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慎行,自重自持。先秦历史中,“天人”的思想发生过明显的变化。春秋纷乱,“神”的地位开始淡化,世人越来越重视“人”的地位,诸如孔子这样的教育家们,也对“人”的德行产生了更为客观的观点。
儒家重视人的价值,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人处世,当谨言慎行,而作为世人也当自重自持,自尊自爱。
孔子教化世人,做人要懂得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所谓君子,性情稳重,要有定力才能算是有智慧,若是不懂得自重自持,在人前就会失去威信,即便是学习,也不会巩固。
自重在孔子的眼中,就是一种自身德行的自持。在他看来,尊重自己的人格,能够守住并且保持,这就可以称得上自重了。
孔子的弟子针对“君子的自重”问题,曾向孔子系统地请教过:“先生,您讲到君子须自重,不知道对于君子个人来说,怎样才算是自重呢?”
孔子说:“所谓君子,就要做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是说,世人都想要获得财富和显贵,但要是不能以正当道义的方法得到这些,君子是不会去享受的;世人都厌恶贫穷与卑贱,但要是不能以正当道义的方法去摆脱这些,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要是轻视自身的仁德,那还如何称为君子呢?君子从不会放下自重而背离仁德,即便是情势紧迫的时刻,就算是颠沛流离的境况,君子也一定会自重自持,心怀仁德。”
弟子们进一步问道:“那君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又会怎样做到自重呢?”
未等孔子回答,子贡率先说道:“如果一个人尊重自身的人格,能够广施仁德恩义,既能惠及百姓,又能周济大众,这算得上是一位自重自持的君子吗?”
孔子听完赞叹道:“君子自重,与人交,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即便是尧舜二帝,恐怕也难以做到吧。君子看重自身的德行,自己要步步站稳,也要帮助他人站稳脚跟;自己做到豁达通达,也要帮助他人豁达通达。为人处世,做到推己及人,惠及他人,就是仁德的表现了。君子自重,不仅是尊重自身的德行,还要懂得推己及人,让自身的德行惠及他人。”
弟子们相互讨论了一番,认真领会了孔子的见解,对于“君子的自重”的思考又进了一个层次:“先生所说的‘君子自身的自重’和‘君子与人相处之时的自重’,弟子们受教了,只是先生时常把君子与小人做对比,不知道对于自重,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看到弟子们的举一反三,孔子欣慰地说道:“问得好啊,我正好有一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君子,在遇到艰难的处境时都会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求助别人,因为君子看重自己的德行。而小人遇到相同的状况,首先想到的却是求助别人。小人做不到自重自持,自然就不会看重自身的德行,进而任何事情都想着指望他人。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众位弟子听后,起身下拜,皆认为此番言谈令自己受益匪浅。
颜回是孔子较为得意的门生,对于自重自持,孔子曾耳提面命地教导过他,也曾夸赞他自重的品行。
有一回,颜回在街头遇到了一桩“银钱”纠纷,即买布的人高声对卖布的人说:“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凭什么收我二十四钱?”
颜回上前劝架:“确实是三八二十四,您是算错了。”
结果那位买布的不服气:“我不相信你的话,我要去找孔夫子理论!”
颜回倒也来了气势:“要是你错了怎么办?”
那人说:“那我就把脑袋给你!要是你错了呢?”
颜回轻松地说:“要是我错了,那我就把帽子给你。”
孔子了解情况后,对颜回说:“颜回,你错了,还是把帽子给人家吧。”
颜回不解,但当时并没有发话,还是把帽子给了那人。事后,颜回不解地问孔子:“夫子,弟子不太明白您今天的做法。”
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你错了,只是输掉一顶帽子;他错了,那就是一条人命啊!孰轻孰重,你应该分得清楚。”
颜回这才恍然大悟,再拜孔子:“弟子求胜心切,轻大义而重是非,竟险些害了别人。夫子仁义明德,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轻叹一声:“你难道不明白君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的道理吗?既然尊重自身的人格,就要记得时常反省自身的过错,多去责备自己,少去责备他人,这样才能远离恩怨是非,做到自重自持。”
颜回恭敬地答道:“弟子受教了。”
为人处世,矛盾和纠纷在所难免。那些自重自持的人总是尽力让自己远离这些矛盾,因此也就可以做到时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常进行自我批评,学会包容他人的过失。这也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原则。
孔子赞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这就是说,因为颜回自重自持,所以他从不把怨愤之气发泄到他人身上,也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希望后人也能够学习颜回这样的品行。后来颜回去世,孔子伤心不已,感叹再也没有这样优秀的学生可以继承并传播自己的思想了。
做人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然后用自己的德行去感染他人,自重自持而惠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