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银隆? |
董明珠为什么 |
第一章 |
2016年1月18日下午,珠海“两会”会场,董明珠和魏银仓碰面了。一个是叱咤风云的“家电女王”,一个是新能源界的领军人。
“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这是董明珠和魏银仓聊了许久之后的初步结论。
11个月后,董明珠以个人身份投资珠海银隆,这家公司正是魏银仓一手创立的。董明珠说:“今天,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话音一落,就意味着这场义无反顾的改革开始了。
这次投资是董明珠几经波折之后的结果。但她的初衷,并非如此。她最初的愿望是,由格力出面,全资收购银隆。
谁是银隆?
2009年,50岁的魏银仓创建了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前身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魏银仓大学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是个典型的“技术男”,高级工程师。
魏银仓的家乡武安市,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矿产资源以铁、煤矿为主,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对于旧式的能源消耗型发展方式,魏银仓十分熟悉。而在新的时代,他决心跟随新能源的趋势。
银隆刚成立一年,就收购了全球钛酸锂电池技术领军企业——美国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权,并将其核心技术、生产线、销售体系一并收入囊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且于2011年对其实现战略控股。
关于这次收购,公开资料有限。低调的魏银仓也只是偶尔提起过有关细节,他曾解释称:“银隆钛不仅仅是造一个钛酸锂电池,我们过去收购了美国奥钛,是利用收购奥钛在材料界率先掌握材料纳米化技术,长寿命的钛酸锂,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循环,对资源的不破坏,对后代的负责,这是钛酸锂的特质。”
在全球范围内,真正具备钛酸锂电池产业化应用且超过八年以上经验的企业只有两家,一是银隆控股的美国奥钛,二是日本东芝公司。在我国,也只有五家左右的企业致力于钛酸锂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这样的竞争环境,无疑有助于银隆的发展。
“吃掉”奥钛的核心技术之后,银隆从2012年开始陆续收购珠海广通、石家庄中博等汽车企业,如预期一般,在纯电动客车发展的路上继续前行。
2013年,在掌握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后,银隆正式启动钛酸锂电池量产。一般电池使用寿命3年~5年,而银隆电池使用寿命可超20年。“6分钟快速充电”、“严寒环境条件下使用”、“30年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等特质,是银隆产品的巨大优势。
2015年,银隆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产值总金额达上百亿元。其中,完成生产纯电动客车3189辆,销量排名全国第七。目前,北京公交已经大量使用银隆钛电池和银隆纯电动客车。据测算,在美国运行的800多辆电动大巴中,就有790辆采用了银隆钛酸锂电池。
如此,2016年3月,当格力发布公告透露拟筹划发行股份收购银隆之时,银隆的估值已经超过50亿元。同时,中信证券联手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三峡资本、北京公交等20家品牌企业共同注资数十亿人民币,成为了银隆主要股东。
银隆虽然资金用度巨大,但它具有令人憧憬的美好前景,能够吸引政策和资金的资源,所以一直不缺钱。但得益于政策支持的同时,银隆也随时置身在政策风险之中。从长远发展来讲,银隆要想办法降低政策风险有可能带来的麻烦。
这时候,“金主”格力出现了。
8月19日,在停牌6个月之后,格力发布公告称: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银隆100%的股权,收购总价款为130亿元;向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总额10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珠海银隆项目建设。
董明珠透露,格力之前也曾投入大量资金,尝试过自主研发新能源电池技术。但经过评估后认为,收购珠海银隆是格力获得该项技术最经济、高效的方式。
如果收购成功,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安全、节能,可以与格力的光伏空调、智能设备等家居产业链结合起来协同发展,预计将带来万亿元的收益,甚至摆脱对城市电网的依赖。
“我们过去有一句话是‘弯道超车’,我认为这句话是传统语言,新能源改变了这句话,我们现在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超车’。”董明珠曾公开谈到,要与银隆合作加快速度建立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基地,弥补产能不足的影响。“我们要让中国所有造车的都快速地转换到新能源的时代,用上我们的新能源电池,我要让银隆电池为中国乃至于世界服务。”
在董明珠眼里,银隆甚至可以等同于格力的未来,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正因如此,她才不计一切代价的要和银隆成为一家人。在双方谈判收购事宜期间,董明珠和魏银仓时常一起参加外界活动,比如在美国硅谷举行的“2016 SVIEF全球领袖创新对话”等。
诸多举动释放出了彼此友好的信号。不过,尽管管理者的个人意愿十分强烈,最终要做成事,还要考虑更多因素。
10月28日,格力召开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涉及有关银隆收购的提案表决。当时,有78位股东到达现场进行投票,代表股份20.26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33.6804%;通过网络投票的股东5063人,代表股份12.32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20.4887%。
这次股东大会冲击性极强。由于银隆收购相关提议未被通过,董明珠当场发飙:“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你有什么辙?”10月30日,格力发布公告说明,收购银隆提案的赞成票未达三分之二,未通过。
然而,最具戏剧性的是,格力电器微信公众号在10月31日早7点刊发文章称:“经过现场股东投票与网络投票,均以超过2/3以上赞成票通过了格力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的议案,这意味着格力收购银隆跨界新能源领域获得股东大会的大力支持。格力三季度各项业绩指标均表现优异,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成功收购银隆之外的又一个利好。”
银隆收购提议到底有没有通过表决,成了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格力根据中小股东的意见,对此提案进行了修改调整。
而半个月后,格力电器再发公告称,公司收到珠海银隆发出的书面告知函,被告知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能获得珠海银隆股东会的审议通过。珠海银隆基于表决结果决定,终止本次交易。
鉴于此,格力电器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