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世说新语》时代背景与社会风气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火连绵。先有黄巾起义、董卓祸乱朝廷,后有诸侯蜂起,群雄割据,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很快又被司马氏一统天下,时间不长,司马氏同室操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又迅速消亡,乃至山河破碎,百姓飘零,天下已经大乱。

这一时代的思想状况,儒学维系社会稳定的力量开始崩塌,道家思想进入魏晋玄学阶段,佛学传入,首倡“六家七宗”。两汉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的儒学已经披上了阴阳家、法家以及方术家的外衣,宗教神学化的谶纬开始出现,儒学不再能维持社会稳定。价值与信仰的缺失,使人们在道家那里找到了慰藉,人们争相发挥老庄,谈论“有无”,玄想于现实之外,名士以谈论老庄,雅擅风流,而荷天下重名,从而被寄予苍生之望。这时的佛教也开始传入中土,并袭取道家语言,借社会状况,阐扬自家义理,和尚们也熟谙名士风流,跻身上流,得以影响社会上层的精神走向。总的来说,儒学在这一阶段黯淡了,玄学成为一时之竟,佛学开出了“六家七宗”,这几家思想都蕴藉着深厚的潜力。

思想状况关联着社会风气,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矛盾多变。从曹魏正始年间开始,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发挥老庄,首倡“贵无”,在社会现实问题上,主张“名教本于自然”,即礼法制度的基础是“自然无为”,表现为儒道之间的调和,这一时期的士人不再尊奉儒家名教,纷纷游心于玄外。竹林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非毁礼法,扬弃名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更多的人在发挥老庄,任情放纵的路上走得更远。元康时期,裴頠“崇有”,郭象“自生”。竹林风气主张性情之自然,反对繁文缛节的拘碍,竟然导致礼法与社会秩序被破坏,人伦崩毁,羞耻全无,不再修养品行节操,竟然形同野兽。裴頠树立《崇有论》,认为万物根基于“有”,不是虚无,开始巩固伦常,提倡有为,排斥性情之自然。郭象注《庄子》,认为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自然即本性,率性即逍遥,因此“名教即自然”,礼法符合人情本性。因此庙堂之上不异林泉之侧,市井之中也能高卧东山。从何、王“贵无”,到裴頠“崇有”,再到郭象“独化”,乃至后来张湛的“重玄”,都想要安顿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短时间内社会风气的冲突与流变。 Z+F+p+sGNBTrBM5lqoPP+nzhckrIhdfcYBNS5mEvm6u4qyV/hOACVsJJ9t+Hw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