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景观多样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强烈地感受到不同区域之间在自然景观、居住人口及其生产方式、居住方式、文化形态(特别是方言和习俗)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曾用抒情的笔调写到法兰西的多样性:

它的地域“斑驳陆离为世所罕见”,顽强地显示其令人惊叹的“乡土特性”,犹如一幅“风景镶嵌画,其复杂多变竟是绝无仅有”。“远行人足迹所至……景色始终在变化。”每座村庄,每个山谷,每个“地区”,莫不如此。……每座城市、每个区域、每个省份更各有其鲜明的特征:不仅是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不仅是人打下的各种烙印,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确定基本人际关系的一整套准则: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和邻居之间的关系”。

显然,这样的描述同样适用于今天与历史上的中国。且不说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较大距离的区域差异(如大区之间与省际的差异),即便是在乡村旅行,我们也会发现,每隔二三十公里,生活方式、自然条件、聚落类型乃至田野形象和色彩全都会发生变化。每个村庄、每个乡镇、每个县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特征。这些地域特性早已渗透在平民百姓的心坎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虽然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地区特性似乎正在逐渐消失,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地区发生的变化,都有别于邻近的其他地区,或者变化的方式各具特点,从而造成了界线分明的新差异。

因此,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通过观察、感知而得以描述、展示并赋予其意义的。换言之,我们通过观察,即能够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一些认知;通过描述,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这种多样性。虽然“景观”(landscape)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的术语,而且不同学科的诸多学者给出的界定千差万别,但大多数学者都会承认:景观可以用来指一个地方或地区的外貌、产生外貌的物质组合以及这个地方或地区本身,是可以通过观察而认知并描述、展示出来的。 因此,我们将可以通过观察而认知并描述、展示的区域差异概括为“景观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与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

(一)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是指绝大部分或全部未经人类活动干扰的景观,只有在一个从未被人类所搅动的地区才能存在。因此,在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地区,“自然景观”只是一种理论性概念。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几乎全部打上人类烙印的景观上区分出一些主要源于自然演化的要素,如大地的轮廓(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气候、海岸线、自然植被以及河流、湖泊、矿产等。虽然我们可以观察认知的这些景观均已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其基本架构仍主要源于自然界本身,所以我们仍然将这些主要源于自然演化的景观视为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和气候两方面。如所周知,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呈现出明显的三级阶梯:从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数百米至千余米的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山地,到海拔1000至2000米之间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海拔500米以下的四川盆地,再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渐次升高。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各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形成了大致与之相对应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地理区,而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内,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成南北方两个区域。从东南沿海的平原湖泊,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戈壁荒原,再到青藏高原的雪峰峡谷,景观的空间差异至为明显,而这些差异的根源则是大地构造运动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及其演化。

因此,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乃是文化景观之多样性与景观感知与意义之多样性的根源或基础。在当今世界上固然已很难找到完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纯”自然景观,但人类活动的舞台毕竟是“搭建”在自然的地理构造与景观之上的。无论我们如何强调人类活动对于人类所生存的世界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其所凭依的“世界”的基本框架与要素,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即已大致形成。迄今为止,人类虽然已有能力在局部地方将“沧海”变为“桑田”,将荒漠变为水乡,但绝无可能将青藏高原夷为平地。正是由于自然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群在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抉择,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来。所以,自然本身的多样性是根本性的,是诸种多样性的基础。

(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与“自然景观”相对应的概念,意在强调人类在改造地球面貌中的作用,或者说“文化”在景观形成与构造中的意义。索尔(C. O. Sauer)指出:

文化景观是某一文化群体利用自然景观创造出来的。文化是驱动力,自然区是媒介,而文化景观则是结果。在某一特定文化的作用影响下,由于文化本身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文化景观所经历的发展变化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许最终将达到其发展循环的极限。但随着不同外来文化的介入,又开始了文化景观的另一轮更新,或进行某一新的文化附加在原有景观遗存之上的演化进程。自然景观当然是绝对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文化景观从中形成的物质基础,但文化景观形成的根本动因仍在于文化本身。

索尔试图将“文化”作为区分地球表面区域可见特征的驱动力量,他承认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文化活动媒介具有重要意义,但强调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如河流、动植物等已包含在文化景观中,介入了人类对环境的反应与适应,或者进入人类活动范畴,如水利管理与动植物驯化。 因此,严格说来,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绝大多数景观均属于“文化景观”。当然,某些景观中人类活动的印记相对较少(如上文所及之地形地貌与气候),仍可视为自然景观;而那些在人类面对自然、改造自然(包括改造“自然人类”)以及塑造个人精神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改造或给予较大影响的景观,则均可视为“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是在人类适应、应对多样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又因为“自然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及其在应对、适应自然多样性过程中的多样性抉择,而更加复杂多样。因此,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既无需论证——因为它是自然多样性的延续与扩展,亦难以论证——因为其形成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就传统中国而言,文化景观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居住人群与人口分布、密度的区域差异。虽然汉族是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的主体,但各种非汉族人群(民族)一直广泛而稳定地存在着,并在不同地区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汉族群体内部,南人与北人、不同层级的区域人群之间也都表现出程度不同的但显而易见的差异。因此,传统中国文化景观的多样性首先即表现在居住人群的区域差异方面。同时,人口的分布也很不均匀:东中部的平原与丘陵低山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人口,很早就深受人满之患;而北部与西部的草原、中高山区与荒漠地带则人烟稀少,甚至罕有人迹。无论是今天,还是在古代,在中国土地上旅行,都会对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留下深刻印象。

(2)土地利用方式与经济形态的区域差异。所谓“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经济、社会目的,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它既是把土地的自然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土地利用的方式、强度、结构及地域分布和效益,既受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影响,更受各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如开发历史、生产方式、技术设备、投入水平、土地经营管理水平等)影响;而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则直接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形态。 在传统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以农耕为主,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人口最为集中、农业经济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这一大区又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其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农耕经济以旱作为主,可以称为“旱作农业经济带”;其南属亚热带或热带湿润气候,农耕经济以稻作为主,可以称为“稻作农业经济带”。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以及属于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部分北方草原和东北地区,在历史上虽然也有农耕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绿洲与河谷地带,但总的说来,均以游牧、畜牧经济为主,可以合称为“游畜牧经济带”。这三大经济地带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格局。 而在各经济带内部,不同区域也多“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形态与面貌。

(3)居住方式的区域差异。栖身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不同地区的人群,根据所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功能需求以及自身对居住的文化构想,建造了不同类型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平房、楼房、窑洞、干栏式建筑、高台式建筑等等,并形成不同的房屋形态和布局;而各个家庭(或家族、部落)的房屋之间又表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每个家庭房屋单独分布的高度离散状态,三五个家庭聚合而成的小村(散村),十数个或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家庭集聚在一起的集村,以至拥有控制其他聚落之军政机构与市场在内的城镇。 因此,居住方式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房屋(住宅)形式与聚落形态两个方面。当我们乘火车旅行从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差异较大的区域时,就会发现沿途农村的房屋式样、所用材料以及村落的形态与布局都发生了变化。且不说城市与乡村在居住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形态方面的巨大反差,仅就农村地区而言,聚居地区(如华北平原地区)与散居地区(如部分南方山区)人们的生活习俗乃至心理状态都会有很大区别。

(4)语言、信仰与风俗的区域差异。语言乃是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以及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传递表达、交流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完整意思的工具,是最能体现文化特征的要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包括方言)的认同就是文化的认同。语言以各种形式表现为文化景观,比如地名,我们翻开地图,从各种不同语源的地名上即可窥知若干人群移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相;而语言(特别是方言)的千差万别,正形象地刻画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信仰与宗教也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很难给它们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总的说来,每种宗教都有与信仰中的神灵相关的一整套教义和信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借以表达信仰的宗教仪式,以及从事宗教活动的专业人员和场所。信仰与宗教的区域差异在景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仪式与场所:青藏高原上恢宏富丽的藏传佛教寺庙及其宏大繁庶的宗教仪式,与闽南沿海乡村广泛分布的村庙祠堂和各种各样的祭祀娱神活动,即充分展现了信仰与宗教所塑造的景观多样性。风俗性景观则主要包括节庆、音乐(戏曲、歌谣等)、手工艺品以及服饰、饮食等,它们在根源上是“民间的”,因而最大程度地显现出色彩缤纷的多样性:在很多地区,几乎每一个村庄都可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或者在“风俗”的某一个方面或环节显示出其独特性来。

(三)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多样性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景观,都是可供观察、感知与描述、展示的实体或存在,其多样性是其自身赋予或蕴含的。然而,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同一景观(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认知与描述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或群体可能对某种或某类景观熟视无睹,而另一些人或群体则可能对这种或这类景观赞赏备至,并赋予它诸多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景观是由认知者构想或“发明”的,景观正是在被认知、描述与展示过程中,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多样性与意义。显然,对景观的观察与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观察视角是不一致的。因此,任何景观都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具有观点与倾向的。 虽然所有社会与群体都存在(并相互作用)于环境之中,而只有某些社会与群体才明确地构想并认识景观,而不同社会与群体对景观的构想与认知更有各种不同:整日为生计而劳作的农民对自己生活所依的山水可能无动于衷,而来自都市的观光客则流连于山水间,并赋予其丰富的美学或人生哲学意义。“同一”景致的不同观察者,可以根据他们的“视角”,将他们眼前的景致分别视为自然、栖息地、人工制品、系统、问题、财富、思想意识、地点和美学等。在这个层面上,在同一种景观面前,有多少观察者,就可能存在多少种“景观认知”,也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意义”。

不仅如此,许多景观一开始就是被有意设计或者后来被重新设计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就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观念与意义,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构想、文学形式、艺术中或景观中所实现的文化表述。丹尼尔斯(S. Daniels)与科斯格罗夫(D. Cosgrove)指出:“景观是一种文化图像,是一种描绘、组织或代表环境的图形表达方式。这并不是说景观是非物质的,相反却更加说明景观可表现在许多不同的物质和多种文化画面——画布上的作品、纸张上的文字以及地表上的土壤、岩石、水和植被。”这里虽然强调景观的视觉特征,但又不仅仅把景观限定在视角特征上,各种形式的景观均被看作文化标志,对它们的解释则要涉及文化观念与文化过程。 这样,景观就被看作是具有思想的文化产物,景观的多样性遂指向文化与思想的多样性,从而被赋予了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建设及不同人群的认知与阐释,是较典型的例证。城市中心广场一般是作为城市的标志性空间而设计的,它被要求具有表现力与感染力,集中体现城市开放空间的公共性、艺术性和展示性。实际上,大多数城市中心广场是作为“国家景观”而构建的,体现了诸多现代国家的意识形态观念,成为展示国家权威、合法性、国家特性与形象的重要场所。很多地方城市的中心广场又被赋予了展示地方特性的功能。显然,城市中心广场的构建主要是政治性的或意识形态的,反映了国家主导与社会信奉的一种强势模式;而在其具体设计建设过程中,设计者又将自身的知识背景与思想方法置于景观构想之中,并通过空间展现与形象塑造将之表达出来。毫无疑问,城市中心广场的设计与建设是一种文化建构。但是,它被建设起来之后,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赋予给它的诸多意义与功能,很可能只是在一些重要的仪式中才能够突显出来,而在日常生活中,则主要发挥其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成为市民休闲甚至商业活动的场所。不同的人与群体对它作出各种各样的阐释,从而使它具有更为丰富的“意义”;而随着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当初赋予它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意义则逐步淡化,或者被“改写”。

总之,景观的多样性是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源于自然本身的多样性,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乃是文化景观之多样性与景观感知与意义之多样性的根源或基础;文化景观的多样性是在人类适应、应对多样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又因为“自然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及其在应对、适应自然多样性过程中的多样性抉择,而更加复杂多样;景观认知与意义的多样性则源于景观认知者与建构者所禀持的文化与思想的多样性,并在认知与重新建构过程中不断叠加、累积。景观的多样性,随着其不同层面的展开,而越来越丰富,其多样性的内涵遂得到充分展现。 +0wN+6gK85S0CNnHrk3178u2dAxfAxyhFbGNSY4mZPpdWDzepG/0ujMMGdYt6s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