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心避开“滚雪球”的谎言

——如何看待复利投资

在热播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有这样一段与投资相关的情节:周润发饰演的男主角潘如常是一个娘娘腔十足的骗子,专门利用女性贪小便宜、耳根子软的特点四处行骗。他撺掇着姨妈把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墓地,还把墓地投资的高收益和高回报吹得天花乱坠,诱人至极。为了赚大钱、赚快钱,姨妈头脑一热就拿出了毕生的积蓄去做投资,结果赔得血本无归,只能整日以泪洗面。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再也不满足于将钱存在银行里睡大觉,更关心的是如何令财富快速增长。投资有风险,投资者们当然也就有成有败,像影片中的姨妈这样,根本都不了解自己要投资的是个什么项目,就在别人的蛊惑撺掇之下盲目地重金介入,甚至不惜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孤注一掷地进行投资,这种盲目投资的悲剧在如今的投资市场中绝非什么罕见的现象。时下,“复利投资”这一新名词越来越频繁地被投资者们提及,这是一项使人更容易被盲目吸引过去的投资项目。如果你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复利,不懂怎样揭开它迷惑人的面纱,就肯定会被它的高额回报所折服,乖乖地掏空自己的口袋。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感叹道:“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巴菲特在他的传记《滚雪球》中谈到自己投资理念的精髓,就是充分利用“滚雪球”效应。此后,各种理财机构将巴菲特的“滚雪球”效应与复利投资紧密联系起来,大肆渲染。信步走进一家理财机构的大厅,推销人员就会立刻凑过来为你详细讲解什么叫复利、如何进行复利投资,并且通过具体的数字令你感受到复利的巨大魅力。假设你拿出10000块钱作为本金进行投资,按照18%的年化收益率计算,那么,第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5%×10000=150元,把第一个月的利息也计入下个月的本金继续投资,那么第二个月你就能额外得到150×1.5%=2.25元的利息……如此重复多次之后,光是这一部分的利息就达到了175.5元,几百元钱对你来说也许还不算什么,那么1755元呢?17550元呢?照这样计算下去,你手里的10000元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20000、30000甚至更多。按照这样成幂指数的翻倍增长计算下来,手里的钱涨得实在太快了!这也同时激发了人们对于自己财富的丰富联想,像这样躺着都能钱生钱的日子,似乎追上巴菲特都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毕竟以一般的眼光看来,复利就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的时候雪球的确很小,但往下滚的时间越长,这个雪球就变得越大越膨胀;如果雪球结构黏合得比较紧密的话,滚得时间再长、个头儿再大也不会轻易地散掉。正如巴菲特解释的那样:“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巴菲特称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在这个坡上滚了50多年,这一时间足够长,而且每一步都滚动得十分谨慎。而在投资领域中,所谓的湿雪,指的就是在合适的环境中适时投入能够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所谓的长坡,则是指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所以,要想获得“滚雪球”式的利益增长,我们就必须首先找到这两个要素:湿雪和长坡。尽管复利的投资方法看起来十分简单易行,但依旧是一个一步步积累的过程,想要通过复利投资达到财富的快速增长甚至一夜暴富,那几乎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真正操作起来也难如登天。

如果说在5年以前,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复利”两个字代表着什么,那再看看如今的投资市场,复利投资早已深入人心。通俗而言,复利就是连本带利地利滚利,也就是说如果每年都能保持一定水平的收益率,那么若干年后就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财富增长。尽管如此,对复利投资的盲目吹捧和全盘信任仍旧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揭开复利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操作的,又存在着什么样的风险。假设小王每个月定投500元,一共投资10年,每年稳定地获取10%的收益,那么10年之后,小王连本带利就一共可以获得103276.01元;如果小王每个月定投500元,同样连续投资10年,并且在前9年每年都获取15%的收益,但在最后一年却由于投资失误损失了30%,那么10年之后,小王连本带利就一共只获得80096.74元。可见,尽管在前面的9年中,小王每年都比第一种投资方案多获取5%的收益,但仅仅是由于最后一年的投资失败,小王的总收益就减少了23179.27元之多。因此,在所谓的复利投资中,我们必须要十分谨慎小心,稍有不慎这个雪球就可能在瞬间分崩离析,我们的腰包也很可能迅速干瘪下去,正如那句调侃的话一样:“辛辛苦苦数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在《列子说符》中记载着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齐人攫金”。说的是有个齐国人去逛集市,看见有人在出售黄金,他竟然拿起一块就跑。在被人逮住后,押到衙门里审问,县官问他:“集市里有那么多人,你怎么还敢强抢别人的金子呢?”齐人回答:“我只看见了金子,没看见人。”

这个“只见金子不见人”的齐人和看到复利背后的利益就毫无理智地拿出全部家当去投资的人们是一样的,他们往往只想到了若干年后手里的100变成10000的景象,却没有看到中间的风险和其他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那么,投资者们怎么会犯这么显而易见的错误呢?我们可以试着从脑科学的角度做出解释。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人类都是进化而来的。从最初的简单生物体逐步进化到具有结构复杂的大脑之后,我们的行动就由大脑支配。而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脑干,被称为“爬虫类脑”,主要负责调节呼吸、肠胃蠕动、心跳等非自主性功能;第二层被称为“脑边缘区域”,具有情绪和情感功能;第三层则被称为“皮质层”,包含了情感、认知、记忆、思维等多种功能。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这三个层次的大脑相互协作完成的,即先经过脑干,再经过边缘区域,最后经过皮质层。当一个非常饿的人看到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时,脑干所给出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过来,吃掉它”;可当时这个包子还摆在售卖的橱窗里,于是脑边缘开始判断是要直接抢过来还是继续去寻找其他的食物;一旦你开始做思想斗争,考虑自己是否可以通过一种更文明的方式比如沟通或者购买来把这个包子据为己有时,这就是第三层皮质层在起作用了。所以,从大脑的结构来看,贪婪与占有正是我们的原始本能,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根本不可能被人为地彻底消除。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失败的投资者这样抱怨自己:“都怪我当时太贪心了,如果能早点把这些钱撤出股市、存进银行的话,现在也不会落得这样两手空空的下场。”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完全不贪婪吗?不能!我们做投资、做理财不都是抱着获利的动机和目的吗?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绝对不贪婪,那就不会去投资,更不会频繁地出入投资理财机构了。因此,在面对贪婪和复利的双重诱惑时,我们当然会难抑贪念、心向往之,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也无法消除贪婪的心理,那么,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合理地控制它,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可见,投资者应该放弃“不劳而获”“坐地生财”的种种幻想,而真正树立起一种正确的投资观念,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被一些夸张的投资宣传所诱惑,要冷静下来,真正读懂这些诱惑背后的真实意图,科学理性地进行投资。第一,我们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对自己的收入进行分类处置,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拿来投资的;第二,我们要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投资,投资时的心理承受底线在哪里,自己的投资喜好是什么,究竟擅长哪些方面的投资;第三,我们要多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某一项投资,对其相关知识到底了解多少,是否能够试得出深浅,是否该冒这个险,是否该及时充电。要知道,在投资之前进行的所有分析都应该是理性客观的,不能一赚了钱就高兴,一投资失败就各种抱怨,这样患得患失的投资心态是最不可取的。所以,凡是我们决定要做的投资,就一定要不吝惜时间和精力,好好地去深入研究、分析研判,虽然不可能做到绝对理性,但相关知识积累得多了、具体案例了解得透彻了,投资时的理性成分自然就会大大增加。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在满足了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投资,绝不能孤注一掷,更不能被一些投资高收益的表象所诱惑,深陷进去无法自拔。 sePLfJ/crfvdGACXdGcTKcc3QZja7Y8OtFRhXWz60phL/0NRRnmt5D2xkJgXomk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