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易经》的地位
世界上最智慧的书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大海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朵奇葩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它就是《易经》,后人称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最具智慧的三本书

中外很多学者一致认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一是中国的《易经》,二是印度的《吠陀》,三是欧洲的《圣经》。这三本书中,《吠陀》和《圣经》都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神秘性远超《吠陀》和《圣经》。

《易经》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医家、法家、杂家等无不将《易经》思想收纳于其理论、思想之中。所以说,《易经》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所有文化之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枢纽。

在商周之际,《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注述而由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自此开始,《易经》一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等诸子百家,还是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都要论及《易经》。汉朝时期,汉武帝将《易经》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从此以后,《易经》一直是儒家必修的首要经典。

人类历史上最具智慧的三本书

在人类历史上,公认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吠陀》和《圣经》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人类的少年哲学”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正如欧洲哲学权威荣格所说:“谈到世界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相传六千年之久,亘古常新,依然具有价值,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以无所不包的终极原理来统摄万物。通过对《易经》的研究,不但可以穷究天人之理、通晓古今之变,还可以学到基本的处世法则,对指导人生有重大意义。

从起源上看,作为群经之首、万象之源的《易经》是一本卜筮之书。卜筮可以推知过去,也可以遥测未来,但多被用来预测未来。《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在于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因此有人称之为“人类的少年哲学”:上古时期的农牧渔猎是《易经》的经济基础;浑然一体、尚未分化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是它的文化背景;漫长的追求权利的奴隶社会是它形成时期的政治状况;用通俗简单的感性知识进行的哲学思辨则是它得以形成的根本。它是人类少年时代的智慧结晶,并非遥不可及、不可卒读的天书。

“周易”的含义

简单来说,《易经》一般又称《周易》。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经》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物,卦爻的含义必然具有极其广泛的普适性。也有人认为,“周”特指周朝,是年代的意思。对“易”字的解释则更多,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易”这个字是把“日”、“月”两个字重叠而来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易是飞鸟的形象;易是蜥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这就是易——变化。今天的学者们大多认为“易”一词包含三种内容:

简易: “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用这个模式来说明。

变易: “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万物都在变化,变化非常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易经》就提供了一个寻找变化中的规律的理论。

不易: “易”虽讲变化,但大道是永恒的,变化之道是不变的,人们学习《易经》后可以运用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研究《易经》的思想家

《易经》自产生之日起,其智慧就像血液一样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易经》不仅旁及天文、地理、兵法、哲学、数学、医学,并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几千年历史中,研究《易经》而卓有成就的人都是经邦济世的大人物。他们或为圣贤、帝王,或为名相、名将,或为名医、高僧,或为诗人、思想家,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易经》对后世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根,它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对文字、儒学、道教、中医、术数、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现代科学的各个分支中也都能找到《易经》的身影。

武术与《易经》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与养生艺术的完美融合,它是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依据《易经》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法综合而成的一种拳术,其中包含阴阳动静之道。

DNA与《易经》

1984年,中国学者秦新华最先提出遗传密码与六十四卦的吻合关系。1988年,学者杨雨善进一步证明基因的64个密码与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有一一对应关系。

计算机与《易经》

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八卦与数学中的八阶矩阵有关,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63这64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制数形。他提出二进制运算法则,促进了计算机的产生。

中医与《易经》

易学阐述阴阳变化之理,中医研究人体阴阳消长的机制,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所以又称“医易同源”。

《易经》思想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熟于周文王、姜尚、周公、老子和孔子,发扬光大于张良、董仲舒、东方朔、孔安国、司马迁、孟喜、焦延寿、京房、费直。

在他们之后,精通《易经》的名人非常多,如刘向、刘歆、虞翻、诸葛亮、陆绩、王肃、管辂、阮籍、王弼、何晏、郭璞、干宝、韩康伯、孔颖达、一行、李通玄、孙思邈、李虚中、陈抟、徐子平、欧阳修、刘牧、周敦颐、程颐、朱熹、邵雍、朱升、梁寅、刘伯温、黄宗义、方以智、沈孝瞻、顾炎武、陈梦雷、王夫之、全祖望、尚秉和……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对《易经》推崇备至。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科学家钱学森把《易经》称为“科学的经典”。外国人也对《易经》赞赏有加,如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在其自传中,黑格尔还承认他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得自《易经》的启发……

近现代有很多受易理启示而获得诺贝尔奖者:德国的汉森堡,其论文是《测不准原理》;丹麦的玻尔教授,其论文是《相生相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徽章,在选择徽章标志时他选用了《易经》太极图,并在庆贺会上以太级八卦纪念章赠人;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的论文《不对等定律》也获得诺贝尔奖,他们自称这个发现得益于《易经》的启示。

此外,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后来为计算机所用)得益于《易经》八卦的启示。在商业界,丰田、三星的创始人也从《易经》中受到很大启发。《易经》对生物学、社会学、天文学等现代科学的贡献早已被国内外科学界和文化界首肯。可见,《易经》对世界的影响是何等的广泛而深远!

然而,《易经》文字古奥,注疏众多,异说纷纭,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书籍作引导,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将《易经》中晦涩的道理通俗地表达出来,正是本书的目的。

“周易”的含义

“周易”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古今学者提出多种说法,下面是常见的说法。

“周易”两个字无论怎么解释,其根本都是在讲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qChNYfUHyRI8/7YpKeikA2I5TtX8WVRzXF+0XEjtB79BcblEzhVxH8K8tcAWvkZ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