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三
嘉义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张淑媚
不论在教育界还是辅导界,他都是个奇特的存在。
他没有修过任何的教育学分,却不断地在为教育者分享他独创的作文教学;他没有拿过咨询师的证照,却一直在以萨提亚模式辅导青少年、家长以及老师,被许多人尊奉为心灵导师!我听过太多对他超乎寻常的赞美,“这场演讲是我大学两年中唯一全神贯注听的课”,“整场演讲我的眼睛一分一秒都没离开过他”,有学生更是直接称他为“神人”,这在所谓“难搞定”的年轻学子身上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场景。而主动为他写这篇序文,其实是不想让大家把他神化,所以我想先来个毁神运动……
记得有一回请他口试,他初到时一副完全不可侵犯的严肃模样。口试结束后的短暂闲聊中,得知前一晚他没怎么睡觉,只为看一场很感动的电影。我跟同事邀他一起去吃饭,他手舞足蹈地继续给我们讲这部电影,完全陶醉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这是崇建非常可爱的一面。
崇建这本书是一本萨提亚模式的实践书,也可以说是一本萨提亚专业指南书。说真的,这本书不是那种可以闲散地跷着二郎腿翻到哪页都可以开始读的书,而是一本得泡杯好茶,在一段宁静的时空里,预备好安适的心才能仔细品读的心灵书。在这本书里,阿建构筑了“姿态”“语气”“感受”“渴望”“正向好奇”与“停顿”六个环环相扣的脉络。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停顿”。我认为,“停顿”是崇建近年来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灵性体悟对萨提亚模式所进行的独特诠释。“停顿”往往只是暂停对话,然而这种方式不但为对方的情绪创造了酝酿以及表达的空间,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可以调整姿态回归安稳的时间。“停顿”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暂停技巧,然而阿建在短短的停顿里可以迅速转化情绪进入宁静之中,让宁静的巨大能量推动着交谈向心灵深处前进。
对我来说,“停顿”很难,难的不是那几秒钟的中断,而是在那短暂的空白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尴尬与局促,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老师。我也试着热心跟学生分享,引领学生探索内在的冰山,用萨提亚模式主动积极地找学生谈心。即便清楚自己的不足,但是在强烈热情的推动下,我努力尝试并把过程记录下来,随后寄给崇建,他也在忙碌的空当多次给我书面回馈。他透过信件几次提醒我慢一点,多在自己的内心停顿。起初我不太明白,经历了几次挫折后,慢慢发现我之所以那么心急不是为了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为了弥补自己这几年心底隐藏的寂寞,想从学生身上证明自己的价值。我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确该慢一点儿了,我提醒自己先更多地往里头探索,在联结别人之前,先找到接纳自己的办法。我尝试缓下脚步,开始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独处、一个人的旅行,试着与我的情绪面对面,细细品味一个人里头的孤单、难过、喜悦、自由与丰富。在停顿里接触情绪、联结自己内在的渴望,在停顿里看见自己的丰富与可能性。真是不容易呀!有时我做得到,有时又在匆忙中陷落。但是崇建的响应是“允许自己一时做不到,我知道你会朝着正向发展”。在助人的历程里,他就是静静地通过停顿,衍生出同理、等待与陪伴的态度,这不但是崇建从萨提亚模式转化出的助人姿态,也是他面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信念。
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地转变:他把自己严肃刻板的性格转化为学习萨提亚模式的努力与坚持;他将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沉稳;把自己长年的叛逆转化为对青少年的同理;将自己的冷寂转化为不受交谈对象影响的宁静。这样的崇建是自足的助人者,善于利用“停顿”在自我与他人之间顺畅流动,深入人心的波动却又回归自己的平静安稳。
期待这本书把“停顿”的心灵主旋律带给每一位读者,学习在“停顿”中聆听自己与别人的感受,在“停顿”所开展出的宁静中深深与他人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