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做人要知足: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常乐,是古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与其说这是一个道理,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心性,一种可以使人放松、获得快乐的平和心性。

孔子在为人处事上教化世人做到知足常乐,而且他也曾与弟子讲到“贫贱与富贵”的话题:“每日粗茶淡饭,吃饱喝足之后,弯曲着胳膊就可以枕着睡觉,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那些没有道义的功名利禄,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般。”

弟子听后,皆点头称赞孔子“安贫乐道”的守身自持。在孔子看来,这样的生活,是属于那些有志向、有理想的君子的,他们重视自己的德行,懂得知足,不会总是为了自身的吃穿用度而四处奔波,进而也就可以自得其乐。

孔子并不在乎身处环境的好坏,他曾经想要到东方少数民族的地方去居住,而有人不解道:“那里文化落后,思想不开化,您为什么会想要去那里居住呢?”

孔子则回答道:“有德行的君子去居住,又怎会闭塞落后呢?”

孔子在自身知足通达的同时,也心怀教化四方的仁德之心,所以他不畏蛮荒之境。

孔子肯定“知足常乐”在为人处事和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他曾这样说:“君子有三戒,首先是年轻的时候,此时血气未定,要警戒的是沉迷女色;再者是壮年之时,此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争强好斗;而到了年老之时,气血就变得衰微了,这时候就要做到摒除贪欲,知足常乐。”

君子更容易做到知足,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他们师徒的生活经历,这样的耳提面命,总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孔子在鲁国出仕,屡受排挤。无奈之下,他只能带领众位弟子周游列国。不料,孔子途经卫国、郑国、陈国、晋国却也是屡屡碰壁,未能如愿。后来,师徒一行在蔡国闲居,生活清贫拮据,不免有弟子心生抱怨。

孔子为了教育弟子,便开口道:“你们可知道君子的知足之道吗?‘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所谓君子,饮食上不会要求饱足,生活上也不会苛求安逸。为人处事,能够做到谨言慎行;与朋友交,能够以道义为先。学会知足,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能保持一颗平和之心,乐观豁达地去面对一切。善于知足,才能收获快乐。环境越是艰苦,就越要懂得自得其乐,这就是知足的妙处了。”

众弟子听了,渐收抱怨之心。孔子是君子,更是圣人,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懂得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会知足,所以他才能时常保持淡然愉快的心性。

孔子为了进一步传播知足常乐的教育理念,在讲学过程中,曾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做比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谓君子,都是心胸宽广,大度宽容的人,他们内心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对于自身却是善于知足,不会为了点滴是非而去斤斤计较。小人却是心胸狭窄,患得患失,不懂知足,进而终日忧愁烦恼。对比的结果很明确,君子能够拥有坦荡的心胸,得益于善于知足。”

孔子希望世人都能达到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思想境界,他对弟子平时的教育也都渗透着这一点。

孔子非常赏识颜回的学问,也为有这样的高徒而感到自豪。他曾经夸赞颜回“不改其乐”的品行:“颜回有着很高尚的德行,他每日吃一箪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常人很难忍受这样的清苦,而颜回却始终认为这是最大的快乐。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孔子认为颜回能够做到安贫乐道、懂得知足,即便是再艰苦的环境,他也仍然能够不改其志、怡然自得。

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有关“何为知足”的问题:“若是一个人贫穷而能做到不谄媚,富有却可以做到不骄纵,怎么样?”

孔子点点头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比不上那些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人。”

孔子对子贡的说法较为满意,他所崇尚的“知足常乐”是世人不分贫富,都能体会到知足的道理。要是世人都能善于知足,那社会就会多一些和谐。

孔子身体力行的为人之道,曾经明确地对子路说过,其中也体现了孔子乐观豁达、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念。

叶公曾经专门拜会子路,并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但子路不敢妄谈老师的为人,也怕自己总结不好,辱没了老师的名望,于是他没有回答叶公的问题。

后来子路向孔子禀报了这件事,孔子摇头一笑,淡然说道:“你怎么不这样回答:先生在用功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吃饭,时常心怀快乐而能忘记忧愁,因此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这些,也就罢了。”

这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来源典故。孔子把自己的为人放在了勤奋和乐观知足上,可见,在修身养性中,知足常乐便是长寿的秘诀。

在《孔子家语·在厄》中,孔子曾说:“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孔子一生艰辛,但心态却一生豁达,其知足常乐正是对应了这句话。 NscPGOxmnVEczEyjKJCFnamhxrwvtF/c5tTC/C9sOrvdx8UMO6gsxHROEhVj2/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