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落花生》

“我愿做调味的精盐,渗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恢复当时在海里的面目,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而不见盐体。”——《愿》

许地山(1893-1941),名赞 ,字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与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在北京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积极宣传革命。1924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

与人生经历相关,许地山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将宗教与现实相融合,充满人生哲理,但又不缺少浪漫主义情味。他常常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在同情弱者的同时,又试图改变不平的现状,为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光明的道路。代表作有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缀网劳蛛》《命命鸟》《春桃》等。

读许地山的作品,就像是燃印度香,喝玫瑰茶。仿佛身处在冉冉飘散的佛香中,体味着有关于人生与生命、女性与爱情、苦难与救赎等等的哲思。又像是手捧玫瑰茶,让那股醇香与浪漫从舌尖缓缓流动到肺腑的过程,回味无穷,沁人心脾。

许地山的散文,空灵、玄奥、飘逸、闲适。他接受佛教的虚空观,却不遁世,而是在悲凉中显出积极向上的姿态。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朵惨败的花,但它仍然怒放。从《落花生》《愿》中我们聆听到这位学者的人生追求;从《蝉》《梨花》中我们感受到借自然寄寓哲理的人生思考;在《七宝池上的乡思》《爱流汐涨》中我们可窥见夫妻生活小景中浓郁的真情。从许地山的散文中,我们读懂了许地山,他爱孩子、爱自然,是一个诙谐、富有想象力、喜欢讲故事的人。

许地山的小说,因浓郁的宗教色彩与异域情调,在“五四”一代作家中卓尔不群。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苦难的忍耐与悲悯。他关注男女情感,关怀女性命运,并将这些与宗教哲理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小说气质。《命命鸟》中的敏明、《缀网劳蛛》中的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春桃》中的春桃,她们身上都有着女性的善良、坚韧,在苦难中挣扎生存,却不顺从于苦难。她们有的来自于底层,有的在封建制度下艰难生存,但是她们对生活仍然充满着希望。这也是作者对于苦难的独特认知、对仁义之心的歌颂、对真善美的追求。

许地山虽然创作时间不长,但是作品在文坛上的影响深远。本书收录了许地山散文及小说的代表作,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M09k4pdvlOR+inC3NRgrt3UPuhUEWscGeqS0zcX83SmD3NUunB8Giih6HbfQyjM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