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立命之学

题解

《立命之学》是《了凡四训》的总纲,此篇开宗明义,以袁了凡先生的现身说法,阐发了“命运在我不在天”的道理,也就是说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本篇分为三个部分:开篇袁了凡遵从母命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中断了学业,改学医术;其次为接受孔先生的命理之学,相信“命由天定”,所以淡然无求;最后听从云谷禅师“命由我作”的教导,三次发愿积善改变命运,首先发愿行善事报答祖先,又两次分别发愿求生儿子及求中进士,从此转移定数,改变了命运,最后这些愿望都得到了实现。袁了凡先生通过自己改变命运的经历,教育儿子袁天启及其后人,要改变常人认为的富贵贫贱、荣辱盛衰、寿夭吉凶都由命定的想法,强调命自我立,福自我求。袁了凡先生改过迁善、改变命运的人生经历说明,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随着此生的心念状态而改变的,只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就可改变人的命运,就能摆脱命运的束缚,趋向吉祥圆满的人生。

原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 学医,谓可以养生 ,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 也。

注释

①举业:古代读书人为参加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明代应试须学“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贡生、进士。②养生:此处指保养生命,维持生计之意。③夙(sù):素有的,旧有的。夙心:平素的心愿。

译文

我在童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命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取功名,而改学医术。她说:“学医可以维持生计,养活生命,也可以济世利人。而且学习一门技艺可以成名,这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

解读

袁了凡的家族因政治上的牵连,从他的曾祖父袁颢开始,三代都是以医术济世。袁颢《袁氏家训》中曾说:“于诸艺中,唯医近仁,习之可以资生而养家,可以惠施而济众。”袁了凡十四岁时父亲袁仁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对他说的这段话正是袁氏祖上以来的家风传统。袁了凡听从母亲之命放弃学业,改学医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孝顺之心,正如《论语》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的母亲说这并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这更可以看出他的母亲的贤惠之情。这颇类似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其父亲去世后六十年所作的祭文中,盛赞他父亲的仁厚和孝德。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家境很贫困,母亲将其抚养教育成人。欧阳修对父亲的了解主要来自母亲的讲述。如他母亲曾讲到他的父亲对父母的孝敬,偶尔家里有好吃的,他的父亲总是流着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又如讲到他父亲做官时的仁厚,欧阳修的母亲说:“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但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从袁了凡、欧阳修的例子都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母亲在塑造子女人格、志向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士、农、工、商的分工,对读书人而言“学而优则仕”,即学业优秀者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出来做官。因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读书人积极进入仕途做官,其目的并不是要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富强,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儒家真正的理想和远大抱负。除了做官之外,在古代社会中,还流传着“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说法,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那么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做一个治病救人的良医。历史上的大儒及文学家如范仲淹、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人,均有“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志向。因为做一个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济世利人的神圣职责,这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相通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忘记了为官、做医生的责任,只为个人的一己私利,那么做官就会走向贪腐的犯罪深渊,做医生就会疏于医道的钻研,医术难以达到精湛的水平,甚至做出索取红包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所以选择任何职业,动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有“兼济天下”的崇高理想,但至少要尽到自己的本分,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样在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同时,不至于做出伤害国家、社会以及百姓的事情。

在古代社会中,对读书人而言,职业选择很有限,所以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认为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最有前途的,把其他职业都看作是低人一等的。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比起古人要幸运得多,尤其是在职业选择方面,已经趋于多元化。不但多数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读书的出路也不仅仅限于做公务员或做医生,而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的行业都可以取得成功,从而受到世人的尊重。而且不同的行业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能够进一步效仿古代良相、良医的理想追求,不只是为了自己的衣食生活,而是以分享、感恩的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将真正走向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社会真正进步的标志。

原文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 伟貌 ,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 ,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 《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 皆验。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 ,我送汝寄学 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注释

①修:长。髯(rán):两腮的胡须,泛指胡须。②伟貌:身材魁梧,体貌不凡。③进学:科举制度中,指考入府、州、县学,做了生员,又称“中秀才”。④邵子(1011—1077),即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易学家。⑤纤(xiān):细微,细致。纤悉:细微详尽。⑥开馆:开设私塾教育徒众。⑦寄学:就是借住在他人家开设的私塾中读书。

译文

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家,满面长须,身材魁梧,飘然若仙,我很恭敬地向他行礼。老人家告诉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能考中秀才,为何不读书呢?”我告诉了他缘故,并且请问老人家的姓氏和家乡。老人家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曾得到邵雍所著的《皇极数正传》,书中之术注定要传给你。”我将孔先生邀请到家中,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地招待孔先生。”我请他为我推算命数,不管是多么细微的事情,结果都非常灵验。我因此萌发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就和表兄沈称商量,他说:“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中开设私塾授学,我送你去那里,借住读书非常方便。”于是我便拜郁海谷先生为师,重新开始了求学生涯。

解读

袁了凡何以会遇到奇人孔先生呢?人生的际遇看似有很多偶然性,其实都有其必然性。上文提及袁了凡人品高尚,且对母亲非常孝顺,这是做人的基础,此处更体现了他谦虚的美德,正是他有这些德行才使他遇见孔先生。虽然袁了凡开始对命理之学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他并没有因先入之见而排斥未知的事物,相反却非常恭敬地请教孔先生,这正体现了“谦受益”的道理。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老子所讲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真正有德行的人,听到了做人的道理后会努力地去践行,而无知者听到了闻所未闻的道理时则会表现为不屑一顾,甚至会觉得不嘲笑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高明。

文中提到的邵雍,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和易学家,是宋明理学创始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史》赞誉他“高明英迈,迥出千古”,其著作有《皇极经世》和《伊川击壤集》等,其中《皇极经世》中的《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是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皇极经世》一书推衍的对象是宇宙演化和国家兴衰大事,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皇帝王伯”四个阶段:“三皇”(燧人、伏羲、神农)时以道教化人民,崇尚自然;“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以德教化人民,崇尚礼让;“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时以功劝化人民,崇尚仁政;“五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时以力统领人民,崇尚争战。而《皇极数正传》则以个人命运作为预测对象,据说对于人生命理的推算非常灵验,可惜现已失传。坊间流传有一本预测学的书《铁版神数》,有人认为受到了《皇极数正传》思想的影响。

邵雍是预测学大师,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神奇故事。据宋朝朱《曲洧旧闻》记载,欧阳棐年轻的时候曾经前往拜访邵雍,到了门口还没有敲门,便见邵雍倒拖着鞋匆忙出来迎接,邀请他到屋里就座。二人在一起叙谈了整整一天,邵雍主动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所见过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学问详细地告诉了欧阳棐。临别的时候,邵雍还郑重叮嘱:“我讲的这些你都记住了吗?”欧阳棐当时感到非常奇怪。后来邵雍去世以后,朝廷赐他谥号“康节”,正好由担任太常博士的欧阳棐负责撰写谥文,至此方恍然大悟。

原文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 当十四名,府 考七十一名,提学 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 ,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 ,某年当贡 ,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 ,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 ,当终于正寝 ,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注释

①童生:指通过县学和府学考的学生。②府: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在重要的城市设立府。③提学:即提督学政,为专门负责地方文化教育的行政机构。④休:吉庆,美善;咎(jiù):过失,罪过。休咎:吉凶,善恶。⑤廪(lǐn):官府储存粮食的仓库。童生经过各级考试优异者,可升为廪生,由府、州、县给予一定的廪米作为生活补助,称为“补廪”。⑥贡:即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⑦尹(yǐn):旧时的知县。⑧丑时: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夜里一点至三点。⑨正寝:房屋的正厅或正屋。终于正寝:即寿终正寝,指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正常地死亡。

译文

孔先生为我推算科举考试的命数是:做童生时县考是第十四名,府考是第七十一名,提学考是第九名。到了第二年我参加考试,三次考试的名次果然都与孔先生所算的完全吻合。他又为我推算了一生的运势,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会补上廪生缺,某年会当上贡生,出贡后某年会出任四川一知县,在任三年半即告老还乡。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可惜没有儿子。我把他说的话都记录下来,并且谨记在心。

解读

孔先生为袁了凡推算了一生的运势,从生平看,袁了凡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自号“学海”,说明他对自己的学识才华很有自信,甚至还有一些自负。古代读书人一般都会遵循孔子的教诲——“不语怪力乱神”,不去谈论奇怪神异的事情。袁了凡作为一位儒者,何以会相信命理之学呢?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袁了凡先生在开始的时候对命理之学是持谨慎态度的。他第一次见孔先生时,请他为自己推算命数,即使是细微的事情都得到了应验,然后才起了读书之念。第二次请孔先生为自己推算学业情况,结果三次都考中了,而且每次考取的名次都跟孔先生推算的一致。经过这些验证后,袁了凡才开始请孔先生为自己推算终身吉凶,可见他对于命理之学是相当谨慎的,既不轻易相信,也不武断地否定,而是要以事实作为验证,这种慎重的态度堪为世人效仿的典范。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说孔子远离了四种不正确的认识态度,即不主观臆测、不武断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这一实事求是的宝贵品格是值得学习的。袁了凡先生对待命理之学也是如此,既不执著迷信,也不绝对否定,这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作为谋生的手段,将之称为“邪命自活”。佛教虽然不主张算命,但也不是绝对地反对,我们知道在佛教里有《占察善恶业报经》,讲的就是关于人的命数的推算。总体上看,佛教强调的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主张要多集善因,不必在意所感的果。我们所感的果、我们今生今世所受的报应,是往昔所造的善业恶业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最重要的是今生要集善业、造善因。所以针对命理之学,古德先贤有八个字值得我们铭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去做善事、好事,不要去管前程如何。只要做了善事、好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我们经常说的“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佛教讲“菩萨畏因”,意思是菩萨怕造恶的因,而众生则不然,众生并不在意造恶的因,在乎的只是恶果,这是众生与菩萨的差别。

与命理之学相联系的是因果报应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有“承负说”,《太平经》中讲:前辈人行善或作恶会导致今人享福或受祸,同样今人的善恶行为又会影响子孙后代。所以儒家、道家是站在家庭伦理的角度看待因果报应的,一个人不但要对过去祖先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孙后代有影响。佛教的善恶业报说则主张三世因果,自作自受,强调一切善恶行为的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近代思想家章太炎曾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佛教戒律方面,对老百姓影响最大的就是因果报应说。从中国历史上看,因果报应说在辅助国家道德教化和安定社会人心方面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原文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 ,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 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 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 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 ,叹曰:“五策 ,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 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 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 无求矣。

注释

①考校(jiào):考试,考查。②悬定:预先算定。③宗师:明清时对提督学道、提督学政的尊称。④署印:代理职务,此处为代理提学使职务。⑤备卷:科举考试中预备推荐而未被录用的考卷。⑥策:策论,古代议论当时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⑦博:学问渊博;洽:理解融洽;淹:文义透彻;贯:思想连贯。博洽淹贯:学问渊博,思想融贯。⑧申文:向上级行文呈报。⑨澹然:同“淡然”,即淡泊,不趋名利。

译文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所得到的名次高低,都不出孔先生之前所预测的。唯独推算我做廪生时应该领用的米是九十一石五斗,然后才能补升为贡生。当我领到七十余石米的时候,学台屠宗师就批准将我补为贡生。我心中对于孔先生所推算的开始有所怀疑,后来果然被代理提学职务的杨公驳回。直到丁卯年(1567),殷秋溟宗师见到了我考场中未被录用的试卷,不禁感叹地说:“这五篇文章,就如同是五篇上呈给皇帝的奏折,怎么可以使这样学问渊博、思想融贯的读书人,老死于窗下而被埋没呢?”于是就按照县里的呈文准许补为贡生,连同此前所领的米加起来,总共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经过了这一次的波折,我更加相信人生的进退浮沉都是命中所定的,运气来得快慢也都有注定的时间。因此我对人世间的事情看得很平淡,一切都听其自然,再也不去刻意追求了。

解读

这段话讲的是袁了凡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亲身经历,他了解到了人的命运都有定数以后,变得淡然而无所求,陷入消极的人生态度之中。在古代社会中,读书、考试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古人讲改变人命运的因素有五种:一是命,二是运,三是风水,四是积功德,五是读书。所以,读书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说,读书是决定人命运的力量之一,与“积功德”一样,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改变命运。从佛法的角度看,决定读书的好坏主要有两种情况或者因素,一是天赋,二是福报。从天赋来讲,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差别,有的人天生聪明,有的人生来愚钝,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别非常明显。宋代的大文豪黄山谷,也就是和苏东坡齐名的黄庭坚,在诗里讲到“书至今生读已迟”。佛教认为,书读得好不好,与前世种下的因缘有直接关系,所以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差别。从因缘福报来说,很多人读书,人很聪明,学习也很好,但是一到关键的考试时就发挥不出来。所以世间也有很多怀才不遇者,这是因缘福报的问题,原因就是佛教所讲的业障。所以读书的好坏不但要看天赋,还要看因缘福报,这是决定读书好坏的两个原因。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读书态度呢?首先我们要承认智力的差别,但同时也不能放弃今生的努力。不管是聪明还是愚钝,今生的努力都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虽说“书至今生读已迟”,但“书到来生读更迟”。读书可以使人明理,这是古人读书的重要原则。读书不仅是要学习知识,更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学以致用”,宋代儒学家说读书能够改变气质,所以我们不是要死读书,而是要努力实践古圣先贤讲的道理,效仿先贤,立身行道,知行合一,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达到读书改变命运的目的。而单纯死读书,单纯学习知识,不能把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身心之中,往往书读得越多贡高我慢之心越重,这样对我们的人生就没有实际的意义。从命运的角度来看读书,我们不能消极等待,要通过读书明白古圣先贤所教导的道理,明白做人的道理,“学而明理”、“学以致用”,这才是读书最终的意义。

原文

贡入燕都 ,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 ,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 于栖霞山 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 ,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 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 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 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注释

①燕都:即北京。②南雍:南京的国子监。明朝时期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③禅师:佛教中禅宗的僧人,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以参禅悟道、明心见性为宗旨。④栖霞山:又名摄山,在南京市,为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的祖庭,历史上也曾是禅宗的重要道场。⑤妄念:邪念,私心杂念。⑥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讲的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⑦的:的的确确的意思。⑧妄语:即说谎话,为佛教戒律所禁止。

译文

我当上贡生以后就到了北京,在国子监读书一年。在此期间,终日静坐,而不阅读任何书籍。到了己巳年(1569),回到南京的国子监读书。在进南京国子监之前,到栖霞山拜访了云谷法会禅师,与他在禅室之中相对而坐,三日三夜未曾合眼。云谷禅师问:“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就是因为有妄念所缠缚。你已经坐了三日,竟然没有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回答说:“我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算定了,荣辱有时,生死由命,都有定数。所以我即使想要起妄念,也没有什么可以起的了。”云谷禅师笑着说:“我原以为你是位了不起的豪杰之士,原来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凡夫罢了。”我问其中的原因,禅师回答说:“平常的人不能去除胡思乱想,所以总是被阴阳所束缚,怎么会没有气数呢?但是只有凡人才会受制于气数,极善的人气数固然约束不了他的命运,极恶的人气数也约束不了他。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丝毫没有改变过一丝一毫,难道不是平庸的凡夫吗?”

我问云谷禅师:“难道气数可以逃避吗?”云谷禅师毫不迟疑地说:“命运是由自己所造的,幸福也是由自己所求的。古代经典中所讲的这一道理,的的确确是至理名言。在佛教经典中也说:‘求富贵就能得到富贵,求生男生女就能得到男女,求长寿就能得到长寿。’妄语是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根本戒律,诸佛菩萨难道会以假话骗人吗?”

解读

这段话讲袁了凡先生见到云谷禅师以后,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开始由凡夫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转变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即命运是由自己所造的,幸福也是由自己所求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说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的,贫富贵贱都由上天所定的,个人的努力是没用的。这是我国很多老百姓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云谷禅师认为这是平庸的凡夫的见解,只有平常凡庸者才会被命运所拘束,而大善、大恶之人,命运是拘束不了他的。云谷禅师是明朝的一代得道高僧,他的修行功夫非常高,“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是他传授给世人改变命运的方法。

转变命运的关键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要有可塑性,命运能否改变的关键是要看自己不良的脾气、性格、习惯等等能否改变。佛教讲“命由心造”,如果一个人固执己见,我慢心重,那么他就很难改变自己,命运也就很难改变。正如我们看到的,生活中有些人在面对信仰的时候,要么不信,甚至极度反对,要么不加辨别,盲目迷信,这两者都容易走向极端。其实这两种情况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顽固、偏执的表现,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可塑性。如果想要改变命运,那么首先要对自己不好的方面进行反思、改过,否则,命运很难转变。袁了凡先生在此前的二十年间被命运所缠缚,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就是因为未曾改变过自己的脾气、性格和不良习气。

命运是什么?北宋的宰相吕蒙正说过:“时也,命也,运也”。古往今来多少伟人英雄,纵然是文韬武略,如时运未到,依然难免厄运,如孔子有陈蔡之厄,韩信受胯下之辱。所以时运未到之时,应该安贫乐道,相信人的命运不可能一成不变,不是一辈子都不改变的。既不可能一直得意,也不可能永远倒霉,人生总会有吉凶祸福,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吕蒙正说“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当我们运气好的时候,要淡然,不能得意忘形。从佛教来讲,这都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因、善业,加上今生的努力,才会得到善的福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得意的。同样,当我们倒霉的时候,也要淡然,不要消沉,应该努力发奋,相信否极泰来,终会有转机的时候。其实对凡夫来讲,最可怕的并不是失意之时。失意之时,往往会对人生有所反省、反思,会对人生有深层的思考。对凡夫来说,最可怕的恰恰是在人生得意、一帆风顺之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相倚,这是一种必然。得意忘形之时,灾祸容易随之而来,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像有些人得意地炫耀“我从来不会感冒、生病”,结果说完之后马上就生病了,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却屡屡出现。不只是小事如此,大事亦然。所以我们在对待命运时,在人生的顺境中,更应该居安思危、多些忧患意识。此外,一个人的命运首先是和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如有些人命好、运好、财运很好,如果赶在改革开放前,比如别人一月挣一百元,他可以挣二百元,仅此而已;但若赶在改革开放后,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就会有天壤之别。所以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人的成就不光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和努力,还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对个人命运的改变最为重要。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心存知足、感恩之心,要尽到自己本分。今日社会日益弥漫着暴戾之气,有的人内心不平,心怀不满,甚至对社会充满着仇视心理,有的人眼高手低,不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牢骚不断,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原文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 ,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 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 ,而徒向外驰求 ,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注释

①福田:佛教中讲的可以培养福德的地方。凡是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就可以获得福德,就像农民耕田,能有收获,所以把佛、僧、父母、悲苦者称为福田。②方寸:心。③感:心、意识的反应。感通就是指一方的行为、心念感动对方,从而引起相应的反应。④躬:自身;省:省察,检查。反躬内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向内省察自心。⑤驰求:奔走追求。

译文

我对此有疑惑,所以进一步问云谷禅师:“孟子说:‘凡是能够求而得到的,必定是自己做得到的事。’道德仁义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呢?”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是你理解错了。六祖慧能禅师说过:‘一切福田,都离不开我们的心。从心上去下功夫寻找,就能够因感应而得到。’所以从我们心上去求,不但能够成就道德仁义,而且能够得到功名富贵。内在的道德仁义和外在的功名富贵都能够得到,这种求法对我们是有益的。如果不能反过来去省察我们的内心,而只是一味地向外去追求名利,即使有方法、有手段,但是能否求得到,还是要看命里有没有。这种向外追求既无助于内在的成就,也无法获得外在的名利,所以是毫无意义的。”

解读

这段话讲的是袁了凡先生自己内心的疑惑,他认为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是指仁义道德,这是自己可以努力做到的,而功名富贵是不能求得的。云谷禅师认为,这是对孟子“求则得之”的误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过,一切福田都不离开我们当下的一颗心,从心上去下功夫寻找,就能得到感应,不但能得到内在的仁义道德,而且能得到外在的功名富贵。这种求法,才是有益的,才是真正的求。相反,如果不能向内明察,而只是一味地向外追逐名闻利养,即使用了一些方法和手段,但是最终能否求得到,还要看我们命里有没有。这种一味外求,既无助于我们获得内在的成就,也无法获得外在的名利,“内外双失”,所以是毫无意义的。

“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在人世间,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把握的,像我们的家庭出身、我们的父母,都是无法自主选择的,像这样无法自主选择的事情还有很多。运气好坏、成功与否,也不是全由自己控制的。“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也就是说,如果命里有,你求就能得到,否则就是非分之想。像有些乞丐,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皇帝,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疑是痴人做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要根据我们的能力,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福报大小,以及自己能做多大的事情,不能异想天开。“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这句话看起来和前面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强调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则强调每个人命运的差别性,指出了向外追求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规律、认识自己,不要向外贪求,不要固执狂妄,不要走极端。我们知道,今生今世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有的人有很高的地位、很好的名声,非常受人尊敬,从佛教来讲,这些都是前世种下的善根因缘,所以今生才会得到如此大的福报。同样是做生意的人,同样付出了辛苦,但往往有人赚钱,有人赔钱。读书亦然,同样是辛苦地读书,但是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却不一定成正比,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今生今世有钱、有地位、有名声,拥有财富和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有多大的本事,有多了不起。因为从佛教来看,今生今世所谓的成功和名声,这一切的福报,都是无始以来累积而成,都是天时地利各种因缘和合的结果,我们拥有这些福报没什么可得意的。所以要正确看待命运,通过学习《了凡四训》,对于这两方面,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原文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云谷曰:“汝自揣 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地之秽 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 为不育之根,余矜惜 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 ,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 ,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注释

①揣(chuǎi):思量,考虑。②秽:肮脏。③忍:此处为残忍、心肠硬、缺乏悲悯心的意思。④矜(jīn)惜:过于爱惜。⑤铄(shuò):熔化。铄精:消耗精力,耗费精神。⑥葆:保养;元:元气,指人的精气;毓(yù):养育,培育;神:精神。葆元毓神:就是指保护身体,调养精神。

译文

云谷禅师又问:“孔先生算你一生的命运到底怎样呢?”我将详情告诉了他。禅师接着问:“你自己想一想,是否应该科举考中?是否应该有儿子?”我思考省察了很久,回答说:“是不应该得到。科举考中而做官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的福薄,又不能累积功德善行,以培厚福。同时又没有耐心去处理繁杂琐碎的事情,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有的时候还会以聪明才智压制他人,心里怎么想的就不加考虑贸然去做,轻率地乱讲乱谈。这些都是福薄的表现,怎么能够科举考中取得功名呢?肮脏的土地上才能够生长生物,水过于清澈则没有鱼,我过分喜欢清洁,有时甚至不近人情,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一个原因。和气能生育万物,而我的性情暴躁,易发怒,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二个原因。仁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缺乏悲悯心是不能生育的根源,我因为太爱惜自己的名节,常常不能舍己救人,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三个原因。说话多了容易耗气,影响身体健康,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四个原因。喜欢饮酒没有节制,致使精力消耗过多,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五个原因。喜欢彻夜长坐,不知保护身体和调养精神,这是不应有儿子的第六个原因。此外其他的不良习惯习气还很多,无法详细地列举。”

解读

这段话讲的是云谷禅师让袁了凡审视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科举考中的福德,有没有生儿子的因缘。反省是认识自己、改变命运的重要方法,所以儒家强调“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反省自己的性格,反省自己的习惯、习气,认为自己确实没有做官的福相,没有生儿子的因缘,没有长寿的福报。做官要有福德——积德培福、宽厚容人、谨言慎行等,这都是袁了凡所欠缺的。此外,他还有洁癖、易怒、缺乏悲悯心、话多耗气、饮酒过度、不知保养身体等过失习气,这都是没有儿子的因缘。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命运,在唯识宗上讲“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也就是说每个人今生的性格和习惯,都由前生的业因所决定。同样,每个人今生的习气、习惯和性格,又会作为一种新的力量,把我们阿赖耶识的种子熏习和强化,种子与现行是一种相互熏习、相互加强的,善继续为善,恶相续为恶。对修行而言,习惯和性格的改变至关重要,倘若能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命运也会就此改变。“命由我作”,怎样作?首先要从转变自己的心念开始,从做人处世开始。只有改变了自己的不良习惯、习气和不好的性格,命运才能真正地改变。

原文

云谷曰:“岂惟科第 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 ,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 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注释

①科第:科举考试。②笃(dǔ):忠实,忠厚。③斩:断绝。

译文

云谷禅师听了袁了凡先生自我反省的话后,接着说:“岂止科举是这样,世间的事无不如此!人世间能够享受千金产业的,一定是有千金福报的人;享受百金产业的,一定是有百金福报的人;应该饿死的,一定是命中注定饿死的人。上天不过就每个人善恶本性如实地对待他,何曾增加一丝一毫喜好或厌恶的念头?就以生儿子这件事来说吧,累积了百世功德的人,一定会有百世的子孙来保住他;累积了十世功德的人,一定有十世的子孙来保住他;累积了三世或两世功德的人,也必然有三世或两世的子孙来保住他;至于那些子孙断绝没有后代的人,是由于其功德极为薄弱的缘故。”

解读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何为享千金、百金之产?首先,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拥有的万贯家资未必是自己的。守财奴终生以积聚财富为乐趣,舍不得用,这样再多的家产都算不上真正拥有。但花掉并不是挥霍掉,那是折福报的,是应该反对的。正确的办法是合理地使用,尤其是慷慨施舍,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有这样的气概方为享千金、百金的人物。其次,在当今男女平等的时代,文中的“子”可以作子女讲。因古代社会男女不平等,所以有男尊女卑、生儿养老等观念,现在时代发生了变化,男女平等,儿子女儿都一样,都可以继承父母的志向和产业,把家族发扬光大。

“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的历史经验认为,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王朝都是如此。比如周朝享国八百年,这是由于周王有立国八百年的功德;个人也是一样,古圣先贤如孔子、张道陵天师,他们创立了儒家、道教,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历朝历代一直享有国家的恩荣。按照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说,这是由于他们道德的感化,也就是《周易》里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他的一生立义庄、设义田、建义学,功绩卓著,相传他的家族八百年一直长盛不衰,子孙后代繁衍不息。我们现在去泰州、苏州等江南之地,都能看到后人建范仲淹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或范公祠等来纪念他,这与他的德行不无关系。

原文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 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 ,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 之身,岂不能格 天?《太甲》 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 配命 ,自求多福。’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 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注释

①发:获得,考中。古代科举考试应试得中称为发科或发甲。②包荒:包容荒秽,也就是宽宏大量的意思,对别人的缺点能够包容。③义理: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④格:感通,感动。⑤《太甲》:《尚书》中的一篇,商代开国重臣伊尹所作。⑥永言:常说,即古圣先贤常说。⑦配命:上合天心,即所作所为要合乎天道。⑧天命: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

译文

“你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就应该将先前无法考中科,以及不能生儿子的种种薄福之相,尽心尽力地改正过来。务必要累积功德;务必要宽宏大量,包容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务必要和颜悦色,慈悲待人;务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惜自己的精神。从前的种种过失要坚决地改正,就像是昨日的旧我已经死去;从今以后的种种善行,要努力去实行,犹如新我从今日刚刚出生。这是因遵循天理道德而重生之身,不再是血肉之身。我们由血肉所构成的身体,尚且有一定的命数;而义理道德之身,哪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尚书·太甲》说:‘上天所加的罪孽,或许还可以逃过;但是自己所造的罪孽,那是必然要受到恶报,是无法逃避的。’《诗经》中说:‘古圣先贤常说,要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天道,自己就会求得更多的福报。’孔先生推算你无法得到科第功名,也不能够生儿子,这是上天所降的罪孽,还可以避免和改变;你现在扩充自己的德行,尽心尽力广行善事,多积累阴德,这是自己所造的福德,怎么不能得到应有的福报呢?《周易》是为高尚有道德的君子来筹谋的,使其趋向吉祥、避免凶险。如果说天命是固定不变的,又怎么能够趋向吉祥呢?又如何能够避免凶险呢?《周易》开篇中即说:‘能够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绵延不断的善报传至子孙。’你信得过这个道理吗?”

解读

这段讲的是如何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就是要从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做起。只有彻底改变,如云谷禅师所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与以前的旧我一刀两断,这样命运才会随之发生改变。请大家一定要仔细体味“汝信得及否”这句话,佛教中讲“信根”是五种善根之一,“信”不是盲目的迷信,“信”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之上的。能够听闻“命由我作”的道理,是很大的善根因缘;听而能信,信而能行是很大的福报。世间有许多人,有无数受苦的人,都不一定能有机缘听闻到“命由我作”这样的道理。像《了凡四训》这样的善书、儒释道各种经典以及劝人向善的经典有很多,但并非人人得见,并非人人都能从中受益。能够听闻到这样的道理,也需要很大的善根因缘和福报,听闻之后能信和行,则需要更大的福报和善根因缘。在这世间确有很多人在受苦,但他们却没有办法改变命运,因为没有这样的善根因缘和福报。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中科院的一位教授在山东平邑县农村调研后发现,因为受到化工、地下水、农药等污染,平邑县很多人得了癌症,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们生活在农村,无法搬迁,无法离开这片世世代代生养他们的土地,也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勤劳未必致富,这是世上很多受苦的可怜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世间有很多可怜人无法听闻到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如果听闻到道理后能努力去做、去行,能够“信得及”,并且能够做得到,那就难能可贵了。大家有缘、有幸,能够听闻、学习《了凡四训》,能够接受其道理并努力地去实践,这就是我们的善根因缘和福报,应该感到庆幸并且要珍惜。

原文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 ,为疏 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云谷出功过格 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且教持准提咒 ,以期必验。语余曰:“符箓 家有云:‘不会书符,被鬼神笑。’此有秘传,只是不动念也。执笔书符,先把万缘放下,一尘不起。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 开基。由此而一笔挥成,更无思虑,此符便灵。凡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孟子论立命之学,而曰‘夭寿不贰 ’。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至‘修身以俟 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 ,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 先天 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注释

①发露:流露,表白。②疏:佛教、道教中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③功过格:道教及民间流传的逐日记录自己善恶行为以自勉自省的簿格。④准提咒:佛教准提菩萨的咒语。整体咒语为:“南无飒哆喃(nā mó sà duō nán),三藐三菩陀(sān miǎo sān pú tuó),俱胝喃(jù zhī nán),怛侄他(dá zhí tuō),唵折戾主戾(ǎn zhé lì zhǔ lì),准提娑婆诃(zhǔn tí suō pó hē)。”⑤符箓:符和箓的合称,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⑥混沌:中国古代传说的世界未开辟之前的状态。⑦贰:不同。⑧俟:等候。⑨觊(jì)觎(yú):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即非分之想。⑩造:达到。⑪先天:与生俱来,命之所有。⑫实学:真实受用的学问。

译文

我完全相信了云谷禅师的话,诚恳地礼拜并接受了他的教诲。因此将往日的过错,在佛前毫无隐瞒地表白出来,并写了一篇疏文,先求能够得到科第,立下誓愿做三千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的深厚恩德。云谷禅师拿出“功过格”送给我,要我按照功过格所定的方法去做,每天将做过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做了多少善事就在功过格上记下多少数,如果做了恶事,就依照恶事的大小多少,而与做过的善事相抵消。禅师又教我诵持准提咒,以此希望我所求的事情能够得到效验。禅师对我说:“善于符箓的术士说:‘不会画符会被鬼神嘲笑。’而且有一个秘密传授的诀窍,只是不动心而已。拿起笔来画符的时候,先把万缘放下,一点杂念都不生起。就在这念头不起之际,点下一笔,称之为‘混沌开基’。由此一笔开始一挥而就,更无一丝杂念,那么这道符箓就会灵验。凡是向上天祈求,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都要从无思无虑处下功夫,这样才能获得上天的感应。孟子在论立命的学问时说:‘短命与长寿,这二者是没有分别的。’短命与长寿本来是人生之中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当一个人的妄想消除,没有一丝念头的时候,哪里还有短命和长寿的分别?以此类推,就会懂得富有和匮乏也是没有分别的,只要安分守己,富有的人可以长久地保有福报,匮乏者也可能转变成为富有者。困顿与发达也是没有分别的,失意的时候坦然面对,就会逐渐变得越来越顺利;得意的时候淡然,戒骄戒躁,就会避免祸患。短命和长寿也是没有分别的,不管是长寿还是短命,都应该珍惜生命,实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生活在世间,只有生死的问题是最大的,明白了短命与长寿是一样的道理,那么人生中的顺境与逆境等也都包括在里面了。至于孟子所说的‘修身以俟之’这句话,就是指行善积德以及祈祷上天的事。说到‘修’,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下各种过失甚至罪恶,都应该像治病一样清除它们。说到‘俟’,就是等候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丝一毫非分之想生起的时候,一丝一毫妄念起起落落的时候,都应该完全斩除它们。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就已经达到了圣人本来的境界了,这种修行的功夫便是世间最真实受用的学问。你现在还达不到心中没有杂念的地步,但是如果能够持诵准提咒,不要用心去分别功德,也不必去管念了多少遍,只需静心念诵,不要间断,念到纯熟的时候,虽然口中在念心中却不觉得在念,而口中不念的时候心中却还是忆念不断。如果能够这样持续下去,直到所有的念头都不再生起的时候,那么念咒自然就能够灵验。”

解读

这段话讲的是了凡先生听了云谷禅师的教诲,从忏悔业障、发愿行善、对待命运的正确态度三个方面来改过积善、改变命运的具体实践。

第一是改过自新,发露过恶,把自己的过失和罪恶在佛菩萨、长者和他人面前表达出来,忏悔自己的业障,这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所以有了过错,不应隐瞒掩饰,而应发露忏悔。在《普贤行愿品》里面讲到忏悔业障是菩萨要修的十大善行之一,普贤菩萨发愿忏悔业障:“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袁了凡把自己的过恶和罪业写成疏文,在佛菩萨面前诉说,发露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力量的加持,这是改过自新的第一步——忏悔业障。

第二是发愿。袁了凡首先发愿行善事三千件,借助佛菩萨的加持和自己的愿力,来报答天地祖宗的恩德。这里提到的“功过格”,就是用以记录每天做过的事情的簿格,做了多少善事就在功过格上记下多少数,如果做了恶事,就依照恶事的大小多少,而与做过的善事相抵消,以此勉励鞭策自己止恶行善。准提咒,是依靠神力来摄持,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里早晚念诵的十小咒之一。准提菩萨通常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化现,是佛的化身,所以准提菩萨在佛教里是三世佛母准提菩萨。这里说到准提咒的力量非常大,根据佛经经典记载,持诵它有十大功德,如灭罪障、除疾病、增福慧等等。这里所讲的持诵准提咒,其实和念诵观音菩萨圣号、地藏王菩萨圣号、阿弥陀佛佛号,以及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等,其功德都是一样的。持诵咒语,念诵佛菩萨的圣号,关键是不动念、无思虑,万缘放下,一心持诵,这是得到佛菩萨加持、得到佛菩萨感应的关键。“符箓”是道家画符,画符之所以能够灵验,最关键的就是在念头不生起的时候来画符,这里借用道家符箓来说明持诵咒语的功德和感应的力量。“心不分别”是不要起分别功德大小等杂念,这样才能够得到感应的力量。

第三点是以孟子的立命之学来说明对待命运应该有正确的态度。这段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中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是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立命之学,以上文的贫富、贵贱、夭寿为例来说明立命之学,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命运。尤其是短命和长寿,这是人生的大事,只有参透了生死,才能坦然面对夭寿。这里讲到“觊觎”,觊觎是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就是非分之想。“将迎”,是指心有希求,希望得到,跟“觊觎”意思相近。这里讲到命里不该得到的,就不要做非分之想,这跟一开始的“命由我作”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我们应该认识我们自己,就像袁了凡,因为他读书读得很好,学问非常好,所以他有能力考中科举,然而他命中本来不该考中进士,但他通过行善积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后中了进士。这是说他有这个能力,但是他没有这个命。相反,如果没有任何能力,没有读过书,异想天开想去读大学,读研究生,做教授,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非分之想。这也就是“觊觎”和“将迎”的意思。同样,本来地位非常卑微但是却想成为地位尊贵的人,甚至想当皇帝等,也是非分之想。对自己人生命运中的贫富、贵贱、生死要参透,这个道理大家要仔细地体会。

原文

余初号 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 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 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 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注释

①号:古人除姓名、字之外,另起的称谓。一般人不直呼其名,而是称呼其号,以示尊重。②窠(kē)臼(jiù):比喻旧有的现成套路,指既有的成见。③战兢(jīng)惕厉:小心谨慎,警惕激励。④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的小帐中安放神像且为人所不见的地方。

译文

我原来的号叫学海,自从听了云谷禅师的教诲后便改号为了凡。意思是领悟了立命的道理,不再落入凡夫庸俗的见解中。从此以后,我终日小心谨慎,便觉得与从前所作所为大不相同。以前只是悠悠忽忽、随随便便过日子,现在则总是能自我警惕、战战兢兢。即使在黑暗室内的无人之处,也总是害怕得罪了天地鬼神。遇到有人憎恨我、毁骂我,也能够平静安然地容忍和接受。

解读

这段话讲的是袁了凡懂得了立命之学以后,为人处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是把自己的号改了,他以前叫学海,这是非常大气的名字,既体现出他博学多闻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他颇为自负的性格。因为他很喜欢读书,学问非常好,所以他常常自视甚高,学海之名恰恰体现了他的性格。袁了凡以前完全安于命运,这是凡夫的所作所为,自从听了云谷禅师的立命之学以后,开始改造自己的命运,从凡夫向圣贤转变。那么凡夫跟圣贤有什么区别呢?凡夫无所畏惧,放任自流。而现在他立志做圣贤,就要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做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即使在暗室屋漏之中,也就是在没有任何人看见的无人之处,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这里讲到“暗室屋漏”,屋漏是古代房屋西北角放神像的地方,是古人祭祀神灵的地方。这地方平时不为人所见,所以叫屋漏。它跟暗室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在屋漏暗室等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依然能严格要求自己,如同神灵在看着自己,这是古人“慎独”的修行方法。这里特别讲到袁了凡先生前后的差别:在接受立命之学并努力实践之后,遇到别人憎恨他、毁骂他,也能平静安然地容忍和接受。这就是他修行的功夫和得益之处。当自己修行不够的时候,往往看谁都不顺眼,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错,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相反,当自己身心清净的时候,看谁都会觉得喜欢。大家要特别注意凡夫和圣贤的差别:凡夫胡作非为、无所畏惧,圣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看古人的书,不要被“圣贤”两个字吓住,因为圣贤原本也是凡夫。只要一念向善,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一念为恶,一念为私,人人皆是凡夫。凡夫与圣贤只在一念之间。

原文

到明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 中式矣。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 ,而醉后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 ,未及回向 。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汝天启。

注释

①秋闱: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称秋闱。②操持:坚持善行,坚守立身处世的原则。③关:山海关。④回向:将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使众生也能够得到利益。

译文

到了第二年,我参加了礼部的科举考试,孔先生推算我应该考第三名,实际却考了第一名,他的预言这次没有灵验。到秋天的乡试,竟然考中了举人。然而反省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还是有很多过失。例如有时看到善行虽然也去做,但是做得有些勉强,不够积极。有时虽然也去帮助别人,但是心中却常常有疑虑,所以不能果决地付诸行动。有时虽然做了善事,但是口中却会说些不当的话。清醒的时候能够约束自己,可是一旦喝醉了酒,就会肆意放纵自己。所以虽然做了一些善事,累积了功德,但是拿来抵过,等于是虚度了光阴。我从己巳年(1569)发愿,直到己卯年(1579),总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将这三千件善事完成。这时刚跟随李渐庵先生入山海关回到关内,没有来得及将此三千善行回向。到庚辰年(1580)回到南方,才礼请性空法师、慧空法师等在东塔寺禅堂中做了回向仪式。这时,我又发起了求子的愿,又许了做三千件善事。到辛巳年(1581),生下了你,取名天启。

解读

这段讲的是袁了凡先生自己修行、发愿之后,改造命运的效验或效果,即命运由此开始发生了改变。本来孔先生算他在礼部科考时应考第三名,结果他却考了第一名,而且秋天的乡试他也考中了。袁了凡先生细细地反省自己还有哪些细微的过失和不圆满处。这里面讲到的“回向”,是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之一。若仅仅把自己修行的功德给自己,那么这样的功德很有限。若能以平等心、慈悲心来做回向,把自己修行的功德转给所有众生、所有冤亲债主,那么这样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一段特别讲到命运不是定数,是可以改变的。袁了凡先生通过反思自己、反省自己在行善中细微的过恶和不圆满的地方,努力修持,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定数。袁了凡先生所做的,可谓达到了孔子所讲的“四十不惑”的境界。首先,“不惑”是从理上明白,烦恼为“惑”,智慧为“不惑”。其次从事相上看,为私、为欲、为恶都是“惑”,相反,为公、为他、为善都是“不惑”。不过,“不惑”更多的是从理上明白,进而还要一步步努力去践行、去修持。正如佛经上讲“理需顿悟……事资渐修”,也就是说理上可以当下明白,事上还得一点一点地做。孔子说“四十不惑”,到了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真正达到理事合一、知行合一的圆融境地。

原文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 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 ,授 宝坻 知县。

注释

①辄(zhé):总是。②登第:科举考中进士。③授:委派,任命。④宝坻(dǐ):今为天津市辖区之一。

译文

我每做一件善事,就随时用笔记录下来。你的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朱砂圈在日历上面。所做的善事或者是施舍食物救济穷人,或者是买来活的动物将它们放生,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能盖十几个圈。到癸未年(1583)八月,所许的三千善事的愿已经完成了,再次礼请性空法师等,在家中做了回向仪式。九月十三日,又发起了求考中进士的愿,许下做善事一万件。到丙戌年(1586)考中进士,朝廷委派我出任宝坻县的知县。

解读

这段讲的是袁了凡的妻子很贤惠,助夫成德,夫妻二人共同行善来改变命运、改善心性。因为夫妻是共业所感,二人有着共同的业力,所以夫妻共同行善,成就善业,有助于共同命运的改变。行善的方法有很多,有时是救济贫穷之人,有时是放生等等,在后面第三篇《积善之方》中,从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十个方面,详述行善的方法。

关于放生这个问题,在今天全球化与工业化的时代,与古代小农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别,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辨别。放生本来依据的是佛教的“不杀生”戒律,以及佛菩萨爱惜物命的慈悲精神,所以倡导保护生命,积极地放生、护生。放生是佛教里的一种善行,可以得到健康长寿等功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佛教信徒却存在很多误区。有的人认为“放得越多越好”,所以就拼命买螺蛳、泥鳅这些价格便宜、数量众多的动物来放生,纯粹是为了追求功德。有的地方还因为“放生”而产生出“产业链”,如有人捕鱼、捕鸟专供放生,上游有人放,下游有人等着捕捞。本来是救护生命,最后却变成了折腾、伤害生命,这样就违背了“放生”的本来精神。有些寺院的放生池里,因为信众大量放生巴西龟,结果导致池塘里原有的物种无法生存。所以,一定要走出“放生”的误区,提倡科学放生。此外,放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所以要提倡随缘放生,不能单纯为追求功德而放生。比如在路边看到有人提了乌龟、甲鱼等物命,它们马上要被卖到饭馆里去被人杀掉,如果恰好碰上了,就可以随缘买下来放生,这就符合佛教的精神。科学放生,随缘放生,而不是为了追求功德而“放生”,这才是正确的放生方法。所以,任何一种善行或修行的方法,都要善于加以抉择。

原文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 ,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 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 ,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 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 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 ,请其就五台山斋僧 一万而回向之。

注释

①坐堂:古代官员坐在衙门大堂中办公,或审问案子。②颦(pín)蹙(cù):愁眉苦脸的样子。③区处:处理,筹划安排。④委:实属,确实。⑤五台:即五台山,佛教名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在今山西省忻州市。⑥俸银:官员俸禄。⑦斋僧:出钱办置斋食供养僧众。

译文

我上任以后,准备了一本绘制有空格的小册子,题名为《治心编》。每天早晨起来,在公堂上审案时,令家中随从将其带来交给差役,放置在案头,所做的善事和恶事,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也都要记录下来。到了晚上,就在庭院中摆设桌子,效仿赵阅道焚香禀告天帝。你母亲看到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经常皱着眉头忧愁地说:“我以前在家的时候,可以经常帮助你做善事,所以三千件善事可以顺利完成,现在许下了做一万件善事的愿,可是衙门之中没有什么善事可做,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呢?”就在这一天的夜里,我梦到了一位天神,我向他说起一万件善事难以完成的原因。天神告诉我说:“仅你下令减收县里百姓粮租这件事,就可以抵得上完成了一万件善事。”原来宝坻县的田地赋税,每亩要交二分三厘七毫,我觉得太高,经过详细的筹划安排,减至一分四厘六毫。这件事确实是真实的,我心中感到非常惊讶,并且还有些疑惑这件事是否真的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事。恰好这时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我告诉了他梦中的事,并且问他这件事是否可以相信。幻余禅师回答说:“如果善心真诚恳切,即使是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上一万件善事,你下令减收粮租,全县上万的百姓都受到了你的恩惠呢!”我听了禅师的话后,立即捐献出了我的俸禄银两,请他在五台山代我设斋供养一万个出家僧人,并且做了回向。

解读

这段讲的是袁了凡先生依据“功过格”来修行的方法,他把自己的“功过格”称为《治心编》。赵阅道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大臣,在《宋史》里有他的传记。他曾做过太子太保,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地位非常高,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居士,《五灯会元》记载他闻雷声而开悟。赵阅道是按“功过格”来修行的,袁了凡先生也效仿赵阅道的修行方法,每天把自己的善恶事、心得体会、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夜晚的时候还要焚香告帝,借助神力来护持,所谓心存善念,天必佑之。根据“功过格”的记载,善事、恶事有大有小,普通的善事恶事,一般都是一件算一件,但遇上大善大恶之事,那就一件等于几十甚至上百件。有的一件大善事,比如“救人一命”,相当于一百件善事;还有比如助人免于堕胎,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做了这一件等于五十件善事。反之亦然,如果杀生,就相当于犯了一百件恶事;如果堕胎,就等于犯下了五十件恶事。

袁了凡还用俸银供养僧人。在佛教里常讲,做善事一定要用净资,也就是用干净的钱财,即不是偷来、骗来、抢来的,而是依靠你的劳动以及正当的渠道得来的钱财,这样来布施才有功德。否则,即使做了善事,也有过失。关于斋僧,在佛教里有“千僧斋”的说法,就是布施钱财,供养一千个僧人来吃饭、来用斋,在这一千僧人中一定会有一个觉悟、解脱的阿罗汉,或者菩萨圣者化现来用斋。所以,供千僧斋,功德非常大。五台山每年都有供千僧斋的法会。袁了凡先生用俸禄供一万个僧人用斋,其功德更大,并且以这种方法来作为一万件善事完成以后的回向,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原文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 ,今六十九矣。《书》 曰:“天难谌 ,命靡 。”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注释

①厄(è):灾难,这里是指有生命危险。②恙(yàng):疾病。③《书》,即《尚书》,“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关于历史政治以及宗教思想的一部重要经典。④谌(chén):相信。⑤靡:没有,不是。⑥常:固定不变。⑦诳(kuáng)语:骗人的话。

译文

孔先生曾经推算我在五十三岁时会有灾难,我从来没有去祈求延长寿命,但是这一年却平平安安,没有任何疾病,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尚书》中说:“天道是不可思议的,人命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又说:“命运是没有定数的。”这些话都不是欺骗人的话。我由此明白了,凡是宣称祸福要靠自己去创造的,就是圣贤的思想;如果说祸福都是由天所注定的,那么就是一般世俗之人的想法。

解读

袁了凡先生曾经先后三次许愿,其实这三次许愿都不完全是为自己所求,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在进行真正的菩萨修行。第一次发愿求的是科举考中,这是为报答天地祖宗之德,感恩自己的祖先、感恩自己的父母。古代读书人很苦,如果没有衣食的供给,通常生活会很艰难,倘若考中举人,就可以享受国家粮食的供给,从而使生活得到保证,解决生存问题。第二次求生儿子,这是儒家孝道的观念,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求生儿子是为了继承彰显祖先的德行,使家族兴旺,这是孝道的体现。第三次求考中进士,中了进士就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他做官以后也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所以不论袁了凡先生许愿是来报答祖先父母的恩德,还是求生儿子,以及求中进士,他都不完全是为自己个人的私利而求。至于他自己,孔先生算了在他五十三岁时会有灾难,也就是说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但是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祈求过长寿,从这一点来看,袁了凡的发心,是为他人发心,为公不为私,所以才能够灵验。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发愿去求,是为了自己去求,还是为了国家、百姓去求,为公还是为私,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袁了凡的这三次许愿和满愿,也印证了《尚书》里所说的“天难谌,命靡常”,证明了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

原文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 ,常作落寞 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 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 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 己之邪。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注释

①荣:有名望地位;显:发达。荣显:即荣华富贵的意思。②落寞:失意。③拂逆:不称心如意。④贫窭(jù):贫穷。⑤愆(qiān):过失。⑥闲:防范。

译文

你的命运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即使命运应该荣华显达,也要常常做失意想;即使碰上春风得意的时候,也要常常做不称心如意想;即使眼前丰衣足食,也要常常做贫穷困苦想;即使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敬重,也要小心谨慎常做恐惧想;即使家世有很大的名声,也要常做低下卑微想;即使学问博深优异,也要常做浅薄粗劣想。远要想到继承发扬祖宗的美德,近要想到弥补父母的过失;上要想到报答国家的恩德,下要想到谋求全家的幸福;外要想到救济他人的急难,内要想到防范自己的邪念。务必要反省自己,每天都要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每天都要加以改正。如果一天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错误,那么这一天就是安于现状;一天没有过错可以改正,那么这一天就是没有任何进步。

解读

这是袁了凡教育他的儿子天启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第一篇《立命之学》的一个总结,也可以作为短小精悍的一篇家训来读。了凡先生谆谆告诫儿子,即使在得意、富贵、受人尊敬等顺境中,也不应得意忘形,而是要居安思危,谦卑处下等,这完全可以跟古代的家训相媲美。比如大家熟悉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出自诸葛亮的家训《诫子书》中的一段话。袁了凡的这段文字,把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和盘托出,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其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对人生的修养、道德的提升和命运的改造都有积极的意义,与古代的家训相比毫不逊色,值得我们用心思考,努力践行。

这里讲到了“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这个“愆”字,是过失过错的意思,“盖”字,有掩盖的意思,这也是孔子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家丑不可外扬,这体现了儒家的亲情和孝道。“盖父母之愆”中的“盖”,不光有掩盖之义,更重要的是有“弥补”的意思,就是用自己的德行来弥补父母、祖先的过失,这才是更重要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原文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 二字,耽阁 一生。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 、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注释

①因循:沿袭旧有的习气而不知改变。②阁:同“搁”,停滞。③邃(suì):深远。

译文

世界上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他们之所以德行不能够扩充,学问事业不能够拓展,就是因为沿袭自己的习气而不知改变,所以他们的一生被耽搁了。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学问,是最为微妙精深、最为真实公正的道理,希望你能够仔细体会,尽心实践,切不可虚度荒废了自己的一生啊!

解读

《了凡四训》的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了袁了凡从放弃科举学医,到接受孔先生的命理之学,相信命由天定,最后到改为接受云谷禅师教导他的“立命之学”,开始相信“命由我作”这样的一个人生信念。袁了凡通过自己的修行改变了定数、改变了命运,他的亲身经历、个人修养,给了我们很大启示,特别是最后一段作为本篇的一个总结,值得我们仔细去学习、去体会。袁了凡所讲的“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就是希望他的儿子袁天启一定要仔细体会,并尽心尽力地去做,千万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在《立命之学》篇中,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前面一直在讲的圣贤和凡夫的差别,尤其是“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这一段话总结了圣贤跟世俗之人的区别:圣贤的祸福是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求得的,而凡夫的祸福则是由上天决定的,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太上感应篇》的开篇就曾讲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此书虽然是道家经典,但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灾祸与幸福不是一定的,人之祸福,都是由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招致的,这与《了凡四训》中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凡夫跟圣贤的差别,我们应该仔细去体会。只有弃恶向善,转变心念,转凡成圣,生命才能真正有所改变。 +oMMdwDVKAg5rbj2AOekIkGgNxcvkkyVJqzZzGJ4Agbh9ApdwrjRJZHb/v7ljP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