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美联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任何一个稍微熟悉美国宪法制度和职能的人都会从本质上认定美联储就是一个十足的怪胎。

——赖特·帕特曼

一、接二连三的“银行恐慌”

1873年、1893年和1907年,美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银行恐慌”,危机发生后,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出存款,而银行却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实体经济因此陷入瘫痪。

那么,什么是银行恐慌?又是什么导致银行恐慌发生的呢?

实际上,银行恐慌是因为大家对银行失去信心而引起的。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电影《生活多美好》中,詹姆斯·斯图尔特扮演的银行家所遭遇的问题之一,就是他的银行面临被挤兑的威胁。

其实,关于挤兑很好理解,当人们听到关于银行的某些传言,比如,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并导致其陷入亏损等时,作为储户他们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从银行中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以免在危机出现时亏本甚至血本无归。

很快,挤兑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危机先是从一家银行开始,逐渐蔓延到更多的银行,最终波及股票市场,银行大批倒闭,股市崩盘,最终经济陷入萧条。以上三次银行恐慌无不是沿着这样一条路径开始的,尤其是1907年的金融危机。

1907年,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即将破产的传言不胫而走,流言像流感一样迅速波及纽约的每个角落,惊恐不能自持的市民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各个信托公司门口通宵达旦地排队等候取钱。这时,信托公司“腹背受敌”,前有储户,后有银行,无奈之下,信托公司只好向股市借钱,借款利息一下冲到150%的天价。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几乎陷于停盘状态。

那么,谁能挽救濒临破产的信托公司和一泻千里的股市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央银行,因为它能够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这样一来,信托公司就可以从中央银行提出钱来兑付给储户。只要信托公司的确有偿付能力,那么挤兑就会被平息,恐慌也就会终结。

实际上,当时世界上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央行都在这样做,像英格兰银行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需要了解一个关键人物,一个名叫沃尔特·白芝浩的记者。他作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论断,他指出:“在恐慌时期,中央银行应当大量放款。只要找上门来的人有抵押物,就可以放款给他。中央银行需要持有安全的抵押物,以确保能收回贷款,因此这些抵押必须是优质安全的,否则贷款时就必须进行打折计算。当然,中央银行还应征收惩罚性利率,这样人们才不会利用这种恐慌局势来占便宜。人们愿意支付较高水平的利率,这表明他们确实急需现金。”

按照这种原则,银行恐慌很快便可以平息。关键就在这,因为当时的美国并没有一家中央银行,所以这一切假设都不能成真。

那么,在没有央行的年代,面对这种危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便不得不由私营银行家来扮演。面对1907年来势汹汹的银行危机,政府不得不依赖私人银行家们来制定解决方案。最终,以摩根为首的银行家做出了一个方案,他们建议动用纽约银行业清算中心的存款以增加流动性。这就意味着,美国货币的发行权第一次交到了金融寡头们的手中!因为这个清算中心是由纽约的私人银行家们控制的,而不是国会或者是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第一次实质性地失去了货币发行权,在货币金融领域彻底地被边缘化。

当然,这个结果不是政府想要的和希望的。况且,私人银行组织并不能完全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一方面他们的财力毕竟不能与一个国家相比,另一方面,它们也不具备独立央行所具有的公信力。因为他们私人所有的属性,让公众心存疑虑,害怕它们会为了私利而违背公众利益。

在种种事实面前,美国需要一个中央银行,并且这种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

二、金本位制的“抑制”与“推动”

另外一个呼唤央行的声音来自“金本位制”。从南北战争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直实行的是金本位制。但是在金本位制下,美国的经济和货币政策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些皆来自“金本位制”本身所固有的种种弊端。

那么,什么是金本位制呢?

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货币的价值以黄金的重量来衡量。例如,在20世纪初,根据法律规定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20.67美元。美元与黄金之间重量关系相对固定,这样一来,货币的供应量便被限定,这也有助于确定市场上的价格水平。

众所周知,真正的金本位制会创造出一个自我管理的货币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替代央行的职能。然而,金本位制自身并不完善,它存在着以下这些弊端:

首先,金本位制会导致资源浪费,因为其需要大量的黄金作为支撑。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金本位制消耗的巨大成本之一在于,所有的黄金必须要全部从一处地下开采出来,然后再转存到另一处地下。”

其次,金本位制决定货币供给量,这就限制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来稳定经济的作为空间。比如,由于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供给,央行就不能灵活地调控利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下调利率,在通胀时期提高利率,这样就会导致经济产出和通胀水平的波动性都更大。

第三,在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间,汇率体系就会被固定下来。这就导致一国货币供应量如果发生变化或受到冲击,或是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那么通过金本位制与该国货币相关联的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绑定,如果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不景气时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美国经济,那么中国国内的货币政策最终也会放宽,因为不同国家的同一种货币或固定汇率下的两种货币,其利率必须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中国被美国货币政策“绑架”了。

第四,金本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容易导致投机冲击。比如,当市场对于央行维持金本位制的意愿和承诺失去信心时,货币就会成为投机冲击的目标,结果就是,央行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格兰银行,当初,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投资者对英镑失去了信任,于是就出现了“黄金挤兑潮”,人们纷纷来到银行,希望将手中的英镑兑换为黄金,最终,黄金告罄,迫使英国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最后,在短期情况下,实施金本位制的国家会频繁地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然而从长期来看,如几十年间,物价则是相对稳定的。这对美国而言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面对种种问题,唯一能够将其规避并解决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由其来维持币值和经济的稳定。

三、迟来70多年的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

早在18世纪末,美国就期待有一家中央银行,虽然当时也试图两度建立中央银行,但均遭失败。对此,本·伯南克给出的解释是:“明显可见的利益冲突,一方是农民和大街上的商人,他们认为宽松的信贷政策最有利;另一方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他们作为债权人和债券持有人,偏好‘硬钱’和低通货膨胀政策”。

换言之,美国第一银行、第二银行最终死在了可见的“利益冲突”之下。在此后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再也没有建立一家中央银行,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种“奇迹”。如今,在各种动因推动下,美国的中央银行呼之欲出。

1908年,美国设立了国家货币委员会,由18名国会议员组成,来自罗德岛州的资深议员纳尔逊·奥尔德里奇任主席。到1910年,奥尔德里奇在参议员的位置度过了长达30年的时间,他一贯的作风是,将美国制造业的关税保护问题视为重中之重,但是经历过几次银行挤兑危机,尤其是1907年的金融危机后,他开始改变了想法,他将所有的注意力投向促使美国建立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货币框架体系之上。

于是,《奥尔德里奇计划》诞生,计划的核心便是建议设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国家储备协会,中央银行有权影响金融状况,并为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贷款。

不过,《奥尔德里奇计划》受到议会很多成员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获通过。

1912年,民主党人伍德罗·威尔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的当选险些彻底扼杀《奥尔德里奇计划》和再次提出建立中央银行的设想。最终,威尔逊还是仔细阅读了《奥尔德里奇计划》。他认为,虽然这个计划出自共和党人之手,但其整体框架存在诸多优点。

不久之后,在威尔逊总统的允许和支持下,参议员欧文和众议员格拉斯以《奥尔德里奇计划》为基础,于1913年正式拟定出《联邦储备法案》。《联邦储备法案》中关于美联储的机构设置与《奥尔德里奇计划》中提到的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更强调了美国联邦政府在美联储中的影响。

《奥尔德里奇计划》之所以未获通过,是因为它把美联储完全定性为一个私人机构,而《联邦储备法案》则改变了这一观点,其将美联储定性为联邦政府机构。1913年美国国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该法案,正式宣告美联储成立。

1913年12月25日,《国家》杂志指出,“在获悉参议院准备通过‘联邦储备法案’时,纽约股市开始稳步上涨。”可见,市场对美联储的到来充满期待。

此外,《联邦储备法案》获得通过后发生的种种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托马斯·杰斐逊1791年反对中央银行的每一项宣言,即联邦储备银行的股票认购者已经成立了公司,该公司的股票可能或已经由外国人持有;这些股票将会传承给特定的继承者;不会有被没收或归还的可能;股东将获得对银行业的垄断,这违反了反垄断法;股东有权制定法律,且法律效力高于各州。没有任何州的立法能撤销联邦储备委员会为各私人股东的利益制定法律。该委员会发布的法律涉及利率、货币量、货币价格。法案废除了州立法的特权,也剥夺了其对各州公民的职责。

《纽约时报》则发文称,各联邦储备银行将于1914年8月1日开业,但实际上是在1914年11月16日开始运营的。当时,美联储登记的总资产价值为1.43亿美元,来自于美联储银行向参与认购的各国民银行的股东们出售的股份。

无论如何,1913年是美国金融史上的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美国国会、政府和财政部与美国的货币发行彻底脱掉关系,若非要扯上关系的话,那就是美国财政部是承担货币发行的抵押债务的一方,而美联储是货币发行的一方。

四、美联储的主要架构及运行原则

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分布在美国各地区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这也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一种尝试和改进:他不只在华盛顿建立一家中央银行,还在全美各大主要城市创建了12家联邦储备银行。12个联邦储备区,其中每一个区都有一家联邦储备银行。

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管着整个系统,这种机构安排的价值在于其创建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一个能代表这个国家每个地区人民利益的央行。国家经济各方面的信息也都能汇集到华盛顿。

直至现在,美联储基本上延续了这一架构,这也保证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考虑整个国家所有不同联邦储备银行的意见,再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相关政策。

这也正是美联储作为央行得以存续下去的重要保证,昔日的第一银行、第二银行之所以被迫关闭,皆是因为其集中于美国东北部的费城,这造成很多人误解,认为其主要服务于东北部的一些富豪商人,而不是所有美国人。

如今,美联储在成立时便认真吸取了这个教训。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从而避免了货币政策完全集中在联邦政府手里的情况发生。美联储将12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为非营利机构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能兼顾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心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联邦储备银行与一般的私营组织也不尽相同,比如,其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与联邦储备局共同承担美国中央银行的公共职能。

直到今天,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分别位于波士顿、亚特兰大、纽约、费城、里士满、克利夫兰、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堪萨斯城、圣路易斯、达拉斯以及旧金山。其中,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三座联邦储备银行的资产最为庞大,占到了美联储总资产的一半。在其他的25座大中城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设立了分支机构。

在管理方面,每家联邦储备银行都由9名兼职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每家区域性储备银行都是一个法人机构,拥有自己的董事会。会员银行是美国的私人银行,除国民银行必须是会员银行外,其余银行是否加入完全出自自愿。

美国联邦储备局奉行“独立”和“制衡”的基本原则。

在制衡方面,该局的7名理事(包括主席、副主席在内)都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审议通过,委员的任期长达14年,且原则上不允许连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联储委员经常在任期满之前就自动辞职,并由总统再次提名、参议院批准而获得实际连任。纽约联储主席以及其他4位成员主要由11位州联储主席每年轮流担任一次。对于货币政策的决议,如调高或调低再贴现率,采用合议兼表决制,一人一票,并且为“记名投票”,主席的一票通常投给原本已居多数的一方。

在独立性方面,美联储一向以人事独立与预算独立为人称赞,除理事会之外,另外还设有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较长期的货币决策并依据外汇指导原则、外汇操作之授权作业与外汇操作程序进行外汇操作。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备受汇市关注。

五、美联储的职能及三大“工具”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职能有哪些呢?

美联储是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负责保管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联邦储备券。联邦储备委员会也是制定美国货币政策的首脑机关。具体而言,美联储的基本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即公开市场操作、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贴现率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

第二,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

第三,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

第四,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

第五,任命每个联邦储备银行9名董事中的3名。

第六,批准各个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名的储备银行行长人选。

第七,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利;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

第八,依照《汉弗莱·霍金斯法案》的规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应当向国会提交经济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类似于半年报)。

第九,通过各种出版物向公众公布联邦储备系统及国家经济运行状况详细的统计资料,如通过每月一期的联邦储备系统公告。

第十,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这需要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交预算报告,这则需要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

最后一点,委员会主席还需定时与美国总统及财政部长召开相关的会议,并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并在国际事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总而言之,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决定将关系到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量的多少,以及银根是松还是紧。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与财政政策截然不同,后者主要着眼于政府在预算、税收和公共开支等方面的决定。

那么,美联储是如何实施并运用货币政策的呢?

实际上,美联储主要依赖三个工具来施政。

第一招,规定银行间贷款利率。银行间贷款利率的变动会波及整个经济,要么促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要么加快。不过,调整利率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这也被称作公开市场操作,其由公开市场会议进行,与联邦基金利率直接相关。在议息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投票决定其升降。委员会成员包括华盛顿联邦储备局的7位执行委员,以及5个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共计12票,公开市场会议每年在华盛顿召开8次。

至于利率是升还是降,以及升多少、降多少,那就更为复杂。比如,美联储决定将利率从6%降到5.75%,它实际上是指美联储打算参与公开市场上的买卖活动,以期达到它想要的银行间贷款利率。

第二招,改变储备金数额。比如,将银行储备金的数额从占总存款额的10%降低到9%,这样就会增加1%的货币量。由于这一手段稍显生硬,并不如银行间利率那么容易控制,所以非到必要时美联储一般不会用。

第三招,规定贴现率,这也是美联储能够直接规定的唯一利率。所谓贴现率是指储蓄银行机构直接向美联储借钱时需要支付的利息。贴现率的变动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当前市场出现了紧急情况或者危机。比如1907年的金融危机,如果当时有央行存在,为避免银行大面积倒闭,美联储就可以通过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来借钱给银行机构,而不是向某个私人财团或者银行寻求帮助。也就是说,以贴现率借到的钱往往可以救急,所以非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使用这一窗口。

美联储成立之后,曾在一段时期内运行良好。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咆哮的20年代”,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极度繁荣的一段时期,这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 tb2SN+AMlyjsEH6rc+gtTEjTYGAJ9nBxnv8D5A3Z7i9/tQ47ZYaqo4/0qP+gxN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