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太祖朱元璋

中国通史

5

明太祖朱元璋像

1914年,也就是民国三年,一位名叫严修的学者来到北京西苑紫光阁,瞻仰了历代帝王画像。他感叹道,历代帝王相貌“以唐太宗为最伟,明太祖为最奇”。严修所说的相貌最奇特的明太祖,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从留存至今的朱元璋画像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把明太祖描绘得极其英武;另一类却恰恰相反,将明太祖画得极为丑陋,不但歪嘴,而且满脸麻子,五官不正,被称为“五岳朝天”。严修所见的画像,想必是那极丑陋的一类了。人们对朱元璋极丑陋的那些画像有过多种解释,但都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服力。因此,到今天为止,朱元璋的真容依旧是一个谜。当然,相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开创了一个朝代。而且,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

时势造英雄,建立大明国。 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的凤阳山日精峰下曾经有一座寺庙,元朝末年时,它被称作於觉寺。明朝建立后,它便被改名为皇觉寺,因为朱元璋曾经在这里出家做了和尚。朱元璋做皇帝后,曾经想在原址扩修寺院,后来因为考虑到寺庙离自己的祖坟太近,便改在别处建了一座皇家寺院,即今天犹存的龙兴寺。

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孙家鼐的学者曾在龙兴寺题了一联,上联是“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下联是“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一个处于社会下层的游方僧人,最终崛起为一个新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在这一点上与汉高祖刘邦有点相像。

元致和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县太平乡(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庶民家庭,初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参加红巾军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十七岁那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等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因为家境贫穷,朱元璋的父母下葬时都没有棺椁。在元朝末年连年不息的战乱中,每天的温饱成了朱元璋的大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得入於觉寺为僧,在於觉寺待了几个月,又因寺中缺粮而四处化缘。此时,红巾军起义爆发。刘福通在颍州,徐寿辉、陈友谅在蕲州,郭子兴在濠州,纷纷揭竿而起。不属于红巾军系统的张士诚、方国珍,则分别活跃于江苏一带和浙江东部。时势造英雄,朱元璋正是在这种群雄并起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离开於觉寺,加入红巾军。据说在做出选择之前,他曾通过占卜的方式选择去留,而每次占卜的结果都是鼓励他离开於觉寺,加入起义军。朱元璋绝对料想不到,这次似乎随机的选择,最终会使他在十六年之后成为这个庞大国家的主宰者。朱元璋投奔濠州的郭子兴后,先是做了郭子兴的亲兵,后因作战勇敢而有谋略,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还娶了郭的养女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他在军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人称“朱公子”。

马皇后像

常遇春像

徐达像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受郭子兴之命回家乡募兵,并成功招募到七百余人。随着朱元璋能力的凸显,郭子兴开始感受到威胁。为了打消郭子兴的疑虑,朱元璋将手下大部分军队交给了郭子兴,仅率领亲信徐达等二十四人,向南发展。在此后数年中,朱元璋连续攻占定远、滁州等地,收降了不少民兵力量。羽翼渐丰的朱元璋开始不再为温饱而战,而是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军从和州渡江,次年三月攻占元朝的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从此,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并吸纳了宋濂、刘基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建立江南行中书省等政权组织,自称吴国公。

宋濂像。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后因卷入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逝。

刘基(伯温)像。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

1353年回家乡募兵与1356年占领南京,对朱元璋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他在家乡所招募的人员如徐达、汤和等,再加上后来陆续收用的李善长、常遇春等,大致构成了明朝的淮西开国功臣集团,是朱元璋打天下的主要班底。占据“龙盘虎踞、帝王都会”的六朝古都南京,不仅有重要的号召力,还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朱元璋在与长江中游的陈友谅、东面苏州的张士诚等人的角逐中,就可以从容进退了。同时,由于北面有韩林儿、刘福通红巾军所建立的“宋”为屏障,朱元璋不会与北方的元朝军队发生直接冲突,所以发展比较顺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朱元璋主要是与长江中游的陈友谅和下游的张士诚争夺势力范围。

根据谋士刘基提出的“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的战略构想,朱元璋命耿炳文、吴良分别扼守长兴、江阴,防止张士诚西侵,然后向西不断蚕食陈友谅在江西的领地。从至正二十年(1360年)起,朱元璋与西面的陈友谅政权进行了持续的拉锯战。

南京城墙

清刻本《鄱阳湖水战》,描绘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激战的情景。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陈友谅战死。次年,朱元璋征讨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攻陷苏州,张士诚败亡。同年,盘踞浙东的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

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后,朱元璋建国的条件已然成熟。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同年八月,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徐达占领了元朝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中国历史进入明朝统治时期。

废除相权,强化君主专权。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朱元璋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政权牢固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因此,重建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创建保证新王朝长治久安的制度,便是朱元璋接下来将面临的主要任务。从开国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统治下的大明朝的政治制度都保留着浓厚的元朝制度的痕迹。

在洪武十三年之前,明朝的政治构架是:中央由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府或直隶州;府之下设州、县。都司和卫、所是军事管理机构,但部分具有疆土管理的功能。例如,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的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就是明朝中央政府用以羁縻管理青藏高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

李善长像

在明朝最初的十几年中,中书省是政治运作的中枢,设左、右丞相。朱元璋本人也特别重视中书省丞相的人选。第一任中书省左、右丞相,分别是开国功臣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富贵而骄,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李善长退休,表明他对中书省丞相权力过大的情形开始有所警觉。

李善长之后,朱元璋对丞相的人选举棋不定。他找刘基商量,问他对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的看法。刘基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而汪广洋“褊浅”,缺乏宰相“持心如水”的度量。至于胡惟庸,刘基说,如果用驾车来比喻治理国家的话,他担心胡惟庸会将车打翻。然而,由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朱元璋还是提拔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汪广洋是一个好酒的文人,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中书省大权渐归于胡惟庸之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胡惟庸成为中书省右丞相,后来升左丞相。从洪武六年到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负责中书省事务八年之久,是明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

胡惟庸像

胡惟庸是有一定的才能的。《明史》也说,朱元璋“以惟庸为才”。然而,胡惟庸的品行却很恶劣。吴晗先生在1934年所撰写的《胡惟庸党案考》中曾说:“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猾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是不能相处在一起。”

随着权力的膨胀,胡惟庸“生杀黜陟,不奏径行”,还刻意结纳一些有罪而遭惩罚的勋臣,密相往来。胡惟庸还曾私下扣押犯罪的人所藏的名画——宋代画家夏珪的《长江万里图》,后来被朱元璋从胡惟庸府中抄出,成了他贪赃的证据。

胡惟庸本人的胡作非为,最终引爆了洪武十三年皇权和相权的冲突。这年正月,胡惟庸被杀。以胡惟庸之死为标志,明代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转折。

朱元璋杀胡惟庸,表面上是因为胡惟庸胡作非为,归根结底却应该是皇权与相权的冲突。自秦朝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宰相是辅助君主执政的大臣,是统领百官、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朝代,宰相的名称和职权虽然会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皇权和官僚制度之间的枢纽的性质却没有变化。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相权是皇权的延伸,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的伸展;另一方面,相权却又制约或威胁皇权。纵观中国历史,在皇权与相权博弈的过程中,皇权日尊而相权日衰。然而,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不能容忍任何对皇权的挑战,所以他选择了废除宰相制度。

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决定废除中书省,同时革除大都督府。他下诏说:“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蠹害政治,谋危社稷。……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中书省废除后,其职权一分为六,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大都督府的权力则被一分为五,由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分掌。此外,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增设通政司,掌内外章奏;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这样,之前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向皇帝负责的政治架构,变成了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十三个机构共同向皇帝负责的格局。

后来,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强调他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他说:“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所谓“事皆朝廷总之”,就是一切政务都由皇帝总揽,一切权力集中在皇帝的手中。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还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如此严厉的规定,使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再也没能恢复。

朱元璋还加强了六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的职权。六科设于午门之外的东西朝房,负责驳正六部的违误,都察院监察御史职司进谏,合称“科道”。科道官员品低而权重,可以弹劾各级官员。在地方上,朱元璋在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掌民政。布政使司与掌刑狱的按察使司、掌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各自直属中央。

废宰相之后,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君主专权得到了空前强化。然而,从政治运作的角度看,废除宰相却造成了一系列恶果,例如宦官专权的问题。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中感叹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而且,朱元璋可以凭其超强的工作能力,把大权独揽于身,但他的子孙后代却不能与他相比,从而留下了隐患。朱元璋处心积虑的废宰相之举,其实并不能化解封建末期的危机。

重本抑末,寓兵于农。 政治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巩固了朱元璋的统治地位。然而,新兴的王朝要得到长治久安,还需要经济和财政的合理运行。财政的来源在民,而财政的最大支出在军队。因此,如何对百姓进行治理?如何维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些问题也是朱元璋建国后亟待解决的。

朱元璋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静态的农业社会。他强调以农为本,例如,规定农民可以穿纱,而商人只许穿布,以示“重本抑末”。当然,构建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关键是牢牢抓住人口和土地两大要素。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户口,推行户帖制度。现存的《洪武四年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除刷印了朱元璋的白话圣旨外,还抄录了汪寄佛一家的人口和事产,事产包括田地、房屋、家畜等项。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在江南的农业发达地区实施粮长制。他命令以税粮一万石为一个单位,设置粮长。粮长由各地缴纳税粮较多的大户充任,负责征收秋粮并解送至南京。

《洪武四年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

里甲制的推行与黄册、鱼鳞图册的编纂,标志着明初社会秩序的重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州县以下推行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十户为里长,每十户为一甲,甲首一人。

同年,以里甲制为基础,朱元璋命令核查全国户口,编制户籍册,每里一册,详列各户的人口、田土、房屋,编成后抄成四份,布政司、府、县各存一份,一份送呈户部。由于送呈户部的户籍册以黄纸为封面,故称黄册。黄册送到南京之后,储存在后湖湖心岛屿的黄册库之中。田土册的绘制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完成,也是以里为单位对相邻田土按顺序编号、绘图,记录每块田地的名称、类别、面积、田主姓名和四至。由于田土册图形相接,状如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大明会典》中对黄册制度的介绍

1950年,梁方仲先生在《明代黄册考》一文中说:“作为政府剥削农民的田赋制度,到了明代达到一种空前的严密的结构。这种严密的结构表现在两个基石上:一为黄册,一为鱼鳞册。”

编制黄册和鱼鳞图册,是明太祖整顿赋税制度的一大建树。尽管历朝历代都有人口和土地登记制度,但黄册、鱼鳞册在明朝所得到的重视,及其涉及地域和规模之广、影响之远,都是无与伦比的。按规定,黄册每十年重编一次。尽管此后地方官对黄册的编纂往往应付了事,并不精确,但是,黄册的编纂却从未中止过。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朝总共二十七次编纂黄册。

朱元璋建立的军事体制,主要是军户制和卫所制。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卫所军制,卫五千六百人,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卫所的军兵是世袭的,称为军户。每个军户从政府获得五十亩田地和耕牛、农具,向卫所缴纳“子粒”并且服兵役。卫所还实行屯田,称作军屯。边境军队供给还通过商屯获得补充。商屯即商人们出资在边地招民耕种,将粮食就近缴纳给军队,换取食盐运输和销售凭证“盐引”,以便从事食盐贸易。

朱元璋“圣谕六训”:孝顺父母,孝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尽管“子粒”、军屯、商屯诸法,并不足以完全解决军事供应问题,但是,明初军队开支并不完全依赖中央财政,表明朱元璋的“寓兵于农”政策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成功的。因军屯而形成的聚落,因与周边文化存在差异,往往保留了独立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今天颇有特色的屯堡文化。

《大明律》,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详细制定而成。

《御制大诰》,又名《明大诰》,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一部带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

苛察吏治与亲藩体制。 “自暴秦以后所绝无而仅有者。”这是清初主修《明史》的学者万斯同对朱元璋杀戮功臣之惨的感叹。开国立制之余,朱元璋的许多治国措施都是非制度性的,其中最为后人所诟病的,无疑是他大杀功臣的行为。朱元璋屠戮功臣,残忍而且彻底。

胡惟庸之死,标志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杀戮行动已经拉开了帷幕。洪武十九年(1386年),胡惟庸的罪名变成“通倭谋逆”,株连三万多人,包括原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大将军蓝玉以谋反之罪被处死,株连一万五千人。朱元璋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分别编纂了《昭示奸党录》和《逆臣录》。通过胡、蓝之狱,朱元璋总共诛杀四万余人,其中封公、封侯、封伯的大功臣就将近四十人。

明大将高阳伯李文铁券(铁券凹面镌有十字:若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官吏腐败。因此,在与其官僚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朱元璋的内心充满紧张。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空印案,充分反映了朱元璋的偏激心态。

每年,各地布政司与府、州、县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状况。远道而来的官员们往往会带上事先盖好衙门印信的报销册。一旦原来呈报的报销册有误而被驳回,他们便在南京修改,从而省去往来的旅途劳顿。

这原本是公开的秘密。然而,这一现象被朱元璋得知后,他断言其中必定存在腐败。他下令将各地衙门掌管印信的长官一律处死,副手打一百杖然后充军。这就是空印案。在空印案中,朱元璋似乎与整个官僚机构为敌。

朱元璋绝对是一个苛察的统治者。他在《皇明祖训》中告诫子孙要以法治国,切勿“法外用刑”。然而,他却认为自己可以“法外用刑”,因为自己“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这种矛盾陈述,透露出这位开国之主极强的自负。在殿廷上肆意杖责大臣,以提高皇帝的威权,称作“廷杖”。设置锦衣卫及镇抚司狱,直属皇帝指挥,也是朱元璋法外用刑的专政工具。

朱元璋对官员们的监视也很严密。有些官员在家里作一首诗,第二天朱元璋就会知道。有些官员在上朝前,会先与家人诀别,因为担心晚上会回不来。朱元璋对官吏的贪腐行为也予以严惩,官吏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就会被处以死刑。因此,在洪武一朝,士大夫们多数将做官视为畏途。这就是明太祖的“以重典驭臣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编定《皇明祖训》。这部明朝皇帝的家法,同时也是国法。年近七旬的朱元璋对身后的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他强调,朱姓诸王在朝廷出现“奸臣”时可以奉密诏“靖难”。清朝的四库馆臣们点评道,朱元璋《祖训录》(即《皇明祖训》)所念念不忘的,即其“亲藩体制”。

从洪武三年(1370年)起,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藩王有极高的地位,拥有护卫军。朱元璋封王建藩的目的,就是要子孙共同维护朱姓天下。

然而,所谓亲情,永远只是一个相对有限的圈子,是一个以核心家庭为中心向外适度扩散的圈子。而且,朱元璋大概也没有想到,祸起萧墙往往比来自外部的攻击更具有毁灭性!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有强烈的“家天下”思想,这点很像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分封同姓诸王,杀白马以盟,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希望通过分封来保证朱氏家族永远的尊荣。平民出身的帝王,于历尽磨难、苦尽甘来之际,小家子气自然流露。汉代在分封后不久便发生诸侯王叛乱,即“七国之乱”。明初曾有人以“七国之乱”的史实来提醒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却认为这些人在“间吾骨肉”。像叶伯巨这样敢说真话的小臣,最终就死在了监狱之中。然而,从历史趋势来看,朱元璋分封诸王,与加强中央集权是背道而驰的。

明孝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完成了他人生的谢幕。从农民变为皇帝,朱元璋的一生绝对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创建了一个持续了二百余年的王朝。明朝灭亡后,清朝的康熙帝到南京谒祭朱元璋孝陵,题下“治隆唐宋”四字。清修《明史》对朱元璋的评价是:“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当然,这都是传统史家对朱元璋的评价。今天看来,朱元璋的历史地位有两点:首先,他结束了元末二十余年的战乱,统一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明帝国;其次,正如吴晗在《明史简述》中所说,他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度中央集权制的政治系统”。

康熙帝题“治隆唐宋”碑

也许,在朱元璋闭眼的那一刻,他是安详的,他自认为给子孙留下了千秋大业,解决了所有他认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然而,建文四年(1402年),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推翻了朱元璋所立的继承人——长孙建文帝朱允炆,夺取皇位。这大概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一位清初诗人在游历南京时写了一首诗,诗的前两句是:“靖难师来孰闭门,孝陵云树黯销魂。”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在诗人的笔下,黯然销魂的孝陵云树,是皇室骨肉相残惨象的真实写照!早已撒手人寰的朱元璋,如地下有知,不知会有何感想! nbzMld0nnX6usroueXJ1vBUcTql6TPuas0INA83fSEbhfAX2x2UubJdTSQxpj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