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茂苑野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就很有才情,受叛逆思想家李卓吾影响,思想非常开放。他博学多闻,为同辈所钦服。为人旷达,不拘一格。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名人结社作文。屡考科举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馆教书为生。直到崇祯三年(1630),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1634)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回到家乡。清兵南下时,他以七十高龄四处奔走宣传反清,刊行《中兴伟略》诸书。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他的诗集《七乐斋稿》已散佚,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多种著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增补三遂平妖传》、《古今烈女演义》、《智囊》、《古今谈概》、《太平广记钞》、《情史》、《墨憨斋定本传奇》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而以编著“三言”的影响最大最广。

《警世通言》共有40卷,每卷为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不少都是收录改编自宋元话本以及明代的拟话本,如《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等。在主题方面,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中占了很大比例,包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名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篇则生动地刻画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在叙述当时市民阶层生活的作品中,作者也反映了当时的小人物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的璩秀秀,本是裱褙匠的女儿,只因精于绣作,就被咸安郡王勒令“献来府中”充当养娘。她爱上碾玉匠崔宁,趁着郡王府中失火,主动找上崔宁,共同逃往外地,过着自食其力的正常夫妻生活。后来被咸安郡王抓获,活活打死。她成了鬼魂,仍不屈服,继续寻着崔宁做夫妻。当然,《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这表现出了作者的局限性。

“三言”作为艺术佳作,历来被读者称誉。与冯梦龙同时期的小说家凌濛初就在其《拍案惊奇•序》中指出:“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尽。肆中人见其行世颇捷,意余当别有秘本,图出而衡之。不知一二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警世通言》今存版本有金陵兼善堂本,日本名古屋蓬左文库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仓石武四郎文库各有一本,台北的国家图书馆(原名中央图书馆)另有一种40卷足本。近代有人对兼善堂本传抄,1936年由上海生活书店世界文库根据传抄本排印成铅印版,郑振铎校注。 88vMaqwctFL4ZuVjU0oIP2gFB1c272iaumXRpm1C4Zbk81S3OCVii4TUdwZ+3p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