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烹饪基础

下面是本书中用到的调料和烹饪方法,先读一读,或许对您会有所帮助。

油食 盐 味精

油: 有调味和传热的作用,能使原料增香,又能作为传热介质使原料加快成熟。常用的油有动物油(如猪油)和植物油两类。动物油熔点高,烹制的菜肴色泽洁白,但容易回软;植物油熔点低,所烹制的菜肴色泽金黄、口味香脆。

食盐: 百味之主,不仅能调和滋味,还有渗透、防腐和加速蛋白质凝固的作用。评判菜肴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盐味是否准。

味精: 主要用来增加菜肴鲜味,但用量要适当、使用要得法。味精久煮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所以一般在菜肴出锅之前加入味精效果比较好,菜肴的味道也会更加鲜美。拌凉菜加味精须用温水化开、放凉后浇入。

鸡精

是具有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可以用于使用味精的所有菜肴、食品,适量加入菜肴、汤食、面食中均能达到增鲜、增香的效果,用于汤菜效果更明显。鸡精因含多种调味剂,因此味道比较综合、协调。因鸡精含盐,因此用鸡精调味时应注意少加盐。

酱油 豆瓣酱

酱油: 酱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呈咸味的调味品,其作用是提味调色,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酱油在加热时,最显著的变化是糖分减少,酸度增加,颜色加深。生抽和老抽为酱油中的两种,生抽提鲜,颜色比较淡,可以用来拌凉菜,也可以用来腌制食物和炒菜;老抽用来上色入味,多用于红烧菜式中。

豆瓣酱: 用蚕豆做成的酱,紫红色,鲜艳有光泽,香辣鲜美可口,多用于炒菜、烧菜。以豆瓣酱调味的菜肴无须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豆瓣酱用油爆过后,色泽及味道较好。四川郫县产的豆瓣酱闻名全国。

蒜茸香辣酱 永丰辣酱 辣妹子辣酱

蒜茸香辣酱: 将蒜茸与辣酱混合,并加入香菇酱和糖醋所制成的酱。蒜味浓郁,辣中带甜酸,多用于白煮、白灼菜的调汁,也可用于烹炒菜。

永丰辣酱: 湖南永丰县产的辣椒酱,颜色鲜红、口味香辣,系闻名全国的湖南省名特土产。

辣妹子辣酱: 红辣椒磨碎做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干淀粉

干淀粉: 即芡粉,多调成水淀粉后使用。主要用途是保证菜肴脆嫩、融合汤汁、色艳光洁、突出主味以及保温等。

水淀粉: 是将干淀粉用清水调拌均匀后的白色粉浆,也称为芡。如果水分较少、粉浆浓稠,入锅经糊化后,菜品上的芡汁浓厚,则为厚芡(稠水淀粉);如果水分较多、粉浆稀薄,入锅经糊化后,菜品上的芡汁少且稀薄,则为薄芡。

蒸鱼豉油 蚝油

蒸鱼豉油: 是一种高档的功能性酱油,用于烹调海鲜类菜品时可以更好地带出海鲜的鲜味。由于味道特别,在一些口味菜式中也加以使用。

蚝油: 用牡蛎的汁酿制成的调味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醇香中透露着些许甜味。炖肉、炖鸡及红烧鸡、鸭、鱼等食物时加入蚝油佐味,更加鲜美可口。蚝油本身很咸,可用白糖稍微中和其咸度。

料酒醋

料酒: 又称黄酒,在烹调中应用范围极广,酒精浓度低,香味浓郁、味道醇和,常用来去腥、增香、调味。烹制水产类原料少不了料酒。料酒以浙江绍兴出产的绍酒为最好。

醋: 能增鲜、解腻、除腥。在加热过程中加少许醋,不仅能使原料的维生素少受或不受损失,同时还能使食物中的钙质分解,以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常用的有白醋、陈醋。陈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胡椒粉 白糖

胡椒粉: 胡椒磨成的粉。辛辣而芳香,可以去腥、起香、提鲜,并有除寒气、消积食的作用。

白糖: 能调和滋味,增加菜肴的色泽,使其美观,并使肉组织柔软多汁。

香油 红油

香油: 香油就是芝麻油,菜肴起锅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或是凉拌菜时,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较涩的蔬菜可以用香油改善。

红油: 为菜肴增红色、增辣味,多在出锅前淋入。超市有售,也可自制:锅内放植物油烧热,控制在七成热左右(油温不要过高),下入辣椒粉,放一点生姜、八角、桂皮,也可放入花椒,用小火熬制一会,离火,让辣椒粉在油里面泡久一点,辣椒粉会沉底,上面的油即为红油。

湘菜卤药配方

布油曲2克,甘草、陈皮、香叶、桂皮、罗汉果、胡椒粉、白芷、木香、厚朴、榧子、丁香、肉桂、甘松、肉扣霜、花椒、龙胆草、八角、枳壳、豆蔻、地龙粉、苍术、砂红、香附、草果、小茴香、砂姜各10克,干椒20克,加清水2500毫升。卤药水保洁好可反复用。

白卤水制法

先用干净的不锈钢桶装清水5000毫升,将八角50克、桂皮50克、甘草30克、整干椒20克、花椒粒10克、姜50克、蒜子200克、香葱30克、香菜45克、红尖椒15克用纱布一起打包,投入不锈钢桶,再上火烧开,放入适量的盐、味精调味,加入二锅头10毫升、广东米酒15毫升、玫瑰露酒8毫升,再次烧开后即可使用。

红卤水制法

锅内放植物油50毫升,放入白糖30克,开小火,用手勺按顺时针方向搅拌至糖完全融化呈深红色,加入清水150毫升,用大火烧开,即成糖色,备用;另取一锅,放入植物油120克,烧热后放入整干椒200克爆香,再立即加入冷植物油80克拌匀,备用;取不锈钢桶,将八角50克、桂皮50克、甘草10克、白蔻5克、草果15克、整干椒100克、花椒粒5克、陈皮8克、白胡椒粒3克、小茴香12克一起用纱布打包(卤药包),将香葱10克、香菜根15克、姜6克、大蒜子5克用纱布另打一包(香葱包);取不锈钢桶一个,加入清水2500毫升,投入卤药包、香葱包,加入适量的盐、味精、鸡精和冰糖500克,加入红烧酱油100克,加适量的老抽和糖色调至酱红色,烹入料酒,用中火烧开,倒入整干椒(包括冷植物油80克)即可。家庭制作按1/10的用量配料。

鸡油

鸡油: 鸡油俗称鸡板油,也叫明油。用途广泛,经提炼后纯油可用作高品质、高营养、高档次的食品油。

香料

香料(八角、桂皮、草果、波扣、香叶、花椒): 香料植物的干燥物,能给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色泽和刺激性味感。

干椒

干椒(干椒段、干椒末、整干椒): 将鲜红尖椒晒干而成。

葱姜蒜

葱(葱花、葱段、葱结)、姜(姜片、姜丝、姜末)、蒜(蒜粒、蒜片、蒜蓉): 含辛辣芳香物质的调味品,不但能去腥起香,还有开胃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大蒜 三丝

大蒜: 多用来爆香、去腥味,具有杀菌、消除胃胀、抗癌以及强精等功效。

三丝: 将鲜红椒去蒂、去籽后洗净,切成细丝,与葱丝、姜丝一起放入清水中漂洗5分钟即可。多用于蒸鱼中,其他菜肴中也有用到。

鲜汤

鲜汤: 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动物性原料(鸡、鸭骨架、猪脚爪、猪骨等)放在水中慢煮,使原料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溶解于水而制成的汤。鲜汤的用途十分广泛,大部分菜肴都要用鲜汤提鲜调味。可一次性多制作些,放入冰箱保存,随用随取。

挂糊 上浆

挂糊

挂糊: 是先用干淀粉加水或蛋液调制成黏性的糊,然后将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放入糊内拖过,使原料挂上一层薄衣一样的粉糊。挂糊一般用于炸、熘、煎、贴等。

上浆

上浆: 是把干淀粉、蛋清及调味品(盐、味精等)调成浆,直接加入原料中一起调拌均匀,使原料表面上一层薄浆。与挂糊不同的是:挂糊是事先将糊调好,糊较厚较稠;而上浆的糊可直接加在原料上,较稀较薄。上浆多用于滑炒、滑熘等。

蛋清糊

挂糊、上浆的作用: 由于油炸时温度比较高,原料上的粉糊受热后会立即凝成一层保护层,使原料不直接与高温油接触,得以保持原料内的水分、鲜味、营养成分不致流失,制作的菜肴就能达到松、嫩、香、脆的目的,既使菜肴形色美观,又可保持营养成分。

本书所用的糊的种类如下:

1.蛋清糊: 也叫蛋白糊,用鸡蛋清和水淀粉调制而成,或用鸡蛋、面粉、水调制而成。还可加入适量的泡打粉助发。色泽淡黄、质地松软。制作时,蛋清不打发,只要均匀地搅拌在面粉或淀粉中即可。一般适用于软炸。

蛋泡糊

全蛋糊

蛋黄糊

脆糊

2.蛋泡糊: 也叫雪花糊,将鸡蛋清用筷子顺一个方向搅打成泡沫状(直到筷子在蛋清中能够直立不倒为止),然后加入干淀粉搅拌成糊。用它挂糊制作的菜肴,外观形态饱满,口感外松里嫩。一般用于松炸菜肴或某些形态比较特殊的菜肴。制作蛋泡糊,除强调打发(要顺一个方向,不能停顿)外,还要注意加干淀粉,否则糊易出水,菜难制成。

3.蛋黄糊: 用鸡蛋黄加面粉或干淀粉加水搅打而成,可使制作的菜色泽金黄,一般适用于酥炸、炸熘等烹调方法。酥炸后食品外酥里鲜,食用时蘸调味品即可。

4.全蛋糊: 用整只鸡蛋与面粉或干淀粉加水搅打而成,制作简单,适用于炸制拔丝菜肴,成品金黄色,外松里嫩。

5.脆糊: 将面粉50克、干淀粉10克、盐0.6克、泡打粉(发酵粉)2克放入碗中拌匀,再加入清水60毫升和匀,最后放植物油15克轻轻搅匀,静置30分钟即可。一般适用于酥炸、干炸、拔丝的菜肴,制成的菜具有酥脆、酥香、胀发饱满的特点。

焯水

就是把经过初加工的原料放入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刚熟状态,随即取出以备进一步切配成形或正式烹制菜肴之用。焯水的作用是去掉原料的异味,或做熟前处理以便于烹调。大部分蔬菜及一些有血污或有腥臊气味的肉类原料都需要焯水。焯水分冷水锅和沸水锅两类。焯水时,有时会在水中加盐、味精、料酒等对原料同时进行入味。

冷水焯

冷水锅焯水: 是原料与冷水同时下锅,适用于体积较大和含有苦味、涩味的蔬菜以及腥臊味重、血污多的牛肉、羊肉、下脚料(肠、肚等)。

热水焯

沸水锅焯水: 是待水加热至沸滚时,再将原料下锅,适用于体积小、含水量多的叶类蔬菜以及腥味小、血污少的禽类原料和猪肉等。

过油

走油

将已经成形的原料或经焯水处理的原料,放入油锅内加热成半成品,使原料达到滑嫩香脆的特点。过油分走油和滑油两种。

走油: 即炸,是将原料放入油量多、油温高的油锅中进行炸制的一种方法。技术关键:油量要没过原料,油温要有七至八成热;挂糊的原料走油时应逐一下锅,小型原料要拌散下锅,防止黏在一起。

滑油: 把经过加工的小型原料放入五成热以下的温油锅中进行滑制的方法。技术关键:锅要洗净,锅烧热再下油,油温要控制在二成热以上、五成热以下;原料一般要上浆,要拌散下锅,并随即用筷子拨散,时间不能过长。

勾芡

在菜肴接近成熟、准备出锅前,将调好的水淀粉汁(芡汁)淋入锅内,或在菜肴装盘后,将烹好的芡汁浇在菜肴上,勾芡后的菜肴汤汁稠浓。勾芡的目的:增加菜肴汤汁的黏性;增加菜肴的光泽,保持菜肴的温度。勾芡的方法有多种,在本书中,如无特别说明,勾芡是指在出锅前将水淀粉淋入锅内的菜肴上。

识别油温

走油和滑油都要正确掌握油温。油的沸点可达250℃,油温高低一般称为“几成热”,每成热约计为30℃。例如三四成热即90℃~130℃。油锅温度的分类及判断方法为:

1. 温油锅:三四成热,90℃~130℃,油面平静,无烟、无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出现少量气泡。

2. 热油锅:五六成热,130℃~170℃,油面从四周向中间翻动,稍有青烟,原料下锅后四周有较多的气泡。

3. 旺油锅:七八成热,170℃~230℃,有青烟,油面平静,如果用手勺搅动时有响声,原料下锅后周围有大量气泡,并伴有爆炸声。

煸炒

又叫生炒,是将加工成薄片或丝、条、丁状的小型原料直接用旺火热锅热油翻炒的方法。技术关键:原料事先不经调味料拌渍,不需挂糊上浆,起锅时不勾芡,原料依次下锅,断生即成。

淋尾油

将少许烧热的猪油或植物油浇淋在即将出锅的菜肴上,以增加菜肴的光泽度。或将少许香油或红油浇淋在即将出锅的菜肴上,以增亮、增味、增香。 YcAo2FzfvF8C56wnzCQVn9/C6HdIo8Lp4n5cAE68XcMcW+Ck1JSJJ/+uCdk+Gp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