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致命的是孤独

阿池和小雯结婚三年有余,妻子一直想要孩子,阿池却总是推脱说:“再等等,再等等。”阿池认为,两人白手起家,开办公司,此时正值事业上升期,变数很大,等一切都稳定了,经济条件宽裕一些,再考虑要孩子也不迟,妻子小雯则责备他说:“公司发展,经济条件什么的,不过是借口,说到底你就是不想长大,不想为一个新生命负责任。”

因为孩子的事,两人经常吵架,小雯一再催逼,阿池屡屡推脱,两人的夫妻关系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小雯放下狠话说,如果这一年我们不能生一个孩子,明年我们就分道扬镳吧。阿池不知道妻子是一时气急说的气话,还是心中早有这种想法,平日里忍耐着不说,在吵架时真正的想法爆发了出来。

一直以来,阿池非常依赖妻子,两人创办的会计师事务所,阿池是名义上的老板,实际上,事务所的一切决策都是妻子在背后为他出谋划策。在生活上,阿池简直是一个生活白痴,不会洗衣,不会做饭,离开父亲之后,依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阿池甚至想过,只有他和妻子,两个人也能幸福地生活一辈子,如果妻子将更多的爱放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他心里还有点不好受呢。

小雯下定决心想要孩子,一会儿带他到保健医师那里做检查,一会儿带他到婚恋咨询中心看心理医生,阿池担心妻子真的会离开自己,虽然不情愿,但也一路陪伴着。当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不想要孩子”时,阿池回答说:“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很好,并不是非要生孩子才能证明我们彼此相爱,才能够厮守一辈子。”

妻子在一旁反驳道:“只有你会这么想,对婚姻来说,没有孩子是不完整的。”

“我并不觉得婚姻要有孩子才能完整,结了婚就得生孩子,这种社会公认的道理,本身就是一种奇怪的想法。”

“你这是强词夺理。”

心理医生见二人彼此火气都很大,遂请妻子先到外面等待,单独和阿池谈话。妻子离开后,阿池坦承了自己的想法:“别看我跟她吵,我其实特别依赖她,在家里,我太太绝对是贤惠妻子,把我和整个家都照顾得特别好。”

“那你担心失去妻子的关怀和照顾吗?”

“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女人像她这样对我,如果有了孩子,太太对我的爱肯定会打折的。”

“冒昧问一句,你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

阿池沉默了片刻,说:“不怕你笑话,我已经很多年没见到她了。”心理医生抬起头,表示疑惑。“我刚上幼儿园,母亲就离家出走了,三年后,她准备再婚,回来和父亲办理离婚,见过一次,之后再也没见过,说起来也有20多年了。”

“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

“什么事?”

“比如说,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家门口的那座桥。那时候我还小,父亲没有告诉我母亲离家出走了,只是说她出门办事,过些天就会回来。每天放学,我就站在桥头上,那是母亲回家的必经之路,等了好多天,父亲告诉我说,别等了,你妈不会回来了。可是我不相信,还在等,不知道等了多久……”

阿池一边回忆,一边讲述童年往事,随着他的讲述,咨询室的空气仿佛有了变化,说着说着,阿池哽咽起来,“我看到了站在桥上的自己,天底下只有那座桥,桥上只有我自己,画面特别清晰,如同电影画面一般”。

“站在桥上的感觉如何?”

阿池再次沉默,片刻后发声道:“很绝望,也很孤独。”

“如果你站在那个孩子身边,想对他做点什么,说点什么呢?”

“我想抱抱他,我觉得他太可怜了。”

“那好,现在去抱抱他吧,对他说,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这一切都是不你的错。”刚一开口,阿池的眼泪“哗”地落了下来。很显然,多年之后,阿池的外在世界拓宽了、成长了,但是他的心灵世界依然停留在那座孤独的桥上,绝望地、痴痴地渴望着母亲的关爱。

阿池之所以不愿意要孩子,是因为他在夫妻关系中扮演着孩子的角色,他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依赖妻子,甚至对未来的孩子心生妒意。可是另一方面,妻子并不喜欢这种关系,心理医生在和妻子单独谈话时,妻子表示,阿池事事询问她的意见,对她过分依赖,让她觉得很辛苦。

“生了孩子的话,我肯定全身心带孩子,把他扔在一边不管了。”在阿池看来,小雯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母亲”,可是妻子的这种打算,让阿池产生了再次被抛弃的恐惧感,这也是他执意不肯要孩子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是孤独的,很多人说,解决孤独的方式是结交朋友,追求爱情。这一立场的观点将自我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孤独也好,伤痛也好,被抛弃感也好,通过发展人际关系便可得到解决,实际上,他人无法为自己的伤痛负责任,也无法填补内在的空虚感。

如果内在小孩是孤独的、绝望的、被抛弃的,更不可将另一个人置于生命之中,妄图借助他人之手获得内心的安稳。更有效的方法是转向内在,找到那个处在孤独境地的内在小孩,温柔地拥抱他,给他温暖。内在小孩长久以来承担了过多,因此,与内在小孩联系时,就要对他负责任,引导他,给予他关爱,与内在小孩的关系得到改善,才能用更自由、更独立的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

如同阿池的故事,他错误地把对母亲的需要变成了对妻子的需要,以排斥孩子的方式独占妻子的关怀和爱。如此一来,他的内心永远停留在儿童时期,并且满足于自己与“母亲”共同生活的现状。真正需要改变的,并不是此刻的阿池,而是他心中的内在小孩。当内在小孩的负面情绪得到了表达,需求获得了满足,阿池便会真正长大,获得作为成年人的力量,承担责任,用爱与支持抚养下一代。

当然,与内在小孩接触后要做好心理准备,内在小孩的痛苦和情绪并不会立刻被治愈。他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而且持续多年,生活中任何孤独、恐惧、被遗弃的感觉都指向了深邃的伤口,因此,疗愈自己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当内在小孩与治疗方法抵制时,最好深呼吸一下,坐下来,等待下一次合适的时机。扭过头去,或者干脆逃避,只会让内在小孩受到第二次伤害。 MHpipkreZVY98pri6sKDGZmlDJLol1hAals2vM/WzWXfV54gAcjFAU5tlFE8nU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