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风水轮流转,轮到老刘家

刘邦的玩儿法

秦之后的王朝就是汉朝,两汉在制度上承袭秦制,有所损益。基本上跟秦朝一样。但也有增减之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刺史制度,汉武帝时划天下为十三州,设立刺史,由皇帝选派亲信担任,到地方监察郡守和王国。刺史是六百石的品秩,而郡守和王国丞相秩两千石。这就是皇帝高明的地方,小官管大官,内朝官管外朝官,让他们互相牵制。郡守和王国丞相比刺史品秩高,但刺史是皇上钦差,口含天宪,出纳王命。他们互相都能拿住对方,我掐住你脖子你拉住我腰带,谁也不敢造次。如果刺史的品秩高于郡守和王国丞相,那就成了他们的上级,地方就没法牵制了。

这种办法,历代帝王经常使用,玩得炉火纯青。到了东汉,朝廷没有认真领会老祖宗的苦心孤诣,给刺史增加了行政权和军权,刺史正式成为州的长官。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成州、郡、县三级,刺史变成了郡守的上级,这就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郡有好几十个,郡守不具备割据的能力,州就十三个,地盘太大了,具备了同中央叫板的实力。

第二个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儒家法家一起来。汉实行郡县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分王国、侯国。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刘邦建立了汉朝,总结秦亡教训时,想起淳于越的话来了。他认为亡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搞分封。就像淳于越说的:“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所以我得搞分封,万一打起来了有人挺我。

他搞分封是分封同姓王,皇上的兄弟子侄叔伯,这些人可以封王。妹夫不行,舅舅不行,姨父也不行,因为是外姓。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所以刘肥封到山东做齐王,刘长封为淮南王。王国相当于一个郡那么大,实际上跟割据没有区别。王国的军队是自己招募,官吏自己委任,甚至可以铸钱。那会儿的钱是铜钱,没有防伪标志,只要开出矿来就能做。你们王国有矿山,你就做吧,结果可能比中央还有钱。刘邦临死的时候,让大臣们斩白马盟誓(马是很珍贵的,何况白马):“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刘邦说,姓刘的才能有邦,不姓刘的敢封王建邦,大伙儿群殴他!

异姓不王的传统从汉朝就确立了,基本上在中国古代,异姓封王的例子是很少的,很多都是追封。像岳飞封鄂王,死了60多年才封,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没有造反夺权的可能性。有个别的朝代,像唐、宋,异姓有封郡王的,但没封亲王的,王分亲、郡,为了有个名义上的限制。功臣可以封侯,侯有三等:县侯、乡侯、亭侯。县侯享受一个县的衣食租税,但是你不能治民,也不能管军,你只有赋税。乡侯就低了,诸葛亮是武乡侯;亭侯就更低,像关羽是汉寿亭侯,刘备早年是宜城亭侯。

一般就是分封王侯两级,但还是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天子姓刘,我姓张,我要取代天子做皇帝,这算造反。天下人都不同意,我心里就要打鼓。现在天子姓刘,我也姓刘,论辈分我还是叔,我哥死了轮着我了,凭什么你小崽子干?天下人也无所谓,刘家打仗关我屁事儿,谁当皇上我还不都是在家干活儿,管这干吗?所以,这些同姓王实际上对后来的中央集权构成的威胁更大。

刘邦活着的时候这事不显,死了就麻烦了。吴王刘濞论辈分就是汉景帝的叔叔,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当然汉景帝仨月就平定了,看着七国军队挺多,但多是拿木头棒子的乌合之众,不如朝廷的正规军,一下就给它灭了。但靠武力手段镇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时,才彻底解决了这事儿。

把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

主父偃给汉武帝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众建,多建的意思,多封几个诸侯,诸侯的力量就被平均掉了。具体操作原理,我来解释一下。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就是正妻生的长子,可以立为太子,将来继皇帝位。生个傻子怎么办?也一样。立国立嫡,不立贤。只立大的,不立能干的。除了皇后生的长子立为太子之外,其他的孩子和庶子可以分封为王。港台的电视剧里面有什么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扯吧!太子只能有一个,有那么多太子还不相互掐?太子有一三五,皇帝就能有二四六。太子不是尊称,并非皇上的儿子都是太子,否则在大学教书的都是教授。同理,诸王的正妻生的长子叫世子,将来继承王位。其他的孩子可以封为侯,侯之后就变成老百姓了。你看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但在街上编草鞋,皇叔怎么惨到卖草鞋的份上了?就因为他的直系祖先不是嫡长子,没继承中山靖王的王位,被封为侯,侯完了就没戏了,卖草鞋。

武帝推恩令

汉武帝的意思就是,你嫡长子继承了你爸爸的王位了,让你弟弟卖鞋去,这多不合适。所以把你的王国分给你的这些弟弟,建立侯国,你做你的王,然后有几个弟分几块地,让你弟弟做侯。别忘了,侯国归所在郡管辖,只能享衣食租税,无治民权,更无统兵权,因此王国越分越小,权力也被平均,这样就没能力对抗中央了。弟弟做了侯,对皇上感恩戴德,皇上给的侯,没皇上我卖鞋去了,我怎么会造反呢?汉武帝的推恩令让诸侯王有苦说不出,王国突然分成了若干个小侯国,这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操作原理。

推恩令颁布后,皇上开始下刀子了,又出了酎金律。祭祀祖先时交来的黄金成色不足,就要酎金夺爵。祭祀祖先应该交24K的黄金,你们交18K的,对祖宗不敬还配当王侯?一百多个王侯的爵位就被撤了,已经分得那么小了,本就无力反抗,这一撤一百多,剩下的都是乖宝宝。

然后颁布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结交宾客,限制诸侯王活动,只能享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楚王封在那儿,可以享受那儿的衣食租税,可以是那儿最大的财主,整个郡的财富都给你,但你不能干预朝政。

还有私出界罪。规定诸侯国王不经中央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违者降为侯爵。甚至发展到明朝的时候,诸侯王不奉圣旨不许进京,随便进京就是大逆不道。妈死了,回去奔丧,你哥不待见你,不让你去,你就没辙!清朝更神,王爷不奉圣旨不许出京,都在北京圈着。皇上不给你派差,你一辈子离不开北京城,想上云南旅游去,门儿都没有,你到那儿造反怎么办?身为亲王,看着是尊贵无比,也只能当宅男,胆战心惊地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北京有个大葆台汉墓,连墓志铭都没有,不知道埋的谁,据说埋的是燕剌王刘旦。据史籍记载,刘旦这哥们儿是这么死的:他出游时使用了天子的仪仗,这就是作死嘛!天子出门金瓜钺斧朝天镫,十二对。刘旦觉得天高皇帝远,北京离长安远呢,没人看得见,他也摆出十二对!王国丞相履行监视之职,一封快电寄往京师,说燕剌王违制。于是京师圣旨,特快专递,一杯毒酒,燕剌王自杀。和珅之所以被处死,说穿了也是俩字——违制。你们家居然敢拿楠木盖房?皇宫才行。这厮贪污了一辈子,结果治罪的时候没说他贪污,说他违制。不过违制还不算最糟的,燕剌王自杀之后,儿子还可以袭爵,燕国还不至于被除国。

汉武帝的另一个法令——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就让很多诸侯国被除国,变成了郡县。

汉律规定只有正妻的长子能立为世子,如果正妻不能生育,就要除国为郡。小老婆生的庶子再多,生个足球队也不能继承。谁敢以庶继位,就是“非正”,贬为庶民。以庶充嫡,就叫“乱妻妾位”。这个法令和推恩令结合得很好,一边给正妻有子的诸侯小孩推恩,一边把正妻无子的诸侯小孩除名。有权的给你找个牵制,无权的一贬到底,导致所有的王国后来都被郡县给包围,想造反也没辙。

这样一来,汉武帝就把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扼杀在摇篮里了。

人才“选秀”花样多

前面讲过先秦时代官吏是世卿世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掏地洞。从秦开始则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中国古代有爵位的人,一般都是立下战功的,文官也一样,比如曾国藩和李鸿章,立战功了才封爵。清朝唯一一个文人没立战功封爵的是张廷玉,编了本《康熙字典》,封成伯爵,十年就给撤了。所以没有文人封爵的,你可以做到大学士,做到军机大臣,但没有爵位,爵位必须得立战功才有。秦朝的时候老打仗,立战功很容易;到了汉朝,国家承平日久,战功难立。而且老立战功,就导致军人当政,这可不行。

汉朝有一套非常好的制度,叫做察举制。察举即选举,由下而上,推举人才为官。察举的全称叫征辟察举制,有征、辟和察举三种途径。征是皇帝听说你很贤,把你征到京城;辟就是丞相、郡守这些人听说你很贤,把你辟为僚属,但这种人毕竟少。

有一个成语叫覆水难收,一般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西汉有个读书人叫朱买臣,哥们儿穷,家里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媳妇老嘀咕他:整天在那儿看书有什么用,你干点儿有用的事儿行不行?去做买卖,炒股去。朱买臣说我不会。不会到超市搬矿泉水去,这总行吧?这我也不会。他媳妇一生气,离婚了,拜拜。汉朝时风气还挺开放的,女的可以提出离婚,朱买臣他媳妇改嫁了。因为朱买臣太贤了,皇上听说后征为两千石郡守,衣锦还乡。朱买臣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随从就回来了,两千石闹着玩儿呢?他媳妇来找他,说上次跟你逗着玩儿呢!我早看出你行,我不过激励你一下,咱俩复婚吧!朱买臣说小样儿,你甭跟我来这套。于是马前泼水,一盆水泼在马前面,你若收回来,复婚;收不回来,玩去!覆水难收就这么来的。但像朱买臣这种能交狗屎运的人太少了,皇上都能听说,你得贤到什么程度?所以征辟不是主要途径,主要靠什么?察举,自下而上举荐人才。

东汉选拔人才,注重举孝廉。孝和廉不是才,是德。德的衡量就是大家都说你孝,你就孝;大家都说你廉,你就廉。这制度特别好,你想想,领导干部都孝敬老人、不贪污、不取不义之财,推而广之,这社会风气当然好。但反过来,我不当官当然廉,我上哪儿贪去?我孝?你上我们家来考察,我当然孝。四十好几岁了,跪在地上给我爹洗脚,孝不孝?你掀起我爹的裤腿看看,昨天晚上我踢的黑印还有呢。爸爸死了,在坟墓边儿上结庐,守孝三年,结果一年生一个孩子,这叫什么事儿,能叫守孝吗?所以孝廉实在没法衡量。孝不孝,廉不廉,依靠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所谓声望,就是钱不重要,商人有钱,但是商人唯利是图,能孝廉吗?官宦人家才有声望,于是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到后来,当官就看你们家是不是官宦出身。欧洲人曾说过,三代时间培养一个贵族,贵族气质是需要培养的,暴发户可不是贵族。平民永远不孝不廉,官宦人家出身则老能被推举上,这样就造成了累世公卿。比如说曹操统一北方之前的袁绍,四世三公。四世三公不是世袭,并非袁绍的爷爷传给他爸爸,他爸爸传给他,而是他们家四代人声望累积,都当了三公这样的大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见他势力有多大。就这样,一个人占有幽、冀、青、并四州之力,天下一共十三州,他占了四个州。势力大但是实力不大,是靠声望混饭吃的,要不他是窝囊废呢,这么厉害的人竟然被曹操灭了!

如此一来,这种选举制度显然有违当年的初衷,不能给国家选举出有用的人才。

汉朝的户口簿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被编入户籍的百姓,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财产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国家为什么要把老百姓编入户籍?好管理!另外就是,要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所以你看,不管从前还是现在,咱中国都是最不适合搞恐怖袭击的国家,因为中国对户籍的管理很严格。你在小区里一转悠,一帮老太太追上了,同志,你找谁啊?你这家伙鬼头鬼脑的,看样子就不像好人!你想安炸药,能让你安吗?所以想恐怖袭击中国不太可能。

为什么好袭击美国?美国连身份证都没有,你说你是谁,你就是谁,编一个名字进入美国了,再造一个假驾照什么的。在中国身份证都是防伪的,搞什么搞!中国这么多人不管不行,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对户籍的管理就非常严格。当然那时主要是为了征税,田租、人口税和更赋 都是老百姓要交的最基本的税种。汉朝的田租比秦朝轻多了,秦朝是三分之二,汉朝是三十税一,就是三十分之一,相当于秦朝的二十分之一。但是田租不为主,人口税和更赋为主。凡是朝廷宣布这个税我不怎么收了,想必这个税不挣钱,不为主。 qbBO7Ejk8QYQBkRNcMpsbbZN7sqQ5AoRO4JHQ9/+aX7D3FeyRfwmuw6YBTuqkjV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