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让流程管理走进万千企业

一、为什么要出书

了解我的读者可能知道,我一向反对炒作或包装,更加反对自费将自己无病呻吟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文字出书。一是浪费读者时间,二是浪费人类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此,我曾经拒绝过几家“包装”公司。我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不参与任何炒作、不做任何有偿宣传、不编造虚假头衔。“别人自费找机构出书,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出书”,助理小陈对此很不理解。我答复说:“如果有机构认定我的文章能给读者或企业管理者带来有价值的思想或方法,并且承认我的价值(向我支付稿酬),我不一定反对。”因为,散乱发布在网上的文章,让工作繁忙的管理者无暇系统阅读,不少热心网友向我提出过购书的要求。

机缘巧合,2011年7月末,北京博瑞森公司派人参加了易中管理学院主办、我主讲的企业规范化管理实务公开课(三天),当场向我发出了合作意向。三天后我就收到了博瑞森公司的合作函。博瑞森公司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营理念与我的职业理念完全吻合。接下来,就是博瑞森公司的编辑们高效率地工作,让读者能够见到本书的出版。

自从走上咨询培训的舞台,我就有一个梦想:让流程管理理论通俗易懂、流程管理方法简单易行,使之走进千万家中小企业。应该说,本书的出版为这一梦想的实现增添了新的管道。

二、作品的来源

我是从企业管理第一线走出来的咨询师,虽然也讲课,但只能算兼职培训师。当我在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交流时发现:忙于日常事务的中国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与教科书上的解释有很大差距,对最新管理技术方法的运用却又存在着许多照抄照搬的现象。这种矛盾让我思考:如果不是站在中国听众的角度来解读来自国外的现代管理理论,谁能听懂?再好的管理方法如果不与具体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又有何用?将理论与方法结合需要一个过程,将方法运用到具体的企业也需要一个过程,结合与运用都需要一种转换。这种转换就是切合本企业实际的创造性运用。人们往往忽略了这种转换。为此,我曾大声疾呼:模式化咨询必须终结!为了和更多的同行、同事分享,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所得所感并在网上发表。

我习惯用大众明白的语言、用身边或企业现实发生的事情解读企业管理理论、用服务企业的经验教训介绍管理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在做企业咨询服务的同时,每遇员工请教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我就会在当晚或第二日清晨写成文字。我写文章的高产期,多出现在咨询项目步入正轨之后。离开企业,离开与企业管理人员的交流,我写作的阀门就会随之关闭。

还有不少文章也是应网友提问而作,只有部分文章是应杂志社约稿而作。也就是说,我的文章大都是即兴之作。这样的文章可想而知,一方面带着企业的泥土气息,朴实无华;另一方面则可能缺乏缜密的理论逻辑。

这次结集出版,编辑做了系统编排,但文章本身的结构和“土气”是无法改变的。我仍然在为企业服务,也无暇再做更多的修改,保持本色是我做人的原则,这次也用到出书上来了,请高雅之士见谅。

三、如何阅读和运用

有企业自主开展流程优化设计工作,培训负责人下载了我在总裁网上的流程管理讲座视频,让管理人员晚上学习。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但学习之后的考试却让我感到不悦:考试答题必须用我的原话,错一个字都得扣分,不及格罚款。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都是我极力反对的。我又不是圣人,我的话更不是金口玉言。圣人也做不到句句话是真理,更不用说我这个凡夫俗子。欣赏我的观点和方法,有选择地借鉴、运用就可以了。

我的文章不是为了理论研究而作,而是为了指导实践运用而写,并且以中小企业管理者为对象。“能让大众管理者理解”是我写作的最高准则。故而,我在解读流程管理理论和方法时比喻用得比较多。比喻总是蹩脚的,理论总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对照别人想自己,对照文章想自己,对照企业现实读文章。活学活用最好,生搬硬套不必。

本书可作为企业自主开展流程管理工作的借鉴和参考,书中的案例,包括图例都是别人的,运用到各自的企业必须转换,必须创新。

如果本书成为部分读者一段时间床边案头的“摆设”,我就感到无上荣幸了;如果成为小品中讥讽的入厕应急之物,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本书出版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因为我无法穷尽要感谢对象的名字。但有一个人我一定要感谢,那就是正在阅读本书的读者——您!

谢谢您阅读!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张国祥

2011年10月28日于上海景润酒店 aqxKBG00WfMDqYiYUym95sb14uRr7GoNjzyjcCXFPGtTl4sg3MYu7iuIAUSnpo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