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1

亚伯拉罕

YABOLAHAN

异名

英: Abraham

法: Abraham

西: Abraham

德: Abraham

意: Abramo

俄:Авраам

传略

亚伯拉罕事载《创世记》。

亚伯拉罕是挪亚之子闪的后裔,原名亚伯兰,受上帝召唤后改名亚伯拉罕(意为“上帝之友”)。上帝命他离开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吾珥城,携妻撒拉和侄罗得北行,抵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哈兰,又到巴勒斯坦。为避饥荒,亚伯拉罕一家到埃及的内盖夫。撒拉貌美,亚伯拉罕害怕埃及人夺妻害己,便谎称撒拉为妹。法老欲纳撒拉于后宫,伪情方始败露。法老责之,但赐还撒拉(创 12 )。亚伯拉罕与罗得因彼此手下的牧人相争而分手。亚伯拉罕赴希伯伦,罗得去所多玛和蛾摩拉城。后罗得遭劫,亚伯拉罕救罗得并帮他夺回财产。大祭司麦基洗德向胜利者献上饼和酒(被后世认为基督教圣体圣事的预表)(创 13 14 )。

◎亚伯拉罕款待上帝和二天使

西班牙巴列斯圣库加特修院回廊柱头( 12 世纪)。作者阿尔诺·卡泰尔。[啸声摄]

撒拉不育,令使女夏甲给亚伯拉罕作妾。夏甲生以实玛利,便轻视主母(创 16 )。三位神秘使者造访幔利橡树亚伯拉罕住处,预言撒拉必生一子。次年,撒拉得子名以撒,便将夏甲母子赶到沙漠中(创 18 1 15 21 1 14 )。当时撒拉年逾九十,而亚伯拉罕已百岁。

上帝欲考验亚伯拉罕的虔诚,命他献子以撒作燔祭。亚伯拉罕如命带子上山,筑坛堆柴,捆子欲杀时,上帝遣天使制止(创 22 )。

◎亚伯拉罕与麦基洗德的祭献

意大利阿纳尼大教堂地下墓室壁画(约 1255 年)。[啸声摄]

图像

世传亚伯拉罕生平的作品甚多,要者有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12 世纪镶嵌画,巴勒莫宫廷礼拜堂 13 世纪镶嵌画,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16 世纪的一组壁毯《亚伯拉罕生平事迹》(据贝尔纳·范·奥尔莱底图织成)。

早在 3 世纪罗马的卡利斯特地下墓窟,便有亚伯拉罕跪祷像出现。他通常被描绘成须发皆白的老者;偶作骑士装,以志战胜罗得之敌的事。其生平诸事中,“会见麦基洗德”、“三天使造访幔利橡树”、“以撒燔祭”和“亚伯拉罕的怀抱”尤其受历代艺术家重视。

会见麦基洗德 国王兼祭司的麦基洗德,头戴王冠,手捧圣杯或圣体盆,迎接克敌归来的亚伯拉罕,通常被解释为《新约》“博士来拜”或“最后的晚餐”的前兆。以这位人物为题材的作品甚多。加尔唐普河畔圣萨万教堂拱顶 12 世纪壁画亚伯拉罕一段便画此事,麦基洗德献上的圆饼上有十字标志。在兰斯大教堂正立面内侧的 13 世纪中叶浮雕上,亚伯拉罕身着当时的骑士装,从战场凯旋,而麦基洗德则披祭司袍,献圣体饼,称《骑士领圣体》。阿纳尼大教堂地下墓室壁画(约 1255 年)画《亚伯拉罕与麦基洗德的祭献》,而拉文纳圣维塔莱教堂的镶嵌画( 6 世纪)则把《亚伯燔祭》与《麦基洗德燔祭》合在一起。鲁本斯也画过《亚伯拉罕与麦基洗德》(藏康城博物馆);雷斯图的《麦基洗德的奉献》( 1754 年作),至今仍陈列在马斯特里赫特教堂。

三天使造访幔利橡树 此事通常有两种意义:一、称颂好客品质;二、预言撒拉生子,被视为天使向马利亚报告圣灵感孕的前兆。 5 世纪的罗马大圣马利亚教堂主堂、 6 世纪的拉文纳圣维塔莱教堂镶嵌画、 12 世纪的巴列斯圣库加特修院回廊柱头等,都有表现。伦勃朗也画过这一题材( 1646 年作,哈勒姆的范·潘维茨收藏)。在东正教地区,此事又象征圣三位一体,即居中的天使为圣父,鲁勃廖夫著名的圣像画《三位一体》( 15 世纪作,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即是。

◎以撒的燔祭

伦勃朗 1636 年作,藏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以撒的燔祭 历代对此多有表现,如杜拉—欧罗波斯(在今叙利亚境内)犹太教会堂的 3 世纪壁画, 12 世纪的许多教堂浮雕装饰(苏亚克修院教堂正立面内侧立柱侧面、莱昂圣伊西多尔教堂羔羊门门楣、哈卡大教堂门廊柱头等),帕多瓦圣安东尼奥教堂 16 世纪的贝拉诺青铜浮雕,伦勃朗 1636 年的画作(藏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卡拉瓦乔 1603 年的画作(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以撒作为祭品,也被后世认作象征基督被钉十字架,为人类赎罪而自献。而在犹太教徒中间,则以此表达对上帝的绝对信仰。

◎穷人拉撒路故事:财主宴席;拉撒路灵魂在亚伯拉罕怀抱

法国穆瓦萨克圣彼得修院教堂大门左侧壁饰带(约 1130 年)。[啸声摄]

亚伯拉罕的怀抱 善人的灵魂升天,入亚伯拉罕的怀抱,初见于《路加福音》第十六章,述穷人拉撒路死后经历。比克博物馆所藏圣马丁教堂壁画有《拉撒路在亚伯拉罕怀抱》( 12 世纪前 30 年),穆瓦萨克圣彼得修院教堂大门左侧壁浮雕《穷人拉撒路故事》(约 1130 年)中有同样的表现。孔克圣福瓦修院教堂大门门楣浮雕《末日审判》( 1130 年至 1135 年),则有亚伯拉罕怀抱二子的局部。在许多《末日审判》的作品中,天堂往往以此为组成部分,如 13 世纪的巴黎圣母大教堂和兰斯圣母大教堂(亚伯拉罕用衣襟兜住善人灵魂),以及班贝格大教堂的王公门。

在拜占廷艺术中,亚伯拉罕往往端坐在以撒和雅各中间。至于佛罗伦萨圣约翰洗礼堂的圆穹顶镶嵌画,更是突出了这三位族长与圣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 XS5xrBnXxmgL02GI83Fd8zsb0iTbWtQv3sFHCXtlNs5hPskGjzv9tiLbYjsAA1V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