总是听我和BB互相吹捧,感觉恶心。我们下午拜访的寺庙虽然不像达布隆寺那样枝繁叶茂,但是却有更粗壮的树根,更狂野的情趣。我在菩提树下乘凉,阳光把枝叶照得透明,让我的心也透明起来。

晚上我们去看传统的柬埔寨歌舞表演,基本上是这些日子看到的舞女浮雕的真实再现,也算是体味一下当年的皇族享受吧!

洞里萨湖:孕育高棉生命的摇篮

坐飞机即将抵达暹粒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泥浆色的巨型湖泊,这是柬埔寨的生命之湖——洞里萨湖,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这里孕育了强盛的吴哥文化。

可是,对洞里萨的访问给我带来更多的不是对历史的追溯,而是极度的心痛。首先,沿途的房舍就令人心痛,其实根本就算不上是房舍,每家都是一个5平米左右的草棚,很多的房顶就是用塑料布随便覆盖一下。全家老少都挤着住在这里,绝对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家具,甚至连基本的锅碗瓢盆都没有。到了洞里萨,更令人心痛,下了车,立刻有肮脏的孩子围上来,眼中满含贪婪,已经失去了孩童的纯真性情。

坐上船游览,一望无际的泥湖泛着恶臭,基本上都是水上人家,孩子们在泥湖中游泳嬉戏,女人们在泥湖中洗衣做饭,男人们划着船在水中捕鱼,富裕的人家在水上养猪,人和猪的粪便都直接排泄到水中。

唯一有些安慰的是路过的水上学校,学校前停着很多小船。正好赶上中午放学,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拥出来,三五成群地结伴划船回家。船都长得差不多,但是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船在哪里,孩子们划船的技术也非常娴熟。看到充满欢笑、朝气蓬勃的他们,觉得柬埔寨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这是在吴哥的最后一晚,傍晚时分,我们请求Sopheap带我们再到吴哥窟去。夕阳在吴哥窟上投下了金色的光晕,古老的高棉,年轻的柬埔寨,几天的拜访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索。

在吴哥窟的最后一晚,我向吴哥窟说“再见”

结语

吴哥给世界留下了太多的苍凉与悲哀,曾经的尘华与喧嚣已然化作了战乱、贫瘠与苦难。这里的人民虽然贫穷,却坚韧不拔,积极乐观。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在我心中留下的是比经世绝伦的石雕艺术更为深刻的震撼。

花上一周的时间在吴哥细细品味,在寺庙群中闲适地漫步,对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访问几次,感受光线变化给建筑赋予的生命力,在当地的向导的陪同下最充分地利用时间,听他/她讲述吴哥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这片贫瘠而又富有的土地。

2004年5月 K+0ldtMXA3+BhtQedXQ3BLDDcB6wkzHURW1Cso670En0zv7rb8OvmpAgN7/97R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