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作为一种教育科研,在我国却是近几年的事。这是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客观需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不可忽视的问题。何谓家庭?就是以血缘关系存在的社会最小单位,或是社会细胞。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它却担当起教育孩子甚至是教育成年人50%以上的教育重担,也是国家不得不承认,而且是一支举足轻重,庞大的社会教育资源。
何谓家庭(家教)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或长辈,对胎儿和未成年孩子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全过程。其教育目标是:为接受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进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教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祖国栋梁之材。所以,教育的重点应是以品德教育和智力教育为主体,为重点。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孩子成长的天地,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哺育孩子,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最为直接、最为具体,凡是当过家长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由此可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具早期性、权威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所谓早期性(胎教、幼教)。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前,准母亲就要让胎儿听听音乐、赏赏美景、唱唱歌曲、做做体操等胎教活动。因为母子是血肉相连、神经相通的,所以凡是母亲感受到的东西,孩子也一同感受到了,这就是胎教的具体体现;当孩子出生后到入幼儿园前期间,即3—6岁是学龄的前期教育,至少有80%以上的教育责任落在父母身上。父母要教孩子吃奶、睡觉、站立、坐躺、行走、说话、穿衣、拉撒、认人、呼叫、拿东西,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孩子身体、心灵、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每个家长千万不可放松或忽视这一早期教育,如果忽视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宝贵时间,那将是父母一辈子的遗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表明:“如果把一个年满17岁人的智力发展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即为80%),8—17岁就只获得了20%了。”可见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家教具有权威性。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具有绝对权威,你说的话、孩子要听,你做的事,孩子要学,你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德,孩子都要模仿学习,不声不响,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孩子的心灵之中。之所以有这个作用,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具有权威性。
所谓连续性,就是胎教、幼教、少教、成教相联结。这一链条式的家教不能脱节。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培训班学习期间,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这种观点显然错误,孩子虽然在校,但他的许多时间仍在家里,特别是孩子的心灵是永远与父母的心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仍然不能放松。就是已经在社会上工作的孩子,其家教也不能听之任之,完全不管,因为社会还要与你“争夺”孩子。
阶段性家教,任何人都是在时间这根线索上繁衍生息、生老病死的。教育也不例外,按时间先后,可分为幼儿教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级教育等。家庭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不同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如果按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划分阶段,可别忘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很多人在这个学校里毕不了业,甚至还要跌跤、失败,家长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家教的重点是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只要这几个阶段把握得好,孩子能够自立自强,独立成家,社会教育你就可少操心了。
父母和孩子既是血缘关系又是师生关系,所以,父母的言行身教,文明举止,品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对孩子的影响都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合格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孩子来。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要当好一个合格家长,首先应该明确为人父母,就要心甘情愿地养育子女,为人师长,就要心甘情愿地培育英才。同时还要懂得家长的榜样、楷模、文明举止对孩子的作用。心目中要有培养目标,知道培养途径,立志做一个成功的家长,而不是一个失败的家长。要做到万无一失,还必须防止家庭里的精神垃圾和过度溺爱去损害孩子的心灵,杜绝错误家教,错误言行。让孩子在美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教育好孩子,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达此目的,我在夕阳西下之际,不遗余力地博览群书,广泛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教子经典,以及灵活多样的家教方法,特此编著《经典家教荟萃》一书,共广大家长、读者作为育孙教子的指南而少走弯路,多辟捷径,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因本人水平有限,加之草草落笔,缺点或错误在所难免,烦请文朋诗友,志士同僚,师生家长的批评指正,表示万分感谢!
尹杰
2013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