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在机械、手工艺等方面都有发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鲁班的母亲是一个很注重发明创造的人,她不仅利用生活的智慧创造出一些便于工作的小工具,还经常劝导儿子要勤思考、多创造。那时候,木匠的活儿还不能由一个人完成,每次鲁班干活的时候,都需要用墨斗放线,而母亲总是在他的身边,帮着他拉住墨线头。后来,母亲就在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这样,鲁班一个人就能够操作了。后世木工把这个小钩叫做“班母”,以纪念这位母亲。
在鲁班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对他严格要求,告诉他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动脑,勤于思考,这样问题才会得到更好地解决。尤其是她告诉孩子要重视创造,很多事情照搬原来的经验很难解决问题,这时候就要敢于突破,积极地创造出新的东西。鲁班一直都牢记母亲的教诲。
有一年夏天,鲁国国君要鲁班监工建造一座宫殿,期限为三年。但是光建造宫殿所需要的木料,就需要三年多的准备时间。这可难坏了鲁班。因为国君说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延误了工期,后果会非常严重。
为了加快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有一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踏着露水上路了。为了节省时间,他抄了附近的小路上山。可是,坡陡路滑,路上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他只好扶着树木、拽着杂草,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要翻滚下去了。鲁班急中生智,赶紧抓住一束茅草,但是由于没有抓牢,手心反而疼痛不已。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上面全是鲜血。他感到非常惊奇,为什么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顾不得疼痛,他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看看那一束茅草与其他的茅草有何区别。他发现,那束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手一握紧,用力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上拉了一下,果然出了一个血口。
鲁班想探下身子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它的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住了那只蝗虫,细细地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很多小细齿。
这两件事情启发了鲁班,他想,如果仿照草叶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是更快、更好吗?于是,他赶紧下山,做起实验来。在铁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锯齿的铁条,拿着这个东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于是,锯子就这样被发明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鲁班之所以能够发明锯子,跟他母亲一直劝导他重视思考和创造是分不开的,可见培养孩子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它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很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像鲁班这样的人,不一定读过很多书,有多高的学问,却因为他们的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就比别人要高。
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孩子创设一个能够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接受刺激,进行不同的探索和尝试。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家里多给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不需要有多昂贵,如一些旧杂志、旧书籍、旧钟表、旧电器和旧家具等东西作为发挥创造力的材料,将会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施展和发挥。
第二,鼓励孩子从事独立的操作。尽量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取得一定的结果,使其体验到独立完成某一活动是很重要的。一个连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人,是没有勇气进行发明创造的。
第三,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高创造力的人才,就要允许孩子把宝贵的时间用于看起来可能毫无意义或所谓的“小玩闹”上。孩子的想法可能会出乎大人的意料,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想法中的独到之处,而不应该总是给予批判。家长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总希望孩子能听你的话,应该也让孩子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且对孩子富有创造性的言论要给予积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