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没有美联储时期的美国

在所有试图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地方都要以银行信贷作为重要支持……荷兰、英国强国都是银行业兴盛的国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美国是基本不产金银的国家,因此,建立银行殊为重要。

——汉密尔顿

一、濒临破产的联邦政府催生出央行

提及美元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不过,他更为著名的是作为一位金融专家的存在,以及作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功绩。2006年,汉密尔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五名。

当然只要见过美元就一定见过他,因为最新版10美元纸币正面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后人习惯将他称为“美国金融之父”。

经过独立战争,美国终于告别了被殖民的暗淡时光,不过,新生的联邦政府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战争过后联邦债务累累,另一方面,大陆会议 没有征税权,只有建议权。种种迹象表明,联邦政府最缺的就是“钱”。

显然,通过向各州收税来缓解财务压力根本无法实现,混乱的货币体制,给本来就惨淡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当时大陆券、金银、各个国家的货币均可在美国随意流通,各种货币间的比价起伏不定,比如,大陆券与金银比价波动一日之内可达20%。

经济上的积弊日盛,导致政局的不稳定,新生的联邦政府危在旦夕。

1789年,汉密尔顿临危受命,成为华盛顿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他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共信用报告》的议案,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仿效英格兰银行成立美国的中央银行,并授予央行20年特许证发行美元;二是由联邦政府统一美国国债市场。

汉密尔顿的议案,首先就遭到国务卿杰斐逊的否定,他认为“银行法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使一伙骗子发财,使国家中诚实和勤劳的人受损”。不外乎,杰斐逊的主要支持者来自南部诸州,这些庄园主大多依靠贷款来发展生产,因此对银行并无好感。杰斐逊的反对让汉密尔顿的议案通过率大大降低。

汉密尔顿不得已作出了妥协。当时,纽约作为临时首都最有可能成为美利坚的永久都城,而华盛顿、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都热切期望合众国的永久首都迁入弗吉尼亚州。假若纽约州能够配合,则大事可成。最终,汉密尔顿以此作为交换,让汉密尔顿银行法案获得通过。之后,华盛顿总统立刻签署使之成为法律,随后总统又批准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银行。在往后的日子里,人们更习惯于将其称为“美国第一银行”,它的职责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央行基本一致,股本1000万美元,其中联邦政府股份200万。

换言之,第一银行主要靠向市场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1791年7月4日,美国第一银行股票上市交易。这成了独立日送给国民最好的“礼物”,所有人都争相购买第一银行的股票。当时的报纸这样描述这个独立日:“一些为拯救公众自由甘愿在战争中牺牲、抛弃家财的人惊奇地被放置一旁,大家都投入了这令人诧异和意想不到的事情上了。”

股票发行不到一个月,美国第一银行的股价就突破发行价25美元,一路飙升到325美元。与疯狂的股价相伴而生,市场上也滋生出各种各样的传言:第一银行即将收购纽约银行、纽约百万银行即将和纽约银行合并,几乎所有的银行股价都在狂飙。

虽然汉密尔顿有意打造美国证券市场,但对于这种火爆局面他并没料想到。

二、华尔街上的梧桐树引来无数“金凤凰”

17世纪20年代,纽约的曼哈顿隶属于荷兰殖民者,他们给这个新的领地取了一个名字——新阿姆斯特丹。当时,这些荷兰的开拓者精于商业运作,且具备非常先进的商业思维。显然,纽约这一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被他们认为是实现商业梦想的最佳领地,他们在这里建立起贸易中心,赚到了数不胜数的金钱财富。

这个巨大的商业蛋糕,很容易引起周围其他强者的垂涎,于是,新阿姆斯特丹的首席长官彼得·斯度文森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情况。他注意到新阿姆斯特丹三面环海,只有北面和新英格兰相连接,彼得·斯度文森预测一旦与其发起纷争,新英格兰的军队很可能会从北面的陆地上发起攻击。因此,他认为,在北面修建高墙工事势在必行。

实际上,斯度文森的预测完全失策,当时英国人的海军已经非常强大,没必要绕个弯子来实施登陆作战,最终,凭借强大的海上武力,英国人打垮了荷兰人,从此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英文意思是“新约克”。之所以叫“新约克”,是因为英国人把新阿姆斯特丹作为一份生日礼物,送给了当时英国约克郡的公爵詹姆士。

斯度文森修建的高墙没有派上用场,32年后,这里被规划。一群测量人员沿着这排木墙画下了白线,打算在这里建设街道并给这条还不存在的街道取了名字——Wall Street(华尔街)。此后,华尔街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00多年后,即1792年5月17日,它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使命。

随着美国证券市场的火爆,一批经纪人开始租用固定交易场所交易股票。1792年3月21日,24家股票经纪人在华尔街68号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一份协议,史称《梧桐树协议》 ,约定每日在梧桐树下聚会从事证券交易,并制定了交易佣金的最低标准及其他交易条款。这也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开端,1792年5月17日这一天也因而被认为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日。

人们认为《梧桐树协议》是美国金融业排除政府影响并进行行业自律的开始。

1817年3月8日,华尔街现代老板俱乐部联盟会员,又在《梧桐树协议》的基础上草拟出了《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条例》。1863年,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865年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曾经的梧桐树被天雷击中死去,不过,由它而生的纽约证券交易却兴盛下去,“梧桐树”也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代称和符号,直到今天,《经济学人》的金融专栏仍名为“梧桐树专栏”。

更为深远的影响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梧桐树协议》中的“联盟与合作”规则,仍被世界各国视为应对危机的不二法则。

三、死于“杰斐逊主义”的美国第一、第二银行

独立战争后,联邦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于1775年5月10日在马萨诸塞州举行会谈,并于6月22日批准发行了总价值为200万美元的一种可兑换西班牙银元的纸币,称为大陆币。但不久便出现了伪钞,导致它的价值大打折扣,人们甚至将不值钱的东西称为“还不如一个大陆币”。除大陆会议授权发行的票据之外,还有各殖民地单独发行的票据。显而易见,多头发行、缺乏管理的后果就是,票据交易混乱不堪、通货膨胀以及金银退出流通领域。

为了制止并缓解这种局面,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货币单位为“美元”,而且美元的划分必须遵循十进制原则。先前已了解到法国十进制优势的托马斯·杰斐逊坚持要求加入这一条款。1786年8月,国会再次通过一项决议,规定1美元的1/100为1美分,1/10为1角。以格令计,金银比率为1∶15.253。

美元出世后最迫切的就是发行。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银行,即美国第一银行开业,它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发行美元。作为当时最大的金融机构,美国第一银行也是唯一允许跨州运营的银行,美国财政部的账户就设在该银行。

虽然作为央行的功能还不健全,但是它也逐渐形成了地方垄断权,比如,对于未按规定向它支付一定数量黄金或白银的银行,第一银行有权拒绝接收它们的票据,以此来维持货币存量和贵金属供应之间的关系。

这种权威性令各地方银行感到不悦。

1810年,眼看美国第一银行为期20年的特许证即将到期,却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嫌弃,它们抱怨美国第一银行在拒收非铸币支付的银行票据方面缺乏警惕,容易受政治人物或其股东中银行投资者的影响。

尤其是杰斐逊,他更是将第一银行的存在视为是一种错误。他表示,第一银行带来的只有疯狂、贪婪、混乱,汉密尔顿不过是在为一群赌徒撑腰……因此,杰斐逊不惜揪出宪法这根“大棒”,喝止了国会为第一银行发放许可证的行为,最终,美国第一银行收摊关门。

在这过程中,杰斐逊主义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对于经济来说,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由于解除了各州立银行在发行票据方面的限制,之后几年,它们大肆发行纸币,贷款业务一片兴盛,这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以及不可避免的大崩溃。1816年,愈发不可收拾的通货紧缩,促使国会反省自己之前的做法,他们立即要求麦迪逊总统重建美利坚合众国银行,它被称为美国第二银行,其许可证同样为期20年。

第二银行与华尔街的亲密关系有增无减,其除了威胁州立银行,就是贷款给股票炒家,甚至直接参与股票炒作。在第二银行的助推下,华尔街证券市场又迎来一次大牛市,在这一波牛市中,运河概念股被炒得火热。这期间,浑水摸鱼者、欺骗者大行其道,打着修运河的旗号,却干着与运河毫不相干的勾当。

时任第二银行行长的比德尔自以为在银行特许证到期前,拿到延长期限的特许权应该问题不大。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时任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作为一个田纳西州人,始终坚持着日益过时的杰斐逊的农业共和国理想。在他眼中,美国第二银行直接打造出了一个以银行家和工业家组成的精英圈子,这直接导致美国东北部地区超越南部和西部地区。因此,杰克逊总统果断否决了国会延长第二银行特许权的提议,理由是:第二银行将国家财力集中于一个机构,将贷款集中于东部工商业涉嫌违宪。

1836年3月,美国第二银行走上了与第一银行相同的命运,以关门告终。此后的几十年,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央银行。

四、永久的威胁:1863年《国家银行法》

南北战争 爆发后,林肯为了获得大量资金用于战争,他授权财政部发行了“美国政府券”,又称绿币。1862年2月通过的《法币法案》授权财政部发行1.5亿绿币,随后分别在1862年7月和1863年3月,再度授权财政部发行1.5亿绿币。在内战期间,美国总共发行了4.5亿绿币。

普通人和工商业者对绿币的发行普遍持欢迎态度,而银行家们对此却深恶痛绝。在一百多年后,仍有人向美国财政部提出绿币的问题,他们质疑:“林肯发行的4亿5千万美元的新币到底节省了多少利息?”财政部对此十分谨慎,他们花了几周时间,经过反复计算,给出的答案是:“林肯发行美国政府自己的货币,一共为美国政府节省了40亿美元的利息。”

而美国政府省下钱,就说明银行家们没有挣到钱,这也成了问题的关键。

为此,南北战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不得不说,这样的结论令人吃惊,但却是事实。当战争打到1863年,林肯需要更多的绿币去赢得战争,这就需要国会批准他第三次发行绿币,而那些精明的银行家议员个个都精于算计,他们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无奈之下,林肯做出了重要的妥协,签署了1863年《国家银行法》。

《国家银行法》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各家银行将获得发行美国货币的权利,它们以美国政府债券作为发行银行券的储备金,实际上将美国的货币发行和政府债务紧紧捆绑在一起,结果是,美国政府不得不永远债务缠身。

关于这一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这样说:“在内战结束以后的许多年里,联邦政府财政每年都获得了大量盈余。但是,它却无法还清它的债务,清偿发售出的政府债券,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没有债券去做国家货币的抵押。还清债务就等于摧毁了货币流通。”

或许普通人无法理解,不过,美国的债务却没有停止过增长,到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共欠下8.6万亿美元的债务。如果将其换算一下,就是平均每一个四口之家,要摊上11.2万美元的国债,而且国债总额正以每秒2万美元的速度增长。美国联邦政府对国债利息的支出仅次于健康医疗和国防的支出。

精于算计的银行家终于得逞,他们可以安然地享用国债利息。

当然,林肯并不是不懂得经济和货币,只是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得不作出了权宜的妥协。他本来想在1865年获得连任之后,首当其冲就把《国家银行法案》废除,结果却是令人唏嘘的,他在大选获胜之后仅41天就被刺杀。

五、国际银行家全力绞杀美国经济

林肯走了,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对此,银行家们则拍手称快,并且他们不忘将林肯的绿币“斩草除根”。1866年4月12日,国会通过了《紧缩法案》,计划召回所有流通中的绿币,并兑换成金币,然后彻底终结绿币的流通。

1873年,《硬币法案》又获通过,史称“1873年恶法”,其主旨就是将银币从货币流通中彻底清除,确立金币在货币中绝对主宰地位。制造这一法案的欧内斯特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心花怒放地说:“我1872年冬去了一趟美国,确保了废除银币的硬币法案的通过。我所代表的是英格兰银行董事们的利益。到1873年,金币成为了唯一的金属货币。”

《紧缩法案》和《硬币法案》的相继出台,直接导致美国1873年至1879年的经济大衰退,短短三年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30%,美国人民无比愤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希望回到林肯绿币和银币共同构成货币的时代。

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白银委员会、绿币党等组织,他们共同的宗旨就是,希望美国恢复银币和金币双轨制,绿币重新获得发行权。美国白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黑暗的中世纪时代正是由于货币短缺和价格下降所造成。没有货币,文明就不可能发生,货币供应减少,文明必将消亡。在罗马的基督徒时代,帝国共有相当于18亿美元的金属货币流通,到了15世纪末,(欧洲的)金属货币流通量只剩下了2亿美元。历史表明,没有任何灾难性的变化能够与从罗马帝国坠入黑暗的中世纪相比。”

对此,银行家则给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美国银行家协会在给会员的公开信中指出:“我们建议你们竭尽全力去支持著名的日报和周刊,特别是农业和宗教方面的媒体,坚决反对政府发行绿币,你们要停止资助那些不愿表示反对政府发行绿币的候选人。废除银行发行国家货币或恢复政府发行绿币都将使(国家)能够向人民提供货币,这将严重损害我们作为银行家和放贷者的利益。立刻去约见你们地区的国会议员,要求他们保护我们的利益,这样我们就能够控制立法。”

在一片萧条和针锋相对的局面下,詹姆斯·加菲尔德走上总统之位,他明确地把握了问题的要害,并说:“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谁控制着货币供应,谁就是所有工业和商业的绝对主人。当你明白整个(货币)系统非常容易地由极少数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控制时,你就不用别人告诉你通货膨胀和紧缩的根源了。”

显然,这话让银行家们听起来格外刺耳,于是,几个星期后,加菲尔德总统就被另一个“精神病患者”查尔斯·吉托于1881年7月2日行刺,于1881年9月19日去世。

19世纪中叶,国际银行家及其在美国的代表,用“神圣的金权逐步瓦解了神圣的民权”,他们在与美国民选政府关于货币发行权的殊死搏斗中占了上风。在这一时期,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诺曼底登陆的第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

货币战争的硝烟远比真枪实弹的战争硝烟弥漫得更持久、更浓烈。 UyojrSX+/9JSC+npvpCJpXEf6EoprzxG4C7JKw8I7t+ifulrO7MSyfjl3Hthtz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