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意上来说,上市操作实际上就是一种融资行为。那么对于这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它们在亟须资本注入的时候,又应当经过哪些官方途径呢?
第一步,相关上市公司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向证监会提交“再融资申请文件”。在这个过程之中,该公司需要准备的材料还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审核报告”。也就是说,当证监会受理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之后,需要针对对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模式、管理办法、市场前景等做出综合评估。只有通过了相关政策规定,证监会才可能做出反馈意见。
第二步,在初审阶段,证监会会针对上市公司前期提供的材料和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问,继而进入发审会。
第三步,在发审会上,拥有裁决权的成员需要对上市公司提出的再融资申请进行投票表决。在这次会议上,该上市公司是否能够获批证券发行权力,是必须要确定的话题。
第四步,发审会审核通过之后,相关送审文件均要以原件形式被建档封卷,以备查询。
最后,以上各个环节均已通过之后,申请再融资的决议也就会被通过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事例的形式来描述这个话题。
A公司是一家国内上市公司,主营汽车生产销售。受金融危机影响,加之运营理念落后,这家公司在财政运转方面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公司负责人决定再次发起融资。
为了获准证券发行权,A公司法人代表向证监会提交了再融资申请报告,同时将本公司财务状况以及非财务状况都按要求整理,一并提交送审。在接到A公司的申请文件之后,证监会针对该项申请进行初步研究、讨论。之后,证监会会根据国家法令、中央及地方政策对A公司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由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且A公司经营者在公司管理理念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在随后的发审会投票表决上,部分代表坚持反对意见,A公司的提议也就被否决了。
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再融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单纯从流程上来说,“受理——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缺一不可。对于希望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来说,它们在这个流程之中,一方面需要明确什么才是完整的审查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调整改良。比如在上一个事例当中,A公司倒在了发审会上,一是由同产业产能过剩引起的,二是与自身管理者的运营水平有关。根据提交给证监会的申办材料,评审团可以从公司财务状况、年度报表上清晰地看到这家公司的发现现状与历史。对于那些资产持续多年负增长且业内口碑较差的企业而言,想要获得再融资,先完善自身条件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部分上市公司为了争取到再融资权,会不惜通过各类暗箱操作来规避检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非常不可取的。2016年,国内著名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就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极大的弊端,其中“手握闲置资金依然融资”“以融还债”“巨资购买理财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就是说,部分上市公司对自身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还存在认知上的不足,盲目跟风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证监会对于国内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掌控同样也是非常严格的,一旦被查出“作弊”行为,相关公司也是很容易被写入“黑名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