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家住成都的汤婆婆因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一夜之间成为名人。事情的起因则是因为她在1977年曾将400元钱存进银行,33年来从没有动用过。但是,当她查询之后却得知,在这33年中,这笔钱利息共有438.18元,扣除利息税金2.36元,连本带息汤婆婆一共可以取出835.82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王燕鸣说:“1977年,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中国一位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15元已经足够。”照此算来,400元相当于当年一个大学生将近两年的生活费。
更有记者针对1977年和今天物价情况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汤婆婆的400元钱当年能买一座带宅基地的住房、1818斤面粉、400斤猪肉、727盒中华香烟或者50瓶茅台酒,而如今她连本带息拿到的钱却买不到1平方米的住宅,只能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或者1瓶茅台酒。
通过这些鲜明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那么,究竟什么是通货膨胀?它都分为哪些类型?它和通货紧缩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界曾有不同的解释,但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倾向于将其看作“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这里所说的物价上涨,指的并非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也不是物价水平一时的上涨,而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过程或者一定时期内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
因此,如果某个时期内只有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这就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价格都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上涨,才能称为通货膨胀。
如若按照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来分类,可以将其区分为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这三种不同的类型。按照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又可以区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四种不同的类型。而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被分为三种,即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尽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货币供应过多,但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对于某次具体的通货膨胀而言,其成因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及预期不当等。
通货膨胀的发生会对居民产生收入下降、福利减少等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收入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主要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储蓄者利益遭受损害等。
作为通货膨胀的反面,通货紧缩同其一样,都是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导致的,并且它们都会导致价格信号失真,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持续小于社会总需求,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
而通货紧缩的实质则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以及经济增长乏力等经济现象。如果想使通货紧缩得到有效的治理,则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