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大众投资者在融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细节

在融投过程中,投资人的来源也是各有不同的。相比于部分实力雄厚的投资人或机构,普通试水者在权益受到危害的时候就显得相当无助。那么,对于投资人而言,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又应当如何规避风险、远离骗局呢?

首先,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人需要对融筹企业进行了解和认知。“深入了解”就意味着投资人不能仅凭工作人员发放的宣传手册就做出结论,除了仔细阅读宣传手册、同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之外,投资人还需要通过网络渠道来查探相关企业的业务范围、业内口碑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资料等。

假如对融筹项目产生了强烈兴趣,对相关企业也印象良好,那么为了保险起见,要再通过工商部门查阅一下税务登记号或者组织机构代码,核实后再商议投资也不迟。

其次,在签订融投协议的时候,也需要再三核实甲乙双方的信息、责任等等。一般而言,在签署相关文件之前,向融资方索要一份协议文件,寻找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法性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在签署文件时,投资者往往会对金额、利率、还款周期等进行重点核对,但是对于免责条款或其他责任约定则一笔带过。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取的做法,因为相对于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普通投资者的实力是弱小的,稍微一点点的歧义性规定,或许都会在产生冲突之后让投资者欲哭无泪。

最后一点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遴选投资项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落实相关企业的运营业务范围。单纯凭借回报率就对某项目趋之若鹜是存在极大隐患的,而部分缺乏实业支撑的企业,同样也不是所谓的优质项目,尤其还需要注意某些企业会在融资时“一项多贷”。“一项多贷”的企业虽然拥有实体产业,但却将该项目多角度包装,一个项目承接多项融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欺骗行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项多贷”具备较强的隐蔽性,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也被蒙在鼓里。因此,要在这一过程中远离陷阱,就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拒绝贪婪。

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解读这个问题。

徐师傅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偶然有一天,他在网站上见到了A公司发布的融筹计划:1万元存1年,年化利率20%!高额的利率让他非常动心,于是,按照网站提供的电话号码,徐师傅找到了该公司的工作人员。

在工作人员小陈的介绍下,徐师傅大概了解了这家公司原本是做矿产生意的,目前在西藏发现了国内罕有的矿石,价值超过20亿元。为了尽快展开这一项目,A公司决定向社会进行融资,以期尽早动工。一边解释,小陈还拿出了一份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看到这一切,徐师傅犹豫不决。最终,在小陈“这是最后一天”的诱导下,徐师傅终于拿出随身携带的银行卡,在对方提供的POS机上刷掉了1万元。

回到家后,徐师傅在网上仔细查阅了A公司的相关信息,结果发现网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家企业。更加不幸的是,当他再次拨打小陈电话的时候,却发现对方早已经将自己拉黑了。

实际上,目前国内融投市场正处于从快速发展到规范化的变革期,因此很多骗子就抓住时代的间隙展开诈骗活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像徐师傅这样的人,他们在签订协议的时候过于草率,甚至一听到“最后一天”“只此一次”等营销口号,就“抓紧时间”交钱了。

那么,假如我们是徐师傅,碰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在企业判定上,一定要多了解、多判断。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用手机上网进行查阅也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在项目评估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准则。价值20亿元的矿石这则消息如果属实,那么,国内各大网站上应该是有所提及的,因此,如果搜索失败,依然是不可靠的。最后,在协议合同上,一定要细致地核对公司名和项目名称。在签订协议之后,要保存好工作人员开出的单据,像徐师傅拿到的POS机客户存根就可以作为将来处理纠纷的有力凭证。 sM5tkwpsZGkY5QFS0ENRuEkbWAxL1Kr7P6MsHqhAFnk4jQXl7lyiIsDeNQYtM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