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社会状况 |
也许真的是终年炎热的天气使得古代印度人身体四肢活动减少,而头脑思想活动频繁。原始印度社会流传有多种宗教信仰,现在有学者考证说可能不少于二十种。亦有多种思想流派在社会上并行传播,乔达摩·悉达多在他幼年时期就接受了许多种当时的宗教与思想教育。首先是婆罗门教的教义与思想,婆罗门教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正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婆罗门教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其次是摩尼教,又称牟尼教或明教,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是将基督教与伊朗马兹达(祆教)教义混合而成的一种哲学体系。其教义认为,在世界本源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与黑暗。摩尼教反对物质,认为物质是黑暗,因为物质世界出现前,黑暗物质与光明精神互斗,而物质世界出现后,黑暗开始入侵光明。再次还有一些反对当时婆罗门教教义的全新的修行者,他们称为“沙门”,意思接近“努力的人”,他们离开家庭,过着乞食的生活,年轻时代便遵行禁欲生活,于森林中修习瞑想,或投身于艰难的苦行,希望通过对身体欲望的控制而保持精神的清醒与超脱,可以悟得人生真理,得到永生。此外还有耆那教,是以脱离身心之束缚为目的而进修苦行的教团,目标是通过克服身体的束缚,即肉体的欲望和本能,而得到心的自由,他们认为行苦行可以减弱身体的能量,并实践“五大誓”——非常严格的戒律,尤其严禁杀生,并强调“无所有”,它是在当时社会上比较影响力的宗教,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启发颇多。
这其中流播最为广泛、信众最多的是婆罗门教,它主宰着当时的印度社会,并根据它们教义中的原始传说《原人歌》将印度人分成高低贵贱差别明显的四类种姓,即如所唱: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生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就像我国元朝将人分为四等一样,婆罗门教由这首原始诗歌将人分为生而不平等的四个等级层次,每个种姓生来即有固定的尊卑贵贱的身份地位:从梵天(即原人)口中生出来的婆罗门阶层生来便高高在上,享有其他种姓无法企及的高贵的社会身份和由此带来的种种优越感及特殊权力。刹帝利种姓较之为下,但高于吠舍与首陀罗阶层,占据着当时军队中的武士阶层。而那些低贱的种姓,即由梵天腿与脚上生出的,则不得与上等人得到一样待遇,甚至不可“碰触”,更别说主同桌而食,同车出行了。这些人时至今日在印度社会中仍然受着很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反对这种生而有之的不平等,便抛弃原信仰——婆罗门教而改宗佛教,因为佛教讲人是因缘而生,便使得原人神话失去了立足之点。佛教教义里面讲人人皆可成佛,山河草木、大地国土,皆有佛性,万事万物都站在了平等线上,所以那些长期以来遭到社会歧视的低种姓的印度人更愿意用佛教的这些理论来解释人类之生与相互间的地位。
这时期雅利安人统治下的印度社会,从西北逐渐向东发展。起初在印度河、阎牟那河和恒河上游一带活动,后来渐渐南下扩展至恒河下游。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出现较集中的大城市。彼时沿恒河流域,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十六城邦,比较强大的是南岸以王舍城为中心的摩揭陀国和位于它西北面以舍卫城为中心的憍萨罗国。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达,实业家和富商们对政治权力也开始有强烈的要求,原来的奴隶们通过种种手段进行对旧制度的破坏或者集体大规模地逃亡来进行反抗。君王权力逐渐扩张,武士阶层的剎帝利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也对婆罗门阶级的特权开始表示不满,积极谋划扩大自己的权力,支持各种反婆罗门教的活动思潮。蓬勃发展的物质经济推进了当时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与变动,这是包括佛教在内的当时许多其他宗教与思想流派迅速出现并且在社会上受到欢迎的原因。
五圣地 |
根据任继愈总主编,杜继文、黄明信主编的《佛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分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家庭释迦族的聚居之地——迦毗罗卫;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花园;释迦牟尼得道之处——菩提伽耶;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处——鹿野苑;释迦牟尼涅槃之地——拘尸那。
迦毗罗卫城,释迦族聚居处。位于古印度北部,是古印度后期吠陀时期一个富裕小国,疆土约为2666平方千米,王宫占地不足10平方千米。释迦族属于刹帝利阶层,国内血统纯正,颇具尚武精神。净饭王本是一位刹帝利武士,后被城内居民推选出来作为执政官。后来憍萨罗国毗琉璃王攻破迦毗罗卫城,释迦族遭战象践踏,男子灭尽,妇女被活埋。整座城市被大火焚毁,释迦族从此灭亡,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有所描述。迦毗罗卫在今天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没有任何留存下来的建筑物。
蓝毗尼花园,佛陀诞生处。位于东印度之林苑,地处古印度拘利与迦毗罗卫之间,是净饭王为摩耶夫人建造的花园。摩那夫人45岁时在园中无忧树下,自右胁产下太子悉达多。该园曾荒废许久,直至发现阿育王石柱,得知此地为佛陀故迹,才加以悉心保护。蓝毗尼现在属于尼泊尔,在其境内南部,尼泊尔政府亦予以修复与维护。
菩提伽耶,佛陀悟道处。位于印度比哈尔省南部伽耶市近郊7千米处的布达葛雅。据佛教经典记载,佛陀经历6年苦行,对于所思考的问题无有突破,决计放弃,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面对恒河支流的尼连禅河,在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苦苦思索,终于于一夜之间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得到正觉,成为佛陀。从此后毕钵罗树又被称为菩提树。
鹿野苑,法轮初转处。位于今印度瓦拉那西市以北约6千米处,即今天的沙尔那斯。据《大唐西域记》卷7载,这里曾是有鹿群出没的原始森林,国王常来此打猎,鹿王遂与国王协议,每日进献一头鹿,以庇护群鹿。一日轮到一只有孕的母鹿进献,鹿王决定舍身代替。梵达多国王大为感动,从此不再猎鹿,并开辟此地为鹿苑以保护鹿群。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西行200千米,来到这里,对当初跟随他离家的5个侍从宣讲苦海无边、转世轮回、因缘善恶、修行超脱之法。5人听后决定跟随释迦牟尼出家,成为最早的僧侣。这里也被尊为佛祖“初转法轮”之地。目前鹿园仍存在。
释迦牟尼悟道之夜即已成佛,他所悟之道即为佛法,听了他的宣讲决定出家的5个随从即僧。至此,佛、法、僧三宝一时具齐,真正意义上的佛教成立,随后开始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流播。
拘尸那,佛陀入灭处。具体位置未确定,一般主张为迦斯阿城所在地。据《大唐西城记》卷6载,此城周围十余里,城郭颓毁,邑里萧条,居人稀旷。城东北有阿育王所建佛塔,西边精舍内有如来涅槃像。城北希连河边的双树间,即佛陀入灭处。释迦牟尼从佛教建立开始,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场,度化弟子数千人,年八十时因病入化。据佛教教义,佛陀在悟道之夜,即已涅槃,时又称“有余涅槃”,因为身形仍在。后逝世时则称为“无余涅槃”。
佛教四众 |
又称四部众、四部弟子。释迦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等制度,因此他创立佛教之初,便允许各个种姓和阶层的人加入僧团。除随佛陀出家修行的弟子之外,教团中还包括在家生活同时修行佛教的男女信徒,或称在家二众。《法华经》中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即是。比丘意为“乞士”,指正式出家的年满20岁的男性佛教信徒。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比丘尼意为“乞士女”,指正式出家的年满20岁的女性佛教信徒。据传佛教中最早的比丘尼是释迦牟尼的姨母波提夫人。女子出家为尼在佛教中是较普遍的现象。在佛教流传过程中,许多国家中都有比丘尼僧团。比丘尼亦要受“具足戒”。优婆塞意为“清信士”指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众。他们虽然没出家,也要按佛教的教义戒律来约束对自己的行为,遵守“三皈五戒”等等。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指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众。她们与优婆塞同样要遵守“三皈五戒”,限制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藏 |
“藏”的意思是容器、谷仓、笼等。佛教典籍被认为像是贮藏佛法大道的容器一般,根据内容不同又被分为三个种类,即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所包含的内容是释迦牟尼所传教义,所以经藏典籍中常常可见“如是我闻”或者“佛说如是”的字样,相当于《论语》中的“子曰”,是记录者强调由佛陀处口授耳闻之亲得实得,经藏典籍多是由强闻多识,记忆力超群的阿难诵出,他当年侍奉世尊长达25年。《阿含经》是原始佛教教义,记述释迦牟尼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共有四大部,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又称四阿含,是研究佛教初始形态的最宝贵资料,其中以《杂阿含经》为最重要,汉传佛教流传的经藏有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等。
律藏的内容是僧团的生活与修行所必须遵守的规则,佛教教徒在其出家的不同阶段,因其修行的目的不同而各有其所须奉行的戒律。比如《西游记》第十九回唐僧收老猪怪时因他说“师父,我已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而给他取名作“八戒”。原始佛教律藏是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背诵戒律结集。汉传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与《僧祇律》三者为主流,其中《四分律》最被人认可与接受。由于《四分律》与《五分律》共有百条,又被称为百众学。
论藏包含的典籍都是后来的高僧大德们阐述佛法、解释佛经的著作。佛教由原始形态开始分裂后,各部派开始依己意解释佛法,由于众说纷纭而出现许多不同著作,在部派分裂之初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大众部派即各有七部论典。论藏中大致包含关于佛教终极修行的四种究竟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汉地比较流行大乘上师们的论著,如后秦鸠摩罗什传译《三论》,即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百论》三部论典,隋唐时期佛教的三论宗创立,倡扬龙树、提婆之学,阐发“一切皆空”“诸法性空”等佛教学理,因而又得其名为空宗或法性宗。
在印度的发展 |
从佛教教义的思想学说发展来看,可以把印度佛教的流传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阶段,佛逝世后约一百年间为原始佛教时期。这时离佛逝世时间不远,众人关于佛法的记忆尚新,没有太多分歧。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只是四处宣传佛法,教化众生,从未以领袖自居,他病重时有弟子请求指定一个继承人,也被他拒绝。这也是佛教成为宗教的疑点之一。且释迦牟尼在世说法恰如孔子授徒,因材施教,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时因人而异,因境而异,一样地没有在当时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今日看佛经——佛陀亲口所传示的教化时常会有“如是我闻”“佛说如是”样的字眼,表示是当时弟子亲耳所闻,彼时只是根据记忆记录下来,如同《论语》中不断出现的“子曰”一样的道理。在佛逝世那年的夏天,为了防止佛陀在世时所传教化涣散遗失,亦为使僧众有所依遵信守,使佛教发展有物质典籍的倚赖,由大迦叶尊者发起倡议,众弟子们聚集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一起进行了佛经结集,即根据众弟子的记诵对佛陀所说经法进行整理编辑,史称“王舍城结集”。大迦叶在僧团中以“头陀第一”闻名,受到僧众的尊敬,其时他与阿难尊者、优波离尊者等阿罗汉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进行三藏法教结集,诸比丘集合在一起,念诵佛陀在世时讲法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另外许多比丘长老与僧团由跋波尊者带领,在窟外不远处举行集会,各位弟子忆诵所记佛陀教化,进行结集。由此第一次的佛经结集出现窟内与窟外两部分。这两个部分号召的人与地点不同,但参加者均属于上座部,结集的法藏都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即长老部)的范围。此次结集奠定了原始佛教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修行方式,规定了它的发展方向,使佛教不会因释迦逝世而消亡,但将其发扬光大的同时亦为佛教未来的分化埋下了种子。
第二阶段,佛逝世一百年之后的约四百年间为部派分裂时期。第一次佛经结集之后,佛弟子之间的分歧渐渐突出,原因在于上座部偏重于遵行旧法,恪守陈规,而其他一些僧众则主张要适应环境,调整佛法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与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到佛陀灭度后一百一十年的时候,这些人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重新修订佛法,彼时耶舍长老邀请贤比丘七百人,在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史称“七百结集”或“毗舍离结集”,专门讨论是否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动而调整佛法的问题,最后结果仍决议恪遵释迦遗制,否决从宽调适之建议。第二次结集之后,不愿意服从决议的僧众开始聚合,形成大众部,与上座部不同,他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变通地运用佛法,所以发展非常迅速。诃梨跋摩在《成实论》中将部派佛教争论的主要问题概括为“十论”,即:二世有无、一切有无、中阴(轮回的主体)有无、顿悟或渐悟、罗汉是否有退、随眠(烦恼)与心是否相应、未受根业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数、有无人我(灵魂)等问题。对此各个部派持有不同见解。长老上座部认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阿罗汉果,以色法与心法观照一切现实存在,色法有四大种即地、水、风、火,是形成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心法有八十九种,并作有详细分析。大众部崇信神化的佛陀,在诸多佛弟子的传说中又加入了林林种种关于各位菩萨的故事。他们相信佛教徒在修得了阿罗汉果位后继续修行可以成就菩萨果,而继续修行功德圆满之时则可以得到佛果,世界上有无限数量的佛。大众部提倡“一心相续”和“心性本净”的佛理。具体的佛教部派分裂,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说法差异较大。现代国内佛学研究者则一般认为,上座部后分裂为根本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前者流传于喜马拉雅山麓,后者流传于克什米尔地区。说一切有部后来继续分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继又分出化地部、经量部等共十一部。大众部后来则分化为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部、东山部、西山部、说大空部(方广部)。在部派分裂中,大众部派发展非常迅速,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第三阶段,又之后约四百年为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思想在印度南方开始产生和传播。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中流行崇拜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由一些出家僧众的引导,他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为修持与传教,编辑了一系列般若经典,阐述大乘的思想和实践,如《妙法莲华经》《维摩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阐发了空、中道、菩萨道、实相、六度、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空”的看法,原始佛教认为世界与物质是实有的,但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使人不依恋世俗物质而提倡“空”,全盘否认了一切物质的存在性。可是这样一来,连佛与佛法都失去了立足之处。所以中观学派发展般若经中的理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即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物质本身没有自性,即独立存在的可能性,此即“空”。但这种因缘而来的存在又必须假借一种概念或名相,此即色。如僧肇在《不真空论》所说:“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修持佛教必得认识到“空”是既“不离有无”又“不落有无”的。从本质上讲,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与现象的本质是空的,但它又必须以某种形象展示出来,展示出来的色相是不可否认的一种形象存在,但这种存在又并非确实而是变动不居,随时改换的。亦即《心经》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此居于中道来把握世界上的物质与现象,才能真正地体悟佛法,也过好自己的人生。在公元2世纪时由龙树倡扬而形成了大乘中观派,经堤婆、罗睺罗跋陀罗进一步阐发,至佛护和清辨时,又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
第四阶段,此后又约四百年为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公元4—5世纪间,佛教修行者开始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瑜伽的修行方法在印度出现得很早,现在学者证明可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已经存在了,由于其实用可行,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渐渐被印度的各种宗教所采用,作为自己的修行方式。释迦牟尼在出家之后随两个苦行者进行苦行,其中有很多仪式与方法其实都是瑜伽系的。释迦牟尼当年在毕钵罗树下证悟大道时所采用的姿势,正是瑜伽中坐姿的一种。所以释尊建教之后,即将此种“结跏趺坐”定为弟子们修行禅定时应当采取的坐姿。至此时期更多的瑜伽修行方法被纳入佛教修行体系,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奠基人无著和世亲的主要理论经典是《解深密经》《瑜伽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世亲的继承者中,有亲胜和与之稍后的德慧和安慧创立无相唯识派;另一继承人陈那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他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等观念。陈那的继承者护法发展了他的唯识学说,而法称则发挥了他的因明学说。
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7世纪时,融合了婆罗门教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其他宗教思想流派的印度教,逐渐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印度教崇拜湿婆、毗湿奴、梵天(即“原人”),将传统古代印度社会的信仰吸收入自己的教义。8—9世纪时,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的丰富发展,传播空前盛行。佛教在它的影响下也开始吸收一些印度教的繁复仪式和民间的信仰而逐步密宗化。
第五阶段,最后约三百年为密宗盛行时期。9世纪前后,受佛教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结合起来的密教的世界观的影响,在印度南部与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金刚乘和易行乘等。出现了密宗的主要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密宗主张修“三密”:身密指手结印契;口密指口诵真言;意密是指心作观想。有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与坛场,有许多极为繁复的仪轨,有各种神格信仰。对供养、设坛、诵咒、灌顶的程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寻求最终三密相应,可以即身成佛。严密的理论与复杂的程式皆来自新印度教与其时流行的一些其他民俗信仰,虽然貌似丰富了佛教教典,使僧人们在任何方面都有严苛的律条与规则可以借鉴。但是借自外教的内容过于庞大混杂,反而消解了佛教自身的特色,使它无法突出自己,保存自己,从而日趋式微。佛教内部的派系纷争与僧团的衰败皆导致佛教走上了不可挽回的衰歇之路。当伊斯兰教开始在印度大规模传播之后,情况更坏,许多僧院被毁,僧团解散,大约是在12世纪末叶的时候,佛教便绝迹于印度本土。当然这些只是后人的推测,由于印度等南亚国家“史”的观念非常淡薄,不似中国人不仅用文字记录下国家的发展转折,大事小情,甚至连皇帝的起居都有条不紊地详细记录下来。印度本身没有史书流传下来,周围国家亦是如此,唯一可以查找的资料是中国僧人们的印度游记等等,但他们都是在佛教兴盛时期出去求法。至于佛教后来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又因何至于衰亡,具体则不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