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求学志高赴考场

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早年因为一些变故从江西湖口举家迁到了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从此在合肥扎下了根,虽然生活过得艰辛,但好在祖祖辈辈撑过来了,香火没断。

到了李鸿章的八世祖那一代,由于生活所迫,八世祖许迎溪将其次子许慎过继给了姻亲李心庄。

李家人一直都踏踏实实,勤俭劳作,不管家境如何,都没放弃过读书,期望有一天可以通过科举进京做官。

李家到了李鸿章高祖的时候,家里终于有了良田二顷,生活水平也算走进了当时的小康水平,可以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也正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家里才有钱供孩子上私塾。

不过,辗转几代人过去了,都没有人能从乡下脱颖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没有一人放弃过。李家家训严苛,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李家子弟在附近都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知书达理。

终于,到了李文安这一辈,李家得到了上天的眷顾,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大器晚成。李文安小的时候身体很弱,是众兄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尽管读书刻苦,却很晚才受启蒙,被其父亲误会贪玩。直到后来乡试中举,几年后又和美名远播的曾国藩一同中进士,二人成为“同年”,关系一直很好。

未中举之前,李文安在家乡以课馆为业,一边专心研究经史,一边教授同乡孩童启蒙,以此来赚些钱财补贴家用。

他万万想不到,在他这一辈子,可以见证李家连续发迹,三代中竟有四人考取了进士,还有很多人考上了举人、拔贡、秀才。

李鸿章从小好学,他机灵聪敏,不像父亲一样埋头死学,而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向老师、长者请教,记忆力超强的他对于书本上的硬性知识很快就能掌握,这让他有更多精力把注意力放在现实中,了解更多时事。

这一点几乎完全摆脱了李家多年来的思想束缚,不再埋头苦学。李鸿章小时候可是乡里的孩子王,从小表现出来一股子灵气,让那些孩子愿意亲近他,听他指挥。

李鸿章渐渐长大,也不再只局限于待在祠堂郢村,而是常常去附近周边的于湾等地拜会亲戚,跟当地有学问的长者或者秀才交谈时事,分析探讨经史典论,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当地学者都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年纪轻轻就展露出杰出的经世之道,足以看出李鸿章雄厚的文学功底和理解能力,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培养起了李鸿章的求学报国之志。

李文安看到二儿子这些年的成长和变化,又惊又喜,他自己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耽误了求学的最佳年龄。1834年,李文安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四年备考,又在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中进士,李家这才富裕起来。

有了富裕的经济条件支持,李鸿章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对社会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他17岁时,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李鸿章看不惯外毒入侵,立下志向,决定为国家、为百姓贡献一份力量。

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李鸿章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当年的科举,怀着远大的抱负走进考场,一支挑起伟大志向和美好愿景的笔杆子,让他一路绿灯,拔得秀才头衔。

考官都被他独到的见解和酣畅淋漓的笔风所震撼,得知是新任进士李文安的二公子,纷纷夸赞不已,更是赞叹虎父无犬子。

后人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传说,李家到了李文安这一代时,举家搬到了熊砖井旁,因为天天喝这熊砖井的水,沾染了井水的气运,得到上天庇护,所以才能官运亨通,家财万贯。

直到现在,这口井仍然存在,而且井水清澈见底,这些年附近的老百姓没少来这里取水,但再也看不到李家的辉煌,周围还是住着与李家毫无关系的平民,过着平淡的生活。

据说后来有个庐州知府为了沾染上李家的“官气”、“财气”,偷偷凿去井栏上的一小块石头做成官印,每日烧香供奉,之后有没有效果就无人考证了。不过,到现在,井栏上还有一个缺口,上面布满了青苔,讲述着岁月的流逝和辉煌的过去。

其实,这口井只不过是个传说,是人们留下的美丽故事,李鸿章如果玩物丧志,没有对时事的深刻认知,没有求学发展的远大志向,一切都是泡影,后来叱咤大清的李中堂就不会出现。 Bzc68hbqnZ9PNrDSlj6GkWrbXF+1VCVGqJaWdNBofCBvSvTYMc8sAVrg2J6Ydj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