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不是孤单一个人

多年来,自哀自怜的情绪始终陪伴在阿俊左右。阿俊在广告公司工作,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他需要经常到外地出差,向客户讲解广告方案。于是,漂泊在路上成了阿俊的生活常态。有时候,他早上四点起床,带着满眼的睡意去赶飞机;有时候,深夜十二点时,他拖着一身疲惫乘坐出租车归来。每每见到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阿俊就会陷入自怜的情绪中,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单、最不幸的人,情绪无限低落,不能自拔。

阿俊已经在孤独中自哀自怜多年。不管是加班回家的夜晚,还是大雨滂沱而没带雨伞的下午,抑或感冒生病卧床时,自怜感随时随地侵袭,令他陷入没落之中。抛开情绪层面,阿俊并非是生活上的可怜者,他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家里有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闲暇时三五好友陪伴,生活可算顺遂。

每每和妻子谈起心情,妻子常常批评他太容易伤春悲秋,身在福中不知福。工作忙碌时,阿俊会因为重任压身,难有喘息之机,也无暇自怜,可每当一个时段的工作结束,下一个时段的工作尚未开始时,自怜便再次涌上心头。与好友谈起时,阿俊将自己比喻为沧海一粟,并非形容自己渺小,而是觉得自己无依无靠,人生如浮萍般漂泊,身有容身之所,心却无处停泊。

阿俊对自己的状况非常了解,他一边处在自哀自怜中,一边对这样的自己感到不满。他希望自己能更坚强些,不要过分敏感,不要对咖啡馆里难喝的咖啡和深夜大街上三三两两的人影耿耿于怀。很长时间里,阿俊陷入了双重情绪的折磨中,在自怜的同时自责,而后开始各种对世界、对自己的不接纳、不满意,几近崩溃。

后来,阿俊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参与了一个团体心理治疗活动,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分享各自的感受,记录成长。在那里,阿俊遇到了一个与自己遭遇同样问题的女孩。女孩自幼父母离异,寄养在亲戚家里,在寄宿学校长大。在集体中,她不觉得孤独,一个人生活时,才觉得自己特别可怜。深夜看完电影没赶上末班地铁;下暴雨,路上积水,公交停运,独自一人走回家;在圣诞节的晚上,看着商场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女孩总是忍不住对自己说:“你好可怜啊,世界上只有你是没有家的人。”每每这时,女孩便失声痛哭,在心中怨恨着抛弃她的父母。

在小女孩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阿俊内心颇有感触。因为她的那些感受,对阿俊来说实在太熟悉了。说得神奇一点,他们在不同的时空里过着相同的生活。活动结束后,阿俊对女孩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阿俊并没有女孩那么幸运,他是在瓦斯爆炸中死里逃生的孩子,父母遇难,他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受到好心人的帮助,他才得以完成学业,建立家庭,发展事业。可是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曾经想过,如果当初他没那么幸运,和父母一起死于爆炸,就不会如今天般痛苦。

不知是触动,还是感同身受,阿俊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身世,女孩已经泣不成声。阿俊安慰她说:“没关系,你要知道,你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像今天参与活动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但是有一天,痛苦终将消失,要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经过专业治疗,阿俊更了解自己,也能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每当自己即将触景伤情、内心酸楚时,阿俊都会默念一句:“老朋友,你又来了。”一开始,阿俊觉得有些沮丧,他能够察觉,却不能控制。慢慢地,他不再打算控制这种情绪,阻止它的出现,而报以顺从的、接纳的态度,他也摆脱了夹在自怜与自责之间的情绪困境,变得更柔和,更随性了。

有一天,阿俊从外地出差归来,在肯德基里等待下一个客户指派的接洽人员。在熙熙攘攘的快餐店,流行音乐的声音很大,阿俊吃下一个汉堡,安慰一下空荡荡七个小时的胃。巧合的是,阿俊在这里遇到了一年多没见的那个女孩,阿俊问起女孩的境况,她说:“我的‘自怜病’已经治好了,你看,我下个月结婚。”说着,女孩举起左手,给阿俊看她无名指上的钻戒。“你说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果然如此,看你的精气神,肯定也没什么问题了吧。”

阿俊略显尴尬,“自怜病”三个字还是他首先说出来的。“不好不坏吧,算是与它共存。”

“也好,和拒绝相比,接纳便是进步。”

“的确。”

与女孩告别后,阿俊在位置上看了一个小时的书。等回过神来,接洽的人还没到。打过催促电话,阿俊才意识到,他已经在肯德基坐了两个多小时,这期间,他丝毫没有悲戚的自怜感受,而是愉悦与平和。即使被客户方怠慢,他也只是发发脾气,耐心等待。如果阿俊早一点意识到自己的变化,他应该对女孩说:“我早就没问题了,内心里是满满的平静和充实。”

我们群居在社会里,却难以摆脱孤单的状态。住在分隔的房子里,与家庭疏远,找不到同伴,死亡、分离等。其实孤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孤单中滋生自怜的情绪。并非每一个身处孤单中的人都会如阿俊那样,自怜自哀,感叹身世飘零,孤独无靠。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相似的内在小孩,即小孤儿。小孤儿永远停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孤儿,遇到生活上的不顺心,小孤儿就会跳出来,感慨身世,觉得不耐烦,挑剔别人,感伤自己,压抑自己的需求。

和小孤儿接触时,最重要的便是接纳他。如果他想哭泣,就让他哭泣,如果他不想靠太近,就依照他的意愿去做。尽管小孤儿是敏感的、警觉的,祝福和陪伴完全可以令他安心。慢慢地,小孤儿会将内心需要透露出来,恐惧也好,悲伤也好,失望也好,无助也好,只要小孤儿开始分享,便有机会走向充满爱的未来。 N2Kp6yEL4Tk3mcmI1FcAgsAUvwWxpuHkHoO32IPrJ6krwa4fxmwkJI4BnZHyb2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