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的成学过程即是其人格与运命的长成过程,他一生历尽甘苦,学问从百死千难中体贴而来。阳明幼年就聪颖过人,别人想要读书登第,他却立志“学做圣贤”。他身上总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十五岁时任侠,出游居庸三关,有经略四方之志。十七岁时,访道士问养生之道。次年,得遇大儒,闻朱子格物致知之学。可见其生命之跃动。
阳明学问的养成,经历了前后三变。成学前,先是泛滥于词章之学,曾以朱熹格物之法来格竹子,很快病倒了。以词章“不足以通至道”,又出入佛老,行呼吸引导之术,终不能安顿身心,后因抗疏,得罪宦官被贬龙场,终于在生死之间,悟出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三变都是异质的变,是个人对自我安身立命的追寻。龙场悟道之后,阳明尽去枝叶,一意根本。先由默坐澄心,教人辨明真我,识别习气私欲。静坐容易让人滑入佛老之虚寂,又主张致良知,知行之间践履本心。最终“所操益熟,所得益化”,臻至圆熟之境,不再刻意把持,“随心所以不逾矩”。自龙场悟道之后,阳明学问大体立定,后三变是同质的变,是自我学问生命的完善与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