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课
改变自我的力量

如何控制思考方法以满足一个人的愿望,这个问题对那些不熟悉真正的精神训练的人来说,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难。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改进自己,重新创造自己,控制自己的外部环境,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点,是每一个完全意识到了正确思考在建设性行动中的力量的人所得出的结论。

——拉森

1 神经系统是物质,它的能量则是心智。因此它是“普遍心智”的手段。它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纽带,是我们的意识与“宇宙意识”之间的纽带。它是“无穷力量”的门户。

2 脑脊髓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都由种类相同的神经能量控制,这两个系统互相交织,以至于对它们的刺激会互相传递给对方。身体的每一个活动,神经系统的每一个刺激,我们的每一个想法,都要消耗神经能量。

3 神经系统跟心智的关系,就像钢琴跟它的演奏者的关系一样。心智只有当它赖以发挥作用的工具正确的时候才能完成表达。

4 脑脊髓神经系统的器官是大脑,交感神经系统的器官是腹腔神经丛。前者是自觉的或有意识的,后者是不自觉的或下意识的。

5 正是通过脑脊髓神经系统和大脑,我们才意识到了自己所拥有的。因此,一切拥有皆源于意识。小孩子的未曾发育的意识,或者是智力残障者与生俱来的意识,都不能意识到拥有。

6 这种精神环境——意识,随着我们所获取知识的增加而不断改善。知识是通过观察、经验和反思而获得的。

7 我们开始意识到心智所拥有的这些,所以我们承认:拥有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把这种意识叫做“内在世界”。我们所获得的那些有形的拥有,则属于“外部世界”。

8 拥有内在世界的是心智。让我们能够在外部世界获得拥有的,也是心智。心智通过思想、精神图景和行动来彰显自己。因此,思想是具有创造性的。

9 我们利用思想去创造条件、环境及其他生活经历的能力,取决于我们的思维习惯。

10 我们做什么,取决于我们是什么;而我们是什么,则取决于我们习惯性地想什么。在我们“做”什么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是”什么;而在我们“是”什么之前,我们必须控制并引导我们内在的思考力量。

11 思想就是力量。宇宙中只有两样东西:力量与形态。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拥有这种“创造力”、能控制和引导它并通过它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力量与形态的时候,我们也就完成了我们在精神化学中的第一项实验。

12 普遍心智是一切力量与形态的“实质”,是作为万物之基础的“本体”。与固定的规律相一致,“万物”源于自身,并被自身所创造和维持。这就是得到完美表达的创造性的思想力量。

13 普遍心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在它出现的每一个地方,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所有心智都是同一个心智。这解释了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深刻领悟这一陈述,就是拥有了理解并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的能力。

14 心智有双重的表达——显意识的(或客观的)与潜意识的(或主观的)。我们通过客观心智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通过主观心智与内在世界建立联系。

15 尽管我们正在把显意识心智与潜意识心智区别开来,但这种区分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处理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而已。一切心智都是同一个心智。在精神生活的所有层面上,都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与完整。

16 潜意识把我们跟普遍心智联系起来,我们就这样跟所有力量建立起了直接的关系。潜意识中所储存的,是我们通过显意识所得到的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它是一个记忆的仓库。

17 潜意识是一个巨大的温床,思想就落在这个温床上,或者是通过观察而得出的经验,或者是偶然事件所播下的种子,然后,它们带着自己成长的果实再一次进入我们的意识。

18 意识是内在的,而思想则是力量的外在表达。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想都不想一件东西而就能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的。

19 如果两根电线靠得很近,而且第一根电线携带的电负荷比第二根电线更大,那么,第二根电线就会通过感应而从第一根电线接受部分电流。这一现象可以用来形象地说明人类对普遍心智的姿态。他们并没有有意识地跟这一力量之源建立起联系。

20 如果让第二根电线接触第一根电线,它就会尽其所能地负载更多的电流。当我们意识到力量的时候,我们就成了一根“生命的电线”,因为意识让我们跟力量之间建立起了联系。随着我们利用力量的能力的增长,我们就越发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21 普遍心智是一切力量、一切形态之源。我们是这一力量赖以彰显的通道。因此,在我们的内心里,有着无限的力量、无限的可能,它们全都受到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控制。因为我们拥有这些力量,因为我们与普遍心智息息相通,所以我们可以调整或控制我们可能会遭遇的每一种经历。

22 对于普遍心智而言,不存在任何限制。因此,我们对自己跟普遍心智合而为一这一点认识得越充分,我们所意识到的限制或匮乏就越少,所意识到的力量就越多。

23 出现在任何地方的普遍心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出现在无穷大中,还是出现在无穷小中,其相应彰显出来的力量的不同,完全在于表达的能力。

24 一块黏土和一块相同重量的炸药,包含了同样多的能量。但后者身上的能量很容易被释放,而前者身上的能量,我们至今尚没有学会如何释放它。

25 为了表达,我们必须在我们的意识里创造相应的条件。要么是悄无声息的,要么是通过重复,我们把这一条件烙印在潜意识里。

26 意识领会、思想彰显我们所渴望的条件。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只不过是我们的主导思想的反映。所以,正确思考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过分。“有目而不视,有耳而不听,都让我们不能去理解。”换句话说,没有意识,就没法去理解。

27 思想,如果得到建设性的利用,就会在潜意识中创造出一些倾向,这些倾向又把自己彰显为性格。性格这个词,其原意是刻痕,比如在封印上。它现在的意思是:由天性或习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特殊品质。它把一个拥有这种性格的人跟所有其他人区别开来。

28 性格分为外向表达和内向表达。内向表达是意图,外向表达是能力。

29 意图,把心智引向要实现的理想、要完成的目标,或者要实现的愿望。意图赋予思想以品质。

30 能力,就是与全能力量协作的能力——尽管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完成的。

31 我们的意图和我们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生活经历。重要的是,意图和能力是平衡的。当前者大于后者的时候,“梦想家”就诞生了;当后者大于前者的时候,结果就是急躁,会产生很多徒劳无益的行动。

32 根据引力法则,我们的经历取决于我们的精神姿态。精神姿态是性格的结果,而性格也同样是精神姿态的结果。二者彼此互为作用与反作用。

33 在每一次经历的背后,看上去似乎都有“机遇”“厄运”“幸运”与“天命”在盲目地发挥着作用。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每次经历都由永恒不变的规律所控制,并可以被控制到产生我们所渴望的条件的程度。

34 每一种成功的商业关系或较高的社会地位,奠定其基础的基本原则都是要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差别,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差别。

35 外部世界围绕着你旋转,你是它的中心。物质,有组织的生命,人民,思想,声音,光及其他振动,以及包罗万象的宇宙本身,都向你发出振动——光、声音与触觉的振动,喧嚣与柔和的振动,爱与恨的振动,思想的振动,好与坏的振动,智与不智的振动,真与不真的振动。这些振动都指向你——你的自我——最小的与最大的,最远的与最近的。它们很少能抵达你的内在世界,大多都匆匆而过,蓦然回首,踪迹已杳。

36 其中有些振动对你的健康、你的力量、你的成功、你的幸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怎么让它们溜掉了呢?怎么没把它们接收进你的内在世界里呢?

37 把意识看做是一个通项,我们就可以说,意识是外部世界作用于内在世界的结果。它在连续不断地发生,不管我们是清醒还是酣睡。意识是感觉或知觉的结果。

38 我们很容易认识到意识的三个层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简单意识:这是所有动物共同拥有的。它就是存在感。通过这种意识,我们认识到“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通过这种意识,我们感知形形色色的对象,以及五花八门的场景和状况。

(2)自我意识:这是所有人类(除了婴儿及智力残障者)共同拥有的。它赋予了我们自省的能力,亦即外部世界对我们内部世界所发挥的作用——“自省的自我”。作为其众多的结果之一,语言就这样产生了,每个单词都是代表一种思想或观念的符号。

(3)宇宙意识:意识的这一形态高于自我意识之上,就像自我意识高于简单意识之上一样。它不同于前两种意识,就像视觉不同于听觉或触觉一样。盲人不可能对色彩有什么真正的概念,然而,他的听觉却很敏锐,或者触觉很敏感。

39 一个人既不能凭借简单意识也不能凭借自我意识得到关于宇宙意识的任何概念。宇宙意识跟前两者都不一样,其差别甚至超过视觉与听觉的差别。一个聋人决不可能借助他的视觉或触觉来欣赏音乐。

40 宇宙意识是意识的一切形态。它傲然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因为它远离身体和物质世界,对它而言,这些都不存在。

41 不可改变的意识法则是:意识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主观力量也就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其结果彰显在客观对象中。

42 宇宙意识是创造必要条件的结果,所以,普遍心智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发挥作用。一切与“自我”的幸福相和谐的振动都可以被捕获、被利用。

43 当真理直接被我们所理解,或者无需通常的推理或观察过程就成了意识的一部分时,它就是直觉。凭借直觉,心智可以立即感知到两种想法之间是一致还是不一致。“自我”总是这样认识真理。

44 通过直觉,心智把知识转变为智慧,把经验转变为成功,并把正在外部世界等待我们的事物带入我们的内在世界。那么,直觉就是那个把真理作为意识的事实呈现出来的普遍心智的另外一种状态。 M09FqoeTbq6wYf4KUI5dh2L4GY8KHZ9shA7RB15XGFKnoe1NURRy0EYXAiGjmC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