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血脉为基础的封建秩序

让我们试着从中国文字演进变化的过程,将这套逻辑说得更清楚些。

中国文字最早是作为一种宗教性的神秘符号出现的。商朝时,文字是商人发明、独占的权力工具,用来传达、记录和天上祖宗神灵之间的沟通讯息。其运作类似于“三太子扶乩”时在沙盘上写下的符号,或是道教里的灵符。那样的人为记号,一般人都看不懂,只有极少数人声称他们可以从中解读出神秘意志的告示,甚至可以借由这套符号和虚无飘渺的异界沟通,让异界的力量为我所用,趋吉避凶。

商周之际,统治的模式有了巨大的转变。周人学习、套用了商人发明的文字符号,却明确抛弃了商人那种“神道设教”装神弄鬼的思想,给了文字不同的用途。在周人手中,文字和青铜器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抗拒时间、抗拒遗忘、抗拒变质的效果。用文字写下来,刻铸在不坏不朽的青铜器上,那么这件事就被明确地固定下来了。

周人“翦商”,取代商人原有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彻底改变了统治的安排方式。他们用封建原则取代了原本的“共主”架构。封建的基础,是亲族、宗族关系,将源于父母兄弟亲戚的人情互动,推扩出去,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组织。领有这块封地的人,是天子的弟弟,这个国也就必须对天子负担和弟弟一样的礼仪与行为责任。这个国君是那个国君的侄子,那么两国之间,也就自然形成了叔侄关系。

所以封建秩序的根本与开端,是确认彼此之间的亲族关系。而亲族关系很容易随时间、随世代延递而变得不确定。你当然知道你的兄弟是谁,但对堂兄弟,也就是叔伯兄弟,你就不见得都能够记得明白、认得清楚了。更不要说到第三代、第四代,家族开枝散叶出去,彼此关系要如何一一记得、一一遵守了。更何况,周人亲族开枝散叶和他们的封建开拓同时进行,周公子孙被封到离中央千里外的东方,召公子孙则封到离中央千里外的北方,几十年、上百年之后,谁还认识谁啊?

因而,周代封建竟然能够维持几百年,国与国仍然基本按照亲族关系保留彼此地位与权力义务,一是靠复杂严密的礼仪,二就是靠文字。而且复杂严密的礼仪,往往也要靠文字才能代代完整传留下来。

周初有一套特别的安排,叫做昭穆制。这是出于协助记忆亲族关系的一种设计。简单说,就是将单数代和偶数代分别开来。在宗庙祭礼上分成左右两边。一、三、五、七……代在一起,二、四、六、八……代在一起。一边叫昭,另一边叫穆。如此一来,就将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减半划分。你知道你属昭,遇到同样属昭的,就知道两个人要么同代,要么差两代。若是遇到属穆的,就知道他要么高你一代,要么低你一代。在辨识记忆上,排除掉一半错误的可能性,上一代下一代的年岁差异,很容易混淆,很多人会有年纪比你小的阿姨、叔叔,但相对比较不容易有和你年纪相当的姨婆、叔公吧?

这是很聪明的设计,而且符合隔代彼此亲近的人性习惯。做爸爸的经常会在管教上和子女关系紧张起冲突,做祖父的,相对就会对孙儿比较宽容。所以昭代与穆代之间存在对抗、竞争气氛,而昭代、穆代内部却是和谐和乐的。

从昭穆制我们看得出来:避免亲族淆乱,确认彼此关系,在周人生活中极其重要。即使有了昭穆制,只要时间拉得更长些,还是难以避免产生错乱。

还好,周人手上拥有一项比昭穆制更好用、更有效的工具来避免错乱,那就是文字。可以用文字记下每个亲族成员的辈份位置,那就构成了源远流长,传了两千多年的族谱。不只如此,更好的还能用文字记下不同亲族辈份位置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与礼仪,让彼此的行为规范,也能不受时间侵蚀改变。倒过来,又以日常礼仪规范加强对于亲族关系的认同。

封建制起于自然的人际亲属关系,然而要能维持封建制几百年之久,绝对不可能单靠自然亲属感情,需要很多的人为设计与努力。对周人而言,亲属关系同时就是政治关系,亲属关系破裂失序,必然带来政治关系上的破裂失序。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RiZDC3MTRri+pcx6QOYuY7odIvT4I1fkDnrf1ZveFc54gnDyjMakhcwjHREaFR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