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朝日新闻(1937年12月10日)
D二六八八
驱逐伤兵
不管伤兵死活支那军无人道
纽约特电8日发
南京最后的命运一刻一刻地逼近了。9日,纽约时报南京特派员对守卫首都的支那军的动摇以及他们的悲惨命运作了如下报道。关于不断化为焦土的南京的报道很多,但特别让记者充满同情的是,曾经雄踞于南京郊外的化学战研究所被支那兵付之一炬,位于金陵公园内的政府要员们的美丽宅邸也受波及,在火焰包围中烧掉了。南京的前线部队越来越混乱,当那些伤兵们蹒跚地撤退到城门时,却被紧闭的城门挡在了外边,他们应该向何处去呢,什么样未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呢?8日,南京当局严禁伤兵入城,而且决议要将城内的伤兵也全部驱逐到城外去。南京守军几乎没有野战医院的设备,为保卫南京而战斗的支那兵们今后将被残忍地对待,除了自救以外没有任何援助,等待他们的命运,不是徘徊在城墙外或顺着扬子江逃向远方,就是在路边悲惨地死去。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4页。平静、雷国山 译
D二六八九
纽约特电8日发
纽约时报南京特派员8日对专家在即将陷落的南京所做的考察作了如下报道。坚持留在南京的外国军事专家最近花了4、5天时间考察了城外及近郊的中国军的防卫状态,对他们的野蛮行为大为震惊。中国军在毫无目的地破坏和烧毁一切东西,从专业角度来看,都是些毫无意义和难于理喻的行为,这些行为对中国军毫无益处,同时对日本军也无关痛痒。唯一不利的一点就是由于没有一栋建筑物,日本军不能将其作为宿营地,而不得不使用帐篷。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中国军要采取这种毫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呢?唯一的能解释的就是,中国军仅仅只能通过这样的破坏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愤懑。也就是说,中国军从上至下存在的那种“打不过日军”的劣势意识驱使他们作出了这种疯狂的残忍行为,牺牲不仅仅是在乡镇和农村发生,甚至波及到了城市。
从以前成吉思汗的大军将很多大城市变成焦土以来,像现在在扬子江下游沿岸地区由中国军亲手造成这种有组织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
日军的空袭和炮击造成的损失仅仅限于军事设施,把这些都加起来也不及中国军自己亲手造成的破坏的十分之一。
这是中立国的一位军事专家对我(纽约时报特派员)说的。他还接着说到:
由现在中国军所作的事情来推测,我不得不得出以下结论,那就是中国军完全没有预期在今后百年甚至更久能收回这片土地的支配权。因此对将成为敌人所拥有的这片土地,尽量使其荒废。我不认为现在中国逐步采取的焦土政策是能针对敌人的最好举动。因为那个敌人确实是暂时的侵入者,但却绝没有考虑要将这片土地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被中国军自己破坏的东西都是他们的祖先历经了几代辛勤劳动积蓄起来的,那些疯狂的主张采取这种烧毁城市村庄的人,由于他们的策划,历代积累的数十亿财富被彻底销毁,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能从这些地方收取租税,是战后恢复国力的财源。这块朴实、富饶且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对国家财政来说是有力的供给地,但现在却在烈火下逐渐消失。复兴这块土地可能会需要巨额的经费。自古以来东洋思想里存在的“挽回面子”的思想,是中国军行为的唯一解释。也就是说,中国军认为在撤退时使被日军占领的土地成为不毛的原野和硝烟升腾的废墟,远比什么都不做就撤退更能提高他们的威信。这一想法,根本没有顾及住在战斗地区的数百万中国居民的利益。
在日军进攻之前,涌到中国内地的难民达到了数百万。中国政府即使想救济他们,在什么也没有的现在,他们如何解决冬天的衣、食、住等问题呢?这真是无法想象。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4—335页。平静、雷国山 译
南京通讯第5章卫生卷
特派员林田
防疫委员会为防止瘟疫流行积极行动
工作是清理尸体
战后的南京,首先要清理的就是敌人遗弃的尸体。那些壕沟里埋着的,堆积在小河沟里的数万具尸体,无论是从卫生角度,还是人心的安定上都有很多危害。
红卍字会、自治委员会以及日本山妙法寺的僧侣们,一起同心协力开始着手清理。那些已经腐烂了的尸体,被念着南无妙法莲华经的人员装上了卡车,送去固定场所掩埋。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伴随着人们厌恶的恶臭,清理工作在一日日地进行。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城内1793具,城外30311具尸体。共花费1万1千元。动用苦力达到5~6万人。但是在城外山上的偏僻处等地,仍有相当数量的尸体还没有清理,预计投入8千元的经费,在进入夏季之前处理完毕。
在防疫方面,我驻当地的当局者成立了防疫委员会,10月将在市内进行了全面大扫除。支那方的警察局也尽心地派出了百人的清洁班,清扫那些脏乱的地方,在各处设置“禁止大小便”的牌子,填埋阴沟,收容尸体,非常努力。将来我们还计划设立“防疫病院”,设置卫生事务所(就像卫生组合那样),实施种痘等。
一半以上的废墟中散落着废铁之类,看上去极不雅观,自治委员会宣布要进行收购,所以没有工作的人们开始拾荒,收集了数百吨,我方日铁公司予以收购。这些就是清扫的最好办法。
临近夏季这个瘟疫流行期,食品卫生格外重要。在这重要时期,在市内的四个地方设置了新市场。在鸡极度匮乏的时期,鸡蛋买卖却在市内盛行。南京是个在食物问题上很有弹性的城市。在街道的灰尘中,贩卖猪肉和蔬菜的情景全部被清除,都集中到了市场里。同时,从江北方面也送来了大量的猪肉和新鲜的蔬菜。我方军队的蔬菜供应也有了保障。
大阪朝日新闻北支版(1938年4月16日)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5—336页。平静、雷国山 译
《使日十年》
1938年2月10日
当然,什么事日本人都是有得申辩的。关于污辱美国国旗,他们说,那是因为中国人用它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但是,连我国总领事签署的贴在真正美国财产上的日文证件也没有人理睬,这又怎么解释呢?至于强奸的事,他们说,数以百计的中国妓女从妓院逃出来,日本兵只是把她们带回去重操旧业,何况我们得到的消息乃是来自传教士,他们不过是转述他们的中国雇员的话,并没有亲自看见过他们所诉说的那些事。
有人对我说,日本人的真意是要逃难的中国居民和店铺老板回来安居乐业,我说,中国居民,尤其是那些有女儿的人,听到那么多关于大批处决、屠杀、奸淫的消息,若是不大敢回来,恐怕没有什么奇怪吧。我这么看,来和我说话的这个人便有点答不上来了。其实他还是说了,而且竟然这么说:他能够理解中国人的态度。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6—337页。
美驻南京副领事致国务卿函
(1938年1月)
(前略)
中国军出于军事目的,烧毁了城墙外侧的大部分障碍物。滞留的美国人说撤退中的中国兵对城内财物的破坏及掠夺是极少数的,因此日军入城时,也发现南京城内没有荒废,剩下的居民大部分都已经进入南京国际委员会设定的所谓“安全区”避难。日军本应顺利地逮捕到很多中国兵的,但却仅仅抓到了少数。残留的中国兵的数字虽然不明,但是可以肯定,至少有数千士兵脱掉了军装,换上平民的衣服,混在了市民中躲藏在市内的某处。
(中略)
这里我想说一句话,那就是不能说在日军进城前,中国军自己完全没有掠夺行为。换言之,中国军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这种行为。在最后的几天里,毫无疑问,他们对人身以及财物都实施了一些暴行。中国兵在脱掉他们的制服换上平民服装的紧急措施中发生了种种事件,其中应该有为了剥取市民衣服而杀人的行为。这是混乱无序时发生的事。显然,退却的军人及平民有时会进行非计划性的掠夺。因公共设施的功能停止导致市政府完全无所作为,又因中国政府与大部分中国居民的退却,市内完全陷于混乱无序状态,最终导致了市内不法行为猖獗。所以我们可以想象,留下的市民是希望随着日本人的到来能恢复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欢迎日本人的。
(中略)
据我们听到的消息,(中国)最高指挥官至少发出了两道命令,一是对官兵实行管束,二是严令要在日军进城前将财富全部焚烧掉。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7—338页。平静、雷国山 译
外务省情报部长谈话
(1938年1月19日)
日本政府曾对在京的关系国大使说明过,如果国民政府诚心解决事件,日本政府的方针就是绝不拒绝。去年初冬,在京的德国大使善意地提到,国民政府希望帝国议和,德国政府愿意为日支两国间的直接交涉搭桥。帝国政府鉴于上述方针,为了解决本次事变以确立东亚永远和平,接受了这一善意,并通过在京的德国大使提出为解决此次事件的绝对必要及公正的条件。这是我方给予国民政府的最后反省机会,但是对方却不顾我方的宽容和德国政府的善意,始终没有作出任何有诚意的回应。政府在1月16日发表声明,称以后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并会站在特殊的立场来应对事变。但帝国政府对德国政府的善意斡旋以及在支、在京的德国大使所做的极大努力表示深深的感谢。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39—340页。平静、雷国山 译
外务省情报部长谈话
(1938年7月17日)
关于美国人重返南京及扬子江下游地区一事,一直是日美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考虑到两国的友好关系及格鲁大使的善意努力,帝国政府在7月6日向在京美国大使递交了如下公文,解决了该问题。
公文
美国大使格鲁阁下(前译略):
关于英国人重返南京问题,之前又有怡和洋行的6名职员在未经过我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返回南京,导致发生冲突。这次帝国政府从日英两国的邦交大局出发,特别是为了回报在京的克莱琪大使为增进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作的极大努力,决定让上述6人暂且返回上海,我方再发给返回南京的通行许可证;在得到英方对这6人的信用担保之后,我方的驻外警察机关决定向他们发放返回南京的许可证。至此,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顺便说一下,帝国政府对在支的第三国及第三国人的权益一直给予十二分的考虑,总是努力做到公正妥当的处理。通过以下的2、3例就能明了。
一、日本军7月5日从上海大学撤退。
二、我方在上月末承诺向美国商人——美孚和得克萨斯这两个石油公司的2名职员颁发赴南京的许可证。
众所周知,以上事情之前,在5月31日至6月16日之间已经有美国传教士、医生、护士共35人返回了南京。
另据美方报告,得到许可的有20人,这些人或者通过美国总领事馆,或者自己直接向帝国驻外警察机关提出申请。
三、关于14名美国人传教士返回苏州一事,帝国驻外警察机关报告说,将在6月末向他们发放许可证。目前已向6名发放了许可证。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40—342页。平静、雷国山 译
东京朝日新闻
(1939年1月6日)
坚定地贯彻国策
陆军期待新内阁
首先希望加强企画院
作为陆军来说,是期望近卫内阁坚决地推进政策的。但是由于他们(近卫内阁)总体辞职,因此经过三个长官的一致同意后,决定由坂垣征四郎中将来接任陆相。陆军如何看待平沼内阁,就成了判断平沼内阁寿命长短的晴雨表。
陆军一贯主张之根本,即应对支那事变的新阶段的国策,已经在前不久近卫首相的声明中表述得很清楚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具体方针已经决定,今后前进的新轨道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沿着这条轨道向着建设东亚新秩序这个大理想推进了。因此,即使是近卫内阁变成了平沼内阁,也丝毫不会动摇我国的对支国策,我们决定永远支持这一确定不移的国策。因此,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盼望着平沼内阁的新锐政策。
对于近卫内阁继续执政的希望,陆军是非常慎重的。陆军只是通过坂垣陆相来展示陆军在政治上的动向。
陆军不会看着组建内阁的那些官僚们的脸色行事,而是保持沉默,期望着组阁完成的那一刻早日到来。虽然这样,并不意味着今后对平沼内阁的一切政治动向我们都会一直保持沉默。
事变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已经从武力战转向了建设战,外交和经济两方面建设已全面展开,对苏支两面作战的国防计划所需的生产力的扩充等,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与军部有更紧密的协作。这一切就要求有一个不比近卫、坂垣、米内、池田、有田等五相会议为中心的阵容逊色的强有力的阵容。
东亚新秩序建设的推动力,是加强国家总动员体制。作为军队来说,首先希望的就是平沼内阁能扩充和加强企画院,其理想就是使企画院迅速扩充和加强到能真正建立国策并予以实行。诚如是,则军队就能不管政治,早日恢复军队的本来面目。最近,军部在国策的树立和执行上独善其身的做法,希望能尽量反映民意。陆军的这一动向今后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另外,关于50亿以上的陆军军费以及对议会的策略等方面,军部对平沼内阁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
第342—343页。平静、雷国山 译
《使日十年》
1941年5月15日
致华盛顿一长电,述评日本驻南京大使本多和外务大臣松冈在中国问题上有明显的意见分歧。本多主张加强汪精卫政权,倾全力在南京政府控制的地区创造出一种可以向日本国民显示“中国事变”已告“解决”的局面。报刊却奉命要大肆渲染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此后数周间,日本报纸上便满是日军大胜和连歼中国军队的报道,这些报道与来自对方的报道不甚相符。我对国务院说,本多的意见,事关日本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按理应当由首相或外相来表示,可是他们都没有说什么。因此,外国驻此间的外交界人士都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迹象,表明日本政府内部意见不一。
1941年5月16日
因松冈对法国大使阿塞尼·亨利讲了一些话,大使本人又向我转述,上述分歧的内容就更加清楚了。松冈似乎认为,诱使汪精卫逃离重庆,他自己起过很大作用,所以他感到应当尽全力支持汪。可是,从汪对日本的态度来看,他觉得汪已没有再求他支持的资格,据他看,不论怎么解决,现在能够和日本实现一项解决办法的,惟有蒋介石。目下还没有托任何第三国的人或中国人去和蒋打交道,但是松冈已准备在适当时刻选个双方都信得过的人去向蒋提出某种符合日本要求的建议。
《东京审判辩护方被驳回和未提交资料》(第三卷),第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