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汉化”辅导班

不汉化,哪儿来回哪儿去

公元439年,鲜卑族 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是游牧民族,当时比较落后,而被他们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出现了。

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这是因为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马弯刀,你靠这个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诗云,这个你就不行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蒙古人当年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还找得着吗?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吗?野蛮能战胜文明吗?希特勒帝国怎么样?日本帝国怎么样?它们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用暴力征服世界,最终却无一例外地灭亡了。从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到希特勒的灭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暴力啥用没有,啥也解决不了。拿破仑帝国十年,希特勒帝国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干什么?整天灭这个灭那个,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得靠文化的认同。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摆在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所以为什么无百年之运,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还有你吗?现在还有几个满族人会说满语、认识满文?满语、满文要不是国家特意保留下来,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样,变成一种死文字了。连溥仪都不会说,溥仪英语很棒,老师庄士敦是英国人。他会说英语,但他不会说满语,本民族的语言他都忘了。清朝为什么能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因为汉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当时中国北方常年战乱,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政府给农民分配土地。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土地私有,政府拿什么分配给农民呢?只能是无主荒田,原来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国家只有在大的战乱之后才能给农民分地。一般的乱还不行,得乱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减少。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方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布了均田令,给农民分地。分地后,你不光种地,你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所谓的租调制。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种麻的就交麻布,种桑的就得交丝绸。甭管是交租或者调,必须从事农业。鲜卑人也得从事农业,因为国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现在给你分配土地,逼着你进行农业生产,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汉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长制,促进了农业和汉化政策。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 。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魏孝文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祐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 说,三长制看起来很好,实际上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祐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第三,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我们知道,古代的战争跟你国家先进与否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一个是战争成本,一个是战争欲望。战争成本低敢打,战争欲望强烈能打胜仗。

北魏爱打仗。北魏为什么爱打仗?官员没有俸禄,你想挣钱靠什么?出去打仗,抢下战利品是你的;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马上民族嘛。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你一发工资,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险,我也能挣着钱,我疯了还天天出去打仗?打仗难免阵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着我,我干吗老干这事?所以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了,越来越平和了。包括后来辽、金这些民族都是这样,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原来很爱打仗,后来为什么不爱打仗了?有工资挣了,用不着了。

第四,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家“兴自北土”,国家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我们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啊只适合打仗,穷乡僻壤什么都不产(今天知道有煤,那会儿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来也不能吃)。北边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柔然,这个民族太强大了,北魏打不过。柔然后来被突厥打败,西迁到了欧洲,就是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这个地方要改变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地方鲜卑的旧势力太强大。怎么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朕为什么要迁都,因为平城这个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而“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所在,周秦汉唐十一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五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洛阳是九朝古都,当然后面那几个就没有什么太能提得起穿得上了,包括五代十国的后唐也在这儿建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去中原。他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国的正统,所以我要迁都。

大臣们反对,不行!平城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当年太武皇帝定都于此,你说迁就迁,祖宗同意吗?皇上一看,我要愣迁,就把这些大臣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论辈分都是我叔叔、大爷。怎么办?好吧,我们不迁都了。南伐刘宋,我们要打仗。刘宋,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宋,不是赵匡胤的赵宋,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北魏20万大军南下,征讨刘宋。各位叔叔、大爷,老诚谋国、忠勇过人,都跟着我去。叔叔、大爷们就都跟着去了。遇到恶劣天气,大雪、大雨,行军,锻炼一下士卒的坚忍程度。士卒们身上都湿透了,怨声载道。今天艳阳高照,扎营,晒被子,等到恶劣天气再行军。叔叔、大爷们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坏了,怎么这样折腾啊?走到洛阳,路程刚一半,从山西要走到长江边上,刚走一半。叔叔、大爷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皇上去了,说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刘宋打仗了,刘宋也没招咱们,再说打仗也犯不着咱们去,边将干什么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实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爷们确实年事已高,这么折腾确实不合适。但是问题是,我们往前走还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们别走了,怎么走你都是一个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气越来越好,往回走天气越来越坏,干脆咱就在洛阳建都吧。叔叔、大爷们心里骂着娘,只好这样了,总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强吧。于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阳。上古时期,一说中国如何如何,这个中国指的就是长安洛阳,谁占这里谁就是中国。所以现在谁是中国?北魏是中国,东晋就不是中国了。双方互相骂阵,东晋管北魏叫索虏,你们头发都束小辫,所以你们是索虏。而北魏骂东晋是岛夷,你们都是岛上住的蛮夷,你们这帮人海边打鱼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孝文皇帝迁都到洛阳之后,完全跟汉族打成一片。东晋还说他是索虏,孝文皇帝感觉很郁闷,怎么办?不许索了。

第五,移风易俗,实行汉制。实行汉制首先从汉服开始。

不许穿鲜卑族的服装,都穿汉族服装;不许留鲜卑人的发型,都留汉族的发型。今天的中国人,你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没人管。中学生当然不行,大学就没人管了。有的小男孩头发染得跟鹦鹉似的,黄一截、绿一截、粉一截、紫一截的,裤腿肥得里面能装200斤米。他一上街,环卫工人可高兴了,都替人给扇乎干净了。今天,你想留什么头发就留什么头发,穿成啥样也没人管你,警察也不抓你。但在古代这可不得了,衣冠、发型意味着国家民族的存亡绝续。

古代汉族人什么发型?男的满20岁,女的满15岁,头发就再也不能剃了。女的满15岁叫及笄之年,意思是你可以嫁人了。男子满20岁,叫弱冠之年,就可以当官,行加冠礼,表示你成人了。但说是20岁,第一古代是虚岁,第二没人等到那时候才加冠,有的12岁就给自己加冠了,表示自己成人了。你只要一成人,头发就不能剃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损伤,犯人才在脸上刺字。今天满大街都是犯人,刺字文身,古代犯人才干这事儿呢。

头发不剃怎么办?盘到顶上,拿根簪子一别,老百姓的发髻用布包上,这个布就叫做帻。当官的发髻外面戴冠,就是乌纱帽之类的。所以你看电视剧里古人披散着头发,那都是胡扯,不可能,都得往上盘起来。所以古代人洗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汉语以字为单位,沐就是洗头,浴就是洗身上。今天是一个词语了,沐浴液、洗发液,古人是沐液和浴液,不一样。当古人去世的时候,男的一死,你把他的发髻解开打散,到腰是没问题的,过屁股的也有。今天女士都很少留这么长头发了。胡须也不能剃,只能梳,新陈代谢自己掉,不能剃,剪人家胡子那是最大的侮辱。

其实汉民族的衣服既不便于生产,又不便于战斗,以至于中国古代的服装演变的特征就是不断向少数民族学习的过程。今天你把对襟系扣称为唐装,但那并不是大唐汉人的装束,而是满装,是少数民族旗人穿的。旗袍更别说了,把旗袍作为中国的传统服装,十分牵强。

中国传统服装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在汉朝以前,成年男女也都穿开裆裤,因为外面有裙子,从衣着上看不出这个人是男是女。尤其老百姓的穿着,都是灰色、黑色、白色的衣服,更难区分性别。裤最早的意思是胫衣,护腿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长筒袜、连裤袜。死裆裤是后来跟少数民族学的,因为他要骑马不能穿开裆裤,不能穿裙子。

我们中原人的打扮是峨冠博带,老高的帽子,老长的大袖子,一走路帽子当避雷针,袖子当拖把,既省电又干净。少数民族则窄衣箭袖,又能引弓拉箭,又能挥锄耕作,他们的衣服更合理,所以中原王朝就不断地向他们学。

汉族人的衣服“Y”字领,没有扣,靠腰带。少数民族是小圆领、“一”字领,唐朝的服装就很明显学他们,改成了小圆领,乌纱、幞头也取代了原来的峨冠。唐宋的皇帝穿的衣服都是这样。到了明朝的时候,皇上只有祭祖时才在脑袋上顶一个大搓板,挂一串算盘珠子,脑袋好几十斤重,平时都戴乌纱了。峨冠博带的大礼服也只有祭祖才穿,平时不穿了。到清朝更不用说,一水的都是满装,所以明朝的遗民损清朝人,说脑袋后面弄一根孔雀翎,衣服上除了飞禽就是走兽,简直就是衣冠禽兽。说归说,但是人家的衣服窄衣箭袖,打仗、生产的时候就是方便。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汉服虽然大气好看,但不合理。所以孝文帝实行汉制到这个时候遭到一定的反对,无奈皇上下令要一律穿汉服,穿鲜卑服的笞杖徒流死,就是拿板子抽,拿鞭子打。因此大家只好穿,解除了扫街工人的痛苦。实际上,汉服是不利于生产和战斗的。

除了服装外,顺便说一下饮食。原来中原人说吃饼,是汤饼,就是馄饨不放馅儿的片汤,中原人的饼就是那玩意儿。今天大家吃的饼都是胡饼,是少数民族发明的,因为他不能骑在马上端一锅片汤,要方便随身携带。中原人后来发现他的东西确实方便,今天我们爱吃的涮羊肉就是少数民族发明的。

实行汉制从强迫各位戴“避雷针”扫大街之后,皇上又让百姓改汉姓。

孝文帝拓跋宏改成元宏,唐朝大诗人元轸就是鲜卑贵族,皇室后代。步陆狐氏改成陆氏,勿扭于氏改成于氏,尉迟氏改成尉氏。包括穆桂英都是鲜卑人,从丘目陵氏改的穆氏。就这样,鲜卑八大姓都改成了汉姓。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又叫后魏,区别于曹操的前魏。你可以叫它北魏,也可以叫它后魏、元魏,曹操的魏就叫曹魏。改了汉姓,以后这个人是不是鲜卑人,从姓氏上已经判断不出来了。

衣服和姓改完之后,皇上下旨官员都得说汉语。

30岁以上的官员年岁大的,三年内学会汉语,否则这个官别当。30岁以下的官员你们年轻,半年内学会汉语,禁止讲鲜卑语。鲜卑是历史上那么牛的一个民族,到现在连土话都不会说了。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以书同文最有意义。中华民族,这么多人,就算是汉族,语言也南腔北调,N多种方言。现在好歹写出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秦始皇的书同文,中国就跟欧洲一样,分裂了。欧洲好多国家的文字看着都类似,但是不一样。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互相都能听得懂,就跟咱们方言似的,但是人家愣分裂成那么多国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很有道理。

这个粉丝很大腕

还不算完,皇上快成汉室的疯狂粉丝了,还得跟汉族人通婚,进行人种改良。

皇上跟自己的皇后讲,我要娶汉族皇后了,麻烦您给让个地儿。皇后不同意,皇上就把她送到庙里,您出家当尼姑吧。然后皇上娶中原大士族李氏的女儿为皇后,中原士族是四大姓:崔、卢、李、郑,一家娶一个,立李氏为皇后,崔、卢、郑氏做皇妃,皇帝带头跟汉族的高门大姓通婚。皇上告诉自己的叔叔大爷哥哥弟弟们(爷爷可能岁数太大了,不便参与),把你们的鲜卑族王妃都送到尼姑庵里去,跟崔、卢、李、郑联姻。我给你们找,一家发一个,必须跟汉族通婚,禁止鲜卑族之间通婚。这么一搞的结果,下一代鲜卑皇子,二分之一鲜卑血统,再下一代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鲜卑族的血统以渐近线的方式无限接近于零,最后完全被汉族血统剿灭。几代下来,鲜卑族这个民族就没有了。所以后来入主中原的民族吸取了北魏的教训,蒙古人不用说,只能跟蒙古人结婚。满族就跟满蒙联姻,不能跟汉人通婚,旗汉不通婚。

北魏孝文帝改革,把鲜卑这个民族活活弄没了。但是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讲,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这句话也许说得不对,我们大家都知道,混血儿一般比较聪明,为什么聪明?父母隔着远。汉民族本身就是不断民族融合的产物,匈奴、鲜卑、羯、氐、羌全进来了,后来的契丹、女真又进来了,不断地民族融合,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这个民族最起码生存能力比较强。为什么地理大发现的时候,非洲、美洲还停留在史前文明时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闭,不跟外界交流。一个民族几百种语言,这个村的人听不懂那个村的人说什么,互相隔绝,民族的机理功能越来越退化了。所以,鲜卑人把自己的民族弄没了,实际上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相当大。

当然非常可惜的一点,落后民族羡慕先进民族,可能首先看中的或者羡慕的是先进民族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羡慕欧美国家,你羡慕什么?也是生活方式。那里的经济多发达,你到了美国一看,比上海差远了,跟北京没法比,哪儿都跟村似的,就这么一种感觉。你说他军事力量多强大,咱们也没体会到,最好也别体会到。萨达姆、卡扎菲和本·拉登都体会到了。所以,你羡慕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你要有了钱,首先学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这就出现了个问题,你有可能光看见贼吃肉了,你没看到贼挨打的时候,美国人不是靠酗酒、吸毒、滥交发展成一个世界强国的。鲜卑族入主中原也是如此,你看人家汉族,吃的是油、穿的是绸,可你看我们……到后来,北魏的王爷们腐败到什么程度,家里的马槽子都是纯银的。做饭人家烧蜡,不烧柴禾,拿蜡当柴禾烧。你说那东西掏出来多费劲啊,那意思就是有钱,爷阔。农民建立的政权比原来的地主政权只会更狠,因为我可有今天了,小人乍富的感觉。鲜卑族也是这样,所以北方蒙古高原上柔然民族一兴起,当年曾经也是骁勇过人的马上民族的鲜卑人,在后起之秀的进攻下连连失败,最后被迫给人送公主,给人金银财宝,跟人和亲,就跟中原王朝干的事完全一样。这一幕在以后的历史上不断重演,当年契丹人多厉害,女真人一兴起他就不行了,因为他已经下了马。女真人多厉害,在很短的时间内吞辽灭宋,蒙古人一起来他又不行了。你只要从马上一下来,武装力量肯定衰退。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而言,意义确实是很大的。 gy1kF0foeS3zmx4uTJi9tYRgzKtJ3gNpsJRVpXvPVI6mcsnsqK3CqBDCZqXewIL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