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被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拽进历史

那时,新大陆、澳洲等地已被西洋人占有。这时,全球才结为一个共同的贸易网,台湾进入世界性的文化交流网络。

今天是这一系列的第一讲,是关于台湾近代的发展。由于所有的发展都有前因后果,其根源可以埋藏得很深,所以这一讲我们先谈谈台湾的起源。

“美丽岛”台湾的传说

话说当年(1957)我第一次离开台湾,赴美求学。船从基隆出海,已经是下午了,绕航过台湾的东北角,然后往东南方向行驶。那整个下午,我一直在瞭望台湾岛,船渐行渐远,到了一定距离之后,台湾岛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岛,而像一个翡翠的盆景:苍翠的山林,起伏的轮廓。渐渐地,台湾岛从翠绿变成苍色,再从苍色变成墨色,后边衬着的是落日余晖,一圈光环照在山上。当时,我就感觉,哦,这就是葡萄牙人叫她“福尔摩莎”的原因。人在岛内,无法想象葡萄牙人第一次看到这岛屿的印象,只有在远距离,看到那一个大岛成为海上盆景,像翡翠玉雕的时候,才知道“美丽岛”(Formosa)三个字,为什么是那些葡萄牙水手见到台湾岛时的反应。

1570年葡萄牙人绘制的亚洲地图。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绘出台湾的一张图。葡萄牙人是最早发现台湾的西方人,他们将这座岛屿命名为“福尔摩莎”。

台湾岛在中国的沿海,自古到今都存在。台湾逐步进入历史,可以从南宋活跃的海外贸易开始追溯。南宋王朝将这些沿海地区和远近岛屿,次第纳入中国的文化圈,成为中华民族汉人开拓的东南疆土。但是,台湾岛正式进入中国历史,却是在16世纪。它进入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进入了世界历史。葡萄牙人走过台湾外海的时候,正是世界大航海兴起的时代。欧洲人本来的企图是寻找东亚古老的国家,求取广大的市场,也求取东亚国家的货币和资源。他们无意中发现了美洲,也找到了东西之间的航道。16世纪,台湾正是在这一跨洋航道上进入世界史,也在中国与西方接触的场合,成为中国海洋史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地理上看,台湾岛和大陆的距离并没改变。距今七万年以前,台湾岛是东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北端经由浙江外海的列岛把台湾连接在东亚大陆上。今天的台湾海峡,在当时其实是一个海湾。七万年前,海平面上升,那一连接的部分断了,于是台湾成为被海峡隔离的一个大岛。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记载说,在东方某个岛屿上有人居住;也有记载说,远征的船队到达了一个大岛。历史学家们认为,从东汉到宋朝,这些有限的记载,所指的就是台湾。

西洋海盗与东方倭寇猖獗的东亚沿海

台湾紧密地和大陆历史联系在一起,应是从16世纪开始的,如前所述,就是在西洋人进入东方,开拓市场和寻求资源的时候,葡萄牙人首先在东方活动,取得了澳门,也在日本取得了贸易据点。荷兰人后来居上,成为在东亚地区活动的主要势力。在这个时候,中国历史上记载了不少所谓“倭寇”的活动。直到今天的教科书上,都认为倭寇就是日本的海盗。倭寇的崛起,是和葡萄牙人进入东南亚同步发生的。中国史书上的记载,称西洋人为“红毛番”,称日本人为“倭寇”。在明朝下半期发生的这些事情,都应当被看作全球性海上活动的一部分。

西方势力东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海上贸易和海上掠夺。那时候的日本,正处于锁国 时期,日本的官方政策不许民间百姓擅自出海。在中国的明朝初期,曾经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在永乐以后,明朝的官方并没有再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海上活动。东亚的两个大的国家——日本和中国,就官方政策而言,都没有正式的海上活动。但是,这个时候,因西洋人在东方的活动,民间出现了一些海上活动集团。在日本,九州岛的地方诸侯参与了海上活动;在中国,却是许多私人资本投入海上贸易。

如前所述,明代初期,曾经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虽然后来政府不再从事海上活动,但造船的技术、海上航行的知识,还保留在民间——那是唐、宋、元三朝逐渐累积的科学知识。其实,唐、宋、元以来,南海诸国沿着马来西亚半岛的海岸,和中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在民间并没有中断。只是西洋人到东方之后,民间海上活动又受到了新的刺激,变得更为活跃。虽然官方不允许百姓私自下海,但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投资,从海上的国际贸易中牟取厚利。

这些没有得到国家许可而在海上活动的船队,并不单纯来自某一个国家。这些专业的海上活动分子,纵横捭阖,既合作又竞争。中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都有和海上集团合作的商人,他们提供外销商品,也接纳运来的货物,这种海上贸易,因此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官私记录上常常提到,明朝称为“倭寇”的集团之中,夹杂了许多成分,也常常牵涉西洋海上力量。“倭寇”这个名词,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集团的总称,他们分分合合,没有一定的归属,组织上并不严密。中国沿海有许多小商贩,可能利用渔船,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转运给海上的贸易集团。中国的富人,譬如安徽的徽商,富有资金,也会投资造船,雇用专人参与海上的贸易。

从16世纪开始,中国东南沿海,一时之间,忽然热闹起来,西洋、东洋和中国的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彼此合作,也互相争斗。一些民间海上集团上岸后,平时进行不经官方许可的贸易,但需要供应的时候,也许就以强盗的手段,掠夺当地的商户和粮食。这些亦商亦盗的海上团体,引发了中国官方的镇压和清剿。戚继光、俞大猷这些人物,都在平定倭寇上立了大功。

作为海上集团活动据点的台湾

国际海上集团必须建立基地。澳门就是葡萄牙人以半借半占的形式从中国取得的海港。中国民间的海上集团,也会建立活动的基地。例如,在浙江宁波附近的双屿——一个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海港,曾经有过海上集团的基地,有码头、街市、仓库,甚至还有教堂。16世纪海上活动的主要人物有王直、徐海、许氏兄弟,这些人物都在双屿活动过。后来,双屿的存在,引起了中国官方的注意,于是胡宗宪 发动大量渔船,协助官兵踩平了双屿。双屿的存在,是因为见于史乘,我们才知道那些细节。

台湾安平古堡版画。安平古堡古称“奥伦治城”(Orange)、“热兰遮城”(Zeelandia)、“安平城”“台湾城”,最早建于1624年,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来,先后成为荷兰人统治台湾的中枢,以及郑氏王朝三代的宅邸。

其实,在那个时候,许多沿海小岛都有海上集团在活动。台湾的南北两端都有过这种基地。我们知道得比较清楚的,就是荷兰人曾在今天的台南和高雄地区,建立了一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据点。他们的城堡,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在基隆,西班牙人也曾经建立据点,只是没持续多久就被荷兰人驱逐走了。

中国的海上活动集团之中,颜思齐 的集团也曾经在嘉义的海边建立了一个休息的补给据点。据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经是颜氏的部下,他们不仅在那里取得淡水、在那里停泊,而且还从福建招募壮丁,运送耕牛,开垦农田,生产自己的粮食。

这些历史事件说明,台湾在这个非常活跃的海商活动时期,在纷纷扰扰的海战之中,进入了中国的历史。荷兰人本来想要夺取澎湖作为基地,但被中国的驻军挡住了。中国驻军将领派遣翻译告诉荷兰人,在不远之处,有一个叫作“大员 ”的地方,那里已经有人居住,从事种种海上活动,“你们可以在那里停泊休息,不必到澎湖来骚扰”。

这个担任翻译的人员名叫何斌,可能既能说西方语言,也通晓台湾南部少数民族的语言。他自己在大员就有住所,也有相当的海上活动。也就是这位何斌,后来带领郑成功的舰队,进入台南的鹿耳门,从荷兰人手上夺回了台湾。可见,荷兰人到达台湾大员,也就是今天的安平古堡一带时,中国的海上活动团体已经在那里居住,并形成聚落。荷兰人在那里建设基地,将台湾拉入了西洋人的海上活动之中。

那一个时期,活跃的大航道、海上贸易圈和探险的工作,正是今天我们所谓完成全球化的最后一步。那时,新大陆、澳洲等地已被西洋人占有。这时,全球才结为一个共同的贸易网,台湾进入世界性的文化交流网络。

台湾和大陆关系疏远的原因

当然,我们立刻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台湾离大陆如此近,而二者之间居然没有非常紧密而持续的关系?这个问题,有许多人寻求答案。有人说,因为台湾海峡的水流速度太快,不容易横渡;也有人说,中国的船不利于沿海航行。但这些在今天看来都不是理由。

我在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从考古学上来看,几千年来,一直到16世纪,台湾岛上的人口都不多。台湾地形复杂,丛林、湖沼、河川、山林、山谷和台地,将台湾割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加上台湾是亚热带气候,岛上树木生长非常迅速,榛莽遍地,不容易开辟道路,所以在考古学上呈现的现象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都显得相当独立,并没有明确可以整理的承袭关系或是融合的现象。

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台湾

关于台湾,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603年陈第的《东番记》,全文一千四百余字,应当算是短文。和一百年后康熙年间郁永河 的《裨海纪游》相比,《东番记》算是非常短的著作,但其记录的内容却非常扼要。陈第跟着澎湖的水师将领在1602年追逐倭寇,追到了台湾,在大员登陆。因此,他有机会目睹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他的记载是从今天嘉义的布袋开始的,显然,布袋就是他们登陆的第一站。从嘉义往南,一直说到今天高雄的旗津、屏东的东港,然后又追溯到台南,最后提到的是台北的淡水河八里。他认为这些地方有数十个聚落,这些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居住点。据他描述,每一个居民点或每一个社,人口最多不过千把人,没有酋长,谁家的人丁多,谁家就是当地的领袖。

这些聚落各有名称,语言也并不完全一样。他们没有文字,也不知道天文历法,连年代都记不清楚。

当时台湾土著的农业,还是粗放的刀耕火种。放火烧了植被,然后耕种,收割也只是用手来撸稻穗。陈第不知道他们在种植小米,他只提到少数民族种植稻米。可是,他居然提到了番薯。番薯原生地是美洲新大陆,大洋航道开通之后,番薯才逐渐跟着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足迹,传到东方来。因此,当地人取得这种新大陆的植物,应当是比刚才所说的海上活动更早。台湾当地人用原始耕种方式,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除农耕之外,他们也打猎。台湾当时有很多水鹿,这是他们相当重要的肉食来源。他们也有薏仁、小豆、胡麻、大豆……这些都是和中国其他沿海地区一样生产的农作物。

台湾泰雅人男子。17世纪意大利印制的以台湾当地人为主题的图片。当时台湾的农业,还是粗放的刀耕火种。农耕之外,他们也打猎。

据陈第的记载,当时台湾的少数民族曾经和倭寇有过严重的冲突,他们被倭寇打败了,不得不躲到深山里面去。陈第曾经跟随中国水师追逐倭寇,登陆驱逐敌人。为此,少数民族的领袖带了许多礼物向他们致谢。他同时还提到,有些漳州、泉州等处的老百姓,因为经常来往于台湾和大陆,已经懂得台湾当地人的语言。他们带来陶瓷、纺织品、盐、铁,与其交换鹿皮、鹿角等当地物产。

他所描述的海外伊甸园,没有很复杂的组织,也没有太大的生产能力,人们过着相当自然而简单的生活。这样一个岛屿,总人口也不过十几二十万,无法构成一个广大的市场,因此不会吸引很多大陆人去贸易。他们的物产非常有限,能够用来贸易的商品,也不过就是些鹿角、鹿皮,可能还有树藤和樟脑。这个既不能提供资源,又不具备交易市场的岛屿,当然就不会吸引大陆的商贩经常往来了。东亚沿海的洋流往南流,沿着南海,经过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文莱和菲律宾等地,一直到马六甲。这一路上有足够的南方居民和南方聚落、足够的资源和商机。南方的香料、珠宝、玉石,都是贵重的商品。既然往南的道路是有利可图的商道,大陆的商人就犯不着跨过黑水洋到台湾寻找微小的利润了。

台湾的宿命:本土的、中国的、世界的

台湾进入中国历史文献的时间段晚,并不表示大陆沿海的老百姓不知道台湾,只是说,台湾当时的资源和人口,并不足以吸引大陆人和台湾进行经常性的贸易。实际上,在1603年利玛窦绘制的地图上,已经有台湾岛屿的形象,但并没有给它取名,它只是作为一个岛屿被放在大琉球的南方——大琉球就是今天的琉球。这个地图上的记录充分说明,大陆沿海居民很清楚有这个岛屿,甚至也有人在那里进出。当时台湾不是不为大陆人所知,而是中国的官方记录中,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海岛。

1640年荷兰占领台湾岛时绘制的地图。此时的台湾岛并非不为大陆人所知,而是在中国的官方记录中,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海岛。

陈第到台湾约一百年之后的康熙时代出了本《裨海纪游》。该书作者郁永河笔下的台湾,和《东番记》所记载的台湾相差不远。郁永河从台南登岸,从台北出海,回到福建。这一段道路的艰苦,聚落的分散,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包括河川、沙丘、湖泊和繁密的树林、竹丛……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即使台湾已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跟大陆的关系也更紧密了,但台湾能够提供的贸易商机仍然不大。台湾除了南部有较多的聚落,北部和中部都只有几个州县据点。同时,台湾在大洋航道上的国际商贸地位也始终存在,汉人移民开发台湾,其生产的物资,不少就是以外销为主的。 gMxRRnh9152+1+2j1MFnn6qkzwbVSYEa3Lm5A6xhMBfcwOYXZA9hsS4MM+rLdqj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