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旧石器时代及智人
The Later Postglacial Paleolithic Men, the First True Men

第一种像我们的人—智人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大地上生存了大约10万年。在这10万年间,由于生理方面的影响,尼安德特人进化缓慢。在距今约50 000至25 000年间的第四冰期气候转暖的时候,另一种人——智人出现了。他们很快就取代了尼安德特人,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

关于智人的发源地,现在古生物学界一致公认是西亚、非洲或者是古地中海盆地。他们是如何从发源地来到欧洲的,又是如何消灭尼安德特人成为世界主宰的,这一细节还处于揣测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出现在我们面前之前,他们就已经获得了运用手和四肢的技能并增加了大脑的容积。所以当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一种在生理和智力上远超尼安德特人的人类种群出现了。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成了必然。至于他们是如何来到欧洲的,这也许与当时的气候变迁有关。随着气候的变暖,冰川北移,智人自然而然就跟随着他们熟悉的环境范围的扩展而不断北移。

与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古人类相比,智人无疑是更接近现代人类的人种。可以说他们是我们现代人类的鼻祖。因为从头部骨骼看,智人已经和现代人相差无几,其牙齿和脖颈等生理构造和我们也完全一致。

同一时期在欧洲大陆生活的智人可以分为两种:克罗马努种族和格里马耳底种族。我们来分别对他们进行一下介绍。

克罗马努种族因为其完整骨骼被发现于克罗马努洞穴而得名。很明显他们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从出土化石看,克罗马努人身材高大,面部宽阔,鼻骨狭窄而高挺,其脑容量即使相对现代人类而言也是很大的。考古学家在克罗马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妇女的骸骨,她的脑容量甚至要超过现代男性的平均数。在同一遗址发现的一个老年男子骸骨,身高几乎达到6英尺。

几种远古人类头骨化石对比。

在格里马耳底洞穴里,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两具骨骼。他们与克罗马努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分析认为,格里马耳底人和克罗马努人在生存时间上是有一定交叉的,当然也可能是克罗马努人略晚于格里马耳底人,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两个种族都具有人的头脑、人的手以及与现代人类极其相似的智力。当他们进入欧洲的时候,尼安德特人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正是他们,把尼安德特人从洞穴和采石场赶走,并最终灭亡了这个种族。更具特色的是,智人没有像其他人类种族一样,把战败者的妇女占为己有,而是坚决和尼安德特人划清了界限。有这种结论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种族杂交的痕迹。

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后,智人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得温和起来。这让他们在占据前人留下的洞穴和居所生活的同时,有了更多的在空旷处活动的条件。智人以狩猎为生,猛犸、野马、驯鹿、野牛和欧洲古牛都是他们猎取的对象。在梭鲁推,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广场遗址,那里有近10万匹马的遗骨,都是被食用后留下的残骸。这说明智人不仅吃马,而且还吃很多。

捕猎这么多的马,智人是否已经学会驯养马匹了呢?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在旧石器时代后期遗留的壁画上,我们发现了一些马的图画,它们的头部有一些痕迹很像现在给马套的笼头。还有一个马头的雕像上,刻着一条拧成的绳索。这些痕迹是否就说明智人已经驯服马了呢?至于是否能役使马骑乘或者作为畜力,就更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即使智人能够驯服马,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驯服的动物了,因为不管是牛、羊还是狗,他们都没有接触或者驯养过。

智人是一个精于艺术的种族。他们能够绘画,这是我们现在了解他们的重要途径。他们所绘制的图画之精美,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悬崖的石壁和居住洞穴的墙壁是他们的画板,他们生活的细节是绘画的内容。对于那些整天被骨骼化石和残片迷惑得晕头转向的科学家而言,这些壁画简直就是再清晰不过的古人类信息大全。除了壁画,智人还会在骨头和鹿角上画图。他们会雕刻小型作品。这些都给后代人们留下了研究他们的最好的史料。

智人是一个喜欢色彩的种族,所以不管是他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其他的地方,都被他们绘满了色彩。生命存在的时候,智人往自己身上做彩色的文身,死去后,他们也要在尸体上着色。黑、褐、红、黄、白等诸色颜料是他们的最爱。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颜料能够保存很久。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洞穴里和崖壁上参观这些彩色的绘画。很少有古人类种族能像他们一样喜欢绘画,唯一可以与之比肩的就是美洲的印第安人。

智人的绘画艺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们留下的早期绘画非常原始简单,就像儿童的简笔画。四条腿的动物通常只画一条后腿和一条前腿。绘画过程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用燧石在光滑的岩石面上随意刻画,留下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而且那时候他们绘画的内容大多是单一的。要画群体的大场面,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难了一点。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智人的绘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那些生动逼真的动物出现在了图画中,猛犸和马匹是最常见的绘画对象。不过,这些绘画依然只是侧面像,透视法和按比例缩小配景的方法对他们来说还是过于高深。

岩石上遗留的岩画遗迹—驯鹿。它和野马曾经是智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绘画内容上,动物是他们最早的描绘对象。人像则是后来才出现的。在西班牙北部的洞穴里,我们从没有见过人像,图画里只有动物;但是在西班牙东部的岩画中,人像就很多了。

智人雕刻的能力和绘画的能力同时产生。石头、象牙、骨头都是他们雕刻的对象。智人的雕刻手法倾向于夸张,不过在形象生动方面,雕刻作品还是远远赶不上他们的绘画作品。不过后来,这些雕刻作品也变得精致优美了,尤其是一些人像作品,更是栩栩如生。我们曾经发现过一个小小的少女象牙雕刻,这个雕刻上的发式之精美让人赞叹不已。现在发现的最有趣的雕刻是刻在圆形骨头上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并不会制作陶器,可是这不妨碍他们用黏土塑造雕像。

考古学者现在把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分为三个进化阶段:

最早期阶段是“奥瑞纳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发展特征是拥有很精致的燧石器,同时艺术能力发展迅速,雕像和壁画都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时期被称作“梭鲁推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发展以高质量、优美的石器为其特点。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制作的某些石器之精美,几乎可以和新石器时代相媲美。比如他们制作的石刀片,最锋利的几乎和钢刀片一般薄厚。

第三时期是“马格达连期”。这一时期,智人生存的环境有了重大变化。马和驯鹿日益减少,红鹿进入欧洲。为了弥补食物的不足,猎人们不得不以鱼类来补充日益减少的食物供应。所以,大量骨制的鱼叉、矛头、针出现了。这一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骨器上的浮雕和刻线的出现。前面我们说的圆骨上的刻画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这三个时期每一个到底持续了多久,我们现在还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不过大致上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万到两万年。这三个时期的分期标准,主要是以在法国和西班牙北部发现的化石遗物为基础的。当我们进入西班牙南部、意大利和北非时,这些特征性的标志物就都消失不见了。可以认为,在南方存在的是另一种人类文明。

在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以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终于开始走入逆境并逐渐消亡了。来自南方和东方的另外一些新人类取代了他们。那些新人掌握了弓箭的用法,并且能够驯养家畜、耕种土地。这是一种全新的、更加进步的生活方式—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

回过头来,我们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做一个综合的分析评价。

智人在生存能力和艺术才能方面的进步是尼安德特人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对动物形象有着敏锐的感觉能力,而且具有真正艺术家所必需的灵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人类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令人羡慕的高度。相反,他们也有明显的缺陷。

智人有着悠久的生存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原本有能力大力发展其生存能力,但事实上却进展不大。作为狩猎者,智人和各种动物都有着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是除了马匹以外,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他们驯服其他动物的痕迹。也许智人已经能够把食物烤熟了再食用,但他们还不会烹饪,因为智人没有烹煮的器皿。这就涉了器皿制作工艺的进步状况。

就像前面提到的,智人已经会用黏土做雕塑了,可他们就是无法把这种灵感运用在生活方面,不懂得制作陶器。虽然他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工具,可依然没有制作出有柄的斧头,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处理木材,建造永久性的居所。没有房屋,那帐篷或者窝棚呢?也许帐篷已经有了,因为他们的岩画上有类似的形状。在狩猎工具上,智人是否拥有弓箭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他们遗留下的箭头。不过,也许他们会使用削尖了的木杆作为箭。这一点谁也没有办法断然否认。狩猎是一种有可能让人挨饿的获取食物的方法,没有哪个猎人敢肯定地说自己每天都能收获不菲。更可靠的获取食物的途径是种植,可是智人却没有这种技术,他们不懂得种植谷物和蔬菜。

这些以狩猎为生的智人在欧洲大地上总共生活了约2万年。后来,由于气候变迁,他们的猎物——野马和驯鹿大规模减少,于是这个种族逐渐消亡了。很快,另一个类型的人类文明在他们的遗址上崛起。

新、旧石器时代交替中的地球

在距今约12 000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随着森林面积的扩张和驯鹿、马匹的减少,在欧洲过着狩猎生活的智人进入衰退期,直至灭亡。在这一过程中,瘟疫和疾病的流行也起了助推作用。从狩猎文明进入耕种文明,其实也就是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过渡时期的人类文明被称为“中石器文明”。

中石器时代的过渡人类文明主要在南欧和地中海一带存在,中北欧和英国不列颠地区曾经一度没有了人类的生存痕迹。

在地中海地区出现的新人类被称作“伊比利亚种族”。他们身材挺拔,肤色浅黑。不过,他们并不是黑人的先祖,而可以看作是白种人的起源,只不过在当时皮肤还稍显黑而已。伊比利亚人正是借着北方狩猎民族的衰落开始向整个欧洲大陆扩展的。当他们把足迹遍布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时候,人类文明就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候,地球的地理环境已经和现在非常接近了。不管是海陆分布、山川形势还是动植物种类,都是如此。在欧洲的森林里,赤鹿、欧洲古牛和野牛的种群越来越壮大;以往随处可见的猛犸和北冰洋麝牛却不见了踪影。欧洲古牛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不过在古罗马时期,人们还能在德意志的森林里见到它们。据考证,这种古牛的身高——从肩部到地面——可以达到11英尺。这几乎能够赶上现在的大象了。至于现在欧洲随处可见的驯养牛,则是后来从别处传入的。

西班牙发行的一枚猎杀野牛的邮票。

在巴尔干半岛上,当时还生活着许多狮子。它们在那里甚至一直生存到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而且,中石器时代的狮子体型也很庞大。据考证,当时在符腾堡和德意志南部地区生活的狮子体型比现代的要大一倍。俄罗斯南部和中亚当时森林茂密,大象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地区出没,而当时的阿尔及利亚则是热带非洲动物的天堂。

在这一时期以前,不管是哪个种类的人类文明,都从来没涉足过波罗的海或不列颠群岛以北的地区。不过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渐渐成了人类的家园。我们在瑞典和挪威从来没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任何遗存,在那里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就已经属于新石器时代了。

美洲没有人类起源

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非洲,都有自己的人种发源,唯独美洲没有。更新世最后一个冰期达到顶峰以前,美洲还没有人类生存的痕迹。考古学家推断,正是因为第四冰期度过顶峰,气候开始转暖,造成亚欧大陆的原始人类进入美洲,才成了后来的美洲土著居民。

气候转暖迫使欧洲的狩猎民族向北迁移,进入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他们的生存空间被从南方来的人类所挤压。后来,他们越过了白令海峡,抵达北美大陆,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当然,这一过程也许在15 000年甚至20 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因为那时候白令海峡还被冰川覆盖,人类要越过白令海峡从亚欧大陆抵达北美大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抵达美洲大陆以后,原始人类跟随着他们的狩猎目标——猛犸和野牛抵达了冰川的最南端。后来,他们又进一步向南迁徙,抵达了中美和南美洲。

所以,美洲是没有人类起源的。在那片土地上出现的第一个人类遗迹,就是真正的人类留下的。 U+jaG9VutI+LlTDEDbuHfQwKIpKr7uYb2Q9kcpxTAGJkbG2dd9krUH+Fd1FQm3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