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歌诀】

天地之道万物纲,对立统一名阴阳;

无限分割相对观,昼夜动静热与寒。

1.阴阳的概念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划分标准

(1)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2)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3.阴阳的特性

(1)绝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2)相对性 ①阴阳属性互相转化,即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②阴阳无限可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歌诀】

古哲理中寓阴阳,对立制约是其常。

阴内守而外使阳,互根互用不可挡。

动态平衡互消长,此之消来彼即长。

万物化醇交感彰,极则转化反方向。

1.阴阳的对立制约

(1)含义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2)举例 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

(3)经典阐释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2)举例 阴阳互根,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

(3)经典阐释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

3.阴阳消长

(1)含义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其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2)举例 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阴阳皆长或阴阳皆消。

4.阴阳交感互藏

(1)含义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举例 阴阳交感: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

阴阳互藏:以上下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但上中有下,下中寓上。

(3)经典阐释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类经·运气类》)。

5.阴阳转化

(1)含义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的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形式。

(2)举例 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3)经典阐释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 “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歌诀】

组织结构定性清,人体内外须分明。

五脏属阴内藏精,六腑为阳传化勤。

背外为阳腹内阴,四肢内外阴阳经。

阴阳还可分阴阳,变化之机细细寻。

生理病理寓阴阳,阴平阳秘体安康。

阴胜则寒热责阳,阴虚热来阳虚凉。

阴病治阳阳治阴,阳中求阴阴求阳。

寒者热之热者寒,诊察治疗细参详。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病邪的性质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属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4.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2)概括疾病证候 八纲辨证中阴阳是总纲,其中寒证、里证、虚证属于阴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5.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养生的最根本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2)确定治疗原则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yuhii6WoP2HakN9fLQu9qPGTpeHsl2fMV8nceDZsJHg5NazVDFLLNB8ZJRBn5w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