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选择北上广深还是中小城市?

导读:

遇到人生关键的选择时刻,怎样思考才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大城市或中小城市,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且听秋叶和萧秋水一一剖析。

秋叶:

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找工作都面临一个选择,是去北上广深发展还是去中小城市?北上广深机会多,但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大,房价更是高得离谱。中小城市房价低,但工资不高生活平淡。我知道秋水你是1995年大学毕业的,你老家是×××,大学是在×××读的,然后你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工作。20年前的你,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纠结吗?

萧秋水:

纠结啊!而且是非同一般的纠结!那时候我大学有个男朋友,我想留在青岛,根本不想回家,但是家里不让。思前想后,还是听了家里的话,本来和男友约好了以后相聚的,不过3年后男友就提出了分手。更可气的是,家里还逼着我不断相亲……

我在家乡工作了10年以后,找准机会离开了,从济南到苏州,然后到了深圳,这一晃儿,在深圳待了也有10多年了。

秋叶:

不过今天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希望他们回家工作。事业和亲情,居然成为两难。如果秋水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你有怎样的建议?

萧秋水:

我当初是选择了亲情,如果是现在,可能选择就不一样。对于年轻人,我还是建议可以趁着年轻,先到大城市里闯一闯,哪怕是先积累点经验再回家乡去工作,终究也和一直待在小地方不一样——我说小地方可没歧视性啊,我家乡曲阜就是一个小地方,我觉得就算现在有网络,一个人在小城市里,视野还是会受局限。大城市里其实不只是机会多,也更有活力,不断有新鲜事物的冲撞,对人的成长非常有利,虽然压力也大一点,但是生活在小城市里难道就没有压力吗?只不过压力可能体现得方式不一样。

秋叶,你研究生毕业是2000年,你那个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回家工作?

秋叶: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是没有考虑过回家工作这个选项的。

20世纪80、90年代,我们小地方出来的孩子,读了大学还回家工作是会被视为失败的。所以我们别无选择,我学的专业,在我们小地方根本没有工作机会,我们只能去大城市发展。

我们那个时候在大城市扎根,父母很难帮上忙,绝大部分人要靠自己找工作,自己存钱买房,自己对付一切。

城市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也在小心翼翼地去适应它。说一个很多人不相信的细节,我是在工作好几年,差不多是2003年才适应抽水马桶的。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很熟悉的生活场景,那时对我们都是一种挑战。

所以现在看很多孩子的苦恼,一部分是幸福的烦恼。过去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大城市,但是现在经济发展了,一部分小城市经济发展也不错,也能提供很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如果不是看到这一点,我相信很多父母是不会支持孩子到小城市发展的。在很多父母辈眼里,家乡和大城市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我认为从物质层面讲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从职业发展上讲,如果我是今天毕业,即便我家庭条件不错,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大城市。

美国畅销书作家乔纳·莱勒在《想象:创造力的艺术和科学》这本书里提到有研究指出,城市生产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越大,城市中的人均产出也就越高,没有例外。莱勒的解释是认为城市化的根本优势在于它相比乡村更鼓励多样化的交往。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行走在大街上。结果就是人们不断地从他人那里接收新思想、新知识,这些新思想又在不停地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意。他把这种现象叫“知识溢出”,城市密度越大,创造力就越强。

我是认同这个理论的。所以作为一个男孩子,我觉得如果希望在年轻时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留在大城市。再说我有一个不怕冒险的个性,让我这辈子错过冒险,追求安逸,那不是我要选择的命运。

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平庸,除非能一直有一颗勇敢的心。

萧秋水:

我也赞同你这样的选择,不过的确,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是需要勇气的,你当年选择留在武汉,是什么样的感受?

秋叶:

很多人没有留在大城市,不是因为不想,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我当年也没有野心去北上广深,我毕业时奋斗的目标不过是留在省城武汉。

所以今天回想我的经历,我只能说很多大学毕业生和我当年一样,并没有做好在大城市生活的准备,就被突然推向这个舞台。

我2000年研究生毕业刚刚在武汉上班时,工资很低,为了节约每天2.4元钱的交通费,马上花了45元买了一个二手单车,天天骑车上下班,往返40千米,一口气坚持了3个月,一直到冬天太冷才放弃。说起来真是有趣,会骑自行车居然成为我上班后最先用到的一样技能。

所以要我谈感受的话,我觉得是人在压力面前,迸发出来的战斗力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

萧秋水:

真没有想到你还有这样的过去,也没想到你还曾经是飞车青年!现在完全是可以写成逆袭的故事了。

秋叶:

我们成长过程中做出一生最重大选择的时刻,内心都是孤立无援的。比如求职跳槽、恋爱成家、生养孩子,其实父母帮不上什么忙,也没有什么贵人相助,只能靠自己咬牙坚持下去。不过一个人越是依靠自己去面对问题,内心越能慢慢变得真正强大起来。我想这是很多让父母替自己做出选择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成就感。

萧秋水:

你说的对。如果一个人总是由别人做出选择,自己只是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面对选择的时候,可能总会想着让别人帮忙或逃避,这样的人是没办法成熟的。

秋叶:

我毕业的时候是典型的两面人,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憋了那么多年,终于可以到社会上闯荡了;一方面又是内心惶恐,不知道自己到底能靠什么养活自己,但毕竟就这样出发了。

我觉得无论在哪个时代,年轻人首先得有一个不要怕的心态,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在自己没有尝试努力之前,不要轻言放弃。

在留在大城市还是逃离北上广深这个话题上,秋水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和建议给现在的年轻人,教他们做选择?

萧秋水:

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复杂……

首先要弄清楚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心里先有个谱。在这些区别中,要知道自己更看重什么。

我们先来帮小伙伴列一下主要要素。

1. 大城市

好处:

A. 大城市里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成本高,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进步,从外界环境上来说,会对人的上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B. 身边的人普遍来说素质会比小城市高,积极上进的人多,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新鲜事物多,对人造成的冲击力较大;

C. 收入较高,机会较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更大。

坏处:

A. 竞争激烈,压力巨大,调适不好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包括身体疾病和心理问题;

B. 努力不见得有预期的回报,看不到前景的生活会让人感觉绝望;

C. 房价高,生活成本高;

D. 人际关系可能比较冷漠。

2. 小城市

好处:

A. 环境好,不像大城市里污染严重;

B. 人际关系简单融洽;

C. 房价相对便宜,生活成本低。

坏处:

A. 地方小、观念落后,生活缺少质感,可能比较单调;

B. 事业发展、眼界都容易受到地方人际关系网等的制约;

C. 不自由,不宽容,人会被环境同化,在安逸中磨掉抱负。

在了解以上利弊之后,再分析自己。

一看学校、专业、兴趣和抱负。有些专业,可能在大城市里才能找到对口的工作,在小城市里只能转换跑道。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比较执着,希望根据专业来选择,那就要看在哪样的城市里更有发展前途。

二看性格和经历。有些人喜欢冒险,就像秋叶这样,太安逸了反而是种危险,有可能封闭了未来的发展道路,那就不如到大城市闯闯,看看自己能够走多远。有些人性格比较胆小怕事,承受风险的能力弱,在大城市里可能会举步维艰,喜欢安逸生活的人,可能更适合小城市生活。

三看家庭。有些父母非常开明,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外地工作,而有些父母可能会坚决禁止,甚至采用极端手段要求孩子回来。如果不好沟通,而又比较在意父母的意见,可能你还是要把这个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上这些,只是分析框架。每个人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匹配的选择。选择可能不好用对错好坏来衡量,不经历,就不会知道是否适合自己,而做了选择,往往也不能回头,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秋叶:

秋水,我觉得你在给准备进入职场的人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遇到问题,首先不是马上去想得到答案,而是把自己的想法一条条写下来,然后归类,就算不能马上决策,至少让自己的思考通过记录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可能整理自己的思考。

其实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职场技能,也往往是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忽略的职业素养,把你想到的马上记录下来。

互动: 毕业后你选择去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说说你当时的心情,把你的故事分享到微信公众平台“萧秋水(qiushuixiao)”,回复关键词“选择”就可以看到大家的故事喔。 moVp5e2mpJIuhpwCtx9tLT+4nLazNNixn6n6GFLfBbqVmMgZQYaxHCIZtBMI+3a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