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他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当过中学教员,1912年到北京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开始大量创作小说、散文、杂文,以笔代戈,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提起鲁迅先生,不少读者脑海中浮现的是“横眉冷对,以笔为枪”的战斗者形象。的确,鲁迅先生的笔向来是锋利的,毫不留情的,他直指中国社会最真实的伤口,将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将人的劣根性明明白白地点出来,深刻进行了剖析、否定与讽刺。这种自省的战斗精神,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此,本书将《呐喊》与《彷徨》合辑出版,希望读者能通过此书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自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这些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真实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旧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和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抨击和比较彻底的否定。在艺术上,《呐喊》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通过借鉴外国小说而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形式,以其“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

《彷徨》收录了鲁迅先生自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11篇小说。在写这些作品的时候,鲁迅先生的心境已经产生了变化。他不再呐喊,转而关注那些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与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彷徨》寄寓了他对人生、对前途的执着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精神写照。

有人说,鲁迅先生是超越时代的,他往来于过去与现在,审视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时至今日,我们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仍然可以在鲁迅先生的书中找到病根。如同野草要顶破头上坚石的压迫才能拔节,人也需要挣脱顺服的蒙昧与麻木,才能真正地活着。这也许正是鲁迅先生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巨大意义。 dIc0gWlOZpiV/fqOjaLjSxPYo8vq8fjapzvhkb5hIPsB61PNpGoMgcPv4MgE44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